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離開校門,走進工作崗位,對于未來的規(guī)劃模棱兩可,特別是理財方面,如果沒有經過專業(yè)人士的指導,很容易誤入歧途或者會吃很多虧。 大學生是什么樣的一類人群? 在沒畢業(yè)之前,大學生的生活可以說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每月家里定期給生活費,沒有什么經濟壓力,他們的生活可以說是達到一種反常態(tài)的財務自由生活。 因為開支全由家里承擔,也就沒有金錢壓力,花銷毫無節(jié)制,體驗不到掙錢的辛苦。最近大學生又出事了,據新聞報道,一名在校大學生瞞著父母,通過網貸平臺(P2P)貸款2萬元做整容手術。先不說醫(yī)院與網貸平臺如何勾結,對于大學生,父母的資助已滿足不了消費的需求,開始透支未來的錢。假如這個大學生即將畢業(yè),那么這兩萬塊錢就需要自己通過實習工資進行償還。而實習工資又不會太高,除去日常開支再加上還款,基本沒什么錢了,甚至都不夠。 進入社會后由于消費慣性,花錢依舊大手大腳,之后又要辦理信用卡或者消費貸款,幾年之后成功步入卡奴大軍,這筆債務可能五六年都還不清。而進入社會后,我們更多的是需要積累社會經驗,以及本金去處理未來難以預見的財務問題,如果此時去背負巨額的負債,未來的生活將會一片狼藉。 大學生市場可以說是一塊肥美的蛋糕,凡是有財商頭腦的都想來咬一口,包括財叔本人也動過念頭,但僅限文化產業(yè)。這里聚集著大量擁有源源不斷“收入” 的消費大軍,其勢頭要比工薪族來得更為猛烈,因為其背后有多年工作積蓄的金主(父母)。假如你每月都有源源不斷的收入,還有什么不敢投資,神馬貴金屬、神馬杠桿期貨,甚至騙子公司的項目都敢去投。除去風險越大收益越大,即使虧掉了,下個月仍然有新資金注入。消費同樣是如此。但是去貸款就不對了,你的“細流”還填不滿這座“大坑”。 基于以上一些理財誤區(qū),我總結了幾條適合剛畢業(yè)大學生如何理財的建議: 1、消費要有價值觀 理財文章中經常會出現(xiàn)開源節(jié)流這一說,但是有點呆板,人是有精神世界的智慧產物。如果過于節(jié)流,將會影響到個人情緒,情緒過于興奮或者低迷,都可能會給自己添一個大件,這樣之前省吃儉用的努力就白費了。消費要有價值觀,就像投資一樣,用最少的資金博取最大的收益。生活必需品該買的都要買,這樣生活品質提升了,也為國家的GDP做了貢獻,同時擁有更好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中,賺取更多的收入。當你再遇到情緒過于興奮或者低迷時,可能只是去看場電影,電影票房屢創(chuàng)新高,也許就只差你這一票了。 2、拒絕信用卡和消費貸款 剛步入工作崗位,收入不多,也沒什么存款,就沒必要給自己增加一些負債。比如工作一年,甲有2萬存款,乙有兩萬負債。到了第二年,在相同收入下,甲會有四萬存款,而乙一分都沒有。如果乙繼續(xù)借貸,那么久而久之,離有存款的日子漸行漸遠。而甲可以用四萬存款做一些保本又可以抵抗通貨膨脹的理財產品,同時將第三年每月的收入做基金定投,等到行情反轉,就可以獲得幾倍的收益。 信用卡和消費貸款可以用,但至少等到2-3年以后,這時你資金周轉空間充足,用今天的錢理財,用明天的錢消費,賺個時間差。 3、學會記賬 在沒有存款的情況下,沒有必要急于去投資基金或者其他投資工具,因為底氣不足,一點虧損都可能左右你的情緒。這時可以把收入都存進余額寶,到花錢的時候就提現(xiàn),這樣每月的開支和收入情況一目了然,你有多少存款自己心里也清楚,不會出現(xiàn)財務混亂的現(xiàn)象。 4、學會理財 也就是第二步中提到的,用存錢做保本理財,可以做銀行定存,也可以購買國債,相對風險也是最低的。每月的收入做基金定投,如果經濟形勢良好就買股票或指數型基金,如果形勢較差可以買債券型基金。這個過程目的是加快本金的增長。 5、實現(xiàn)財務自由 當你的本金積累到一定數額,比如30萬,就可以選擇入股的方式投資親友或者熟悉人的項目,前提是這個人確實有能力把這個項目運營起來,同時項目前景良好。這樣你就可以獲得每月的分工收益。投資方式是分散投資,這里的分紅收益其實就是被動收入的一種。 6、享受資本倍增的樂趣 當你的被動收入大于兩倍開支時,就可以用額外的被動收入去投資一些高風險高收益的項目或者投資工具。這時你不再害怕投資風險,如果投資順利的話,你可能獲得幾倍、幾十倍甚至更高的收益。這也是前面提到的:假如你每月都有源源不斷的收入,還有什么不敢投資,神馬貴金屬、神馬杠桿期貨,甚至騙子公司的項目都敢去投。這時的投資方式是集中投資,因為你已經擁有了豐富的投資經驗,在潛意識里就能分清項目的好壞以及項目收益預期。如果估算未來收益巨大,那就果斷投資,并且大手筆投資,正如巴菲特所說:“好東西要多多益善?!?/span> 小結:在這個過程中本金持續(xù)得到積累,而真正能讓你財富翻翻的卻是額外的投資收益。本金是根本,沒有本金,一切都只是空談。因此,剛畢業(yè)的大學生,一定要清楚本金積累的重要性,切不可盲目開支,肆意消費。沒錢不可怕,通過努力工作和合理的理財規(guī)劃,你就能成為富二代他爹,而不是舔著臉去做富二代的婆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