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中醫(yī)對精囊炎所致的遺精是如何認識的 精囊炎是現(xiàn)代醫(yī)學的病名,中醫(yī)歷史文獻中無此病名。但關于本病臨床特征的描述,歷代文獻不乏記載。因其排出的精液為紅色,故中醫(yī)稱之為血精。如隋 巢元方《諸病源候論·虛勞精血出候》云:“此勞傷腎氣故也。腎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虛勞則生七傷六極,氣血俱損,腎室偏虛,不能藏精,故精血俱出也?!泵鞔t(yī)家張景岳《景岳全書·血證》曰:“精道之血必自精宮血海而出于命門。蓋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凡勞傷五臟,或五志化火,致氣沖任動血者,多以精道而出?!睘榱嗣鞔_病位還指出:“病在小腸者,必從溺出;病在命門者,必從精出。凡于小腹精泄處覺有酸痛而出者,即是命門之病也?!睘榱藦娬{腎在本病發(fā)病過程中的重要性,明代醫(yī)家李中梓在《醫(yī)宗必讀》中指出:“少年天癸未至,強力行房,所泄半精半血,少年施泄無度,亦多精血雜出。” (2) 瘀血內阻:由于外傷傷及陰部,瘀血內停;或因情志不暢,氣機郁滯;或濕熱之邪傷及血絡。瘀血停滯精室,傷及血脈故精血暗紅而出,常伴有較明確的會陰部疼痛。 (4)七情所傷:因七情所傷,化火傷陰,陰虛火旺,精室受擾,則精血并出。或思慮傷脾,脾弱氣虛,腎失后天之充養(yǎng),則脾腎氣虛不能攝血,則精血俱出而成。 關于精囊炎的病因,中醫(yī)認為以腎虛為發(fā)病之關鍵,尤其是腎陰虛更為常見,故從治法上以補腎、滋腎清火為本病的基本法則。常用的方劑有知柏地黃丸(湯)加減、歸脾湯加減及桃紅四物湯加減等。 (本文來源于圖老師網(wǎng)站,更多請訪問http://www.)7 急性精囊炎出現(xiàn)血精時如何選用抗菌藥物急性前列腺炎與急性精囊炎在臨床上常同時發(fā)生,發(fā)病年齡多在20~40歲,有的伴發(fā)前列腺結石,或前列腺增生。急性前列腺炎的細菌感染途徑有3條,即血源性、淋巴蔓延或直接擴散。大多數(shù)為非特異性細菌感染。在臨床上80%的前列腺炎同時伴發(fā)精囊炎而出現(xiàn)血精,要鑒別前列腺炎或精囊炎是很困難的,幾乎所有的前列腺炎和精囊炎都有后尿道炎,而約有40%左右的后尿道炎伴發(fā)有前列腺炎。因此在急性前列腺炎或急性精囊炎的抗炎治療抗菌藥的選用上也沒必要分開考慮。 急性前列腺炎或急性精囊炎出現(xiàn)血精的治療問題,除一般的處理外,抗菌治療是非常重要的,無需止血治療。但由于前列腺體表面有一層脂質類的包膜,許多抗生素很難通過此膜而滲透到腺體內而達到治療作用。要遵循以下原則: (1)要根據(jù)藥敏選用。 ( 2)選擇高脂溶性、高滲透性、與血漿中蛋白結合率低、離解度大的抗菌藥物。 (3)聯(lián)合用藥,劑量要足,療程要長。用藥要4周以上。 常用藥物及用藥方法: (1)紅霉素:紅霉素有較強的穿透性,對前列腺上皮的滲透作用強。在酸性環(huán)境中可離解為非溶狀態(tài),對金葡菌、鏈球菌均高度敏感,對革蘭氏陰性桿菌無效。因此常與卡那霉素聯(lián)合應用。用法:紅霉素0.25g,每日4次;卡那霉素0.5g,每日2次,肌肉注射,共用10~14天為第一個療程,癥狀好轉后改為復方新諾明口服,每次2片,每日2次,服10~14天。 (2)復方新諾明:復方新諾明的用藥為2片,每日2次,用4~6周,在口服此藥時可同時口服堿性藥物,以提高療效。 (3)先鋒霉素類藥和TMP:可以通過血液進入前列腺體內達到抗炎殺菌作用。常用的有先鋒霉素Ⅵ 號( 頭孢拉定)膠囊,口服每次2粒(500mg),每日4次。嚴重者可每日4~8g,分2次靜注,但應注意對頭孢菌素過敏史者禁用,對青霉素過敏者慎用。TMP的用法多為復方制劑,與磺胺同用,復方TMP即復方新諾明。 (4)喹諾酮類:近些年來抗菌藥發(fā)展很快,用于急性前列腺炎的抗炎治療藥也增加很多,喹諾酮類藥用法有氟哌酸0.2g,每日3次口服;奧復星0.2g,口服,每日2次;病情嚴重時可靜脈點滴奧復星,每次0.2g,每日2次,療程10~15天。不良反應為消化道癥狀,偶見谷丙轉氨酶升高。病情好轉改服其他抗生素。 (5)青霉素類藥物:有些青霉素類藥物對尿路的特異性細菌有效。對于非特異性細菌感染Tulaoshi.Com引起的效果不理想,一般情況下不作為首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