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萬祥要重視腦卒中的康復治療(2007-09-16 20:05:13) 最新資料表明,在我國疾病譜中,腦卒中已躍居第二位,腦卒中的致殘率高達62.6%~70%,其中50%生活不能自理。長期以來,我國綜合性大醫(yī)院對腦中風急性期的患者注重藥物治療,忽視急性期的康復治療,在住院期間幾乎沒有開展康復治療,錯過了康復的最好時機。不少患者雖然保全了生命,卻遺留了嚴重殘疾,最后只能返回家庭,不能回歸社會??墒窃谟行┽t(yī)院,對腦卒中患者積極地進行康復治療,使他們90%能恢復步行,25%上下肢的活動功能基本恢復,可參加一些簡單的勞動和工作,而對照組只有60%能恢復步行,5%上下肢的活動功能基本恢復。所以早期康復治療可明顯降低腦卒中的致殘率和致殘程度。 腦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復主要發(fā)生在病后6個月內(nèi),尤其是頭3個月內(nèi),實踐證明,腦卒中在發(fā)病的半年之內(nèi),是肢體功能恢復的最佳時期,切不可忽視,要重視合理的康復治療,盡早進行。 腦卒中的康復治療要根據(jù)病情越早越好,一般來說,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只要神智清楚,生命體征平穩(wěn),病情不再發(fā)展,48小時后即可進行康復,而腦出血患者則相對較晚(病后2-3周)??祻椭委熢谀X卒中發(fā)病后前3個月效果最顯著,如不早期康復,肢體的運動可呈現(xiàn)異常行走模式,即誤用綜合征或廢用綜合征的形成,出院后再進行康復,常常事倍功半,不能達到預期目標,而腦卒中的早期康復治療可以最大程度減少殘疾對正常生活的影響。 腦卒中康復治療目的是:預防廢用性綜合征,防治壓瘡、肩一手綜合證、關節(jié)攣縮、廢用性肌肉萎縮、肩關節(jié)半脫位等常見的并發(fā)癥;促進功能恢復;充分發(fā)揮殘余功能;為主動性訓練創(chuàng)造條件;爭取生活自理、回歸家庭、社會及工作?!?span lang=EN-US> 腦中風康復治療包括三級,一級康復是在發(fā)病開始一月內(nèi),主要內(nèi)容包括正確的體位擺放,被動的關節(jié)活動度訓練,開始床上的主動活動訓練及床上自理活動。 二級康復一般為病后第2個月初至第3個月末。這一期患者的主動性運動開始恢復,但由于聯(lián)合反應、共同運動的存在和抗重力肌的痙攣而使運動不能很好隨意協(xié)調(diào)地進行,完成不了精細快速的運動。這一時期康復的目的是降低肌張力以緩解痙攣,打破共同運動的運動模式,盡可能訓練肌肉關節(jié)能夠隨意獨立的運動,提高各關節(jié)的協(xié)調(diào)性。內(nèi)容主要包括站立訓練、站立平衡、單腿站立、行走訓練和上下樓梯訓練,以解決患者行走問題。 三級康復為恢復后期及后遺癥期。患者多回到社區(qū)或家中進行康復,這一時期康復的主要目的是如何使患者更加自如地使用患側(cè),如何通過訓練更好地掌握各種家庭日常生活能力,在保證運動質(zhì)量的基礎上提高速度,最大限度提高生活質(zhì)量,使患者回歸家庭、社會及工作。 許多患者及家屬并不知道應該怎樣開展腦卒中的康復治療。其實,腦中風發(fā)病后可通過體位擺放、被動運動等,預防或減輕肢體痙攣及后遺癥的發(fā)生,待病情穩(wěn)定后即可開始主動訓練。由于翻身和關節(jié)被動運動只能預防褥瘡、肺炎和關節(jié)攣縮,并不能預防廢用性肌萎縮等其他后遺癥,也沒有明顯促進功能恢復的作用,所以對患者還要盡早開始下一階段的主動訓練。 為了達到較好的效果,腦卒中患者在康復治療過程應注意以下問題: ?、佟∽⒁庹5闹w擺放位置。要擺放好體位,重視對患肢的保護,不要讓患肢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以免導致關節(jié)僵硬,長時間壓迫患肢,阻礙患肢血液循環(huán)。從發(fā)病當日起,如果生命體征平穩(wěn)的患者,病人要盡量多活動患肢,如抬手、伸腿等。如果病人不能運動,家屬應該幫助病人在床上做肢體關節(jié)的被動活動,預防關節(jié)攣縮、肌肉萎縮?;顒踊贾珪r,動作一定要輕柔,以免過度牽拉肢體導致關節(jié)脫位或損傷。應合理選用床墊,床太硬易發(fā)生壓瘡,太軟使身體下陷不易變換體位。應每2小時翻1次身。每練一個動作,務必做到姿勢正確,注意力集中。