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擊者陳先生回憶,8月25日凌晨4點多,他正在睡覺,突然被一聲巨響吵醒。他跑到陽臺上看到,一個男孩躺在門前的水泥地上,一動不動,嘴角有血流出。陳先生上前一看,是樓上的住戶盛盛。 他立即撥打了報警電話,盛盛隨后被送往兒童醫(yī)院搶救。 男孩的姥爺盛先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盛盛今年11歲,開學即將就讀初一。事發(fā)前一天晚上8點多,盛盛的母親在給孩子檢查暑假作業(yè)責問盛盛為何沒有將作業(yè)做好,“他當時就有點不高興,然后就去洗澡睡覺了,晚上也沒有看到他有什么強烈的反應(yīng)?!敝敝恋诙煸缟?點多,鄰居上樓敲門,家人才知道孩子從樓上跳下。 孩子長到13—16歲時,處于青春叛逆期,這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心理“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的監(jiān)護。 正是由于他們感到或擔心外界忽視了自己的獨立存在,才產(chǎn)生了叛逆心理,從而用各種手段、方法來確立“自我”與外界的平等地位。 青少年叛逆行為,呈現(xiàn)如下一些共同的特點: 1、年齡特點——14歲左右是青少年叛逆行為的高峰年齡。 2、性別特點——具有反叛性格的學生當中,男生多于女生。 3、教育特點——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要比學習成績好的孩子更加反叛。 4、誘因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家長和孩子,老師和孩子之間激烈對抗。 5、行為特點——反叛的青少年大多不計較行為后果,做出某些十分極端的事情,長期在網(wǎng)吧,甚至可能流浪乞討、賭博、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等等。 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 子女教育出了問題,家長不要采取強硬的態(tài)度,比如罵孩子,打孩子,趕著孩子糾正。因為問題的改正是不可能短時間完成的,需要一個過程。 不要全盤否定了孩子的所有優(yōu)秀,不要當眾羞辱、和打罵孩子,使他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因為這不僅會影響你在他心中的地位,還會影響他以后對人生的選擇,更加自暴自棄。 成功一定有方法,失敗一定有原因 1、錯誤的教育方式。從小開始,讓孩子知道世界上有規(guī)矩這個詞。過度寵愛就是溺愛,就是縱任和嬌慣小孩子,致使其養(yǎng)成任性的心理 2、孩子身上出現(xiàn)叛逆的現(xiàn)象,不要大驚小怪,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這種叛逆期,要保持冷靜對待。父母要多觀察、體諒孩子,要知道教育孩子不能靠施以拳頭暴力和辱罵等簡單粗暴的形式 3、允許他失敗,經(jīng)歷磨難和挫折。你既允許他去做事情,就要允許他失敗。前提是合規(guī)合法、合理合情。也無需過于擔心會影響孩子以后的前途。 4、走入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多跟孩子在一起玩耍,吃飯,郊游、旅行,與孩子多一些親子活動,讓自己多了解孩子一些,成為孩子的好朋友。這樣更有利于孩子接受你的指教和引導(dǎo)。 5、多跟孩子的老師或其他學生的家長一起交流,溝通,看看他們教育孩子有什么好的想法跟正確的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