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 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jīng)勤向窗前讀。” 其中“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車馬多如簇”四句,則成為最忽悠人讀書的名句。試想,有此四樣兒,哪個男兒見書不讀?近千年來,《勵學篇》寥寥數(shù)語,迷醉天下士子,并由此引出北宋晚期汪洙的《神童詩》。詩中“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與元代劉祁“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等名篇名句一起助推“學而優(yōu)則仕”、“讀書做官”風氣和思想的流傳。 近代、現(xiàn)代尤其當代,盡管“讀書好”的言論林林總總,特別是有了當代的“讀書投資說”和“價值增值說”,但從其功利、誘惑力和生動形象上說,真還沒有超過宋人的。由此猜想,宋代尤其是北宋,讀書之風該有多么興盛。 |
|
來自: 老劉tdrhg > 《二十六、讀書/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