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義便秘? 便秘是指排便次數(shù)減少(<3 次 / 周);糞便干硬;排便費時費力、排出不盡或需手法輔助排便。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為 6 個月。 便秘是個常見病么? 我國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為 4%~6%,且女性高于男性。60 歲以上人群慢性便秘患病率高達 22%,并隨年齡增長而升高。 便秘的主要癥狀有哪些? 主要表現(xiàn)為排便次數(shù)減少(每周少于 3 次)、糞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難。每次排便時間長,排便費力,排出糞便干結如羊糞且數(shù)量少,排便后仍有糞便未排盡的感覺,嚴重時還需手指協(xié)助。同時還可伴有下腹脹痛、食欲減退、焦慮失眠以及皮膚色素沉著等表現(xiàn)?;颊咭虼顺S行睦碡摀绊懮钯|量。 慢性便秘的常見病因有哪些? 慢性便秘可由多種疾病引起,包括功能性疾病、器質性疾病以及藥物影響。慢性便秘大部分病因是功能性疾病,包括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排便障礙和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其中又以功能性便秘最為常見。 引起便秘的器質性疾病包括:腸道疾?。ńY直腸腫瘤、憩室、結直腸術后、腸扭轉、直腸脫垂、痔瘡、肛裂、肛瘺等)、內分泌和代謝性疾病(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慢性腎病、尿毒癥等)、神經系統(tǒng)疾?。ㄗ灾魃窠洸∽?、腦血管疾病、癡呆、多發(fā)性硬化癥、帕金森病等)以及肌肉疾?。ㄆぜ⊙?、硬皮病等)。而藥物影響主要是指某些藥物(鈣片、降壓藥鈣離子拮抗劑等)引起的便秘。 便秘有什么危害? 便秘的危害可分局部性和全身性。前者表現(xiàn)為長期的排便費力所引起的直腸肛門疾患,例如痔瘡、肛裂、脫肛等。后者則主要表現(xiàn)為排便費力引起的心腦血管疾病,尤其是老年人,血壓升高易誘發(fā)腦卒中、心肌梗死等。對于肝衰竭的病人,便秘還會使有害物質再吸收入血,易發(fā)生肝性腦病。同時,長期便秘也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加重了精神和心理負擔。 功能性便秘如何診斷? 功能性便秘的診斷主要基于癥狀。在排除器質性疾病與藥物影響基礎上,且符合以下診斷標準: (1)必須包括下列 2 項或 2 項以上: ①至少 25% 的排便感到費力; ②至少 25% 的排便為干球狀糞或硬糞; ③至少 25% 的排便有不盡感; ④至少 25% 的排便有肛門直腸梗阻感和(或)堵塞感; ⑤至少 25% 的排便需要手法幫助(如用手指幫助排便、盆底支持); ⑥排便次數(shù)<3 次 / 周; (2)不用瀉藥時很少出現(xiàn)稀便; (3)不符合腸易激綜合征(IBS)的診斷標準。 同時,診斷前癥狀出現(xiàn)至少 6 個月,且近 3 個月的癥狀符合以上診斷標準。 診斷功能性便秘時需要排除哪些疾病? 對于新近出現(xiàn)便秘的患者,在診斷功能性便秘之前需要排除器質性疾病引起的排便異常,尤其是結直腸癌等;此外還需排除腸易激綜合征(IBS)以及藥物因素的影響。(詳見「慢性便秘的常見病因有哪些?」) 哪些便秘患者需要腸鏡檢查? 