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菌子的鮮味是場騙局,它的蛋白質含量不過3%而已

 liqualife 2016-12-01

聽過采蘑菇的小姑娘嗎?

顧有容
圍觀眾

歌還是故事?

故事。

顧有容
圍觀眾

你真污!

…你也好不到哪去。其實我真正想問的是,聽過這個故事以后你還能直視口蘑這個詞嗎?

顧有容

辣眼睛的分隔線

“和之美者,越駱之菌?!眳尾豁f在他千金易一字的著作里寫下了這樣的句子,這是人類對食用菌最早的書面褒美之一。數(shù)千年來,華夏大地上到處都有不怕死的吃貨,用繩命篩選出了當?shù)啬艹?、好吃、能吃不止一次的菌子?/span>


比如今天的主角香杏麗蘑。圖片:BioLib

今天我們都知道,吃菌子最猛、最不要命的是云南人,然而長久以來云南畢竟是化外之地,這些年信息和物流都發(fā)達了才廣為人知。在這之前,遠的且不說,從現(xiàn)在往回穿越100年,您要是在帝都的館子里點雞?、干巴菌,跑堂的準是一臉懵逼。那年月,提起蘑菇,能讓四九城的吃主兒眼里放光的,必須得是口蘑。

化腐朽為神奇的口蘑

口蘑直接作為主料入饌,講究的是一個原味。清代的《筵款豐饈依祥調鼎新錄》里收錄了九道口蘑菜,與之搭配的大抵是豆腐、鮮筍、雞蓉之類缺乏個性的食材,一來突出鮮味,二來不與口蘑自身的香氣沖突。


蠔油“口蘑爆雙筍,為什么加引號,本文最后一節(jié)來講。圖片來自豆果美食

更多時候,口蘑是用來吊湯配菜的。這一點暗合呂不韋那句話,“和”,就是調料的意思。前述《新錄》里,除了口蘑菜,還有十幾道菜用到口蘑,主料多是魚翅燕窩之屬,端的是貴氣非凡;而這些昂貴食材本身沒有味道,離了口蘑火腿之類提鮮的配料,就沒法吃了。


“口蘑嫩鴨湯。圖片來自豆果美食

不止高檔菜肴,一些庶民食物在用上了口蘑之后,也能化腐朽為神奇。過去帝都的豆腐腦,澆的是口蘑羊肉鹵;好口蘑當然用不起,可哪怕是最劣的口蘑渣,也比別的蘑菇強,于今則不復見矣。梁實秋在寫烤鴨的時候提過,鴨架湯里要是加上口蘑——特別注明不是冬菇、不是香蕈——拿來打鹵吃面,其味之美無與倫比。唐魯孫也寫過,津門張莊大橋張家嘎巴菜分外與眾不同,乃是用上好口蘑丁熬的湯,張家遂因此大富。與嘎巴菜原理近似的口蘑鍋巴湯,甚至有“天下第一菜”的美名。

口蘑口蘑,張家口的蘑?

口蘑這個名字,不能望文生義,它并不是“一口一個的蘑菇”,而是和一個地名有關。明朝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京師萬全右衛(wèi)指揮使張文在宣府鎮(zhèn)筑城,稱張家堡;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守備張珍在北部城墻上開了一個門,因門小如口,遂稱張家口(一說此門張文時即有,后來堵死,由張珍重開),這就是今天的河北省張家口市。


圖上的紅點和黃色塊就是張家口。圖片:Wikipedia

有明一代,宣化大同一線是防備草原游牧民族入侵的前線,也是走私的渠道;建州女直入關之后,蒙古人搖身一變成了滿清立國之本,沒必要防守了,貿易遂變得光明正大起來。到了清朝中后期,張家口已經是帝都西北最重要的物流通道,蒙古草原上的特產都要從這里輸入中原,其中包括幾種蘑菇。彼時從張家口輸入的物產,往往會冠以“口”字以示與眾不同,所以“口蘑”就是“從張家口運來的蒙古蘑菇”的意思。


清朝時的張家口。圖片:Wikipedia

按:古來與北方游牧民族貿易的通道不止張家口一處,凡長城上有口子的地方皆有可能,如獨石口、喜峰口、古北口之類。時間也早于明清之交,而是可以上溯至宋元?!翱谕狻边@個詞很多時候是泛指長城以外北到烏里雅蘇臺、西到新疆的廣大地域,但直到清朝中后期才比較多地用在商品來源上。


口蘑。123rf.com.cn正版圖片

蒙古蘑菇的食用歷史早于明清,元代太醫(yī)忽思慧所著的《飲膳正要》里,就有很多用到“蘑菇”的蒙古菜肴。這本書里記載的菜都極富游(zhàn)牧(dòu)民族特色,不乏“熊湯”、“野狼肉”等等豪邁的吃法,而跟蘑菇為伍的也都是羊雜、沙蔥之類草原特產,所以可以肯定這就是后來稱為口蘑的那些蘑菇。實際上,到了清朝,當?shù)厝匀恢徽f蘑菇而不說口蘑,如《欽定熱河志》載:“蘑菇,亦作蘑菰……中土絕重之,呼曰口蘑?!边@跟魯迅先生說過的,大白菜到了南方就懸以紅頭繩稱“膠菜”,大抵是一個道理。

采蘑菇,你有證嗎?

