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這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所作《長恨歌》中的名句,描繪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和楊貴妃的凄美愛情。單就這兩句的意境,可以理解為是李隆基和楊貴妃的愛情誓言,生死相依、永不離棄!更令我們回味的是,在馬嵬兵變、貴妃殞命之后,白居易卻著力描寫了唐玄宗對楊貴妃的刻骨思念,還匠心獨運地構(gòu)思了一個道士招魂、楊妃托物寄詞的情節(jié),表達了天上人間忠貞不渝的愛情,點明了“長恨”的主題。在這長恨的背后,李隆基的情感憂傷無處不在,楊貴妃已遠去了,我們又何曾體驗到了她的悲傷?馬嵬坡是否甘心情愿赴死?當時的心境又是怎樣的百轉(zhuǎn)千回?最終絕望的是生命還是愛情? 唐明皇的情深不渝,再加上楊貴妃的香消玉損,至今仍為后人哀嘆,亦讓后人恨其不能圓滿。無論是白居易的《長恨歌》還是洪升的《長生殿》,還有鄭畋的《馬嵬坡》,描繪的都是凄婉哀怨,讓人心痛不已,“比翼鳥,連理枝”終究成為遺憾。這就不得不讓我們重新審視一下他們的愛情,封建帝王與妃子之間是否存在真愛?當李隆基抑郁寡歡,每每回味“玄宗回馬楊妃死,云雨難忘日月新?!倍鲪垭m難忘卻,而國家卻已一新,這難道就能彌補愛情的遺憾嗎?“終是圣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李隆基的愛情宣言并沒有深入骨髓,李隆基回想起南朝的昏昧陳后主叔寶,聽說隋兵已經(jīng)攻進城來,就和寵妃張麗華、孫貴嬪躲在景陽宮井中,結(jié)果還是被隋兵俘虜。再想想同是帝妃情事,又同當干戈逼迫之際,可比性極強,取擬精當,自己沒有落到陳后主這步田地,還是值得慶幸的。這是圣明之舉?還是無奈之舉? 楊玉環(huán)“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真可謂是風華絕代了,被列為四大美女之一。漂亮到這個地步,我想任何男人都會心動的,就算是欣賞也是美的享受,不是一般平民可以擁有的??墒抢盥』頌榈弁?,天下美物無不歸其所有,唯一忌諱是楊貴妃是他的兒媳婦。李隆基貪戀美色,自然要想辦法擁入懷中,他顧不得那么多了,顧不得兒子的感受和嫉恨,也不顧朝臣的反對,倫理道德更是不去考慮了,堂而皇之的封楊玉環(huán)為貴妃,將這個嬌滴滴的兒媳婦弄到了自己的身邊。可見當時的李隆基冒著多大的忌諱呀,又憑著怎樣堅定的信心和勇氣。愛了就要盡管去愛,就要大膽的說出來?!皼_冠一怒為紅顏”的背后,其實是無盡的掙扎和無邊的愛戀。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李隆基為了博得楊貴妃的笑容,每逢荔枝季節(jié)總要委派專人通過每五里、十里的驛站從四川馳運帶有露水的新鮮荔枝。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楊貴妃在華清宮里品嘗時是怎樣的一番動人情景。李隆基對她的寵愛又有多深!三千寵愛于一身,應該說是太少了點,這是集天下寵愛于一身。運荔枝途中不知道累死多少匹馬,又不知道踐踏多少百姓的莊稼,又不知道動用多少官員士卒。楊貴妃這一口吃下去的不是荔枝,是整個大唐。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時,日日與君好?!?/strong>他們之間的愛戀可以說是傾城之戀了,甚至可以說是傾國之戀。李隆基破例將只供帝王沐浴的華清池,賜給這位絕代佳人,楊氏家族全部加官封侯。不顧祖制,不顧大臣官員反對,不顧民怨,只為了博得美人一笑。李隆基這種勇往直前、奮不顧身的愛情,也感染了太多的人,“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也成為絕唱。但是細細想來,這樣的愛是愛嗎?只是為了淫欲的滿足,在他的淫威之下,只有屈服兩個字,我想楊貴妃吃荔枝也有折騰李隆基的心里在作怪,民怨都是他們自己造成的,建立在這樣畸形基礎的愛情,不知道又能走多遠? (圖)《楊貴妃》的劇照 他們終究沒有做成“比翼鳥,連理枝”,安祿山起兵造反,一路上勢如破竹,很快就逼近了長安。李隆基和楊貴妃的倉皇出逃,將士們在馬嵬坡對玄宗實行“兵諫”,請他賜死楊貴妃。面對著憤怒的三軍將士,楊玉環(huán)別無選擇,自縊身亡。在這生命攸關的關鍵時刻,李隆基為什么就不能挺身而出呢?他那勇往直前的信念哪去了?為什么不能與楊貴妃生死與共呢?只是因為他們之間不是真愛,摻雜了權勢與金錢,貪婪與淫*欲的愛情,那不叫愛情,真正的愛情容不得任何瑕疵的。楊貴妃是不是真的心甘情愿赴死?李隆基,你真的是為了天下大義而殺她嗎?你真的愛過她嗎? 女人可以沒有金錢,也可以沒有性*愛,但是絕對不能沒有愛情,楊貴妃也一樣,魂斷馬嵬坡絕望的不是生命,是對愛情的絕望。她被逼無奈自縊時的最后回眸一瞥,不知道包含了多少的期待與蒼涼。傾城傾國的愛戀就此消失,遠去的是李隆基以往如前的信念,遠去的是“比翼鳥,連理枝”愛情誓言,遠去的是楊貴妃那一顆絕望的心。哀大莫過于心死,我想當她的眼神掃過三軍時,三軍將士此時已經(jīng)沒有了憤怒,有的只是和楊貴妃一樣的絕望和憂傷。馬嵬坡留下的只是歷史的一聲嘆息......。 情斷天涯兩茫茫,不見憂思是情殤。 原標題:楊貴妃魂斷馬嵬坡絕望的不是生命是愛情 *作者:梁迎春,魚羊秘史原創(chuàng)專欄作家。網(wǎng)名老狼,曾用名大梁、迎春發(fā)表文章。瓦房店報特約記者、大連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詩詞學會會員,《健康與生活》雜志專欄作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