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同學們強烈要求,讓發(fā)布一些關于高考作文模板的推文,上期小編整理了任務型材料作文,本期小編整理的是哲言型材料作文的寫作模板,結(jié)合題目探究和立意點撥,教你快速找準立意。 典型例題1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無窮的遠方,無數(shù)的人們,都和我有關?!边@是魯迅先生的一句話。這里的“我”是指我們每個人。“我”的存在對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有影響。當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人們的情感和價值觀越來越多元的時候,無論是看遠方,還是看身邊,魯迅先生的這句話都會讓我們想到很多…… 要求:自擬題目,自定立意,自選文體(除詩歌外),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步驟一:讀題】 這是一道名言名句型材料作文題,立意角度較多,分析立意時可以具體分析名言名句的意思,寫作時可以從以下方面構(gòu)思: “都和我有關”首先可以理解為“我”與他人的關系。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員,都與他人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所以我們心中應該心懷大愛,關愛身邊的每一個人,做到心中有他人,眼中有世界,這樣我們生活的世界才會變成溫暖的天堂;“都和我有關”其次還可以理解為一種心懷天下的人生境界。在歷史的長河中,那些彪炳史冊的偉人無不具有心懷天下的人生境界,他們認為天下蒼生疾苦與自己有關,國家興亡與自己有關,為此他們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他們“先天下之憂而憂”。新時代的我們更要樹立這種心懷天下的高度責任感,心懷祖國,胸懷天下。 “‘我’的存在對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有影響”可以理解為每個人都不應妄自菲薄,每個人的力量都不弱小,每個人都可以從“我”做起,為集體貢獻自己的力量。 “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人們的情感和價值觀越來越多元”,暗指當今的人們受各種錯誤觀念的影響,從而導致價值觀的扭曲,面對錯誤的價值觀,“和我有關”很重要。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人們卻變得自私、冷漠,有些人錯誤地認為自己與他人沒有關系,“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明哲保身。殊不知,過于關注自我就是孤立自己,而助人就是助己。只有人人都無私奉獻,每一個自我的利益才能得到切實保障。 【步驟二:提取關鍵信息】 和我有關 影響 價值觀多元 1.心中有他人,眼里有世界。 2.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心懷天下。 3.批判“個人渺小說”,呼喚從“我”做起。 4.批判錯誤的價值觀,呼喚“和我有關”的高尚品行。 5.批判自私自利,呼喚無私奉獻。 當一滴水融入海洋 滾滾河流中,我是一滴水。渺小嗎?可是也許我決定著一株植物的命運。 大千世界里,我是一朵花。卑微嗎?可是也許我打破了一片土地的荒蕪。 魯迅說:“無窮的遠方,無數(shù)的人們,都和我有關?!蔽覀兊男袨橛绊懼車氖澜?,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心懷他人,肩擔天下。 樹立責任感就是要培養(yǎng)職業(yè)責任意識。 是一支火把,就應照亮一段道路;是一把斧頭,就應開辟一片坦途;是一縷陽光,就應溫暖一方土地;是一捧清水,就應洗凈一片污濁。人人地位不同,個個責任重大。有了職業(yè)責任意識,才有了王順友幾十年在山間小路的行走;有了職業(yè)責任意識,才有了“神七”宇航員執(zhí)行任務時的沉著冷靜。培養(yǎng)職業(yè)責任意識,是樹立責任感的基石。 樹立責任感就是要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意識。 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員,每個人都與社會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每個人都要對自己負責,更要對社會負責。紅燭照深山,溫暖灑人間。李桂林、陸建芬肩負著傳播文化的責任,將希望灑滿荒蕪之地,將沙漠變?yōu)榫G洲,從此,文明的種子在深山中生根發(fā)芽,文化的光芒在深山中熠熠奪目?!拔m”這個看似渺小的名字,卻代表著一個城市的社會責任意識。無聲奉獻,更顯其偉大;心懷社會,更顯其崇高。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意識,是樹立責任感的保障。 樹立責任感就是要培養(yǎng)國家責任意識。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本凵衬艹伤改艹婶?,如果每個人都有國家責任意識,那么我們的國家必會長盛不衰。