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特種蔬菜紫薯的栽植技術

 笨小孩_2016 2016-11-21

特種蔬菜紫薯的栽植技術

紫薯俗稱黑薯、烏心苕、紫肉甘薯、川山紫、紫紅薯、紫心紅薯,英文名purple sweet號potato,屬被子植物門管狀花目旋花科番薯屬草木植物。它是一種集食用、藥用、保健為一體的無公害、綠色、有機首推天然食品。由于紫薯中含有花色苷類物質(zhì)為主的活性物質(zhì),因此,具有較強的降血壓、降血脂、抗突變、抗氧化、抗腫癌等生理活性和功能。

特種蔬菜紫薯的栽植技術

1 形態(tài)

1. 1 根

由種子繁殖生成主根和側(cè)根,營養(yǎng)器官繁殖形成不定根。薯蔓節(jié)上最初發(fā)生的根稱為不定根,在紫薯生長過程中,不定根又分化發(fā)育成纖維根( 須根) 、柴根( 牛蒡根) 和塊根( 貯藏根) 3 種。纖維根分布較淺,主要分布在30cm 深的土層內(nèi),入土深的可達1m 以上,具有很強的吸水能力,保證紫薯的抗旱性; 柴根是在紫薯塊根膨大過程中,由于遇到不良條件而形成的粗如手指的根,徒耗養(yǎng)分,應加以控制; 塊根是供食用和加工的薯塊,它既是貯藏養(yǎng)分的器官,又是繁殖器官。塊根是蔓節(jié)上比較粗大的不定根,在土壤的光、溫度、水和肥等條件適宜的情況下生成。它多生長在5 ~ 25cm深的土層內(nèi),呈紡錘形,其上有縱溝和根眼( 根痕) 。塊根皮和薯肉均為紫色。

1. 2 莖( 薯蔓)

由節(jié)間組成,節(jié)處有腋芽和不定根原基,綠帶紫或紫色。紫薯頂芽含植物生長激素較多,頂端生長優(yōu)勢強,可用蔓尖栽夏薯有利成活。

1. 3 葉

葉著生在莖節(jié)上,是主要的光合作用器官。葉色深綠,頂葉淡綠色或紫紅色,葉脈深紫色或綠色,淺裂單缺刻,葉柄紅色或綠色。

1. 4 花、果實和種子

紫薯為高溫短日照作物,在中國南方能自然開花,在北方地區(qū)則很少自然開花。紫薯是異花受粉作物,自交結(jié)實率低,同群內(nèi)雜交也不結(jié)實?;▎紊┒窢?,紫色,雄蕊5 枚,花粉囊2 室。雌蕊1枚,柱頭2 裂。蒴果球形,內(nèi)含種子1 ~ 4粒,種皮褐色。種子千粒重20g 左右。種皮堅硬,表面有角質(zhì)層,透水性差。

2 習性

2. 1 溫度

對低溫反應敏感,最怕霜凍,當氣溫降至15℃就停止生長; 低于9℃時,薯塊將逐漸受冷害而腐爛; 地上部莖葉經(jīng)霜凍時很快喪失生活力而死掉。在18 ~ 32℃范圍內(nèi)生長速度快,超過35℃ 則對生長不利。塊根形成與膨大的適溫為20 ~ 30℃,以22 ~ 24℃為宜。

2. 2 水分

據(jù)測定,在紫薯整個生長期間,畝( 667m2,下同) 需用水400 ~ 600m3。發(fā)根緩苗期和分枝結(jié)薯期各占總耗水量的10% ~ 15%,薯蔓同長期約占總耗水量的40%,薯塊盛長期占35%,土壤相對含水量在生長前期和后期保持在60% ~ 70%為宜,生長中期是莖葉生長盛期和薯塊膨大期,土壤相對含水量保持在70% ~ 80%為好。紫薯是耐旱作物,其蒸騰系數(shù)在300 ~ 500 之間,若土壤水分過多,則氧供給困難,影響塊根膨大,且會降低干物質(zhì)含量。

