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àng | 上 | 古琴減字詳細解釋 |
| 是“上”字,不減寫。 彈法:于本位按彈后,左指向右走上一位得聲曰“上”。運指要挺勁,兩頭著實,有起有頓,則出音實在,而不漂浮。 |
|
 | | xià | 下 | 古琴減字詳細解釋 |
| 是“下”字,不減寫。 彈法:于本位按彈后,左指向左走下一位,得聲曰“下”。運指與“上”法同,而取向相反?!?a target='_blank'>上”“下”兩法,由“綽”“注”而生,而效用不同?!?a target='_blank'>綽”“注”合兩位為一位,融成兩聲成一聲;上下則分一位位兩位,化一聲為兩聲,都是作行腔用的。凡用“上”“下”,或一上一下或二上二下,或一上二下,或二上一下,最多有三上或三下的,都是因節(jié)奏而定。其上下的地位,務以協(xié)音為要,非可任意,漫無定準。 |
|
 | | yìngshàng | 硬上 | 古琴減字詳細解釋 |
| 是“硬上”兩字的減體式。 彈法:或單寫“更”字。按彈即上,運指堅實,有徑行直捷之意,與尋常的“上”有別。 |
|
 | | hǔshàng | 滸上 | 古琴減字詳細解釋 |
| 是“滸上”兩字的減體式。 彈法:或單寫“午”字。按彈得聲少息,即上一位有音,速過別弦接彈,這一上的聲音名曰“滸”。取音雖直而疾,仍有停頓連續(xù)之意,運指宜虛,與“硬”不同。如跑到水邊急切回步的意義,所以名為“滸”。 |
|
 | | chuōshàng | 綽上 | 古琴減字詳細解釋 |
| 是“綽上”兩字的減體式。 彈法:按彈音初出,速即帶音上一位曰“綽上”。與單“綽”不同,綽是由下位起勢至本位得音,借下位的音融混于本位的音內(nèi);“綽上”則發(fā)音在本位,收音在上位,是兩音迅疾相連。又與單“上”不同,上是本位按彈得音已完,再上一位有音,很顯明為兩聲;“綽上”則彈音才出,即帶音走至上位,仿佛成為一聲。 |
|
 | | zhùxià | 注下 | 古琴減字詳細解釋 |
| 是“注下”兩字的減體式。 彈法:按彈音初出,即帶音走至下一位曰“注下”。與單“注”不同,“注”是由上位起勢至本位得音,借上位的音融混于本位的音內(nèi);“注下”則發(fā)音在本位,收音在下位,是兩音快速的相連。又與單“下”不同,下是本位按彈得音已完,再下一位有音,很顯明為兩聲;“注下”則彈音才出,即帶音走至下位,聽去好像一聲。 |
|
 | | tǎngxià | 淌下 | 古琴減字詳細解釋 |
| 是“淌下”兩字的減體式。 彈法:按彈后乘音未完,速帶音緩緩淌至下位,運指而迂,與“注下”運指勁而速者不同。 |
|
 | | jìnfù | 進復 | 古琴減字詳細解釋 |
| 是“進復”兩字的減體式。 彈法:于按位彈得聲后,即上一位有聲曰“進”,隨即歸本位有聲曰“復”,共得三聲。運指先揚后抑,取音連活圓潤。 |
|
 | | tùifù | 退復 | 古琴減字詳細解釋 |
| 是“退復”兩字的減體式。 彈法:于按位彈得聲后,即下一位有聲曰“退”,隨上回本位有聲曰“復”,亦得三聲。與“進復”取向相反,運指先抑后揚,取音須連活圓潤則同。又有大小“進復”“退復”之分,視音位闊狹而定。 |
|
 | | fēnkāi | 分開 | 古琴減字詳細解釋 |
| 是“分開”兩字的減體式。 彈法:同弦兩彈,先于按位彈得一聲,指走上一位有聲,再乘音注歸按位彈一聲,所以叫做“分開”。計兩按彈聲,一走上聲,共得三聲。運指與“進復”同,也就是將“進復”退歸本位的“走音”,改彈一聲“實音”。 |
|
 | | wǎnglái | 往來 | 古琴減字詳細解釋 |
| 是“往來”兩字的減體式。 彈法:按彈得聲后,隨即退下一位,復上至本位,又退下一位,得三聲如退復退。也有用五聲的,即再上下一次,而成退復退復退。還有作退復退復的,稱為“二往來”,減字體式作“ ”。都是看節(jié)奏的緩急而定,總而言之,運指都要灑脫,取音才能搖曳。 |
|
 | | dàwǎnglái | 大往來 | 古琴減字詳細解釋 |
| 是“大往來”三字的減體式。 彈法:比往來的地位大些,即上下一位半的往來。 |
|
 | | xiǎowǎnglái | 小往來 | 古琴減字詳細解釋 |
| 是“小往來”三字的減體式。 彈法:比往來的地位小些,即上下半位的往來。 |
|
 | | wǎngláiyín | 往來吟 | 古琴減字詳細解釋 |
| 是“往來吟”三字的減體式。 彈法:按彈得聲后,即下一位急吟,又上至本位急吟,再下一位而止,與單用往來者不同。有說即以往來的走動為吟,那與單用往來的又有什么分別呢?殊失吟字的意義,其說實不足取。 |
|
 | | tǎngyín | 淌吟 | 古琴減字詳細解釋 |
| 是“淌吟”兩字的減體式。 彈法:按彈得聲后,緩下一位“細吟”,取得碎音,如水淌注,稍有回旋之意。 |
|
 | | jìnyín | 進吟 | 古琴減字詳細解釋 |
| 是“進吟”兩字的減體式。 彈法:按彈得聲后,進至上位用“吟”。 |
|
 | | tuìyín | 退吟 | 古琴減字詳細解釋 |
| 是“退吟”兩字的減體式。 彈法:按彈得聲后,退至下位用“吟”。 |
|
 | | jìnnáo | 進猱 | 古琴減字詳細解釋 |
| 是“進猱”兩字的減體式。 彈法:按彈得聲后,進至上位用“ 猱”。 |
|
 | | tuìnáo | 退猱 | 古琴減字詳細解釋 |
| 是“退猱”兩字的減體式。 彈法:按彈得聲后,退至下位用“猱”。 |
|
 | | fēi | 飛 | 古琴減字詳細解釋 |
| 是“飛”字的減體式。 彈法:按彈得聲后,或一上二下,從按處上一位,即下至按處,再下一位,停止在下位。或二上一下,從按處連上二位,退下一位,停止在上位?;蚨隙?,從按處二上即二下至按處,仍停在本位。運指迅奮,如鳥翼的飛行。 |
|
 | | fēiyín | 飛吟 | 古琴減字詳細解釋 |
| 是“飛吟”兩字的減體式。 彈法:按彈得聲后,上下也和“飛”相同,但須先將音迎住,然后上下飛行,每到一位,指下速連綿振動,取得碎音,如飛燕上下,細語呢喃,音響的長短高下,延續(xù)不斷為妙。 |
|
 | | fēnkāiyín | 分開吟 | 古琴減字詳細解釋 |
| 是“分開吟”三字的減體式。 彈法:右“抹”或“勾”得聲后,左指上一位急吟,隨向本位注挑或注剔一聲,就是分開中間夾吟。又有“吟分開”減字體式作“ ”,即右彈得聲后,左指即吟,吟后走上一位,再向本位注彈一聲,內(nèi)吟和分開兩個指法的連用,也就是吟于分開之上。 |
|
文章來源:管平湖古琴網(wǎng) 由博古琴軒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