有慢性便秘史,出現(xiàn)以下「報警征象」者建議腸鏡檢查,包括≥45 歲,有消瘦、貧血、便血或黑便等癥狀。 為什么一些負面情緒如緊張、焦慮、抑郁會引起便秘? 胃腸道蠕動、消化液分泌都是受自主神經支配,后者又受到大腦中樞的調控。換句話說,人的思維活動會直接影響消化功能。緊張、憂傷、抑郁、憤怒等負面情緒可使胃腸蠕動功能減弱、消化液分泌減少,表現(xiàn)為食欲下降、腹脹、便秘等。 為什么有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更易發(fā)生便秘? 主要原因有兩方面,其中之一已在上一題中說明。另外,抗精神病藥、抗抑郁藥等用于治療精神心理疾病的藥物,本身就存在便秘等副作用。 節(jié)食減肥者為什么容易便秘? 消化道存在胃 - 結腸反射,當食物進入胃內后即會引起該反射而發(fā)生腸蠕動。如果進食量過少,不能產生有效的胃腸刺激,結果就是腸蠕動減弱,食物殘渣在腸內停留時間長,水分被過度吸收而致糞便干結。長期如此,則會引起便秘。所以,通過單一節(jié)食而達到減肥目的是不可取的,提倡適度鍛煉搭配合理膳食。 長期服用減肥茶會引起便秘嗎? 答案是肯定的。目前國內市場的很多減肥茶、瘦身茶,其有效成分就是醫(yī)用瀉藥的一種。很多服用者出現(xiàn)大便次數(shù)增多、大便稀薄等癥狀,這種通過藥物刺激而達到減少吸收目的的減肥方式,會損傷腸壁黏膜以及腸壁神經叢。長此以往,腸道蠕動會更加依賴藥物,自我蠕動能力減弱而引起便秘。 慢性便秘的基本治療原則是什么? 總的原則是個體化的綜合治療,包括推薦合理的膳食結構,建立正確的排便習慣,調整患者的精神心理狀態(tài); 對有明確病因者進行病因治療; 需長期應用通便藥維持治療者,應避免濫用瀉藥; 外科手術應嚴格掌握適應證(對經檢查明確顯示存在形態(tài)和/或功能性異常者,有針對性地選擇手術方式),并對手術療效作出客觀預測。 慢性便秘患者如何進行生活方式的調整? 生活方式的調整包括合理膳食、多飲水、適度運動以及養(yǎng)成定期排便習慣等。 (1)膳食:增加纖維素和水分的攝人,推薦每日攝入膳食纖維 25~35 g,每日至少飲水 1.5~2.0 L; (2)適度運動:尤其對久病臥床或運動量少的老年患者更有益; (3)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結腸活動在晨醒和餐后最為活躍,建議患者在晨起或餐后 2 小時內嘗試排便。排便時集中注意力,減少外界因素干擾(比如盡量不要玩手機或閱讀報刊雜志)。 目前治療便秘的藥物主要有哪些? (1)通便藥主要包括:滲透性瀉藥(聚乙二醇、乳果糖、硫酸鎂等)、容積性瀉藥(歐車前、聚卡波非鈣、麥麩等)、刺激性瀉藥(比沙可啶、番瀉葉等); (2)促動力藥:5- 羥色胺 4 受體激動劑(莫沙必利、普蘆卡必利等); (3)促分泌藥:魯比前列酮、利那洛肽,目前尚未在中國上市; (4)灌腸藥和栓劑:甘油、石蠟油等。 哪些慢性便秘患者可以考慮手術治療? 需要手術治療慢性便秘的患者屬極少數(shù)。只有當患者經過系統(tǒng)性非手術治療無效且癥狀嚴重影響工作生活時,方可考慮手術治療,但必須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術前應行結腸鏡檢查、結腸傳輸試驗、肛門直腸壓力測定等。對檢查結果明確存在形態(tài)和(或)功能異常者,有針對性選擇手術方式。總之,慢性便秘患者應慎重選擇手術治療。 使用通便藥應注意什么? (1)容積性瀉藥(膨松藥)主要用于輕度便秘患者,服藥時應補充足夠液體; (2)滲透性瀉藥可用于輕、中度便秘患者,因其不良反應相對較小,可用人群也較為廣泛。