正因為擁有國家責任意識,才有了屈原的《離騷》,才有了文天祥的《正氣歌》,才有了張自忠的殺敵報國,才有了梅蘭芳的蓄須罷演。愛國主義是永恒不變的主題,培養(yǎng)國家責任意識,是樹立責任感的最高境界。 反觀當下,責任意識的缺失成為社會的一大通病。范美忠一跑留罵名,專家們偏愛“孔方兄”,學者們執(zhí)著于閃光燈,媒體渲染浮夸成通病。樹立責任意識,自古重要,而今更是必不可少。因為真正的偉大不是“自?!?,不是“獨善其身”,而是奉獻,是博愛;真正的明智,不是割裂自己與他人的關系,而是始終將自己與他人聯(lián)系在一起,共同為一個崇高的目標奮斗! 相信自己對別人的影響,相信別人與我們息息相關,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傳播愛與善良。如何讓一滴水不干涸?請將它融入海洋! 【名師精評】 本文巧借一滴水取譬,講述了當一滴水融入海洋便不再渺小,當一個人融入社會、奉獻社會便堪稱偉大的道理。文章采用并列式兼對照式的結(jié)構(gòu)形式,從職業(yè)責任到社會責任再到國家責任,逐層深入,有理有據(jù),正反對照,聯(lián)系現(xiàn)實,批駁責任意識缺失的現(xiàn)象。結(jié)尾扣題,水到渠成。 典型例題2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自己的感悟和聯(lián)想,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流星耀眼地劃過天空,人們都會去仰望,并且會贊嘆它的壯觀;星星每晚都會在空中閃爍,人們卻好幾個月都不會去望一眼天空,甚至忘記了它們的存在。 要求:①選準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擬題目;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文體特征鮮明;④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 【步驟一:讀題】 這是一則材料作文,材料是一段富含哲理的語段。 材料的主要內(nèi)容有兩層:人們贊嘆流星劃過天空壯觀;人們好幾個月不望天空,忘記星星的存在。這兩層之間的聯(lián)系是星星,同樣是星星,人們卻是兩種態(tài)度,一是仰望,覺得壯觀,一是忘記存在。 為什么呢?因為流星十分稀有,一劃而過,十分耀眼,而那些星星卻是比較常見,每晚都在空中閃爍。這說明人們都感動于壯觀的事物而忽略平凡的事物。 【步驟二:提取關鍵信息】 流星 耀眼 贊嘆 星星 平凡 忘記 1.偉大與平凡。 2.關注平凡。 3.人們的思維定式。 平凡,不可忽視 人們關注流星,是因為流星的壯觀;人們忽略星星,是因為星星的默默無聞。殊不知,偉大源自平凡。平凡,不可忽視。 荀子在《勸學》中說:“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說的就是沒有平凡的積累就沒有偉大的道理。人們總是感嘆于王羲之的書法名作《蘭亭集序》,認為《蘭亭集序》無與倫比。真實情況也是這樣,《蘭亭集序》的偉大在于它的飄逸,在于它的流暢,在于它的驚艷。但是我們不能忽視的是:《蘭亭集序》并不是簡簡單單就寫出來的,有了王羲之先前看似平凡的準備工作,才有了他日后的厚積薄發(fā),才有了《蘭亭集序》的聞名于世。 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巨大的建筑,總是由一木一石疊起來的,我們何妨做做這一木一石呢?我時常做些零碎事,就是為此?!惫畔ED偉大的哲學家柏拉圖,給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作品、豐富的理論,從這個方面說,他是偉大的;但我們也不能忽視他早年的遭遇,早年的他,是平凡的。正是當年的平凡,成就了他后來的偉大。同樣,年輕的安徒生是平凡的,他當過學徒、干過劇院雜工;但后來的安徒生是偉大的,因為有《安徒生童話》傳世。這正是源于他當年平凡生活的積累。 偉大令人感嘆,平凡也令人感動。 《背影》中身體肥胖的父親是平凡的,連做的事情也是平凡的:他只不過是在兒子要去遠方時給兒子買了幾個橘子,不過是拖著肥胖的身子穿過鐵道,爬上月臺。但正是這平凡的場景感動了兒子,也感動了閱讀過這篇文章的所有人。 生命,需要平凡。正是因為平凡,我們可以讓思緒自在地飄蕩,讓笑臉盛開在生機勃勃的原野,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唱一支熱烈而充實的歌曲;正是因為平凡,我們可以讓理想自由地飛翔,讓汗水滴落在曲曲折折的路上,在肥沃的人生大地上,播撒圣潔而偉大的種子。 平凡,不可忽視。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平凡的:每天早起打掃街道的清潔工是平凡的,但正是因為他們的平凡付出,才有了干凈、整潔的街道;每天早出晚歸的工人是平凡的,但正是因為他們的平凡付出,才有了我們?nèi)粘I钪胁豢苫蛉钡纳唐贰?/span> 始于平凡,終成偉大。 【名師精評】 文章有三個特點:①觀點明確,文章從作文材料入手,先分析材料的內(nèi)涵,然后得出文章的論點——平凡,不可忽視;②論據(jù)充分,文章選取了王羲之、柏拉圖、安徒生等人的事例證明文章的觀點;③結(jié)構(gòu)嚴謹,文章開篇引用材料內(nèi)容,中間緊扣“平凡,不可忽視”的論點,結(jié)尾升華主題,結(jié)構(gòu)十分嚴密。 