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去費城參加一個朋友的婚禮,兩位新人相互是MIT同窗,新娘MM的投行高管老爸,一任性,把她小時候最愛去的博物館包了場給寶貝女兒。這里舉行的婚禮,視覺效果是這樣的: 白天是這樣的(游客很多,特別是孩子): 這家兒童博物館,名字叫做Please Touch Museum,翻譯成中文就叫“請觸摸“博物館。這里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鼓勵孩子們通過動手觸摸事物來激發(fā)想象力。有各種各樣的裝置、不同材質(zhì)不同類型的東西讓孩子們觸摸探索。 在美國生活這些年,我印象最深的事情之一就是無論大人孩子都常常讓人腦洞大開,他們的獨立性、動手能力和想象力都特別強。 比如這個老師和孩子們用回收的材料做了一朵可以掛在家里的”云“: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于是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孩子的想象力,它為什么重要,以及如何通過繪本來激發(fā)寶寶的想象力。 想象力有多重要 中國傳統(tǒng)教育文化崇尚標準答案,想象力因為無法被量化,重要性常常被我們低估。 其實西方學者早就研究過想象力和孩子智力及認知發(fā)展的關系,發(fā)現(xiàn)想象力豐富的孩子更聰明、更快樂、運動能力(motor skills)和創(chuàng)造力都更強,而且樂于接受將來生活中未知的挑戰(zhàn)。 常常有人問我美國家長是怎么培養(yǎng)孩子想象力的。蘇媽認為,孩子的想象力并不需要培養(yǎng),因為他們天生就具備想象力。 只不過一些孩子在成長中因為沒有合理引導,慢慢變成了缺乏想象力的大人。如果我們能做些什么努力的話,那就是保護和激發(fā)孩子的想象力。繪本是孩子能用到的好工具之一。 如何用繪本來激發(fā)孩子的想象力呢? 方法一. 選對繪本 能激發(fā)想象力的繪本,往往自身很簡單甚至沒有幾個字,但讀法和玩法變化多端,1000個父母和孩子,可以有1000種讀法。 我曾經(jīng)在第五大道的巴諾書店買過一本童書叫做Not a Box,講的是一只小兔子和一個盒子的故事。他堅持說自己看到的不是一個盒子,而是他的賽車、熱氣球和吸塵器等等。拿回家后我和蘇爸先看上了,因為太好玩了: 在過去一年時間里,讀了上千本繪本并且仔細研究美亞家長們對熱銷繪本的評價后,我總結(jié)那些能啟發(fā)想象力的繪本都有幾個共同特點:
(文末有書單) 方法二. 提有趣的問題 寶寶一歲半后,語言表達會逐漸由單詞變成兩三個詞的組合甚至小短句,這時父母可以開始對寶寶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進行啟蒙。在親子共讀中,試著問這些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吧: 1.What is going to happen?(會發(fā)生什么) 拿到一本新書前,可以先和寶寶一起看封面,請寶寶想象一下這本書講的是什么故事,比如這個封面,給孩子很大的想象空間: 2. What do you see? (你看到了什么) 在孩子有一定表達能力后,與其告訴TA你看到了什么,不如問問TA看到了什么。有時候大人看到的一朵云,可能是孩子眼里的棉花糖。 另外,找那些藏起來的東西是美國兒童繪本里一個非常流行的主題,所以充滿機關的翻翻書總是很受孩子們歡迎。 3. What does it look like? (它像什么) 蘇寶一歲時雙語詞匯已經(jīng)有萌芽了。我們在讀繪本的時候,我翻開新的一頁會先停下來,讓她看看書上都有些什么。 有一天她學會了新詞bubble(泡泡)。那段時間蘇寶變得bubble crazy, 我們在看書的時候,她喜歡把凡是圓形的東西都指出來告訴我它們是bubble。 比如一次讀到這篇的時候,她指著每樣食物上的小洞,一連串的告訴我它們是bubble, bubble, bubble…一歲娃對泡泡這個詞的理解,莫名的讓我有點開腦洞的感覺??…… 4. What if…? (假如……會怎樣) 這是個特別容易激發(fā)想象力的問題。比如在和孩子共讀完一本有故事情節(jié)的繪本后,可以對TA感興趣的場景進行假設提問,讓孩子去發(fā)散。 以上這些問題更適合問3歲以上的寶寶,但即使是較小的寶寶也能從中獲益。因為TA雖然不一定能聽懂,或者用語言表達自己。 大人可以自問自答,寶寶能聽懂你疑問的語氣,長期潛移默化,會給寶寶傳遞愛提問、愛思考的習慣,從而促進想象力的發(fā)展。 方法三. 給我講個故事吧,瞎編的都行 很多時候孩子讀完繪本意猶未盡,可以鼓勵TA給故事改編結(jié)尾、加續(xù)篇甚至可以讓孩子把自己帶入繪本中,扮演角色,以第一人稱講故事。 記得一次在候機的時候,我身邊坐了一對父子。小男孩話很多,一直在描述他幻想飛機會在海里游、海里還有大熊貓等等。 父親一邊聽一邊在不停的糾正他,告訴他“正確答案”,比如飛機是天上飛的,大熊貓不會游泳。他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告訴孩子什么“正確”的同時,可能正在扼殺孩子想象力的萌芽。 其實,孩子口中那些看似不符合常理的描述,比如太陽是綠色的,水往天上流,都是強大想象力的萌芽。 因此不要制止孩子的胡編亂造,反而應該加以鼓勵,順著孩子的想象去提問。孩子入學后,多少都會受到標準答案的約束,毫無拘束天馬行空的日子不過那么幾年,讓他們愜意享受吧。 最后,說好的想象力繪本書單來了: 適合年齡:0M+
小月齡的寶寶可以用來閱讀啟蒙,1歲以上的寶寶可以在“尋找”的過程中鍛煉想象力。 適合年齡:6M+
適合年齡:6M+ 寶寶給動物園寫了封信,想請他們寄來一只寵物,他們寄來的都是什么呢?一個個大小高低不同、五顏六色的箱子里,都藏著什么動物?一起猜猜看: 適合年齡:6M+
收音機上的按鈕等等,你說了算。 適合年齡:6M+
適合年齡:1Y+ 兔子發(fā)現(xiàn)了一個盒子,但他卻說這不是個盒子,還證明給大家看:這個盒子可以變化N種花樣:坐在里頭變成了跑車、站在上面便成了一座山、穿在身上還可以扮演成機器人…… 適合年齡:2Y+
適合年齡:1Y+
適合年齡:2Y+
孩子在互動中會收獲一個色彩繽紛的世界。前段時間蘇媽去拜訪出版社的時候,還看到了這個系列最新出的Mix it Up,也非常棒: 適合年齡:2Y+
想象力,是孩子關于這個世界可能性最初的認識。愿你在和寶寶共讀這些美好繪本的同事,也能再做一次孩子。 (文章授權(quán)轉(zhuǎn)載自公眾號:小小蘇,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