2. 3 土壤

紫薯適應性廣,耐酸堿性,能夠適應的土壤pH范圍為4. 2 ~ 8. 3,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紫薯的土壤條件以pH5 ~ 7為宜。南方產(chǎn)區(qū)提倡水旱輪作,水田可將旱田的病、蟲、草危害程度降至最低,同時,對土壤養(yǎng)分進行重新分配。

紫薯耐瘠薄,但以土層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含有機質(zhì)多、具有一定肥力的土壤或沙土壤為宜。土層深厚疏松、保水保肥力強利于根系的生長和塊根增重,多結(jié)薯、結(jié)大薯,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薯皮光滑色鮮,商品率高。

2. 4 光照

喜光喜溫,屬不耐陰作物。光照越足,對增產(chǎn)越有利。受光葉片比背光葉片的光合強度大6 倍多。如果光照不足,則葉片變黃,脫落。受光不良,可減產(chǎn)20% ~30%,所以,不宜在紫薯地間套種高稈作物。紫薯喜光,每天光照12. 5 ~13. 0 小時,利于塊根膨大。

2. 5 通風

宜選開闊通風田塊。田塊有較好的空氣流通條件,可將薯蔓間的水汽和其他有害氣體帶走,調(diào)節(jié)薯蔓間溫、濕度,使藤蔓生長健壯,不徒長,促進營養(yǎng)向地下部轉(zhuǎn)移。

3 栽植

3. 1 品種

中國從國外引進日本川山紫薯、美國黑紫薯、美國短蔓黑雜薯、德國黑紫薯等。紫心甘薯的育種工作,在中國剛剛起步, 2003 年全國甘薯區(qū)重慶會議首次制定了紫心甘薯的選育目標及花青素含量分析方法。中國的廣東省、海南省、福建省、山東省、河南省、江蘇省和北京市等地通過引進和自我培育相結(jié)合的方法,育成多個紫薯品種( 品系) 。如湛引24、湛薯03 - 40、廣紫薯2 號、湛引42、廣紫薯1 號( CK) ; 文昌27、黃流4 號、萬寧10 號、瓊海2 號、五指山5 號、萬寧大茂3 號、臨高17、海南黑肉薯; 晉江薯3 號; 濟薯18; 鄭群紫1 號; 徐13 - 4;京薯6 號、京紫15、甬紫薯1 號、渝紫263、煙紫337黑薯、煙紫薯176、徐紫薯1 號、紫薯135、群紫1 號黑薯等。在食味評價中,推薦徐13 - 4、廣紫薯2號、京薯6 號、湛薯03 - 40、湛引42 和臨高17 為優(yōu)異親本材料,建議選配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的育成品種與優(yōu)良食味的地質(zhì)種質(zhì)進行雜交。簡介下列品種:

3. 1. 1 京薯6 號是北京農(nóng)學院經(jīng)多年研究選育出的一個紫黑薯新品種。蔓長1. 5m 左右,生長勢強。薯塊紡錘形,薯皮紫黑光亮,無縱溝。肉質(zhì)細膩,味香、甜、面、沙,且富抗癌物質(zhì)硒、碘等元素,是極好的鮮食保健食品??捎锰崛∩?,加工紫薯棗、紫薯汁、彩色粉條、面條等,用途十分廣泛??共⌒院茫秃?、耐瘠、耐大肥,產(chǎn)量高。春薯畝產(chǎn)1500kg 左右。薯塊整齊均勻,蔓形美觀,薯皮光滑鮮艷,是用于出口和進駐超市的好品種。