不過再好的東西,如果天天吃頓頓吃可能也受不了。近代武俠小說的始祖《兒女英雄傳》里有這么一段:“烏里雅蘇臺那個地方兒去得嗎?…早飯是蘑菇炒羊肉,晚飯要掉個樣兒就是羊肉炒蘑菇,想要吃第三樣兒也沒有了?!边@說的是去做官,要是流放到那兒,估計就只有采蘑菇給別人吃的份兒了。


要是都這么美,采蘑菇就采蘑菇吧。圖片: ficha tecnica/Setas y Sitios

話說回來,采蘑菇的小姑娘也不是你想當就能當?shù)?。有清一代,口外和關外(東北三?。┑馁Y源不允許漢人隨意采集。關外是女直龍興之地,采集狩獵一概禁止;而在蒙古,撿蘑菇需要官府發(fā)放的許可證。


但是這蘑菇不是你想采就能采。圖片:Wikimedia Commons

《刑案匯覽三編》里記載了道光11年的一個案子:熱河都統(tǒng)衙門書吏陳五收受劉德山賄賂,偽造許可證,后者聚集了100多人去蒙古人的牧場上采蘑菇。這伙人被抓起來以后,因為沒有法律專管采蘑菇,遂擬照挖黃芪的罪名——瞧見沒有,大清那會兒就知道保護草原環(huán)境禁止亂采亂挖啦——把劉德山判了三年徒刑加一百板子,這還是當他“無知愚民”所以從輕發(fā)落。另一個犯人陳五,按偽造官方文件和印章罪,絞候(死緩)減一等流放,又因為是公務員知法犯法,再加一等,“發(fā)附近充軍”。這一來怕是要當采蘑菇的大頭兵采到死了。 

很多很多種口蘑

蒙古草原上能吃的蘑菇并不只有一種,混著收集起來曬干之后統(tǒng)稱口蘑。這些蘑菇大多屬于白蘑科Tricholomataceae,這個科又從俗叫口蘑科。白蘑屬或口蘑屬Tricholoma是白蘑科的模式屬,屬內有好些名貴食用菌,松茸T. matsutake也是一種口蘑,還有個松口蘑的別名<復習戳這里>。


松茸。圖片:Keyword Suggestions

各種口蘑中,品質最佳的是蒙古白蘑T. mongolicum和今天日歷的主角香杏麗蘑db.39kf.com,后者一度被分在白蘑屬里,如今卻是“離家出走”,連科都換成離褶傘科Lyophyllaceae了。


蒙古白蘑。圖片:db.39kf.com

這些物種都是地生真菌,菌絲在土壤里生長。孢子萌發(fā)后由一個點呈放射狀向四面八方長去,形成一個圓形;在圓形的邊上,菌絲發(fā)育成熟并開始形成子實體。所以草地上的口蘑往往排成一個圓圈生長,是謂蘑菇圈。

口蘑的菌絲是和植物共生的,可以幫助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養(yǎng)分,所以有蘑菇圈的地方,草也長得格外肥美。這樣的蘑菇圈有時候能持續(xù)存活數(shù)百年之久。古人把口蘑稱為營盤蘑菇,認為它長在曾經扎過帳篷的地方,我覺得很可能是對蘑菇圈的誤解。泰西之人則認為這種圈子是森林仙女施過魔法的地方,給起了個名字叫fairy ring。


香杏麗蘑的蘑菇圈。圖片:British Isles fungi and some slime moulds

口蘑采收后要曬干才能長途販運,而商品口蘑即是用干品的成色來分級和定價。最好的口蘑菌蓋沒有完全打開,體積小而緊實,香氣濃郁,稱為“口蘑丁”,不是切成丁的意思。香杏麗蘑的干品因為有類似杏仁的香氣而得名,商品名又叫杏片或虎皮香杏。體積較大的口蘑要次一等,比如大白樁菇Leucopaxillus giganteus,這個種的子實體非常大,菌蓋完全打開直徑可達40cm。


子實體巨大的大白樁菇。圖片:Fiori in Italia

因為體積大,大白樁菇和鱗蓋白樁菇L. lepistoides是產量最大的口蘑,往往切片晾干出售。有時候也會有一些蘑菇科蘑菇屬Agaricus的真·蘑菇混進去,但數(shù)量不多且不受認同。不管何種口蘑,菌蓋完全張開后就只能作為劣等品,因為易碎且香氣已經散失了。


鱗蓋白樁菇,要是等到菌蓋完全張開就是劣等品了。圖片:Europeana

味覺是吃貨的根基

饒是劣等品,鮮味也不是尋常蘑菇可比。鮮這個字,也是我們今天描述菌子的味道時最常用的。這種味道來自一些游離氨基酸,比如谷氨酸、天門冬氨酸;還有一些“呈味核苷酸”,比如肌苷酸、鳥苷酸。這種味道可以說完全是為滿足人的感官享受而存在的,除此之外它幾乎不會給你留下任何好處。