每鍛煉一處肌肉,應使該肌肉連續(xù)多次受到一定強度的刺激,完成一定量的工作負荷,并逐步增加。在急性期,康復運動主要是抑制異常的原始反射活動,重建正常運動模式,其次才是加強肌肉力量的訓練。 ?、凇∫坏┗颊卟∏榉€(wěn)定后,就可以進行由臥位轉(zhuǎn)入坐位的訓練。坐位訓練應在軀干具有平衡能力時進行,由于患者臥床許多天要有一個適應過程,進行坐位訓練時可先抬高床頭30°,坐10分鐘,無頭暈心慌,然后從45°~9 0°,時間30分~1小時逐漸增加,以防止發(fā)生直立性低血壓。如果病人能在床上平穩(wěn)坐后,再雙腳下垂,進一步練習在床邊坐,可在病床邊放一把椅子,要求病人每天至少坐椅子3次,以避免長期臥床帶來的衰弱。 ③ 病人能獨立坐穩(wěn)后接著開始訓練站立。從坐位到立位的康復訓練方法是:以健手支撐床面,轉(zhuǎn)移到床邊雙腳擺正位置,雙手十指交叉 (患肢大拇指在最上面 )前舉并彎腰,將身體前傾,利用重心的前移,抬臀而使身體直立。 ④ 練習行走?;颊吣塥氉哉痉€(wěn)后,讓患者重心逐漸移向患腿,訓練患腿的持重能力。在患者可獨立站位平衡,患腿持重達體重的75%以上,并可向前邁步時,才能開始步行訓練。對多數(shù)患者而言,不宜過早地使用手杖,以免影響患側(cè)訓練。在步行訓練前,先練習雙腿交替前后邁步和重心的轉(zhuǎn)移,指導和糾正患者不正確的體姿和步態(tài),要囑患者在步行訓練中抬頭向前看,保持身體平衡。近年來有些醫(yī)院利用部分減重支持裝置提早進行步行訓練,使患者在步行能力和行走速度恢復方面均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⑤ 進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訓練。一旦患者肢體肌力有了較好的恢復,就要訓練日常生活能力,如自主飲食能力,自己如何穿脫衣物,如何進行人個衛(wèi)生清潔,排泄大、小便動作的自立,洗澡、做家務等,使患者盡量能達到生活自理,以減輕家庭、社會負擔,找回自尊,回歸社會、家庭。 ⑥ 除運動康復外尚應注意言語、認知、心理、職業(yè)與社會康復治療等。 ⑦ 腦卒中患者因偏癱、失語等后遺癥,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不少患者會有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等表現(xiàn),情緒波動大,悲觀、易怒、暴躁或抑郁、焦慮等不同表現(xiàn)的心理障礙,在這種情況下,家人要理解,想辦法改善病人的不良情緒,必要時可配合藥物治療。醫(yī)務人員要積極進行心理疏導,穩(wěn)定病人的思想情緒,通過溝通、說理、教育、暗示、心理分析、音樂、運動、放松靜默等多種心理治療方法,使病人樹立康復信心,解除心理障礙。 ⑧ 腦卒中康復治療實質(zhì)是學習,鍛煉,再鍛煉,再學習,是調(diào)動剩余腦組織功能的重組和強化殘余功能,增強代償能力,要求病人理解并積極投入才能取得良好的康復效果??祻褪且粋€持續(xù)的過程,應將康復貫穿于日常生活中。 康復訓練最好是在專業(yè) 患者有以下情況時不應做康復訓練治療:①安靜休息時心率>100次/分,舒張壓>120mmHg; 收縮壓>195mmHg,有勞累性心絞痛,心功能不全在II級以上,重度心律不齊,合并有心肌梗死;②上消化道出血;③呼吸道感染;④腎功能不全;⑤ 體溫在38oC 以上。 腦卒中的特點是,障礙與疾病共存,故康復治療應與藥物治療同時進行。腦卒中的藥物治療,不同病期應有不同的藥物治療,現(xiàn)在多主張中西醫(yī)結(jié)合的治療原則,有更好的治療效果。當病情穩(wěn)定進入恢復期時,西醫(yī)西藥主要以穩(wěn)定血壓、促進腦代謝和神經(jīng)功能的恢復為主,采用腦循環(huán)促進劑和腦代謝賦活劑的藥物,如尼莫地平、銀杏葉類藥物,西比靈、腦活素等。許多中藥也有較好效果,進行中醫(yī)中藥治療要根據(jù)中醫(yī)辨證施治的原則,因病因病機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 腦卒中患者常常表現(xiàn)為語言不利、半身不遂為主的兩大功能障礙,因為腦卒中患者大腦皮質(zhì)功能重組是有限的,要提高功能恢復的程度,使患者能夠恢復語言和運動功能,針灸、按摩與功能訓練等康復治療是極為重要的方法,通過針灸、按摩等治療,可以明顯改善語言和運動功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