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指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即技術、娛樂、設計)是美國的一家私有非營利機構,誕生于1984年,2001年起,本書作者克里斯·安德森接管TED,這位傳媒大亨創(chuàng)立了種子基金會(The Sapling Foundation),運營TED大會,使得TED成長為每天50萬人觀看視頻的社區(qū)。 第一篇 演講的基礎 1、演講的力量 我們不排除有演講的天才,但大部分人是可以通過演講技巧的訓練獲得成功的,就如比爾·蓋茨、埃隆·馬斯克、萊溫斯基等人,他們其實并非演講高手,但TED讓他們獲得掌聲。我們來看一個案例: 獅心男孩:肯尼亞有一位男孩理查德·圖雷雷,他家的牛群老是在晚上遭到獅子的攻擊,點篝火也沒有用,獅子根本不怕這種靜態(tài)的火光,但是獅子害怕移動的燈光,于是他就用電池、指示燈等做了一個會不停閃爍的發(fā)光系統(tǒng),獅子就不敢來攻擊了。他的這項發(fā)明被廣泛推廣,起到了很好的效果。TED盯上了這個男孩和他的故事,但他很害羞,英語說得也不太流利,但TED團隊的主創(chuàng)們花了幾個月時間的設計并輔導他演講,最終大獲成功。 2、思想是演講的基礎 本書認為,任何一個人只要擁有值得分享的思想,就能做精彩的演講,在公共演講中,唯一真正重要的就是有價值的思想。不一定是偉大的科學發(fā)現(xiàn),巧妙或者復雜的理論,也許只是一個簡單的方法,通過故事來闡釋的人生智慧,或者是美好愿景等等。改變人們對世界認識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稱為“思想”。而那些只有形式?jīng)]有內容的演講看上去絢爛,但不會贏得觀眾的喜愛。 要充分珍視你自己的經(jīng)驗,你的經(jīng)歷、體悟,獨特的情感體驗,這都能讓觀眾感受到你的誠意,體會到你分享的精神,而且往往具有十足的新鮮感。 你可以把公共演講作為一個督促你集中精力認真研究某個課題的契機。要學會提出問題,比如5W1H方法,這些問題中哪些是最重要的?它們彼此之間的關系如何?怎樣才能清晰地闡述這些問題? 實際上在演講中,語言才是真正的魅力所在。 關于演講還有一個很好的比喻:它是演講者與觀眾共同經(jīng)歷的一場旅行,演講者就像導游一樣,你的展示、敘述的東西都是他們沒看過的,如果想讓你的觀眾印象深刻,你應當做一個完美的結構設計和呈現(xiàn)方式。 3、四種演講風格應鄙棄 其一是推銷風格: 有些演講者的目的是索取,而不是給予。有位企業(yè)顧問在演講時,吹噓他為很多知名企業(yè)服務,效果有多么好 其二是漫談風格: 即使再大腕的演講者,也不要說什么“我沒做好充分的準備,不知道該說些什么?!边@樣的話。這是非常不尊重聽眾的說法,沒有人想面對。 其三是內部人的風格: 何為內部人?簡單說就是那些常津津樂道自己公司、自己機構、自己團隊的人。你的同事可能會覺得這很有吸引力,但要知道可能外人對此毫無興趣。 其四是炫耀性的風格: 一個好的演講應該有啟迪性,我們能夠被演講者的言行深深觸動,心中有所感悟,并想要成為更好的人,每個人都想在演講時獲得聽眾集體起立與持續(xù)幾分鐘雷鳴般的掌聲。 所以也有些人由于極度渴望觀眾的掌聲而會做一些愚蠢的事:過多地在形式上模仿他人,并試圖在感性和理性上都能征服觀眾。 4、演講的靈魂:主線 我們在分析戲劇、電影和小說時,有個很好用的詞——主線,同樣也適用于演講。你可以想象主線就是一根粗壯的繩子,你需要在上面綴上你要建構思想的所有碎片。 在厘清主線之前,首先需要確定好主題,一般來說主題不要超過15個單詞,越明確、具體越好,同時要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避免過于平淡和陳舊。比如這兩個主題就是好主題,“更多的選擇會讓我們不快樂”,“你的脆弱值得珍惜,無須隱藏”,這些都具有足夠的新穎性。 需要牢記,主線和主題并不是一回事,主題規(guī)定了你的范圍,而主線是保證你呈現(xiàn)主題的關鍵步驟。