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走過的路 弗羅斯特(美國) 黃色的樹林里分出兩條路, 可惜我不能兩條路都走過 身為旅客,我佇立良久 并盡我所能地,向一條路眺望 直望到它拐彎,消失在叢林深處; 爾后,我踏上另一條路,同樣美好, 或許我還有選它的更好理由, 因為它綠草萋萋,還不曾被踐踏, 雖然我要說,一旦我經(jīng)過 就同樣難免會把足跡留下。 那天早上,兩條路都蓋滿落葉 還沒有腳印將它們踩亂弄臟, 哦,待我改天再走第一條路吧! 然而我知道,道路接引著道路 我也拿不準(zhǔn)能否回返舊地。 歲月流逝,將來在某個地方 我會嘆一口氣,講起這一切: 兩條路分開在一個林間,而我—— 我選擇了人跡罕至的那一條, 從那一刻起,一切的差別就已鑄就。 讀后感:讀弗落斯特的這首詩,感覺有一種亮光在字里行間閃爍。那就是作為一個人對他一生中所選取的什么樣的道路和未來將會有什么樣的道路來與他做伴,這是擺在每個人面前重要的課題。選擇固然重要,有沒有勇氣一直走下去卻是更重要的。因為詩人知道:“道路接引著道路/我也拿不準(zhǔn)能否回返舊地?!庇纱丝梢粤钊丝闯觯谥丿B的命運中道路由深入淺地,由左向右的無限延伸。詩有場景的描述,又通過對具體場景的描述抒發(fā)出詩人內(nèi)心的感觸。從這一句里,能夠看出詩人對選擇之后內(nèi)心瞬間的猶豫,又對應(yīng)著其后的義無返顧,不曾后悔。當(dāng)然,作為藝術(shù)的表達(dá),這里充滿了象征?!皟蓷l路分開在一個林間,而我——/我選擇了人跡罕至的那一條,/從那一刻起,一切的差別就已鑄就?!边@是一個對應(yīng)著命運的巨大的象征意義上的表達(dá)。它不僅讓我想到哲學(xué),更多的是想到生命中的那扇窄門。 作者簡介:羅伯特·弗羅斯特(1874年3月26日-1963年1月29日),美國詩人,曾四度獲得普利策獎。被稱之為美國文學(xué)中的桂冠詩人。生于美國西部的舊金山。他11歲喪父,后隨母親遷居?xùn)|北部的新英格蘭。此后,他就與那塊土地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弗羅斯特16歲開始寫詩,20歲時正式發(fā)表第一首詩歌。他勤奮筆耕,一生中共出了10多本詩集,弗羅斯特的詩可分為兩大類:抒情短詩和戲劇性較強(qiáng)的敘事詩,兩者都膾炙人口。弗羅斯特的抒情詩主要描寫了大自然和農(nóng)民,尤其是新英格蘭的景色和北方的農(nóng)民。詩形象而生動,具有很強(qiáng)的感染力,深受各層次讀者的歡迎。他的敘事詩一般都格調(diào)低沉,體現(xiàn)了詩人思想和性格中陰郁的一面。弗羅斯特的世界觀是比較復(fù)雜的,他把世界看成是一個善與惡的混合體。因此,他的詩一方面描寫了大自然的美和自然對人類的恩惠,另一方面也寫了其破壞力以及給人類帶來的不幸和災(zāi)難。弗羅斯特詩歌風(fēng)格上的一個最大特點是樸素?zé)o華,含義雋永,寓深刻的思考和哲理于平淡無奇的內(nèi)容和簡潔樸實的詩句之中。這既是弗羅斯特的藝術(shù)追求,也是他事業(yè)成功的秘密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