??上醫(yī)治未病,預防大于治療。學會在顏面和舌頭的望診中,讀出健康狀態(tài)、趨勢和隱患,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1.如果寶寶煩躁癥狀比較突出,可以給孩子揉這里
清天河水 天河水在小孩的上肢的內(nèi)側,從手腕到肘窩成一條直線,從手腕向肘窩方向直推為清天河水,300-500次,可清心除煩,與搗小天心配合,可除煩安神,助寶寶解除煩躁。
搗小天心 小天心位于大、小魚際中間的凹陷處,5-10次即可。
2.不愛吃飯、食欲下降為主,這時要考慮寶寶食積了
按揉中脘 中脘在肚臍上四寸,也就是胸骨柄與肚臍連線中點,主要治療調理胃腑疾病,寶媽可以用拇指按揉該穴位,50-100即可。
順時針揉腹 就是順時針揉肚子,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助消化,一般5-10分鐘。
按揉天樞 天樞在寶寶肚臍旁2寸的位置,左右各一個,主要調理治療大腸相關疾病,比如便秘,腹瀉等,寶媽用拇指按揉50-100下即可。
1、給孩子喝些綠豆湯或綠豆稀飯,綠豆性寒味甘,能清涼解毒,清熱解煩,對脾氣暴躁、心煩意亂的寶寶最為適宜。
2、給孩子清內(nèi)熱通便,日常要注意飲食調理,冬天用白蘿卜三片,梨兩片,一塊兒煮水吃;
3、給孩子多吃些水果,如柚子、梨:性寒味微酸,除能清熱外,其特點是能清潤肺系,對于肺熱咳嗽吐黃痰,咽干而痛的寶寶極適宜。
4、多吃些清火蔬菜如:
白菜:性微寒,有清熱除煩,利二便的作用。
芹菜:性寒涼,能去肝火解肺胃郁熱,容易“上火”的寶寶常食有益。
蓮藕:性平寒,最好生食或搗汁,功效是清熱生津、潤肺止咳,若與梨汁和勻同服其效更佳。
茄子:性寒涼,可以清熱解毒,給易“上火“的寶寶食用時不要用油燒的方法烹飪,可以采用蒸茄子的方法。
苦瓜:性大涼,味苦,瀉六經(jīng)實火,是一味苦寒清熱食品。但不宜多吃久吃。
⊙版權聲明:文章源于網(wǎng)絡,如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