主題是樹根,而主線就是表現(xiàn)樹根的樹干和樹枝。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主線:首先你要知道你的觀眾是誰,他們的知識水平如何?他們有著什么樣的期待?關心的問題是什么?過去的演講者都講了什么?這有助于你確定主線時的難度選擇。 少即是多: 要知道TED演講最長時間為18分鐘,但演講時間短并不意味著準備時間短,有時正好相反。美國威爾遜總統(tǒng)被問及他如何準備演講時,他說:“一個10分鐘的演講,可能需要兩周的時間準備,如果是半小時,準備時間是一周,如果是那種能講多長就多長的演講,那么我現(xiàn)在就可以開始講?!?/p> 作家理查德·巴赫說:“偉大的創(chuàng)作取決于所刪文字的力量!”演講同樣如此,成功的秘密就在于所刪減的內容,少即是多。很多人講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剎不住車,但要知道那些并非敘述的重點,你要克制這種沖動。 正確與錯誤的方式 在尋找主線時,錯誤的方式是那種濃縮型的演講:你把每個想講的內容都做了濃縮,而當你匆忙地用摘要的方式講完多種主題之后,這些主題毫無穿透力。 而正確的方式是你需要把你涵蓋的一系列主題簡化成一根邏輯緊密連接的線條,涵蓋的主題越少,效果會越好! 從主線到結構: 不同的演講會有完全不同的結構與中心主線相匹配。比如大樹型,他有主干,樹枝、樹葉;而使用并列結構時,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個環(huán),環(huán)上穿著幾個不同的盒子。 在TED最受歡迎的演講者肯羅賓遜,給出了這樣一個結構: A.前言—明確要講的主題 B.背景—為什么這個問題很重要 C.主要概念 D.實踐意義 E.結論 對沉重話題的處理: 如果不得不探討一些沉重的話題,那么就需要對主線的選擇慎之又慎,因為你需要判斷你的聽眾是否已經(jīng)做好承受痛苦的準備。而基于思想的演講是以求知欲為前提 針對這類沉重話題,如果你是為了揭示一個有趣的真相,你可以采用像《走近科學》那樣逐步揭示的組織方式。 第二篇:演講的工具 1、聯(lián)系:與觀眾建立起信任的紐帶 知識不能被塞進大腦,而是要讓大腦自己來吸收。作為演講者,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解除觀眾對你的陌生,與他們建立起信任。你是一個好導游,但他們不信任你,你再有本事他們照樣也不買你的賬。 關于聯(lián)系有五點建議:
你要自信地在舞臺上走動,環(huán)視四周,保持微笑。 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只要兩個人互相對視,就會引發(fā)鏡像神經(jīng)元活動,從而使一方原封不動地接納另一方的情感狀態(tài)。如果我面露喜色,你的內心也會微笑;如果我緊張,你也會感覺不安。當我們看著對方,我們的內心也開始變得同步。
黑幫電影中取得別人的信任,是表明自己沒帶武器。而要解除觀眾對你的武裝,你得展示一下你的脆弱,比如你可以自嘲。有位學者這樣介紹自己:“策劃者給我打電話詢問如何介紹我,她說如果說你是研究人員的話,大家會覺得你很無趣?!?/p> 你可以向大家說你很緊張,這種情況下,沒人會鄙視你的,而且他們會為你加油打氣。你可以在任何時候說出你的脆弱來,這是你可以利用的最強有力的工具之一。 切忌不要濫用脆弱,這只會讓觀眾產(chǎn)生受騙的感覺,比如時下很多的選秀節(jié)目都成了選手比誰有我慘的舞臺。因此,作者建議你不要分享不真實的故事。
幽默是演講里非常有效的武器,也會消除觀眾的抗拒。那些跟你一起笑的觀眾會喜歡上你,一旦喜歡你,他們就會認真聆聽你的演講。 很多人要花很長的時間來建立聯(lián)系,有一位講述教育的演講者,他在演講的前11分鐘都在講那些令人捧腹的與教育相關的故事。然后才是探討教育中創(chuàng)造性缺失的問題,前面那些笑話都是用來與聽眾建立聯(lián)系從而更好地將聽眾導入演講主題的。 作者也建議你除非在語言方面有過人的才華,否則不要輕易使用方言,有可能會非常地尷尬。幽默這種藝術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駕馭,笨拙的幽默還不如不展示幽默,你可以通過在你的家人、朋友、同事中講你的幽默故事、笑話,看他們是不是在發(fā)笑,以此來檢驗你的笑話是不是可笑。
