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法會初二下午,三位法師帶領(lǐng)居士們進行《廣論》學(xué)習(xí)交流。 臨近尾聲,師父提了一個問題:有人問師父,您為什么出家。師父反問居士們思考這個問題:師父為什么出家? 宗麗根據(jù)師父提示,試著回答了這個問題:首先出家是非常殊勝的,是出世間的專修,跟我們在家修行有很大不同。師父之所以出家,弟子猜想,一定是夠量的出離心生起來,觀無常、念惡趣、觀苦,深切感到“世間如火宅”,看到如母有情在輪回里受苦心生不忍,如坐針氈,實在受不了了,就出家了。 大家笑了。一位師父說:出家前一天晚上還真夢見著火了。 有居士對“如火宅”發(fā)表了看法,說自己也懂得“在家如火災(zāi)”的道理,可是自己家庭的修行環(huán)境非常好,家人都支持,有專門的閣樓供念經(jīng),好像沒有理由出家。 師父笑了,說了自己的例子。他說出家前自己是個“十全居士”,家里經(jīng)濟條件好,有房有車,有自由有閑暇修法,一切似乎都很完美。但是他說:這樣修道次第不行,太慢了,必須得出家。家人希望等到女兒高考后,他說不行,不能等了。于是決然出家。 師父說:如果在家庭環(huán)境好的情況下出家了,別人也更能感受到出家的殊勝。 宗麗思忖,師父提出那個問題的初衷和悲心,是要大家每個人思維自己:為什么還在家?出離心怎樣? 大寶恩師希望多一些人發(fā)心出家,宗麗領(lǐng)悟其中悲心,必也是借此激發(fā)大家多多思惟在家過患,生起并堅固增上出離心。即便不能出家,也要“心羨出家”。 問自己:為什么還在家?因為有孩子,有家庭,有工作?因為修行違緣多多?因為在家順緣多多? 一件一件地翻曬自己那些牽絆:是的,我有世間令人羨慕的工作,清閑而高薪;我有好幾套房子,有美滿的家庭和可愛的小孩,有父母在堂,上有老下有小,肩負贍養(yǎng)和教育的責(zé)任,還有那么多親戚他們會怎么看 ...... 理由很充分嗎?再看悉達多太子當(dāng)年是怎么出家的。他放棄的是擁有整個國家的財富和地位 ,美妻嬌兒。在“金輪圣王”和“出家修行”的選擇題中,他選了后者。天淵懸殊的比較,讓人怎能不為貪戀現(xiàn)世的卑劣想法而無地自容! 世間的違緣、順緣,都可以成為修行的臺階,也都可以成為修行的羈絆,要看心在哪一邊了。 宗麗總結(jié): 一切都可以成為借口,如果你還沒有生起夠量的出離心。 一切都無可阻擋,如果你已經(jīng)生起夠量的出離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