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界心血管頻道 聲明:本文由入駐搜狐公眾平臺的作者撰寫,除搜狐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場。 有真就有假,高血壓也不例外。如果在臨床中錯把李鬼當李逵,可不僅僅是勞民傷財這么簡單…… 作者:李沐梓 來源:醫(yī)學界心血管頻道 在臨床中,如果“假戲真做”,錯把假性高血壓當作真性高血壓治療,不僅加重了患者的治療負擔,還會增加老年患者心腦血管事件的發(fā)生風險。因此,正確認識并重視假性高血壓,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 1、假性高血壓,究竟是何方神圣? 假性高血壓指,用常規(guī)的袖帶測壓法所測得的血壓值高于經動脈穿刺直接測得的血壓值,假性高血壓的發(fā)生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多見于老年、動脈硬化及糖尿病患者,也可見于青少年,其中老年人假性高血壓的檢出率為40%。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1]將假性高血壓定義為:袖帶測壓比直接動脈內測得的收縮壓高10 mmHg和/或袖帶測壓比動脈內舒張壓高15 mmHg。此外,血壓的假性升高現象還包括白大衣高血壓、夜間單純性高血壓等,家庭血壓監(jiān)測和24小時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對此類現象的識別起著重要作用。 ![]() 2、假性高血壓,是怎么發(fā)生的? 假性高血壓可分為收縮期、舒張期假性高血壓及袖帶充氣性高血壓。收縮期/舒張期假性高血壓的發(fā)生是因為動脈中膜增厚導致的動脈僵硬,在袖帶測壓時,因血管不能被壓縮,致使所測得的血壓比血管內的實際血壓高,且動脈壁每增厚1倍,可造成32 mmHg的血壓測量錯誤。 隨著年齡的增長、動脈彈性及順應性的逐漸降低,假性高血壓日益成為不被熟知的安全隱患。當降壓治療對血壓本身無明顯影響但出現體位性低血壓癥狀,如頭暈、黑朦等時,一定要意識到發(fā)生假性高血壓的可能。Mejia等[2]研究發(fā)現在袖帶充氣時,少數患者的動脈內血壓隨之升高,其機制尚未明確。 3、假性“高血壓”,降壓不就完了?錯! 由于假性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升高是一種假象,若不能正確認識到這一情況,錯用降壓藥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一般假性高血壓患者的降壓治療療效都比較差,如聯合使用降壓藥物或加大降壓藥物的劑量,動脈內血壓過度下降可引起腦、心、腎等臟器的灌注不足,發(fā)生缺血性腦卒中、心絞痛、心肌梗死或腎功能不全等意外事件。 ![]() 在臨床診治的過程中,醫(yī)生需結合患者病史、臨床特點以及特殊檢查(PWV、ABPM、雙上肢X線檢查等),進行假性高血壓高?;颊叩暮Y查。 盡管假性高血壓的發(fā)生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升高,但也不可因此輕易忽視年輕人群的發(fā)病。此外,以下幾種情況提示患者可能存在假性高血壓: ①經袖帶測壓法測定,患者存在持續(xù)的高血壓,而無明顯的靶器官損傷,如心臟肥大、腎功能不全或眼底改變; ②高血壓患者經抗高血壓治療后,出現低灌注現象,如頭暈、暈厥、黑朦等癥狀; ③高血壓患者經過正規(guī)降壓藥物種類和劑量的反復調整,血壓狀況并未得到改善或對高血壓藥物出現耐藥情況; ④兼顧頸椎病、血壓計使用不當等情況的發(fā)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