鮮蝦“口蘑粥,豐富的游離氨基酸帶來美味。圖片來自豆果美食

對吃貨來說,最重要的感官當然是味覺。人類的味覺包括酸、苦、咸、甜、鮮,以及新發(fā)現(xiàn)的淀粉和脂肪味覺,后者或可稱之為“肥”。味覺的進化體現(xiàn)了人類對食物的選擇偏好,除了酸、苦、咸這三種具有警戒作用的味覺外,剩下四種正好對應了人必需的三種大量營養(yǎng)素:甜和淀粉味對應碳水化合物,肥對應脂肪,而鮮對應蛋白質——確切地說,是蛋白質降解產生的氨基酸。


大白蘑菇看著沒食欲?嘗到味道你就不這么想了。圖片來源見水印

在漫長的演化史中,強大的選擇壓力把對這三種味道的喜愛烙印在我們的基因組里,那些不喜歡這三種味道的異端都餓死了。然而菌子的鮮味完全是個騙局,鮮品的蛋白質含量只有3%,而相應地牛肉是26%。難怪資深吃貨蘇東坡會“蕭然放箸東南去,又入春山筍蕨鄉(xiāng)”了,吃菌子就是糊弄糊弄嘴,營養(yǎng)還得靠正經食物。


紅燒“口蘑。圖片來自豆果美食

菌子的美味,當然不能簡單地歸因于幾種鮮味物質,不然味精加白開水就能取代菌子湯了。為我們提供品嘗菌子的豐富感官體驗,并讓我們得以區(qū)分各種菌子的獨特風味的,主要是嗅覺。人類的味覺感受器只有六種,嗅覺感受器卻有上千種,它們彼此組合能識別上萬種不同的氣味。嗅覺不止在吃之前起作用,食物入口以后,它還會和味覺一起構成完整的“味道”。


香杏麗蘑散發(fā)著杏仁香味。圖片:Wikimedia Commons

能吃的菌子有幾百種,散發(fā)的氣味各不相同。有的是獨特且濃郁、別處所無的“菌子味”,比如香菇所含的五硫雜環(huán)庚烷,又叫香菇精;比如不含硫氨基酸的代謝產物,尤其是某些胺類,讓側耳類食用菌散發(fā)出微妙的“不可描述”的氣味——當然,太濃了不行。在廣義的口蘑里,香杏麗蘑和松茸的杏仁香味,則來自苯甲醇和苯甲醛

被雙孢蘑菇冒名頂替的口蘑

口蘑雖好,但由于是共生菌根菌,很難人工栽培。有一些零星的引種馴化報道,但都止步于菌絲培養(yǎng),離大規(guī)模商業(yè)化種植還差得很遠。這導致口蘑成了中國市場上最貴的野生食用菌,而且有錢還不一定買得到。


口蘑很難人工栽培。圖片:Granada natural

哎,有人問了:“誰說買不到?我家樓下菜市場8塊一斤,要多少有多少?!?/p>

且容我稟得這位讀者老爺分明,菜市場那個白滑圓翹彈號稱口蘑的東西,乃是雙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跟口蘑都不是一個科的,純屬冒名頂替。此物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栽培食用菌,焉能不便宜?我順便看了一眼某寶,在售的“口蘑干”、“口蘑丁”,除了個別可疑外,絕大多數(shù)配圖都是雙孢蘑菇干,大家購買時不可不查。<復習戳這里>


替代品,雙孢蘑菇。圖片:Myko San

日歷娘:口蘑有多少見呢?配圖的時候,我根本搜不到真正用口蘑做的菜,前面配圖的引號也是由此而來。

要說辨別,也很簡單。雙孢蘑菇有菌環(huán),口蘑沒有。在菌蓋展開之前,雙孢蘑菇的菌環(huán)呈膜狀連接著菌柄和菌蓋邊緣,遮住了菌褶,口蘑沒有這個結構。其次,雙孢蘑菇的菌褶是黑褐色的,就算幼嫩時也是粉紅色,而口蘑的菌褶是白色的。不管干鮮,只要看到深色的菌褶,一定是蘑菇而不是口蘑。當然這個方法只限分辨由雙孢蘑菇冒充的口蘑。


跟口蘑相比,雙孢蘑菇有菌環(huán),而且菌褶是黑褐色的。圖片:MykoWeb

四十年前,家父在帝都從戎時,曾去張北草原拉練。他說,行軍之余休息的時候,很容易就能采到很多蘑菇,串在鐵絲上風干,能保存很久?,F(xiàn)在草原植被變化,蘑菇圈可能沒那么容易找到了。我今年去張家口一帶,路邊商販售賣的都是產于林地的菌子,沒怎么見到口蘑。忍不住問,口蘑都到哪兒去了呢?希望只是我去的時間地點不對吧。


物種日歷好看吧?

>>戳下圖,續(xù)約2017


物種日歷

每天一個物種,好吃的

靈魂終會相遇。

微信號:guokrpac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