但過量使用鹽類瀉藥(硫酸鎂)可能引起電解質紊亂,老年人和腎功能減退者慎用; (3)刺激性瀉藥應避免長期使用,建議短期、間斷使用; 總之,任何瀉藥的長期使用,不僅會產生依賴性,還會對腸壁黏膜及腸壁神經造成損傷。因此,應盡可能在減少使用瀉藥的基礎上,從生活方式和心理疏導層面改善便秘的癥狀。 慢性便秘患者飲食上有何注意事項? (1)主食不宜過精,適當吃粗糧,包括五谷雜糧(紅薯、玉米、糙米等)、豆類制品(黃豆、綠豆等)。一方面通過增加食物殘渣中纖維素含量來刺激腸蠕動,再者粗糧中富含的 B 族維生素可增強腸道張力; (2)每天最好喝 6~8 杯水,建議晨起空腹喝溫水或蜂蜜水,保證機體有足夠水分潤腸軟便; (3)多吃新鮮蔬菜,諸如富含纖維素的芹菜、茼蒿菜、蘿卜等; (4)多吃新鮮水果,諸如富含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核桃、蘋果、香蕉等; (5)每天可加食糠皮、麥麩等,以擴充糞便體積,促進腸蠕動; (6)忌過量食用辛辣、燥熱以及腌(熏)制的食物,如辣椒、胡椒、腌菜等。 為什么便秘常見于老年人? 有歷史和現(xiàn)實兩方面的原因。首先,部分老年人年輕時就未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造成排便障礙愈發(fā)嚴重。更主要的原因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各方面生理機能衰退,除了腸道蠕動和消化液分泌功能下降外,心肺功能不足、腹部及盆底肌肉松弛等會進一步加重便秘癥狀。再者,用于治療其他疾病的藥物所產生的副作用也會導致便秘,如治療高血壓病的鈣離子拮抗劑等。 如何預防老年性便秘? (1)個體化飲食模式:首先是食物組成,在兼顧個人喜好和營養(yǎng)均衡的基礎上提倡低脂多纖維素飲食; (2)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老年人最好養(yǎng)成每日一次的排便習慣,可選擇晨起或餐后 2 小時內排便 (不管有沒有便意),以培養(yǎng)和保持排便的條件反射; (3)適度的體育鍛煉:堅持一定量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如慢跑、散步等,不僅可以增加食欲,促進腸蠕動,還可使腹壁肌肉、膈肌、盆腔肌肉等排便肌群肌力增加; (4)保持精神愉快:自身應積極參加社會活動,保持良好心態(tài)。同時,社會和家庭的關愛也是老年人保持精神愉快的關鍵; (5)切勿濫用瀉藥:使用瀉藥必須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濫用藥物會造成依賴性而加重病情。 為何兒童容易發(fā)生便秘? 兒童自我約束力差,吃東西易偏食(挑食),飲食中往往偏重高糖、高脂等食物,缺乏富含纖維素的果蔬;其次,家長對于兒童的合理膳食缺乏充分的認識,往往對于孩子是「有求必應」,未能培養(yǎng)兒童良好的飲食習慣;再者,牛奶喂養(yǎng)的小兒因為牛乳中蛋白含量高、鈣磷比例不當易導致大便干結;最后,有肥胖癥家族史的兒童易出現(xiàn)超重或肥胖,在缺乏運動的基礎上則更易發(fā)生便秘。 小兒便秘如何治療? 基礎治療包括合理飲食和排便習慣訓練。藥物治療可選擇乳果糖、聚乙二醇等,副作用較小且耐受性好。對于糞便嵌塞者,可選用開塞露或氯化鈉溫水溶液灌腸。小兒便秘的藥物治療必須在醫(yī)師指導下進行。 如何預防小兒便秘? (1)良好的飲食習慣:飲食要多樣化,食物不能過于精細。