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境廟”由來及歷史:
元順庶末年(公元1368年),在境域內(nèi)的張奚宅西,小吉浦東側(cè)建廟宇,廟宇名為“高境廟”。1994年江灣鄉(xiāng)撤鄉(xiāng)建鎮(zhèn)時,以境內(nèi)曾經(jīng)的古道觀 “高境廟”為名,故改稱高境鎮(zhèn)。
“高境廟紀念村牌坊”由來及歷史:
高境廟紀念村牌坊原址是位于逸仙路殷高西路鐵道旁的逸驊集貿(mào)市場內(nèi),這是1932年一•二八淞滬戰(zhàn)爭后,上海市民地方維持會分別在廟行、大場、高境、馬橋等地捐建紀念村,為劫后余生的災(zāi)民提供住房,同時建紀念牌坊,高境紀念村牌坊是其中之一,牌坊字碑處上有黃炎培正書陰文題刻:“高境廟紀念邨”坊名。 2003年11月20日被公布為寶山區(qū)登記不可移動文物。
2011年11月,高境廟紀念村牌坊,從逸仙路殷高西路交叉口西南側(cè)逸驊集貿(mào)市場內(nèi)“移”過來,1小時走15厘米,180米路走了4天才被安置在廣場上。高境鎮(zhèn)“救起”了這塊牌坊,也激活了這段塵封的歷史。這次整體遷移的方案和極其高難度的施工過程,以及修繕依然如舊的成功案例,得到了曾經(jīng)遷移上海音樂廳的總指揮、同濟大學(xué)博導(dǎo)藍戍己教授和本市古建筑專家的高度評價。
記憶.高境物語:
高境鎮(zhèn)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被鐫刻在牌坊背后一塊長15米、高1.38米的大型青銅高浮雕人物譜畫卷上。“一·二八”抗戰(zhàn)英雄蔡廷鍇、張治中、謝晉元以及陳嘉庚、黃炎培、蔡元培、陳毅、粟裕等歷史人物,個個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交通:
交通3號線殷高西路站;
51路、52路、99路、116路、502路、713路、751路、760路、952路等到高境廟車站。
看點:
高境廟紀念村牌坊(區(qū)級登記不可移動文物)。
周邊看點:
吳淞老街、淞滬鐵路江灣車站遺址、三觀堂、江灣老街、廟行紀念村牌坊(區(qū)級登記不可移動文物)。
 高境鎮(zhèn)地圖
 高境源廣場全貌
 高境廟紀念村牌坊
 高境廟紀念村牌坊
 高境廟紀念村牌坊
 高境廟紀念村牌坊
 高境廟紀念村牌坊

高境廟紀念村牌坊
高境廟紀念村牌坊  淞滬鐵路紀念展示  淞滬鐵路紀念展示
 淞滬鐵路紀念展示
 淞滬鐵路紀念展示
 淞滬鐵路紀念展示
 淞滬鐵路紀念展示
 淞滬鐵路紀念展示
 淞滬鐵路紀念展示
 淞滬鐵路紀念展示
 淞滬鐵路紀念展示
 淞滬鐵路紀念展示
 “記憶.高境物語浮”雕墻
 “記憶.高境物語浮”雕墻
 “記憶.高境物語浮”雕墻
 “記憶.高境物語浮”雕墻
 “記憶.高境物語浮”雕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