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大眾對驢子似乎并沒什么特殊的感情,只認(rèn)為是用來干活的愚蠢的牲畜罷了,倒是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卻對驢子情有獨鐘。正如古人形容的“何處幽人驢子背﹐一鞭殘照苦吟詩”。據(jù)說唐代詩人賈島“推與敲”的故事就是在驢背上完成的。但是那些文人墨客似乎也只是在消極引退,或者政治失意,不得志的時候才會騎上他們的小毛驢,歸隱山林,淡泊自居,陸游 “細雨騎驢入劍門”時﹐是奉調(diào)離開漢中前線去后方成都的時候。而明代才子唐伯虎科場失意﹐絕意仕途時,才繪有《騎驢歸思圖》﹐并題詩:“乞求無得束書歸﹐依舊騎驢向翠微?!?當(dāng)他們春風(fēng)得意的時候,是不會想到去騎驢的,所以在中國的文人墨客的心中,毛驢更是一種淡泊凡俗紛爭,歸隱自然,甘于清貧,自得其樂的象征,就像張果老一樣,騎著小毛驢,拎著小酒瓶,優(yōu)哉游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