3. 1. 2 徐紫薯1 號是江蘇徐州甘薯研究中心以日本紅東為母本、熱帶作物研究所品種TIB10為父本雜交培育而成。該品種葉片綠色,莖綠帶紫色,蔓長中等,植株生長勢強。薯塊萌芽性好,采苗量多、健壯。薯皮紫紅,薯肉紫色,富含花青素,結(jié)薯集中,薯塊紡錘形,商品薯率高,抗莖線蟲病,高抗根腐病,耐瘠、抗旱。鮮薯花青素含量為8mg /100g,粗蛋白3. 905%,干物質(zhì)率30. 69%,可直接食用和食品加工用,烘烤后紫色加深,色澤美觀。適宜在中國北方產(chǎn)區(qū)及長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區(qū)栽植。在中國北方種植較耐遲栽; 密度以3500 ~3600 株/畝為宜。出現(xiàn)旺長趨勢時,畝用多效唑5g兌水40kg 葉面噴施,抑制徒長。但該品種耐澇性差,注意排澇降溫、濕。適當晚收,但不能遲于初霜期。2004 年3 月通過江蘇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3. 1. 3 紫薯135 是河北省新農(nóng)薯業(yè)中心引進的紫紅薯優(yōu)良品種。葉形淺裂單缺刻,葉柄、葉脈綠色,蔓長1m 左右,偶爾開花,薯形長紡錘形,薯皮光滑,紫黑光亮,薯肉深紫色。薯塊斷開后流出紫色漿液,可提取紫紅色素。熟后紫黑色,味香、甜、面、沙,食味極佳,富含碘、硒等微量元素,是城鎮(zhèn)居民和賓館、飯店的上等保健食品。畝產(chǎn)量: 春薯2000 ~ 2500kg,夏薯1500kg 左右??共⌒詮?,耐貯藏,萌芽性好,出苗率高。

3. 1. 4 群紫一號黑薯是河南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甘薯基地用日本紫薯王為母本、蘇薯8 號為父本雜交培育而成。該品種頂葉紫綠色,莖、柄紅色,柄長而粗,短蔓,分枝多,半直立,薯塊紡錘形,薯皮、肉紫色,熟后紫黑色,味香、黏、甜,纖維少,富含碘、硒。結(jié)薯早、集中,便于機械收獲。4月份栽種,8月份收獲,畝產(chǎn)3000kg 左右。高抗莖線蟲病、黑斑病,耐旱、耐瘠薄,成活率高,薯拐小,耐貯藏,萌芽性強,綜合性狀好,畝栽植3500 株,不翻秧,少施氮肥,增施磷、鉀肥,注意防治地下害蟲。適于烤、蒸和薯類加工。

3. 1. 5 煙紫薯176是山東省煙臺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選育的高花青素型甘薯新品種,2006 ~ 2007年參加全國特用組區(qū)域試驗,結(jié)果顯示: 鮮薯平均產(chǎn)量2359. 6kg /畝,平均烘干率29. 6%。長蔓型,分枝中等,莖細,葉片綠色、心臟形,葉脈紫色,莖綠帶紫色,薯塊長紡錘形,薯皮紫色,薯肉深紫色,花青素含量為60. 2mg /g,鮮薯大、中薯率高,味好。高抗莖線蟲病、抗黑斑病。該品種又是加工紫色素及出口食品的優(yōu)良品種。

3. 1. 6 煙紫337 黑薯是山東省煙臺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選育的高產(chǎn)、高花青素的甘薯新品種。葉綠色,頂葉淡綠色,葉脈深紫色,分枝5 ~ 8 條,蔓長230cm 左右,單株結(jié)薯3 ~ 5個,大、小薯率高,薯塊長紡錘形,皮紫黑色,肉深紫,色澤均勻,鮮薯花青素含量31. 90mg /100g,烘干率30%,抗根腐病、莖線蟲病、黑斑病。畝產(chǎn)量: 春薯3000kg、夏薯2000kg。2005 年4 月通過全國鑒定委員會鑒定。