自吹自擂的演講者會毀掉演講,有位演講嘉賓的開場白是“在我成名之前……”,結果那位嘉賓成為了TED歷史上唯一一場被噓聲打斷的演講。 著名的可汗學院創(chuàng)始人薩爾曼·可汗說得非常到位:做你自己,如果你愚笨,那就愚笨好了,如果你生來感性,那就感性好了。但有一樣例外,如果你傲慢,特別自我,那一定要假裝成另外一個人。 以下這些都是演講者應該注意避免的。 ·抬高身份 ·以炫耀為目的而有意設計的故事 ·賣弄自己或自己公司所取得的成就 ·整篇演講都以自己為中心,而不是分享他人可以受用的思想
下文我們會專門來講關于故事的事情,我們人類生來就喜歡聽故事,而故事也能有效激發(fā)人們的興趣、共鳴、情感與好奇心。關于故事的建議是:真誠,千萬避免過于浮夸或編造。 2、敘述:故事的強大魅力 100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可以掌握火的使用了,除了取暖,抵御野獸,做飯,那就是他們可以圍坐在篝火前講故事。當你在聽故事時,你會與故事中的人物產(chǎn)生共鳴,你會真切地感受到他們的喜怒哀樂,你的注意力會被牢牢抓住。 舞臺上講述故事要抓住四點: ·故事要有一個引起聽眾共鳴的主人公。 ·通過激發(fā)興趣、制造懸念或危險等形成故事的張力。 ·適當提供細節(jié)。如果細節(jié)太少,故事會顯得不夠生動,太多則會顯得故事整體拖杳冗長。 ·要有令人滿意的結局,或有趣、或感人、或給人以啟迪。 有些故事可以被精心設計成一種暗喻,或寓言。使用寓言也要注意一些風險,是不是特別恰當?會不會產(chǎn)生誤導? 3、解釋:闡釋晦澀的概念 很多科學概念非常晦澀難懂,但是那些優(yōu)秀的演講嘉賓能做出很好的解釋,他們運用層層遞進的方法,從人們已知的開始,一點點增加,通過使用已掌握的語言搭建每一部分,并用比喻和例子作為支撐。 在解釋概念時,一定要注意“知識的詛咒”:即在某個領域知識豐富的人有時會認為,其他人也具備同樣的知識。作者曾經(jīng)遇到過一位很有才華的小說家,那個小伙子竟然不知道什么是自然選擇,這讓作者大為震驚。史蒂芬·平克就指出,克服“知識的詛咒”的好辦法就是請你的朋友瀏覽你的文稿,請他們對不理解的地方進行真實反饋,或者小范圍試講一下,看看大家是否能聽得懂。 對于專業(yè)術語,既不要排斥,也不要連篇累牘地用,你如果連常見的名詞都不用,都要來解釋,那么觀眾就會覺得你在侮辱他們的智商。 如果解釋它是什么比較困難,那么可以用反面解釋它不是什么。 4、說服:用推理來一步步征服觀眾 在推理論述中,如果最初的假設是對的,那么有效推導得出的結論也一定是對的。我們需要把推理分解成一個個小的步驟,每一步都要讓人信服。 在論證上,有一種方法叫歸謬法,拋出與你的主張相反的觀點,然后揭示其中的矛盾之處,即可證明對方的觀點不成立。 在TED中有一種非常有趣的演講模式叫偵探故事,就像我們中央10套的《走近科學》一樣,從一個謎團入手,列舉各種可能性,一一排除,直到最后一個可行的答案。這種結構利用了我們熱愛故事的本性,整篇就像一個懸疑故事,逐漸勾起聽眾的好奇心,直到最后給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 5、展示 以上這些方法很重要,但有時候讓觀眾獲得一種思想最直接的方法是:拿給他們看,比如把你的產(chǎn)品拿給他們看,展示照片等。 展示可分為幾種: 奇幻之旅,就是展示一組圖片或視頻、畫、照片,這種方式非常適合藝術家、設計師。但這些展示必須有一個清晰的主題貫穿其中,避免讓精彩的展示成為不斷重復的演講累贅。 神奇的演示:對于新技術、新產(chǎn)品來說,則需要通過演示來獲得這種震撼的效果,大家對蘋果公司的新品發(fā)布會充滿期待,因為它就是一場讓你嘆為觀止的大型產(chǎn)品展示演出。