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字形具有多筆平行的同向筆畫時,鄧石如的處理手法可謂是匠心獨運,如“之”“世”“此”“涉”“隨”等字。“之”字的三豎畫自左而右逐漸拔高,分別呈現(xiàn)出方、圓、尖的變化?!笆馈弊钟挟惽ぶ睿钊朔Q奇的是,在起筆當(dāng)中竟然有方筆的創(chuàng)造。篆書慣常使用以圓筆居多,方筆極為罕見,這與鄧石如早期篆書筆畫較細有一定的關(guān)系。如果像晚年一些作品那樣,筆畫很粗壯,則難免會顯得突兀,正可謂見微知著,不拘定式?!半S”字中自然入紙的筆畫極多,“ ”“ ”“ ”等幾處最為顯眼,多而不亂,避免相互沖撞。

之 
世 
此 
涉 
隨
如果說起筆決定了一個字的框架,收筆則決定了一個字的成敗好壞。鄧石如的收筆有一個明顯特征就是受到隸書的影響?!耙病薄靶恪薄澳尽薄按蟆彼淖终宫F(xiàn)了這一特征?!耙病薄靶恪倍质展P漸粗,略帶弧度,筆畫飽滿有力,“木”字中右側(cè)“ ”筆畫,收而頓挫,更為明顯?!按蟆弊钟兴墓P垂畫,兩筆長豎畫差異很大,雖然有刻工的作用,但可以想象,原跡勢必也是非常明顯的。 
也 
秀 
木 
大
當(dāng)有多筆下垂筆畫時,參差錯落,加以長短變化,是一個根本原則,然而如何使字形妥帖而均衡,從視覺效果上感覺到很平穩(wěn),則是臨習(xí)時要考慮的重點。 “南”“代”二字皆有三筆豎向筆畫,“南”字突出中豎畫,“代”字自右而左漸長,一穩(wěn)重一欹側(cè),各見手法變化之妙?!叭荨薄皫А倍钟兴奈骞P豎畫,“容”字外側(cè)筆畫短而內(nèi)側(cè)長,“帶”字中間長而兩側(cè)短,各見妙趣,因字而化。“焉”“蔦”二字中“ ”筆畫一垂直一平放,各臻其妙?!榜墶薄案薄皞薄盀椤睅鬃钟卸喙P豎向筆畫,既要考慮到左右偏旁各自的要求,又要考慮到整個字形的特點,既有錯落之變,又有最終的和諧。 
南

代 
容 
帶 
焉 
蔦 
駢 
俯 
傷 
為
“無”“澗”“鸞”三字涉及到整個字形的對稱或局部對稱,書家充分考慮到筆畫的錯落變化以及最終的協(xié)調(diào),安排得有條不紊,值得推敲。 
無 
澗 
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