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1、OLED為何行情冷卻? 2、OLED再啟動的驅動因素? 3、OLED板塊,看好哪些真成長? ——————@斕旅 原研,轉發(fā)請注明!—————— 5月發(fā)文《再談OLED——產業(yè)梳理、選股邏輯和輪動預判》(https://xueqiu.com/1756823853/69267401)提出過幾個待解的疑問。 ![]() 這段時間中穎電子、濮陽惠成等一眾OLED個股調整較多,相信不少朋友對OLED還是非常關注的。本人的跟蹤研究沒有中斷,有些想法與大家分享,并不是為上漲和下跌找理由,著眼于OLED產業(yè)分析和個股基本面研究,尋真成長、賺企業(yè)成長的錢,是重點,望良性討論。 一、OLED為何行情冷卻? 1、前期中穎電子、濮陽惠成為首的OLED龍頭漲幅較大,漲多是下跌的最好理由,回調在情理之中。這一點大家都會認同。之前我提過,市場預熱和共識一個新的主題,回溯看一定有理可循。邏輯鏈條至少能初步貫通:行業(yè)(技術)趨勢確定——市場空間(模糊)得證——巨頭引領(技術破變)——國內技術/產業(yè)鏈能對應——上市公司有布局/或概念沾邊。在啟動時點的“題材”效應,還會遵從資金流、小盤、題材復合性(高送轉、多概念)、籌碼博弈/走勢自我強化等一貫炒作手法,早前關于濮陽惠成的分析:https://xueqiu.com/1756823853/68995124,解釋了其之所以為龍頭的理據(jù),事實上也可從中看到這段時間濮陽惠成等一眾個股為何下跌較多的原因,除系統(tǒng)性下跌、估值去化之因外,多數(shù)個股的基本面無足夠的安全邊際提供支撐。 2、市場對科技股的偏好嚴重降低,熊市估值去化 + 外部監(jiān)管抑制,導致OLED、VR等熱門主題投資的轉進方向迷失。內因方面自然可歸結為熊市去估值, TMT板塊牛市過度透支后的正常消化期,從牛熊轉換的進程來看,15年諸多高價股腰斬嚴重,依賴收購并表消化估值的這個路數(shù),短期內無法重獲共識,去估值仍將殘忍繼續(xù)。從16年一季報、中報預告/即將密集發(fā)布的中報來看,電子、計算機、傳媒板塊超預期增長的非常之少,僅通信板塊尚有意外之喜(市場對電線電纜、通信設備類公司的原預期恐不高)。其中,提醒大家注意的是,TMT板塊百分之幾百的非常規(guī)凈利增速,警惕并表的數(shù)字游戲,牛市可以玩嗨,但當下一定得警惕定增收購等事項直接被否、承諾利潤不達標、或商譽減值等黑天鵝。從外因看,深交所點名抑制VR、人工智能等熱門TMT題材,證監(jiān)會對影視類企業(yè)等的并購重組監(jiān)管加強(暴風等多起并購案被否),也直接抑制了科技股的炒作熱度(只中科創(chuàng)達創(chuàng)300元之際,間歇帶動了16年上市的次新高價股,多數(shù)牛市瘋狂的TMT個股底部雄風難再)。作為期待市場良性的成長股投資者,本人很愿意看到過度透支炒作的停歇,讓泡沫收斂,讓主題投資走向真業(yè)績 + 真預期的成長之路。 3、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得回歸到產業(yè)本身。6月中下旬至今, OLED領域其實并不缺事件,但缺乏震動和影響產業(yè)進程的事件,簡要整理如下: (1)6 月28 日:華夏幸福宣布與昆山國顯光電合作在河北固安、霸州分別投資建設第6 代AMOLED 面板生產線項目和AMOLED顯示模組項目,又一家重金投入。 (2)6月30日~7月1日:“第1屆中國國際OLED產業(yè)大會”在深圳舉行?;旧蠘I(yè)內涉足的知名企業(yè),都有派員出席。工信部在大會上也表示,將進一步強化產業(yè)配套能力,發(fā)展包括大尺寸基板、液晶、有機發(fā)光材料在內的關鍵材料。 (3)7月27日:小米發(fā)布紅米Pro,采用5.5寸OLED屏。繼華為、OPPO、VIVO等國產手機商后,采用OLED屏漸成主流。據(jù)ofweek報道,紅米OLED 面板可能來自于京東方、和輝光電。因為三星OLED 產能較緊張,而LG 和國內OLED 面板企業(yè)的產能較小,為了滿足紅米Pro 大批量的供貨,小米極有可能會采用多渠道的OLED 供應商,包括一些國內廠商。 (4)最新消息,韓國LG Display宣布,將投資17.5億美元來提升柔性OLED屏的產能,以滿足移動設備廠商日益增長的需求。作為全球唯一的OLED電視面板廠商LGDisplay,已經(jīng)生產55 英寸、65 英寸、77 英寸4K OLED產品。LGDisplay 現(xiàn)有兩條生產線,2018 年將再增加一條生產線,預計產能今年達到100 萬臺,明年達到150 萬臺以上,2018 年可達到250 萬臺。 (5)9月蘋果新機效應預期不足:4月最早催化OLED行情的事件,就是三星供貨蘋果,引發(fā)市場對后者在2017年使用OLED屏的猜想,后被證實。從大陸供應商的消息看,基本可以確定的是,今年iphone不會直接改用OLED屏,其他也只是大屏、雙攝像、防水設計、lighting 耳機、3D touch/觸控等局部創(chuàng)新,這樣, 9月蘋果新機效應對OLED在內的電子股驅動也很微弱。 二、OLED再啟動的驅動因素? 無論從市場的主題催化,還是產業(yè)分析角度來講,上述OLED的驅動事件沖擊力都較小。OLED真正走一波成長兌現(xiàn)行情,除2017年蘋果新機效應外,一定還是因為國內OLED產業(yè)的自滲透,尤其下游面板驅動,OLED與LCD業(yè)一樣,大的邏輯是下游帶動上游。 1、就國內產業(yè)現(xiàn)狀來講,OLED未能在近期繼續(xù)高熱,最最前端的原因,就是面板企業(yè)深天馬、京東方、華星光電、和輝光電等的產能集中釋放得等到2017-2018年。面板廠產能轉換成業(yè)績,在時間上一定是硬性的,不存在提前實現(xiàn)的可能。故個人認為,深天馬并不存在短期投資機會(因其產能釋放得到2017年)。這就能理解,我之前梳理的OLED個股,作為細部(設備、材料、模組等)的配套型企業(yè),在真實的OLED布局上是散點式的,內供短期無法形成。 因為,韓企三星和LG分占OLED手機、電視鰲頭,配套設備和材料絕對多數(shù)來自韓企、日企,很少來自大陸?;仡橪CD歷程,玻璃基板、偏光片、液晶(混晶)、光學模片等上游原材料的供應權基本掌握在海外廠商手上,國內能實現(xiàn)規(guī)模量產的原材料不多。這一點,與半導體產業(yè)何其相似,大硅片、CMP材料、掩膜版、光刻膠等重要材料,國內甚缺。OLED產業(yè)鏈同樣面臨失語的境地。國內能夠匹配、趕超的OLED環(huán)節(jié),最重要的就是面板,利用政府支持、資金規(guī)模、LCD技術轉換形成產業(yè)優(yōu)勢。 目前在建第6代AMOLED面板產能:鄭州富士康6代、武漢華星光電6 代、 武漢深天馬6 代、成都京東方6代,規(guī)劃之中的還有綿陽京東方和上海和輝光電6 代生產線,到2020年我國6 代AMOLED面板生產線數(shù)目為全球之最。