3. 2 育苗

紫薯的栽植采用先育苗再定植的方式,在育苗前先要對種薯進行選擇。種薯塊的大、小影響著育苗的質(zhì)量,一般情況下大薯塊出苗壯,小薯塊出苗弱,但每個薯塊上芽眼數(shù)量是基本相同的,因此,選擇150 ~ 250g 重的薯塊較為合適。選用的種薯應是皮色鮮亮光滑、薯塊整齊均勻、無病蟲害、無傷殘和沒有受過凍害的。

紫薯的育苗地宜選背風向陽、地勢高、排水良好、土質(zhì)肥沃、沒有鹽堿、至少2 年以內(nèi)沒種過甘薯或作苗床的地塊??刹捎么笈? 小拱棚+ 地膜3層保溫育苗或小拱棚+ 地膜2 層保溫育苗,苗床寬10m 左右、深15 ~ 20cm,床底鋪一層有機肥,然后澆水覆土。排薯密度以薯塊間隔3cm 左右,種薯排好后,用紅薯保鮮液( 20g 紅薯保鮮液兌水20kg) 澆灑,可有效防止爛薯、爛秧,然后覆2 ~ 3cm的細土,并在上面澆1 次水,使覆土層濕潤。當有60%薯塊出芽后,揭掉地膜。晴天氣溫達20℃ 以上時,打開拱棚膜和大棚膜,兩端揭開通風,防止高溫燒苗。保持苗床溫度在25 ~ 30℃,濕度控制以苗床土見干見濕為準。薯苗長至20cm 左右、有6 ~ 8片完整葉片時,即可剪苗移至大田定植。

3. 3 選地

紫薯塊根膨大的地溫適宜范圍為20 ~ 25℃,而以22 ~ 23℃膨大最快,因此,應在海拔800 ~ 1000m的區(qū)域選地。紫薯喜光照,不耐陰,應選擇地勢空曠、光照充足的沙壤土地塊為宜。

3. 4 深耕整地、施肥

紫薯喜肥,應以農(nóng)家土雜肥為主,配以適量磷、鉀肥,畝用農(nóng)家土雜肥5000 ~ 6000kg、薯類專用肥30 ~ 50kg,其中1 /2在深耕時施入底層,另1 /2可在起壟時集中施在壟底或移栽時進行穴施。

紫薯是塊根作物,塊根的膨大需要深厚疏松的土壤條件,因此,要獲得高產(chǎn),必須深耕改土。深耕土地,特別是進行冬、秋隔年深耕。有條件的地方可普遍深耕,如不能普遍深耕的,可結(jié)合作壟深犁壟心,或結(jié)合曬冬時進行條壟深翻。作壟時要求壟直、壟溝深、壟面寬平。雙行栽植的壟面寬33 ~40cm,單行栽植的壟面寬18 ~ 24cm。為了充分利用光能,壟的走向以南北為宜。

3. 5 定植

在生產(chǎn)地氣溫穩(wěn)定在15℃以上、淺土層地溫穩(wěn)定在17 ~ 18℃時,栽插后緩苗快。栽苗前要注意剔除小、老苗和病弱苗,選留壯苗。壯苗的標準: 薯苗挺拔結(jié)實、汁液多、葉片舒展肥厚、大小適中、色澤濃郁、沒有病斑。栽插時要求有4 個節(jié)位,水平栽插或斜栽入土。采用小壟單行栽培的,壟距為70 ~ 80cm,采用大壟雙行栽培的壟寬為35cm,種植密度為3000 ~ 4000 株/畝,春薯取下限,夏薯取上限。薯苗栽下后,經(jīng)5 ~ 7天緩苗即可成活。

3. 6 田間管理

在管理上,爭取早扎根、早緩苗、早發(fā)棵,促進根系發(fā)育。

3. 6. 1 扎根緩苗階段

3. 6. 1. 1 查苗補苗以保證全苗,補苗宜選壯苗早栽。

3. 6. 1. 2 中耕除草定植成活后,先淺松土1 次,以松土保墑防旱,提高地溫,促進成活。以后每隔15 天進行松土1 次,一直到薯葉封壟,總計進行中耕除草2 ~ 3次。

