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電視劇在芒果臺熱播 不知道大家看了沒有 秒 變 (來源:芒果TV《相愛穿梭千年2》) 老上海的風情 老上海的建筑 老上海的人文 像是一副美麗畫卷在眼前鋪開 而現(xiàn)在,小編想要告訴你 想要追溯老上海的蹤影 其實走過這些路之后 你就能閱遍上海古韻 ▼▼▼ 在這個地方 一覽古典韻味 煙雨江南 · 朱家角北大街 曾有一俗語:到了角里(朱家角別稱)不看橋,等于角里勿曾到。而朱家角的北大街就是東起放生橋,是游朱家角必去場所,左邊可看弄,右邊可看橋。 北大街,又稱“一線街”,是上海市郊保存得最完整的明清建筑第一街,全長兩里多路,不長不短,細雨之中步行,似乎能在發(fā)生橋上品得“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的江南柔情韻味。 在這個地方 一品清明上河 老上海風味 · 上海老街 上海老街全長不過825米,由西到東的建筑風格和業(yè)態(tài)布局展示了老上海從明清向民國直至西洋文化涌入時期的一段歷史文化的演變。整條街上都各種傳統(tǒng)特色行業(yè),了解滬上舊時文化,這條街可是完美的渠道。 黛瓦粉墻,紅柱飛檐,上海老街有著可是真的老街了。童涵春、老同盛、吳良材、萬有全、裘天寶、老上海茶館、德順酒菜館、春風得意樓、西施豆腐房、丁娘子布莊、榮順館、博印堂等百年老店數(shù)不勝數(shù),完全就是一幅上海版的“清明上河圖”。 在這個地方 追憶外國弄堂 外僑流年 · 新華路 新華路曾有著上海第一花園馬路的美譽。它藏身于茂密梧桐樹蔭下,狹窄卻靜謐、低調(diào)而優(yōu)雅。 新華路有個特別的弄堂,名字叫新華別墅,民國時期,這條弄堂曾住了許多國家的外僑,所以也叫做“外國弄堂”。那里也坐落著幾十幢不同風格的歐式花園住宅。 坊間流傳:1998年,克林頓來上海訪問,第一站去的不是外灘、豫園,更不是陸家嘴,而是直奔長寧區(qū),這處鬧市里的“世外桃源”。 在這個地方 解讀豪門情仇 民國之路 · 銅仁路 銅仁路,這條才幾百米的路,曾經(jīng)聚居了一批舊上海名人富豪,也藏了老上海不少豪門往事。銅仁路有一個私家花園——愛儷園,主人是民國炒房代表哈同,這個炒房的還是個外國人。孫中山曾在那邊小住,蔡鍔在此養(yǎng)病,章太炎在此舉辦婚禮,蔡元培、章士釗、徐悲鴻等各路民國風云人物都曾到訪過這。解放后,在這片花園的殘基上建起了俄羅斯風格的中蘇友好大廈,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上海展覽中心。 要說銅仁路,它也是一個每天一個模樣的馬路,2002年,它被定位為酒吧街,2007年轉(zhuǎn)型成為咖吧街,2009年又變成高端餐飲街,2011年又搖身一變,成為高檔時裝街到時尚名品休閑街,所以,你現(xiàn)在看到的銅仁路不是以前的模樣,也不會是以后的模樣。 在這個地方 相遇那時權(quán)貴 云煙往事 · 武康路 武康路外國人酒吧街雖然逐漸已經(jīng)遠去 但是那邊的各個名人故居卻一直不曾更迭離開 宋慶齡(孫中山的妻子)、黃興(中華民國創(chuàng)建者之一),李及蘭(國民政府軍事參謀部參謀次長)、鄭洞國(抗日名將)、唐紹儀(民國第一任內(nèi)閣總理),都曾經(jīng)在這居住,都是權(quán)傾一時的人物,他們都曾經(jīng)居住在這里。 在這個地方 閱盡時代變遷 弄堂廠房 · 余姚路 余姚路除了有上海特色弄堂之外,還有很多讓余姚路同樂坊人驕傲自豪的“弄堂小工廠”。中國鋼鐵工廠、中國鋼品廠、馬寶山糖果餅干制造廠、芷江電影院、西海照相館等等,或許格局微小,卻烙入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印記。 隨著時代的變遷,老廠房的輝煌已成明日黃花,甚至一度成為城市環(huán)境中不太“鮮亮”的一幕。如今,余姚路同樂坊已搖身轉(zhuǎn)變成為集酒吧、餐廳、概念零售店、藝術(shù)前衛(wèi)畫廊、小劇場的文化地標。 在這個地方 細思故里鄉(xiāng)情 柴米油鹽 · 隆昌路 如果你看過《功夫》,那么一定對那個各種特色云集的城寨非常有印象。隆昌路上的隆昌公寓的模樣簡直就是現(xiàn)實版本。建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隆昌公寓擁有著民國的歷史記錄,還有著老上海市民最真實的生活狀態(tài)。 就在這些弄堂里,鄰里之間打個照面,問候幾句,調(diào)皮的小孩在狹長的空間里你追我趕,大媽們悠然自得地曬著太陽嘮著嗑?;蛟S,看著看著,你就能回憶到小時候自己在弄堂里生活的日子。 在這個地方 看遍云起云落 租界風云 · 淮海中路 淮海中路以前有一個名字,或許你們知道,它有一個充滿回憶的老名字:霞飛路。霞飛路曾是法租界區(qū)域,取名于法國著名將領(lǐng)霞飛。 民國的繁華第一街,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煥然一新,但依舊是經(jīng)濟中心街道,如今的淮海路,你依舊可以看到它變了模樣卻不變繁榮的景象。 □ 編輯|莽夫 圖片|網(wǎng)絡(lu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