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中的“銀子”可以喝? 懂茶帝2016-09-11 懂茶帝,邀請專業(yè)人士為茶友答疑解惑。我們的原則是:不忽悠,不賣弄,不惡意攻擊,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觀、中立地回答您的問題。即使是一些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我們也會盡量做到客觀。 近日,茶友“大肚腩”給懂茶帝發(fā)來一款很特別的茶,問道:“這是2005年的熟普碎銀子(見下圖),茶湯是第九泡10秒出湯,能泡20多泡,葉底依然泡不開,茶湯有種糯米香,1000元一斤買的,請老師看看這款茶的品質如何?” 這是神馬玩意兒?一小塊一小塊,黑不溜秋的,像煤塊,跟它的名字“碎銀子”倒是挺相符。外觀有點像老茶頭,可是常見的老茶頭是紅褐色的,不是黑色的。那么這會是什么茶呢? 小懂在網上查詢了解到,所謂“碎銀子”,屬于熟茶,但其發(fā)酵比普通熟普洱更為充分透徹,將這些結塊的普洱茶單獨拿出來存放,隨著存放時間的推移,就形成了質地更加密實的茶塊。還有人美其名曰“茶化石”。 那這些“碎銀子”跟老茶頭不就是一回事嗎?就此,小懂專門請教了西雙版納制作、研究普洱茶16年的資深人士鄧愛軍。以下是鄧愛軍老師的詳細分析: “碎銀子”其實就是老茶頭。老茶頭也有緊的,松的老茶頭是翻堆頻率高;而緊結的老茶頭是堆子大,茶葉壓得瓷實,翻堆頻率不高造成的。堆子大一點,發(fā)酵期長一點,翻堆頻率慢一點,就造成緊結了。翻堆肯定要及時才行,否則溫度過高,造成燒堆。大葉種比較松,小葉種比較緊結。 這款茶比常見的老茶頭偏黑的原因是發(fā)酵期較長(懂茶帝注:這也印證了網上關于碎銀子發(fā)酵更充分的說法)。以前的發(fā)酵方式都是偏重發(fā)酵的。重發(fā)酵的茶,口感上不會生澀,但是后期變化不如輕發(fā)酵好喝。以前發(fā)酵熟茶的時間是60天左右,現在發(fā)酵期是42天到45天。 碎銀子 老茶頭 茶友“大肚腩”說的這款碎銀子能泡20多泡,其實也不算多。有些老的碎銀子可以超過35泡。不管是生茶還是熟茶,基本上都是越老泡數越多。 糯米香的出現也就是2005年才開始的,就是在發(fā)酵熟茶的時候添加了糯米香的葉子。但這與有些茶友會描述茶湯“很糯”的“糯”不是一回事,茶湯“很糯”指的是滑度。 茶友“大肚腩”這款茶品質尚可,但價格就偏高很多了。 懂茶帝,邀請專業(yè)人士為您答疑,可添加公眾號:hcyd321,或小懂個人號:hyn365,映客直播號:122290826。 點擊展開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