3. 6. 1. 3 及時追肥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早施提苗肥。在栽插成活后,結(jié)合查苗補苗進行,追弱小,不追壯苗,使小苗趕壯苗,生長整齊。以追施速效氮肥為主,用量為每畝2. 5 ~ 5. 0kg。當壟面出現(xiàn)裂縫時,應及時追施膨大肥,畝用清水糞肥750 ~ 1000kg,兌磷酸二氫鉀500g,混合在糞肥中,早晨或傍晚沿裂縫灌施,灌后用土填塞裂縫。中后期為防止早衰,延長和增強葉片的光合作用,促進薯塊膨大,應及時葉面噴肥,畝用磷酸二氫鉀0. 5kg 兌水30 ~ 40kg,混合新高脂膜800 倍液進行葉面噴施,每隔15 天噴1 次,連噴2 次。

3. 6. 2 分枝結(jié)薯階段該階段是從莖葉分枝期到封壟期,經(jīng)歷30 ~ 40 天,此時應追施壯株催薯肥。如果底肥用量不足,此次追肥應適當加大,畝用硫酸鉀復合肥5 ~ 10kg或草木灰100kg,開溝深施,追肥后澆水中耕。底肥用量較大的田塊可少施或只施鉀肥。防治莖葉害蟲,如卷葉蟲、甘薯天蛾和斜紋夜蛾等,可在幼蟲3 齡前,于晨露干時噴灑5%抑太?;蚩ㄋ揽?000 ~ 1500 倍液防治。

3. 6. 3 莖葉徒長、塊根膨大階段在紫薯的生長中期,因為7 ~ 8月份雨水充足,在管理上要控制莖葉徒長,協(xié)調(diào)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長關系,力促塊根繼續(xù)膨大而增產(chǎn)。每畝可在現(xiàn)蕾期用10%多效唑10g 兌水30kg 噴灑葉面,注意噴旺不噴弱,還要對徒長的地段及時進行打頂和提蔓。打頂是在主枝和側(cè)枝長到50cm 以上時,用手去掉紫薯植株主枝和側(cè)枝未展開的嫩葉。提蔓是用手或鋤將在溝中已生根的植株向上提起,阻止、抑制其繼續(xù)向土壤中生長。當薯秧長至50 ~ 60cm 時,每畝噴施縮節(jié)胺10mL 或助壯素20 ~ 25mL,能起到控上促下的作用,可增產(chǎn)15% ~ 20%。

3. 6. 4 莖葉衰退、塊根膨大階段此期是莖葉基本停止生長到塊根收獲前的后期,也就是薯苗栽后100 天左右到收獲前的這段時間。這個時期的管理主要是“護薯、保根、增薯重”。此期塊根增重約占總量的50%,時間為1 ~2個月。為防止植株早衰,促進塊根膨大,每畝可根外噴施0. 2%尿素和0. 2%磷酸二氫鉀溶液75 ~100kg,每隔10 ~ 15 天噴1 次葉面肥,一直噴到拉秧前,也可每畝追施硫酸鉀復合肥5 ~10kg或草木灰100kg,施肥后澆水。

4 病蟲害

4. 1 病害

主要有病毒病( 花葉病) 、軟腐病、黑斑病( 黑疤斑病) 、黑根病、黑痣病、葉斑病( 斑點病、葉點病) 、褐斑病、枯萎病、蔓割病、萎蔫病枯病、莖腐病、瘟病、細菌性枯萎病、青枯病、細菌性萎蔫病、薯瘟、爛頭、糠椰子及青霉病等。北方以黑斑病、根腐病為主; 南方以薯瘟、疤痂病為主; 貯藏期以軟腐病為主。

