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雜草與農作物一直是生存中相依相克的植物,為了保證農作物的生長與收獲,人們一直是以辛勤的耕鋤為手段控制雜草的生長,長而久之,都是以地面干凈無草為榮。 在果農都把果園的草除的一干二凈時,有人卻在果園種草,你會怎么想,這人是瘋了嗎? 當然不是,在果園生草是一種新型的果園管理技術。 如在果業(yè)生產中,樹體高大的果園里,生草的“利”是大于“弊”的。 一、雜草帶來的“弊”端 1、爭肥爭水爭空間,草類生長也需要從土壤中索取水肥營養(yǎng)。在矮桿農作物種中,草能爭陽光,爭空間,有時還能嚴重影響著作物的生長與收獲。而在干體高大的蘋果、梨等果園中其影響是微不足道的。 2、除草引起的傷害,為了消除雜草的危害,除了需要大量的人工資源以外,還采用了各種除草劑,又引起了除草劑藥害。有的傷根,有的傷葉、傷果,嚴重的還引起死枝死樹現(xiàn)象。實際上任何能除草的藥物,其使用后都會直接或間接傷害果樹,實踐中這些情況屢見不鮮。另外,有人為了減輕體力,采用機械除草,一年多次進行翻耕,對果樹根系的傷害引起的樹體衰弱的事例也很多。 二、生草的好處 1、生草能轉化營養(yǎng)培肥地力。草類多數(shù)為淺根的喜氮植物,在果園中大多數(shù)吸取的是表層10公分左右土壤中的氮素,通過刈割自然死亡后,草類本身會轉化為有機質。有人做過計算,大多數(shù)草類的養(yǎng)分回饋是索取的30—40倍,甚至更多。不少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還利用土地休閑長草后翻耕來恢復地力可見果園生草“利”是大于“弊”的。 2、生草能增加土壤通氣性。雜草根系在生長中從土壤中爭得了各自應有的空間,等它們死亡后,根系部位會成為上下通透的管道,無意中改變了土壤的通氣性。 3、生草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膠東地區(qū)多數(shù)年份春季干旱缺雨,雜草也不會旺長,但它有自我保持土壤水分的功能。 4、生草會引來生物,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草類本身的死亡,會引來大量的生物及菌類的生存繁殖,其多數(shù)是對果樹生長有利的。在國外,100多年前生草已得到了推廣應用,不少發(fā)達國家,在生長季特意向草上撒施氮肥,促其旺盛生長,再通過刈割,變廢為寶。有的國家測試過,種草一年可提高土壤有機質0.1%—0.3%。 那如何來生草呢 因地制宜,生草種草 1、以草抑草。本人通過多年觀察發(fā)現(xiàn),我區(qū)早春不少果園中薺菜、苦菜等矮生草類較多,除了供人們享用之外,任其生長不要鏟除,直到枯死覆蓋地面。其它草類如馬齒莧等,很難成災,而鏟除后的果園馬齒莧菜卻屢除不盡。 2、機械刈割。在自然生草的果園,對高桿草多的園片,當草高度達到50公分以上高度時,用割草機刈割是人工除草效率的8—10倍,草腐爛后都是有利于果樹生長的有機物。在刈割過程中要注意對幼樹桿體的保護防止傷害樹干,生草其“利”是遠大于“弊”的。 3、選擇用草,為了減輕刈割之苦,可以選擇鼠茅草、三葉草、黑麥草等矮桿草類。讓其生長四年左右翻耕一次,也可以從本地區(qū)泊地果園選擇種植一些矮小蔓科類雜草,只要早春對馬尾草等高桿類草人工鏟除后,也可以不用刈割,讓其自然生長布滿地面。致于三葉草等會導致二斑葉螨共生的果園,只要及時對果園樹上噴殺螨藥即可控制。另外地下生草,可以利于部分害蟲天敵的繁殖生存。 |
|
來自: 天方夜譚吧 > 《農村新興農業(yè)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