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0.31 μA B.0.62 μA C.0.15 μA D.0.43 μA 解析:由題圖可知,通電后元件溫度升高,電阻率減小,引起電流增大,功率增大,當溫度達到t1后,隨著溫度升高,電阻率增大,引起電流減小,功率減小,故A項正確,B項錯誤;隨著溫度升高,熱功率一直增大,而在t1至t2段發(fā)熱功率減小,因此在此段當產生的熱量與散發(fā)的熱量相等時,溫度不再變化,故C項正確,D項錯誤. 答案:AC 2、家用電熱滅蚊器中電熱部分的主要部件是PTC元件,PTC元件是由酞酸鋇等半導體材料制成的電阻器,其電阻率與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由于這種特性,PTC元件具有發(fā)熱、控溫兩種功能,對此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通電后其功率先增大后減小 B.通電后其功率先減小后增大 C.當其產生的熱量與散發(fā)的熱量相等時,溫度保持在t1至t2的某一值不變 D.當其產生的熱量與散發(fā)的熱量相等時,溫度保持在t1或t2不變 解析:根據(jù)表格中的相關數(shù)據(jù)及輸入功率、輸出功率、熱功率的特點及計算公式可得P入=UI=48×12 W=576 W,P熱=P入-P出=576 W-350 W=226 W,r= 答案:AD 3、電動自行車具有低噪聲、無廢氣、無油污的環(huán)保性,而且它的能源利用率很高.下表列出了某品牌電動自行車及所用電動機的主要技術參數(shù),不計其自身機械損耗.若該車在額定狀態(tài)下以最大運行速度行駛,則( )
A.電動機的輸入功率為576 W B.電動機的內阻為4 Ω C.該車獲得的牽引力為104 N D.該車受到阻力為63 N 解析:根據(jù)串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可知,當滑片P向左移動一小段距離后,整個閉合回路的總電阻增大,利用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I= 答案:B 4、如圖的電路中,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動一小段距離后,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流表示數(shù)增大 B.電壓表示數(shù)增大 C.電源的總功率增大 D.R0的功率增大 解析:在研究電源內阻消耗功率大小時,可把外阻R看做電源的內阻,各電源的內阻看做外電阻,根據(jù)電源輸出的功率與外電阻的關系可得出A項是正確的;根據(jù)P外= 答案:AC 5、如圖所示電路,燈A、B都能正常發(fā)光,忽然燈A變亮,燈B變暗,如果電路中有一處出現(xiàn)斷路故障,則出現(xiàn)斷路故障的電路是( ?。?/span> A.R1所在的支路 B.R2所在的支路 C.R3所在的支路 D.電源所在的電路 解析:A燈變亮,說明A燈兩端電壓增大,B燈變暗,說明B燈兩端電壓變?。驗槿羰请娫此陔娐窋嚅_,兩燈都不會亮,如R3所在支路斷開,則A、B都變暗,C、D兩項錯.若R2支路斷開,則燈A變亮,燈B變暗,若R1支路斷開,則燈B變亮,燈A變暗,A項錯,B項對. 答案:B 6、某同學將一直流電源的總功率PE、輸出功率PR和電源內部的發(fā)熱功率Pr隨電流I變化的圖線畫在同一坐標系中,如圖中的a、b、c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圖線b表示輸出功率PR隨電流I變化的關系 B.圖中a線最高點對應的功率為最大輸出功率 C.在a、b、c三條圖線上分別取橫坐標相同的A、B、C三點這三點的縱坐標一定滿足關系PA=PB+PC D.b、c線的交點M與a、b線的交點N的橫坐標之比一定為1∶2,縱坐標之比一定為1∶4 解析:電源的總功率PE=EI,為圖線a;電源內部的發(fā)熱功率Pr=I2r,為圖線b;輸出功率PR=EI-I2r,為圖線c;聯(lián)立這幾個等式,可以算得D項正確;另根據(jù)能量關系PE=PR+Pr知,C項正確. 答案:CD 7、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的電動勢為E,內阻為r,平行板電容器C的兩金屬板水平放置,R1和R2為定值電阻,P為滑動變阻器R的滑動觸頭,G為靈敏電流表.A為理想電流表.開關S閉合后,C的兩板間恰好有一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油滴處于靜止狀態(tài).