防治: 選用抗病品種,注意種薯和種苗的病害檢疫。培育無病壯苗,從無病區(qū)選留無病種薯和種苗,或選用脫毒種苗。浸種消毒: 用50% 多菌靈或50%甲基托布津500 倍液浸泡薯藤2 分鐘以上,晾干后栽植。發(fā)現(xiàn)后及時拔除病株并銷毀,進行化學防除。大田發(fā)現(xiàn)病株應立即拔除銷毀,并用50%多菌靈1000 倍液噴灑,連用7 天,直到根除。收獲時,徹底清理病殘植株。注意水旱輪作及排水降漬。適當增施草木灰和石灰,使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抗病力。

紫薯病毒病( 花葉病) 可通過精選無病種薯培育無病壯苗、選育抗病毒病品種、消滅薯田傳病媒介昆蟲及應用莖尖脫毒組織培養(yǎng)無病壯苗等措施防治。以黑斑病較常見,簡介如下:

黑斑病( 又稱黑疤斑病)

癥狀: 為害塊根及幼苗莖基部。苗期: 受害的幼苗未出土即爛在土中。出土后的病苗生長不旺,莖基部形成黑褐色棱形或橢圓形病斑,稍凹陷。病斑初期有灰色霉層,以后逐漸產(chǎn)生黑色刺狀物或黑色粉狀物,后病斑逐漸擴大,苗基部全部變黑,形成黑根而死亡。大苗期: 病苗移到大田后,病重的幼苗地下部分逐漸變黑腐爛,病輕的幼苗在接近土表處形成少量新根,但生長衰弱,遇干旱易枯死,造成缺苗斷壟。薯塊染病初呈黑色小圓斑,擴大后呈不規(guī)則形、輪廓明顯略凹陷的黑綠色病疤,病疤上初生灰色霉狀物,即菌絲和分生孢子。病斑下層組織呈黑綠色,全薯變黑,不能食用。貯藏期: 薯塊靠接觸傳染,蔓延迅速,常使全窖發(fā)病腐爛。薯塊病斑可深入薯內(nèi)2 ~ 3cm,色澤較初期略淺。病原: 為甘薯長喙殼菌。

防治: 選用抗病品種,培育無病壯苗。與小麥、玉米、水稻、高粱、棉花或粟實行3 年以上的輪作。種薯處理: 選將種薯裝筐,浸入45 ~ 50℃的熱水中,浸種10 分鐘。浸種時,種薯不能露出水面,并應上下左右移動薯筐,使水溫一致。浸種后要立即上床擺種,邊擺種邊蓋沙土,以免被風吹受凍,而且苗床溫度不能低于20℃。還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 倍液或45% 代森銨水劑300 倍液、50% 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 倍液、80% 402 抗菌劑1500 倍液浸泡種薯或幼苗10 分鐘,然后播種。種薯入窖前浸種也可有效減輕儲藏期發(fā)病。

4. 2 蟲害

害蟲主要有斜紋夜蛾、甘薯天蛾( 甘薯葉天蛾) 、甘薯麥蛾、截形葉螨、甘薯跳盲蝽( 小黑跳盲蝽和花生跳盲蝽) 、甘薯葉甲、甘薯臘龜甲、甘薯臺龜甲及福壽螺等。以莖線蟲病較常見,簡介如下:莖線蟲病( 又稱糠腐莖線蟲病、糠心病、空心病)病狀: 為害薯苗、莖蔓基部及粗根。幼苗: 苗稀、矮黃,縱剖莖基部可見褐色空隙,后期表皮破裂成小口,髓部呈褐色干腐狀。莖蔓: 主蔓基部的表皮出現(xiàn)黃褐色裂紋,漸成褐色,髓部呈白色干腐,嚴重時基蔓短、葉變黃或主蔓枯死。有時為害能透過韌皮部,致蔓莖表皮黃褐皸裂,翻蔓時易折斷。薯塊可分為糠心型、裂皮型及混合型3 種??沸男蜑椴⊙韨魅?。線蟲由秧莖內(nèi)侵入塊根頂部。初期秧基及塊根縱剖面出現(xiàn)棉絮狀白色糠道,有的由于感染雜菌,變成褐白色或黑褐色相間的糠腐,后漸漸向下部及四周擴散,使薯塊內(nèi)全部呈褐白相間的糠腐。裂皮型為土壤傳染。線蟲直接用吻針刺破表皮,侵入薯塊為害。初始外皮褪色,后變青,稍凹陷或有小裂口,以后感染雜菌,入侵處呈現(xiàn)一塊一塊的褐色病斑,出現(xiàn)龜裂口,發(fā)干呈粉狀。若同時感染兩個類型,后期嚴重發(fā)作時,便會出現(xiàn)2 種癥狀分不清的混合型。病原: 為馬鈴薯爛線蟲 。

