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2:20,拱北小區(qū)永興坊8幢,因媽媽說了兩句,年僅14歲的男孩從21樓縱身跳下,當(dāng)場死亡。
男孩跳下時,8歲的小豪恰好站在窗口。 “我看見一個人從樓上‘飛’下來,‘嘭’一聲落在馬路上。
”
男孩的死對8歲的他,可能會成為深刻的記憶。
父母悲痛萬分
80多歲的王大媽正走出8幢去乘涼,眼前突然看到一個孩子,男孩躺在路中間,戴著眼鏡,衣著整齊,但身體已變形,不動了。
男孩叫磊磊,14歲,行知中學(xué)學(xué)生。
110到達時,磊磊的媽媽還沒出現(xiàn)。直到近下午3點,聽到消息的媽媽才從樓上跌跌撞撞跑下來。
“磊磊,我的磊磊!”媽媽哭昏了。3點半左右,磊磊的爸爸看到孩子后癱倒在地,雙手用力捶地?!拔倚列量嗫喙ぷ?,買房子,都為了你呀。你為什么要這樣?”
磊磊一家是千島湖人,爸爸開私人診所,較忙。
媽媽說了幾句
磊磊家一室一廳,30平方米左右。
鄰居徐大媽說,他們搬來不到半年,中午看見母子一起吃飯,好好的。孩子平時很乖,成績很好,“可惜呀,這么好的一個孩子。”
民警說,可能是考試不太理想,媽媽中午讓他做作業(yè)時說了兩句。
自殺呈低齡化趨勢
花一樣的生命,凋謝了。
據(jù)統(tǒng)計,我國每年至少有25萬人自殺,200萬人自殺未遂。一項調(diào)查顯示,自殺已成未成年人的第一死因,近兩年青少年自殺呈現(xiàn)低齡化趨勢。
12-18歲是第二反抗期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陳子天說,12-18歲是從童年向成年過渡的階段,是充滿矛盾的危險期,稱為第二反抗期。孩子處于自我意識形成和發(fā)展的時期,情緒不穩(wěn)定,不能自控。
這時期,家長、老師、同學(xué)的壓力使他們情緒焦慮、緊張恐懼。不堪重負時,就有可能以死來逃避或抗爭。作為家長,尤其要慎重,對孩子提出的希望不要過高,更不要動不動就說“我的希望都在你身上”之類的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