曾有人在TED會場展示了一個神奇的機器,一個逼真的會飛的海鷗,這只海鷗竟然遭到了其他真海鷗的攻擊。讓人印象深刻。 夢想的力量:人類的夢想、想象、幻想是其他物種不具有的技能,而且它也能夠感染別人,比如馬丁·路德·金最著名的演講《I have a dream》,17分40秒的演講改變了歷史。有一類演講者被稱為是愿景演講者,描繪出未來的一幅魅力圖景,讓人激動、遐思不斷。這類演講需要做到兩點: ·大膽地描繪一幅你所渴望的另一種未來的圖景。 ·你的做法是要讓其他人也渴望看到那樣的未來。 第三篇 演講的準備過程 1、視覺資料:有害的幻燈片 很多人都喜歡有事沒事放個PPT,但你要問自己,你是否真的需要,幻燈片會將觀眾對你的注意力分散到屏幕上。要知道在TED最受歡迎的演講中,1/3的人沒有使用任何幻燈片。 那么決定你要不要使用視覺資料的關鍵因素:展示,解釋力量,美學價值。 展示:幫助你去展示一些很難說得清楚的東西,比如藝術家就需要通過展示給觀眾直觀的感受。 解釋:如果你需要解釋某種復雜的東西,最好的辦法就是展示并講述。但你需要在展示和講述之間取得平衡。你的PPT如果復雜,那么在你想要把觀眾拉回到自己身上時,他們還在使勁瀏覽你的PPT,甚至在不斷地拍照。想要避免這種情形發(fā)生,關鍵在于每張幻燈片只要一個核心思想就夠了。幻燈片不要有那么多的文字,如果文字太多,觀眾在你講解之前,已經(jīng)把文字瀏覽完了,當你講的時候,它已經(jīng)沒有新意了。幻燈片用一個詞、一張圖就夠了。 提詞需要有一定的趣味性,比如你把“黑洞是一種巨大的物體,任何光都無法從中逃脫”,換成“黑洞究竟有多黑?” 愉悅:視覺資料的另一個功能是愉悅,精美有趣的圖片和視頻本身就能讓觀眾得到享受,何樂而不為呢?把那些丑陋難看的PPT扔到垃圾堆吧,它只會給你減分。 2、演講稿:背還是不背 為什么人們更喜歡講而不是聽背誦,其間的道理可以用人際交往來解釋。當你講的時候,你與觀眾是在交流,如果你背誦,你的眼神就出賣了你,你是在使勁回想著什么。 那么什么是一種好的方式呢,我們經(jīng)常講到的卡尼曼曾經(jīng)在TED有過成功的演講,但排練初期他感覺很不舒服,沒有演講臺,他老會忘詞,后來在溝通中,作者知曉卡尼曼的演講習慣是把他的電腦放在演講臺(這是教授們上課的習慣),他會感覺很輕松,于是TED做了改革,為他開了特例。 當然背演講稿也不是完全不可以,作者給出了幾點建議:一是非常熟悉內容,讓人感覺毫無背誦的嫌疑;二是參閱講稿,借助提詞器;三是把講稿壓縮成要點。 3、排練: 我們知道話劇、音樂正式演出前都需要排練,所以演講也需要。喬布斯每次發(fā)布會都會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心排練,把每個細節(jié)都考慮周全。每一位成功的TED的演講家都經(jīng)過了很多次排練,他們或者在家里獨自排練,或者在小范圍的演講中聽取意見,比如我的演講有沒有一開始就吸引你的注意力,我的眼神交流夠不夠,我的聲音怎么樣,我聽上去是在背誦嗎等等。 很多大名人在TED正式演講前都經(jīng)過了很長時間的排練,比如比爾·蓋茨,他原來并不是一個很優(yōu)秀的演說家,但經(jīng)過排練后,他的演說非常精彩。 4、開場和結尾: 關于開場和結尾,可以參看《高效演講》的坡道與甜點。作者給出了四種好的開場方式和七種有力的結尾方式,也可以借鑒,包括:要有戲劇性的元素;激發(fā)興趣;展示吸引人的幻燈片、視頻或實物;鋪設懸念。 結尾方式上包括:鏡頭回放,號召行動,個人承諾,價值和愿景,重新審視,敘述對稱(前后呼應),詩意的激勵。此時需要的就是類似這樣屬于感性的內容。 關于舞臺呈現(xiàn),如果你做到了以上這些,作者和我們的感覺一樣,其實服飾等舞臺呈現(xiàn)方式并沒有那么重要。 結語: 沒有人不想成為舞臺的中心,沒有人不想成為一個受歡迎的講故事高手,如果不想讓這些變成你的遺憾和解釋,那就學習成為這樣的人吧! |
|
來自: 昵稱35320084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