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P向上移動的過程中,A表的示數(shù)變大,油滴仍然靜止,G中有由a至b的電流 B.在P向上移動的過程中,A表的示數(shù)變小,油滴向上加速運動,G中有由b至a的電流 C.在P向下移動的過程中,A表的示數(shù)變大,油滴向下加速運動,G中有由a至b的電流 D.在P向下移動的過程中,A表的示數(shù)變小,油滴向上加速運動,G中有由b至a的電流 解析:在P向上移動的過程中,R變大,總電阻R總變大,根據(jù)I= 答案:BC 8、某同學用量程為1 mA、內阻為120 Ω的表頭按圖(a)所示電路改裝成量程分別為1 V和1 A的多用電表.圖中R1和R2為定值電阻,S為開關.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圖(a)所示的電路,在圖(b)所示的實物圖上連線. (2)開關S閉合時,多用電表用于測量________(填“電流”“電壓”或“電阻”);開關S斷開時,多用電表用于測量________(填“電流”“電壓”或“電阻”). (3)表筆A應為________色(填“紅”或“黑”). (4)定值電阻的阻值R1=________Ω,R2=________Ω.(結果取3位有效數(shù)字) 圖(a) 圖(b) 答案: (1)連線如圖所示 (2)電流 電壓 (3)黑 (4)1.00 880 [解析] (1)根據(jù)電路圖連接實物圖,注意兩表筆與表頭的正負接線柱. (2)根據(jù)“串聯(lián)分壓,并聯(lián)分流”可知,當S斷開時,多用電表測量電壓;當S閉合時,多用電表測量電流. (3)電流從紅表筆流進多用電表,從黑表筆流出.從電路圖中表頭和表筆的接法可知電流從表筆A流出,所以A為黑表筆. (4)當S斷開時為電壓表,此時R2= ![]() 9、測繪一個標有“3 V 0.6 W”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燈泡兩端的電壓需要由零逐漸增加到3 V,并便于操作.已選用的器材有: 電池組(電動勢為4.5 V,內阻約1 Ω); 電流表(量程為0~250 mA,內阻約5 Ω); 電壓表(量程為0~3 V,內阻約3 kΩ);電鍵一個、導線若干. ①實驗中所用的滑動變阻器應選下列中的________(填字母代號). A.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20 Ω,額定電流1 A) B.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1750 Ω,額定電流0.3 A) ②實驗的電路圖應選用下列的圖________(填字母代號). ③實驗得到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如圖所示.如果將這個小燈泡接到電動勢為1.5 V,內阻為5 Ω的電源兩端,小燈泡消耗的功率是________W. 答案:①A ②B ③0.1 W [解析] ①測繪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時,小燈泡兩端的電壓應從0開始,故所需要的電路為滑動變阻器分壓式,滑動變阻器應選用阻值小而電流大的A.②電路圖應為滑動變阻器分壓式和電流表外接法,所以應選用B圖.③作出測電源電動勢和內阻的I-U圖像,與伏安特性曲線交于一點,這點的電壓與電流的乘積即為小燈泡消耗的功率,P=IU=0.10×1.0 W=0.1 W. 10、學生實驗小組利用圖(a)所示電路,測量多用電表內電池的電動勢和電阻“×1k”擋內部電路的總電阻.使用的器材有: 圖(a) 多用電表; 電壓表:量程5 V,內阻十幾千歐; 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5 kΩ; 導線若干. 回答下列問題: (1)將多用電表擋位調到電阻“×1k”擋,再將紅表筆和黑表筆________,調零點. (2)將圖(a)中多用電表的紅表筆和________(填“1”或“2”)端相連,黑表筆連接另一端. (3)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調到適當位置,使多用電表的示數(shù)如圖(b)所示,這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如圖(c)所示.多用電表和電壓表的讀數(shù)分別為________kΩ和________V.
