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來源:楊雪 ![]() 本報記者 楊雪 劉先生在一家知名廣告公司工作,今年公司體檢時檢出肝癌。劉先生的公司為員工購買了10萬保額的重大疾病保險,同時他自己也購買了10萬保額的商業(yè)重疾險做補充,加上社保能報銷近半,按理說劉先生在經(jīng)濟上應該沒有太大壓力。然而事實上劉先生一家剛換了房子不久,積蓄不多,每月仍在還貸,女兒的鋼琴班要交錢,老家的父母每月要有贍養(yǎng)費,而自己卻因為身體的原因,需要長期調養(yǎng),未來很可能無法再回到高壓力的廣告行業(yè)。長期來看,個人職業(yè)前途未卜,短期內,家庭收入驟減,但各項支出卻依舊源源不斷,生病以前的正常生活開始難以為繼。 對于劉先生的保險代理人,中德安聯(lián)人壽的保險專家馮曌美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遺憾的案例。馮曌美表示:“很多人有購買重疾保險的意識,但對重疾險保額買多少并沒有理性的認知,往往覺得意思一下就夠了。以至于不幸真的發(fā)生,所購買的保險賠償只是杯水車薪,才后悔當時沒把保額設置得高一些。其實保額的設置是有據(jù)可依的,消費者可以跟保險代理人詳細咨詢,做通盤考慮?!?/p> A 通盤考慮 重疾保額有依據(jù) “首先要摒棄的觀念是得了那么重的病,反正也治不好,別浪費這個錢了?!瘪T曌美說這是很多人不想買重疾險時的托辭。衛(wèi)生部統(tǒng)計信息中心數(shù)據(jù)顯示,惡性腫瘤、心臟病、腦血管等重大疾病的治愈率逐年提高。以癌癥為例,目前從確診為癌癥開始,5年后依然存活的概率已提高到男性為65%,女性達到78%?!凹夹g在進步,重大疾病的存活率不斷提高,我們沒有理由選擇放棄,而是該未雨綢繆,為自己準備足夠的風險基金,應對不斷上漲的醫(yī)療費用?!?/p> 那么,在設置重大疾病的保額時,有哪些因素必須要考慮在內呢?通常,消費者會考慮到高額的治療費用?!安贿^,除醫(yī)療開支外,很多消費者會忽視重疾給家庭經(jīng)濟帶來的其他影響。比如,長病假或辭職養(yǎng)病而導致的收入損失、康復調理期間的營養(yǎng)費、護理費、房貸車貸等固定支出、家庭正常生活運轉的固定開銷等等。這些支出都會因為家庭收入銳減而給家庭的經(jīng)濟造成巨大負擔!”馮曌美強調。目前來看,重大疾病的醫(yī)療開銷通常在10萬到30萬,根據(jù)用藥和治療方法的不同選擇,醫(yī)保能報銷的比例也不等。術后恢復期通常在6個月到5年,期間的營養(yǎng)費、護理費也不可小覷。 馮曌美建議消費者根據(jù)年收入水平,以及投保人個人收入對家庭總收入的貢獻度來確定重疾保額。“對于年收入在12萬左右的投保人,我會建議重疾險的保額建議至少達到30萬。而收入在20萬以上的投保人,特別是家庭的主要經(jīng)濟支柱,我建議保額可以達到50萬,這樣才不會因為家庭的經(jīng)濟支柱身患重疾之后,整個家庭的的生活品質嚴重下降?!瘪T曌美說。 B 購買重疾險有竅門 既然重疾險作用這么大,對個人和家庭保障而言也相當重要。那么,怎樣選擇一份適合自己的重疾險產(chǎn)品呢? 保險專家認為,不同的人群 (包括年齡和性別的不同)在具體挑選重疾險產(chǎn)品的時候,可以有一定的差異。 重疾險通常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純消費型的產(chǎn)品,不帶任何資金返還;還有一類則是帶有儲蓄性質的返本產(chǎn)品,或是用壽險類的主險產(chǎn)品附加一份重大疾病險。 