典型例題3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自己的感悟和聯(lián)想,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倌愕氖种羞磺l線,但每次穿過針眼的只能有一條。 ?、谙氪掖颐γΦ厝ネ瓿梢患乱云谶_到加快速度的目的,結(jié)果總是要失敗的。 要求:①選準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擬題目;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文體特征鮮明。 【步驟一:讀題】 本題共有兩則材料。材料①中,“一千條線”比喻要做的所有事情或者人生的種種目標、各種想法等;“每次穿過針眼的只能有一條”比喻人每次只能處理一件事情、實現(xiàn)一個目標、將一個想法付諸行動等。材料②是對材料①的補充說明:匆忙會導致失敗,欲速則不達。綜合這兩則材料,可以進一步思考:面對紛繁復雜的工作、學習,我們應該怎么辦?面對人生的宏偉目標,我們應該怎么辦?面對 “一千條線”,我們應該做的就是有順序、有條理、有選擇、從容鎮(zhèn)定地穿好當下的那一條線。 【步驟二:提取關鍵信息】 一千條 每次 只能有一條 匆匆忙忙 快 失敗 1.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2.人生需要規(guī)劃。 3.欲速則不達。 握緊唯一的線頭 張藝馨 如果一個人手里攥一千條線去穿針,他可能一根也穿不過去;如果一個人專注于把一條線穿過去,他總會成功。線好比我們的人生目標,針好比時間的限制,人生目標太多而不按序?qū)崿F(xiàn),終究會一事無成,唯有有次序地做好人生中的每一件事,才能擴展生命的寬度,實現(xiàn)生命的最大價值。 十年磨一劍,一劍驚世俗。在一次作家見面會上,一男子問他身邊的女士寫了多少部作品,女子回答一部,男子內(nèi)心十分鄙夷,聲稱自己已經(jīng)寫了三百多部,又問起作品名字,女子的回答讓他目瞪口呆,這位女士正是《飄》的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米切爾用了十年的時間寫成一部作品,她不追求作品的數(shù)量,而是一心想把這一部作品寫好,因此她成功了。而那位男子的三百多部作品卻無一聞名于世。我們每天也有很多任務要完成,但只有像米切爾那樣,不急不躁,把全部精力付諸一件事上,才能把事情做到極致,才能有能力去完成其他任務。 十年走四方,四方路不通??先R文發(fā)現(xiàn)沙漠中有個村莊,緊靠綠洲,可幾十年來一直沒人能從村莊走到綠洲,他到當?shù)卦儐栐?,原來村里人不認識北極星,每次都盲目向著不同方向走,最終迷失方向,頹廢而歸。村民走不出沙漠是因為沒有明確的方向,許多人事業(yè)艱難是因為選定了太多方向而無所適從。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很難完成所有目標,倒不如把有限的精力灌注到一件事上,明確唯一正確的方向,沿著這個方向前進,終將看到肥美的綠洲。 羅曼·羅蘭說過:“與其花時間和精力去鑿許多深井,不如花同樣時間和精力去鑿一口深井?!焙芏嗳吮г股钐?,目標可望而不可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們放不下的東西有太多,心中裝了太多目標,而身體只有一個,又怎能全部實現(xiàn)?給自己一個能夠休憩的空間,學會取舍,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目標,像針穿線一樣專心去做,自然就卸下了沉重的包袱。 你手里有數(shù)千條線,你所要做的,就是扔掉雜亂的那些,握緊唯一的一條,去穿針。 【名師精評】 這篇文章緊扣材料,立意準確,且觀點鮮明,條理清晰。文章的題目巧妙概括材料,又展示了中心論點,非常醒目。開頭由分析材料入手,引出“有次序地做好人生中的每一件事”的論點,接著通過兩個典型事例的分析論述,有力地證明了中心論點,又引用羅曼·羅蘭的話從理論上進行了論證。本文論證手法多樣,內(nèi)容充實,語言簡潔凝練,展示了作者較高的文學素養(yǎng)。 巧妙提煉名句精髓 1.審讀名句含意,揣摩命題意圖。名句一般是長時間積淀下來的不可隨意更改的哲理性語言。因此考生在審題時,要先理解其中所蘊含的生活現(xiàn)象或哲理,再將其置于當今時代背景下去分析解讀,發(fā)掘其中的合理和不合理的部分。考生應注意看問題要全面,不能片面,要挖掘材料或題目中的隱性信息,揣摩命題者的意圖,圈定寫作對象、范圍和重點,明確立意,明確文體。 2.層層剖析名句,確立文章主旨。此類作文往往要求考生自定立意,這就意味著考生可以贊同名句所闡述的觀點,也可以辯證分析,指出名句觀點的片面性或不合理的地方。主旨的確立取決于考生對名句的含意的理解,因此,考生要多角度思考,甄選最佳立意。文章立意要深,必須透過表面的人或事,進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具體到抽象的深入思考與分析,發(fā)掘出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和鮮明個性。 3.緊扣材料構(gòu)思,行文有理有據(jù)。考生在寫作時,要研究題目所給的材料,提煉出適合自己文章主旨的材料,“為我所用”??忌鷩@文章的觀點對引用的材料含意進行簡要分析時,要注意分析得當,語言精練??忌谝貌牧?、分析材料的基礎上提出中心論點時,所提煉的論點一定要精準、簡潔。 |
|
來自: 寒龍cc3a2ufypu > 《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