京東方在鄂爾多斯有一條已投產的5.5 代AMOLED 面板生產線,國顯光電在昆山有一條已投產的5.5 代AMOLED 面板生產線、和輝光電在上海有一條已投產的4.5 代AMOLED 面板生產線,到2020 年我國的AMOLED 屏生產能力將居全球之首。 2、熊市更重增長,OLED個股業(yè)績兌現(xiàn)的臨界點,依賴于產業(yè)鏈的實質進展,在供與需的關系上,達成突破,而部分上市企業(yè),其實主業(yè)并不指向OLED(含金量不足)。這一點,VR也是如此,作為新的主題,在朦朧的概念階段之后,再次點燃行情的驅動事件,必然是震動和影響產業(yè)進程的事件,源自科技巨頭在技術和產業(yè)化應用上的關鍵突破。當然,到成長兌現(xiàn)階段,個股之間也會產生極度的分化,真成長露出水面、單概念無法走遠。 從國內產業(yè)現(xiàn)狀看,面板廠產能大幅儲備,并不意味著國內關鍵配套設備、材料能上馬匹配。日本廠商Tokki 和Ulvac 在蒸鍍等關鍵設備領域絕對領先,材料方面德山、斗山、出光興產、默克、UDC、陶氏等都是日、韓、德、美等國的企業(yè)掌控著各自的專利。有機發(fā)光材料、蒸鍍設備等關鍵技術短期無法自研形成,但其他發(fā)光結構、驅動IC等,已有對應的上市企業(yè),并陸續(xù)募資進行產能規(guī)劃和布局。從這個角度說,強力新材、濮陽惠成、中穎電子等,無論從OLED的實切,還是業(yè)績預期的彈性,更值得重點關注。與此同時,它們受益于OLED形成業(yè)績兌現(xiàn),走向快速成長之時,也是國內OLED產業(yè)鏈日漸趕超之時。 3、從遠期來講,OLED作為下一代顯示的最大想象力,是與VR等智能設備的關聯(lián)融合創(chuàng)新,而非手機、電視的存量改進。因為,(1)從電視來講,LG、國內的創(chuàng)維等,已將OLED帶入規(guī)模消費。AVC 預測,2015 年國內OLED 電視銷量超過4 萬臺,預計2016 年銷量將達到30 萬臺,單臺消耗的OLED 面積是智能手機的好幾十倍。(2)手機領域,三星、國產手機廠商的OLED鋪展率也迅速爬坡,但OLED手機屏的出貨量仍遠不及傳統(tǒng)的液晶屏(LCD),最新數(shù)據(jù),IHS 預估,2018 年智能手機用 OLED 面板出貨額將達 186億美元,和 2015 年相比將暴增 75%,反觀液晶面板出貨額預估將衰退 15% 至 176 億美元,但這一實現(xiàn)的前提,依賴于蘋果大規(guī)模采用OLED屏拉動。 當然,成熟的手機、電視領域,OLED屏只作為存量的改進,迫于競爭而局部創(chuàng)新,遠比不上VR作為一個新科技的增量創(chuàng)新,所重構的增長曲線。OLED自具的柔性、可折疊這些趨勢性特征,使其潛在可滿足VR、車載等新興消費設備的顯示要求,二者是伴生性的融合創(chuàng)新。這樣,OLED本質上雖只是LCD的下一代衍生(如面板生產商不過改換門庭,就能在LCD生產線上繼續(xù)生產OLED面板),但與VR、車載、可穿戴以及未來橫空出世的設備結合在一起,想象力就不一樣了。VR催生OLED、OLED讓VR更好。與VR一樣,不可逆的趨勢性,才是OLED作為新行業(yè)面向未來的最大價值點。所以,OLED再啟動大行情,某種程度上,我認為也寄望于VR等的技術演進,但時間表較長。 