教育孩子不偏食,鼓勵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五谷雜糧制成的食品; (2)良好的排便習慣:引導孩子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讓孩子知道正常排便有益健康的道理; (3)良好的生活習慣:營造輕松愉快的生活氛圍,避免持續(xù)高壓的狀態(tài)。尤其是學齡兒童,學習緊張、睡眠不足均可引起便秘; (4)健康的喂養(yǎng)方式:提倡母乳喂養(yǎng)。只能牛奶喂養(yǎng)的嬰幼兒,可通過添加米湯、果汁、菜湯等補充足夠的水分潤腸通便; (5)避免盲目補充鈣質:合理膳食是最佳的補鈣方式。避免長期服用能引起便秘的藥物,如葡萄糖酸鈣、碳酸鈣等; (6)勿濫用瀉藥:治療小兒便秘提倡飲食調理為主,使用藥物應在醫(yī)師指導下進行,濫用瀉藥會造成兒童腸道功能紊亂。 孕婦便秘需要治療嗎? 因為生理結構的變化,孕婦是發(fā)生便秘的高危人群。由于擔心藥物副作用,很多孕婦不能積極配合治療。殊不知排便是人體排毒的重要方式,糞便在體內長時間停留會導致毒素再吸收,直接危害胎兒和孕婦的健康。目前,選用乳果糖、聚乙二醇等藥物治療孕婦便秘是安全可靠的。此外,增加膳食纖維、多飲水和適當運動也是預防和改善孕婦便秘的重要措施。 便秘為何容易引起痔瘡、肛裂? 便秘通常是痔瘡、肛裂的主要原因。糞便干硬直接對肛門及其周圍皮膚黏膜造成損傷,長時間屏氣增加腹壓又會導致直腸肛門靜脈血液回流障礙,久而久之引起肛裂、痔瘡。而痔瘡、肛裂反之引起的排便疼痛使得患者懼怕排便,進一步加劇了病情。因此,便秘重在早防早治。 市面上有一些「通便茶」,據說喝了可以「排宿便」「清腸毒」,我也想要「排毒潤腸」,請問這個產品靠譜嗎? 絕對不靠譜。 首先,醫(yī)學上是沒有「宿便」這個名詞的。 食物進入人體到形成大便排出體外,大概需要 30 小時。也就是說,對于健康的人,今天的飲食形成的大便,要到后天早晨排出來。所以從這個角度看,正常大便都算得上是「宿便」了,因為它在腸道停留的時間比較久。 其次,也不需要擔心「宿便」會產生「毒素」。 排便以后,人的結腸里確實會有部分未成形的大便,但在后續(xù)積存過程中,會發(fā)生水分和電解質的吸收,而不存在所謂的「毒素」被吸收。 某些減肥產品或保健品號稱能「排毒潤腸」,其實往往包含非法添加的瀉藥成分(比如大黃和番瀉葉)。長期使用不但會導致腸道蠕動功能紊亂,還會產生嚴重的藥物依賴性,甚至使腸道黏膜在長期刺激下產生「結腸黑變病」,后果嚴重。 如果確實偶有便秘問題,應該怎么辦?點擊「戰(zhàn)勝便秘」,科學戰(zhàn)勝便秘的方法就在里面。 寶寶 6 個月大,能給他喝點蜂蜜潤腸嗎? 歐美國家的衛(wèi)生部門數(shù)年前已經發(fā)出通告提醒家長,切勿給 1 周歲以下的嬰兒喂食蜂蜜。 這個通告的原因是,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桿菌,對寶寶可能造成致命的威脅。 肉毒桿菌在自然界廣泛存在,但在不正確加工、包裝、儲存的食物中,尤其容易生長,蜂蜜就是其中一種食物。肉毒桿菌在繁殖過程中會釋放一種叫肉毒素的神經毒性物質。 1 歲以上的寶寶,腸道菌群比較穩(wěn)定,即使吃進含有少量肉毒梭狀桿菌的蜂蜜,腸道原有的菌群也可以抑制肉毒梭狀桿菌的繁殖。肉毒梭狀桿菌的繁殖被抑制了,就自然不產生肉毒素。 而寶寶小于 1 歲時,腸道內的菌群很脆弱,對毒素反應也敏感,因此,當小寶寶食用被污染的蜂蜜后,非常容易中毒,并出現(xiàn)嚴重的癥狀。 值得注意的是蜂蜜不僅僅是單獨出現(xiàn),還可能隱藏在我們的食物當中,比如:蜂蜜燕麥片、蜂蜜餅干等,當給 1 歲以下寶寶吃這些零食的時候,也當注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