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現(xiàn)藏于英國大維德基金會的一對元青花云龍紋象耳瓶是清晚期從北京的智化寺流出,堪稱世界公認的中華瑰寶。 揚州博物館藏元代藍釉白龍紋梅瓶,此梅瓶在揚州民間輾轉了600多年,原初是揚州輕工機械廠工人朱立桓先生的家傳之物,后被他以18元的價格賣給了揚州文管會,現(xiàn)有外國人出價40億元天價向揚州博物館欲購買,但未能如愿。(詳情看以下載圖) 遼寧省博物館藏元青花松、竹、梅紋八棱獸耳大罐,此罐現(xiàn)被專家估值2億元人民幣,于這個同樣紋飾同樣造型的一共存世有3件,泰國國家博物館藏有一件,另一件存于外國私人藏家手里。此罐原藏于遼寧省民間一對農民夫妻手里,后以20元人民幣的價格賣給了遼寧省博物館。 武漢博物館藏元青花四愛圖梅瓶,此梅瓶原是武漢市文物商店在民間一位中年農民手里以500元價格購得,(詳情請看載圖)現(xiàn)是武漢市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以上僅介紹這5件著名的國之重器,它的前身全都出自民間。象這樣的稀世瑰寶在民間其實數(shù)不勝數(shù)。 以往文博界的體制內“專家”總按以前的老套路,不去民間考查實踐,憑滿口胡說:存世汝瓷只有67件,全球柴窯柴瓷只有1件半的謊謬言論。其實真正的柴窯柴瓷有的資深藏家一人就珍藏了數(shù)十件之多,這里僅提供二件實物照片供大家驗證一下。 下面再來兩件筆者藏的元、明瓷器珍品驗證一下元青花是不是全球不到300件,民間沒有元青花;或明永樂以前沒有打官款的瓷器,民間根本沒有官窯器之誤說。請看下圖: 這是一件開門的元青花神仙人物故事圖八仙八棱獸耳大罐,本罐以獨特的八棱形制作,采用進口蘇麻離青繪制,特別是本罐采用獨有的素描法(即鐵線描,單線描)繪制而成,主題圖案又采自天上的八個神仙人物來描繪,這在整個元代青花瓷器中是絕無僅有的,也是第一次出現(xiàn),這也表明了元代工匠在試燒元青花的過程中大膽試用了蘇麻離青料在方型器物上繪畫神仙人物的效果,后來又進一步演化到凡間人物、山水、花鳥、走獸等題材。致此慢慢演化到官窯的文人畫制作。 這種以素描法繪畫人物畫一直延續(xù)到明代空白期都有出現(xiàn)。怪不得收藏界有很多人士都認為本罐是明代空白期的,也就不足奇怪了。理由是本罐無論是造型、用料、胎釉成色、繪畫風格,人物開臉,制作等完全符合元代早期的特征,工匠還在露胎的底部用竹刀特意刻了個“一”字作標志。 這充分證明了元代工匠制瓷是嚴格按等級處分的。特別是本罐幾乎含蓋了元代瓷器所有痕跡特征,凡元青花上所出現(xiàn)的一般痕跡特征,在本罐上都列列在目,為此毫不夸獎的說本罐定為元青花標本之母決不為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