三、OLED板塊,看好哪些真成長? OLED,預判以下真成長(僅分享公開信息,邏輯并未完全披露)。 1、旗幟鮮明,非??春弥蟹f電子! 作為專注成長股的投資者,我更愿意做一個后知后覺的“等風者”,聚焦一到兩個行業(yè),陪伴“主題——成長”的實現(xiàn)。特別的,不是所有個股都處于主題風口,也不是主題風口下就能坐收其成地發(fā)現(xiàn)成長股。守候真正的成長股,始終還是得從企業(yè)經(jīng)營這個本質來分析(行業(yè)地位、競爭優(yōu)勢等等)?;谶@一點,我也數(shù)次表達過,在OLED板塊中,最看好中穎電子。因為中穎,自認為是遍尋整個IC板塊,認真地從市場線路中,挖掘的真正的新產業(yè)成長,即實質切入OLED產業(yè)鏈、未來能夠分享產業(yè)紅利、收獲業(yè)績高增長的個股。 如果提前預判4-6月中穎的上漲,只是單純比誰的“聽風”之耳更有敏感性。那么,這種敏感性也一定來自提前量的刻苦功課,主要是對產業(yè)鏈的挖掘和個股的對應,是否能第一時間趕上市場的“選美”。從今往后論,則考驗對OLED產業(yè)鏈上企業(yè)發(fā)展的前瞻力。 ![]() 第一:既有高增長延續(xù),3大業(yè)務板塊全面開花。最新的業(yè)績預告和調研記錄顯示,中穎的3大子板塊(節(jié)能類、家用電器類、電腦數(shù)碼類)均呈績增趨勢。 看IC設計商的毛利,用價 X 量,可以評估。也就是說,中穎電子的業(yè)績增長,基本歸結于提價、增量(擴份額)。這里面提醒大家注意,往年無貢獻的鍵鼠芯片今上半年是增長的;鋰電池芯片目前還只是電動自行車、高爾夫球車、電動工具、手機維服等應用面拓展,市場關注最多的PC鋰電池芯片還在大客戶驗證流程,在17年形成增長點;家電這一塊,主要是定頻空調芯片,而變頻是空調業(yè)的趨勢,中穎已有技術儲備,也就是說,技術轉換對業(yè)績增長是有利的。 第二、節(jié)能類的PMOLED顯屏芯片目前增長較快,但對公司整體業(yè)績貢獻仍是有限的。數(shù)據(jù)顯示,中穎的PMOLED顯屏芯片及少量的AMOLED顯屏芯片,在2015年銷售收入占總營收近10%,未來OLED將接力高增長。 第三、歸結來看,中穎的基本面呈現(xiàn)雙“高”:既有主業(yè)高增速 + 新產業(yè)(OLED)高增長預期,多點開花、新老接力,這是真成長股必備要素。它的3大業(yè)務增長趨好,比重最大的家用電器能夠提供安全邊際,而AMOLED驅動芯片不過是其中錦上添花的重要一環(huán),當然,也是中穎下階段的戰(zhàn)略增長之源。中穎7月13號公告已設立專門的合資公司,全力經(jīng)OLED顯屏驅動芯片(研發(fā)、生產、銷售一條龍)。這條信息,因股價調整,倒沒有被重點解讀,但重要性不言而喻。 ![]() 第四、7月26日終止收購上海晶亮,并無實質大影響。股價回調是對前期漲幅的消化。 2、核心備選:強力新材、萬潤股份、濮陽惠成、丹邦科技 鑒于篇幅,下篇分享。 ———— @上海電力敢死隊 @好股要重倉 @老高悟道 @萬法歸宗 @小熊投資 @簡放 @K線超人 @梔子花開股海丶 @進擊的泉水 @爆裂之鼓 @KT先生 @benjm-修 @江浙小農 @不翻倍我不走 @凡思特 @hackerneo @剩者為王6124 @福男讀股 @今日話題 $中穎電子(SZ300327)$ $濮陽惠成(SZ300481)$ $強力新材(SZ3004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