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心語 凡與敏字有關的詞大都是褒義詞,如靈敏、敏捷、敏銳,“君子敏于行而訥于言”等等。就敏感一詞來說,也不是貶義詞。敏感本來不錯,但我要說的是在人際交往上,人際關系處理上還是把敏感度淡化一點好,起碼不能太敏感,太敏感了就要收到雜音。 一個人要成功在很大程度上看你的人際關系處的如何,我們常說:“為人、處事”,二者缺一不可。有的人為人并不錯,但事老是處不好,所以不但難于成功,而且自己也成天生悶氣,甚至把身體氣壞的也不少見。處事者,處人也;處人者,處理人際關系也。處理人際關系有大學問,非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況且本人也處理得并非完全成功。不過冷眼觀之,低頭思之,覺著有點大智若愚的勁頭,有點難得糊涂的境界實實的是太重要了。即淡化人際敏感是處理好人際關系的起碼條件。 人都有七情六欲,世界大了什么樣的人都有,人和人在一起共事難免磕磕絆絆,甚至沖突也是有的,這不可怕??膳碌氖侨藶榈?/span>把沒事疑為有事,把小事攪成大事。避免此后果的辦法就應該:不要無故懷疑別人,不要把人老往壞處想。 如果有人在你面前說XX說你的壞話了,你首先應想到的是:來說是非者,多是是非人。聽這些話無一點好處,把這點精力省下來干點別的不好嗎?如果別人真的說了你壞話,你應想到的是:誰人背后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自己本來就有不好,為什么別人不能說呢?其實真正能觸動人的思想、促著自己反思問題的時候往往是在挫折的時候,在聽到別人說自己不好的時候。因此,聽到別人說自己壞話,真的應該心存感激。但是有的人太敏感,好像所有的人都和自己過不去,誰也對不住自己。 對這些人說一句“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是不過分的。他們沒事的時候“杞國無事憂天傾”,有事的時候,則疑神疑鬼,看誰都像偷斧子的人,老這樣下去實際上就是把本來不以你為敵的人搞成以你為敵,把沒偷斧子的也逼得去偷斧子。因為自己往往就是自己想象的那樣,別人也往往是你希望的那樣,人人在接受別人的“培養(yǎng)”,人人也在“培養(yǎng)”著別人。 在太敏感的人身邊肯定布滿了更敏感的人,在厚道的人身邊則肯定圍繞著更多的厚道人。我想家風、村風、機關的風氣可能就是如此形成的。因為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有什么樣的矛就有什么樣的盾,有什么樣的領導就有什么樣的群眾,什么樣的土地就長什么樣的莊稼。 你老懷疑別人,你老說別人的壞話,別人不反擊你能對得住你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風氣不越來越緊張才怪呢!倒是誠心厚道地待人,把人向好處想,不無端猜忌人,這樣的做法堅持下去,我想稍有良心、稍有頭腦的人是不會故意以你為敵的。當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遇到特殊情況則另當別論。 總之,在人際關系上太敏感的人,必然是浪費時間、勞心費神、疑神疑鬼,甚至會弄假成真,既害自己,也害別人。倒是淡化人際敏感的人反而會儼然處己,安然處心,泰然處事,自然處人,從心所欲,其樂融融,有利工作,愉悅精神。你信嗎?不妨一試。當然,我以上指的是一些非原則的事情,至于說事關大是大非的問題,則該敏感還是要敏感的。但居家過日子,搭伙干事業(yè)還是日常事務多。另外我指的是不要“太”敏感,并非要讓人遲鈍,更不是要裝傻、裝糊涂。修養(yǎng)的高境界是絕對裝不出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