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屬圭亞那位置圖 法屬圭亞那政區(qū)圖 蘇里南政區(qū)圖 圭亞那政區(qū)圖 法屬圭亞那(Guyane fran?aise,法語Guyane fran?aise),正式名稱是圭亞那(法語Guyane),為法國位于南美洲東北部的一個海外屬地,地處熱帶,北濱大西洋,海岸線長378公里。東、南面與巴西為鄰,邊界長673公里,西面是蘇里南,邊界長510公里。面積86504平方公里,首府卡宴。因歐洲航天發(fā)射中心位于此地而聞名于世。 法屬圭亞那境內(nèi)98%是熱帶雨林,森林覆蓋率90%,是法國和歐洲聯(lián)盟的大片森林區(qū)。 【譯名】 在南美洲的北部有兩個名稱相近的地區(qū)與國家,分別是獨立的國家“Guyana”以及法國海外屬地“Guyane fran?aise”。中國大陸將獨立的國家譯為圭亞那,將法屬的領地譯為法屬圭亞那。臺灣則將獨立國家譯為蓋亞納或蓋亞那,法屬的領地譯為法屬圭亞那。 【人口】 25萬人(2013年)。66%為黑人或黑白混血人,12%為白人,22%為印度人、中國人和印第安人等。法語為官方語言,也講克里奧爾語。77.6%的居民信奉天主教,4%信奉基督教新教。 【政治】 法屬圭亞那是法國領土的一部分,由法國中央直接管轄,從名義上不可稱之為“殖民地”,也是歐洲聯(lián)盟的一部分,因此它與巴西及蘇里南的邊界是歐洲聯(lián)盟極西的邊界。與法國本土相同,法屬圭亞那的貨幣是歐元。 如同法國其它省份一樣,法屬圭亞那也參加法國的國民議會和省級立法機構(gòu)。在法國國民議會和參議院中法屬圭亞那各擁有兩個議席。所有法國法律在法屬圭亞那均被視為有效,但法國憲法第73條規(guī)定地方亦有權(quán)按地方特點對當?shù)胤蛇M行一定的修改。 法屬圭亞那設省政府及大區(qū)政府,政府首腦為政府委員會主席。各省選舉產(chǎn)生省議會和省政府,省主席為法屬圭亞那省份的領導人,法屬圭亞那省政府主席兼任大區(qū)政府主席。每隔六年法屬圭亞那進行省議會(19席)和大區(qū)議會(31席)的改選。 【行政區(qū)劃】 分為兩個區(qū),19個縣和22個市鎮(zhèn)。 【歷史沿革】 1498年,克里斯托弗·哥倫布來到圭亞那的海岸。一百多年后荷蘭人開始在這里殖民。 1604年,法國和英國開始在這里殖民。 1852~1951年,法國在法屬圭亞那前的一個島上建立了一個著名的流放犯人的集中營。 1946年,法國宣布法屬圭亞那為法國的“海外省”。從1947年開始法屬圭亞那擁有有限的自治權(quán)。從此該地區(qū)在法國國民議會和參議會有兩個議員席。 1964年,在庫魯?shù)貐^(qū)建成火箭發(fā)射中心,歐洲宇航局在此從事阿麗亞娜火箭的發(fā)射業(yè)務。 1977年,成為法國的一個大區(qū)。 2009年6月,薩科齊訪問馬提尼克時提議讓馬提尼克與法屬圭亞那公投決定中央政府是否應該下放更多自治權(quán)。所謂給予更多自治權(quán),也就是讓選民決定,是否應該讓上述兩個海外省的自治程度更接近于法國另外一個海外領地新喀里多尼亞。 2010年1月10日,就更多自治權(quán)公投投票中,48%法屬圭亞那選民參與投票,近70%的投票選民不支持法國政府給予當?shù)卣嘧灾螜?quán),原因是他們擔心這樣會使法國中央政府減少援助。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fā)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