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薈《癤踵翁》、《尊體》
王羲之族孫——王僧虔 王僧虔,為王羲之四世孫,喜文史,善音律,工真、行書。書承祖法, 豐厚淳樸而有骨力。王僧虔二十歲時,很擅長隸書,宋文帝見到了他書寫的素扇贊嘆說:“不僅僅是筆跡超過子敬(王獻之),而且典雅的風度也在他以上?!蓖跎c二子王志、王慈都是當時大書法家。 王僧虔《太子舍人帖》 王慈《栢酒帖》。王慈善隸,行書。其草書運筆圓渾,含蘊凝重,然體態(tài)十分靈動,縱橫姿肆,使人聯(lián)想到王獻之書作風格。 王慈《汝比帖》
王羲之族孫——智永 智永和尚,南朝人,本名王法極,字智永,會稽山陰人,書圣王羲之七世孫,第五子王徽之后代,號“永禪師”。智永善書,書有家法。他將王羲之作為傳家之寶的《蘭亭序》,帶到云門寺保存。云門寺(原名永欣寺)有書閣專供練字,智永發(fā)誓“書不成,不下此樓”。就在這座冷冷清清的小樓里,他如癡如醉地練字長達20年,毛筆用了一支又一支,他常把用壞了的毛筆扔進大甕,天長日久,就積了好幾甕。智永后來把這些毛筆集中埋在一個地方,自撰銘詞以葬之,時稱“退筆?!?。
智永對后世書法影響深遠。他創(chuàng)“永字八法”,為后代楷書立下典范。并臨《真草千字文》八百多份,廣為分發(fā),幾可視為教科書,其影響遠及日本。即使現(xiàn)在,依然是書法學習的經典教材。
瑯琊王氏,歷經多次朝代更替、戰(zhàn)亂頻仍,三百年間,香火不滅,書法一直未斷傳承,各代都有書法大家,但留存下來可考姓名和作品的不多,流傳至今的墨跡作品多為唐摹本,實是一大遺憾。 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更多瑯琊王氏書法佳作,以此紀念這個曾為中國書法創(chuàng)下了無數(shù)佳作的名門世家! 王羲之《遠宦帖》 王羲之《二謝帖》 王羲之《胡桃帖》 王羲之《樂毅論》 王羲之《孔侍中帖》 王羲之《大觀帖》 王羲之《平安帖》 《鴨頭丸帖》,行草,唐摹本。王獻之書。絹本,縱二六·一厘米,橫二六·九厘米。上海博物館藏。此帖為王獻之給友人的便札,是他行草的代表作。起首是尋常應答,故運筆稍緩,似行書。后半部分筆底漸活,運筆漸快,行筆流暢靈動,更接近草書,欲與朋友晤談的迫切心情,躍然紙上。
王獻之《新婦地黃湯帖》 唐人摹本 縱25.3厘米 橫24.0厘米。日本東京臺東區(qū)書道博物館藏。 王獻之《新婦地黃湯帖》,唐人摹本。紙本,縱25.73厘米,橫24.0厘米。地黃湯乃一中藥名,這是有關該藥的尺牘。王獻之真跡未能傳承至今,作為模本墨跡有數(shù)種傳世,其中之一即此《地黃湯帖》,全篇書風柔韌兼?zhèn)?,沉著軒昂,一氣呵成?/span>
王獻之 《鵝群帖》傳為宋人米芾臨本??倘搿洞净w帖》 王獻之《餘杭帖》(又稱《觸事帖》)拓本。行書。六行,五十一字。入刻《淳化閣帖》卷九。 —————— 1、微信書法達人秀正在火熱報名中,書法易廣邀全國書法人士參秀,請加微信號(shufayi01 )咨詢,書法收藏及商業(yè)合作加以上微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