消費型的重疾險比較實惠些,我們說,買消費型的健康險更像是租房。消費成本低,可選擇余地大,覺得不喜歡、不合適,就可以換一個,退掉它的損失也不大。 消費型重疾險每年繳費較低,靈活性也比較強。一份一年買一次,或是每隔3-5年買一次的短期重疾險,就好比一年期或五年期的一份租約,“租金”便宜,覺得不合適自己了,只要不續(xù)保就行。 而一份保障期限為10年、20年,或是約定保到60歲、70歲為止的長期消費型重疾險,就像一份長期的住房租約 (當然類似這樣的租房合約,在現(xiàn)在的居民住房市場已經(jīng)很少,在商業(yè)用房租賃合同中較多些),使用一二十年,甚至三四十年。只要每年繳少量的“租金”,雖然最后的“產(chǎn)權”不屬于你,你也不能通過取得產(chǎn)權然后將房子賣出換回貨幣,但是已經(jīng)滿足了你在一定期限內的保障或使用需求。 購買具有返本條款的儲蓄型重疾險則好似“買房”,二三十年之后如果你還生存,就可以收回一筆資金,但是每年的繳費壓力比較重。 例如,一名40歲男性投保10萬元額度的某公司消費型重疾險,保障至70歲,20年繳費,每年繳費大約1500元。而這名男性在同一家公司投保一份10萬元額度的儲蓄型重疾險,保障期限同樣到70歲,同樣20年繳費,每年繳費額大約需要3200多元,原因是后者在你70歲時,會給付一筆較高額度的“祝壽金”,具有一定的儲蓄功能。 馮曌美認為,到底是買消費型的重疾險,還是買帶有一定儲蓄功能的重疾險,主要看個人的經(jīng)濟收入情況、消費習慣、行為偏好等因素??傮w來看,對年紀較輕,或者收入較低的人群,消費型的重疾險產(chǎn)品更合適些,因為費率優(yōu)勢更大。而對于40歲以上,又有一定經(jīng)濟基礎的人群而言,可以選擇消費型的產(chǎn)品,也可以選擇消費型與儲蓄型產(chǎn)品混搭配置的方式。 C 重疾沒買夠如何加保額 了解了重疾保額應該買多少之后,如果重疾保額沒買夠,該怎么辦呢?目前市場上的重大疾病產(chǎn)品有主險和附加險兩種。馮曌美建議消費者根據(jù)現(xiàn)有保險情況和偏好進行挑選。 對毫無重疾保障的人而言,馮曌美推薦目前市場上較受歡迎的“返還型”重疾險。它具有“有病治病,無病養(yǎng)老”的特點。以中德安聯(lián)的“安康福瑞綜合保障計劃”為例:涵蓋了20種未成年人重大疾病和45種成年人重大疾病,這種設計根據(jù)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實際重疾發(fā)生情況進行切分,能夠讓不同年齡階段的人以最高的性價比得到相應的保障;對于特定惡性腫瘤及12種輕癥重疾,分別擁有額外20%基本保額金額的特別保障;在重疾賠付上,推出重大疾病三次賠付,將重大疾病分成三組,在罹患重疾之后,將豁免保險費,同時保險合同并不終止,如果一年后不幸罹患其他組別的重大疾病,一樣可以獲得同等保額的賠付,相當于一次購買,三重保障。與此同時,在重疾保障之外,保險期間也享受身故保障。若被保險人在保險期內健康平安,則在保險期滿時還可以獲得100%基本保額的滿期金作為養(yǎng)老補充,安享晚年。 對于已有壽險保障,需要增加重疾險保額的消費者來說,可以在已經(jīng)購買的壽險產(chǎn)品上附加一份重疾險,但很多保險公司對于主險和附加險的保額有搭配比例限制,且對于部分非保證續(xù)保的重疾附加險來說,需要每年續(xù)保,如果身體健康狀況發(fā)生變化,存在保費提高或被拒保的風險。當然,如果消費者再買一份主險型或組合型的重大疾病保險,則不存在保額比例限制問題。 |
|
來自: youlanflight > 《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