防治: 加強檢疫,嚴禁病種薯、病苗調(diào)運。選用無病薯種或高剪苗,防止秧苗帶線蟲。收獲入窖時小心操作,減少薯塊傷口。入窖時嚴格剔除傷、病、蟲、雜薯塊。提倡與煙草、水稻、棉花、高粱等作物輪作。采用熱水浸秧苗。擺齊幼苗根端,把秧苗下半段浸入46 ~ 48℃ 水中浸泡5 分鐘,立即移入50℃水中浸泡4 分鐘,以殺死表層的線蟲,然后立即在冷水中一過,隨即栽插?;瘜W防治,畝施5%莖線靈顆粒劑1. 0 ~ 1. 5kg,撒在薯秧莖基部,然后覆土澆水。

5 收獲

5. 1 收獲

適時收獲才能達到較高的產(chǎn)量,采收過早,薯塊還沒有完全膨大,產(chǎn)量會降低。采收過晚則容易產(chǎn)生凍害,影響品質(zhì)。10 月中、下旬,當?shù)販卦?2 ~ 15℃,或者紫薯葉片開始發(fā)黃、植株開始萎蔫時,就可以采收。選擇晴天進行收獲,寒露前后收刨完畢。收獲后及時攤晾自然風干或曬干,讓表皮進一步增加韌性。如不除去薯塊的表面水分,便會有黑疤病、軟腐病、干疤病菌生長,引起腐爛。采收可用鐵锨挖收,也可用機械收獲。采收前用鐮刀將植株的地上部分割除。采收過程中要做到輕刨、輕裝、輕運、輕卸,分級用箱或籮筐裝運,防止損傷表皮,提高紫薯的商品率。

5. 2 選種

選取具有紫薯本品種特征、薯形一致、鮮亮光滑的薯塊作種薯,將病蟲薯、挖傷薯及雜薯剔除,以利于貯藏和紫薯的提純復壯。

5. 3 貯藏

種薯以地窖貯藏為主,用紅薯保鮮劑1 袋( 20g) 兌水20kg,可保薯300 ~ 400kg,將種薯在保鮮液中浸蘸1 ~ 2秒后撈出,晾干水分后入窖。舊窖入窖前應鏟除3cm 厚左右的舊土,并用紅薯保鮮液全面噴灑后再裝窖,要留1 /3的空間不裝薯。前期以敞窖為主,排濕散熱,控制溫度在10 ~ 15℃; 中期以保溫防凍為主; 后期適時敞窖散熱。

薯塊貯藏窖有丁字井窖、棚窖、屋窖、地上棚式貯藏窖、崖頭窖( 防空洞窖、山洞窖) 和平溫窖等。貯藏期管理要調(diào)節(jié)好溫度、濕度及空氣等環(huán)境因子,以防悶窖、冷窖、濕窖及病害。貯藏期管理可分3 個階段進行。前期通風降溫散濕; 中期保溫防寒; 后期穩(wěn)定窖溫,及時通風換氣。

特種蔬菜紫薯的栽植技術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