圖(b) 圖(c) 圖(d) (4)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其接入電路的阻值為零.此時多用電表和電壓表的讀數(shù)分別為12.0 kΩ和4.00 V.從測量數(shù)據(jù)可知,電壓表的內阻為________kΩ. (5)多用電表電阻擋內部電路可等效為由一個無內阻的電池、一個理想電流表和一個電阻串聯(lián)而成的電路,如圖(d)所示.根據(jù)前面的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可得,此多用電表內電池的電動勢為________V,電阻“×1k”擋內部電路的總電阻為________kΩ. 答案: (1)短接 (2)1 (3)15.0 3.60 (4)12.0 (5)9.00 15.0 [解析] (1)多用電表調零時把兩表筆短接相當把電路接通. (2)根據(jù)流經電壓表的電流是從正極流向負極,可判斷出電流的方向;再根據(jù)對多用電表來說“紅進黑出”即電流從紅表筆流入,從黑表筆流出,可判斷出紅表筆接1. (3)根據(jù)讀數(shù)原則,最小刻度是1、0.1、0.01的都要估讀一位.圖b中的指針指在15,而10~20間的最小刻度為1,所以讀數(shù)為15.0;圖c中的電壓表的最小刻度為0.1 V,指針指在36格,所以讀數(shù)為3.60 V. (4)當把滑動變阻器的電阻調為零時,相當于多用電表測的是電壓表的電阻,所以多用電表的讀數(shù)即為電壓表的內阻. (5)根據(jù)多用電表的原理,其中值電阻等于其內阻,即選×1k擋時的內阻為15.0 kΩ,此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調為零,相當于只有多用電表和電壓表構成一回路,此時I= 11、某輛以蓄電池為驅動能源的環(huán)保汽車,總質量m=3×103 kg.當它在水平路面上以v=36 km/h的速度勻速行駛時,驅動電機的輸入電流I=50 A,電壓U=300 V.在此行駛狀態(tài)下, (1)求驅動電機的輸入功率P電; (2)若驅動電機能夠將輸入功率的90%轉化為用于牽引汽車前進的機械功率P機,求汽車所受阻力與車重的比值.(g取10 m/s2) 解析:(1)驅動電機的輸入功率P電=IU=1.5×103 W. (2)在勻速行駛時P機=0.9P電=Fv=fv,f=0.9P電/v=1.35×102 N. 汽車所受阻力與車重之比f/mg=0.004 5. 答案:(1)1.5×103 W (2)0.004 5 12、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中,電阻R1 和R2都是純電阻,它們的伏安特性曲線分別如圖(乙)中Oa、Ob所示。電源的電動勢E=7.0V,內阻忽略不計。 (1)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R3,使電阻R1和R2消耗的電功率恰好相等,求此時電阻R1和R2的阻值為多大?R3接入電路的阻值為多大? (2)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R3,使A、B兩點的電勢相等,這時電阻R1和R2消耗的電功率各是多少?
解:(1)R1、R2和R3串聯(lián),電流相等。當電阻R1和電阻R2消耗的電功率相等時,得R1=R2 由伏安特性曲線可知,此時電路中的電流I=2.5mA, 這時加在電阻R1和R2上的電壓U1=U2=2.5V, 由歐姆定律得 滑動變阻器R3兩端電壓為 由歐姆定律得 (2)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R3,當A、B兩點的電勢相等時,R3=0, 則 又因電阻R1和R2的電流相等,從伏安特性曲線上可以看出, 電阻R1消耗的電功率為 電阻R2消耗的電功率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