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被人們冠以“菇中之王”,可見其營(yíng)養(yǎng)價(jià)值之高。香菇的食療作用也非常卓著,能益智助聽力,抑制癌癥,保護(hù)肝膽,美白潤(rùn)膚,有助于骨骼增長(zhǎng),還能健胃助消化,下面小編整理香菇的食療方,供參考。 香菇的食療方 1、香菇湯 香菇(干品)10克,水發(fā)。鍋內(nèi)加水、食油、食鹽、生姜、蔥白,放入香菇,煮湯,香菇熟后飲湯食香菇。 功效:補(bǔ)氣健中,養(yǎng)肝補(bǔ)血,輔助治療食欲不振、高脂血癥、慢性肝炎、腫瘤。 2、蒸香菇帶魚 香菇10克,帶魚100克。將香菇水發(fā),切絲,帶魚洗凈,切段,上蒸盤,再把香菇絲放在帶魚上,加入生姜絲或片、食鹽、食用油,放鍋內(nèi)蒸,以香菇熟透為度,食魚和香菇。 功效:用于氣陰不足之人的補(bǔ)益,用于胃虛所致之食欲不振的輔助治療。 3、蒸香菇草魚 香菇10克,草魚150克,生姜10克,砂仁2克。香菇水發(fā),草魚去鱗鰓、內(nèi)臟,切段,生姜切絲,砂仁洗凈。將草魚段放于蒸碗中,放入香菇、生姜、砂仁,再加少許食用油及鹽,上鍋蒸,魚蒸熟透,取出食魚肉和香菇。 功效:可補(bǔ)氣開胃,適用于脾胃虛寒所致之食欲不振、納少、消瘦、胃脘不舒等病癥。 4、燉香菇雞 香菇10~15克,大棗15克,雞肉100~150克,花生15克。將香菇水發(fā),大棗洗凈去核,雞肉洗凈切塊,花生洗凈,共放于鍋內(nèi),加水、食鹽、生姜片,共燉。燉至雞肉熟爛,花生熟透,飲湯食肉、棗、花生及香菇。 功效:可輔助治療氣血陰精不足所致頭暈?zāi)炕ā⑵诜α?、胃納減少、腰酸軟、失眠等病癥。 5、香菇炒木耳 香菇30克,黑木耳10克,植物油、鹽、味精各適量。香菇洗凈,黑木耳放于水中發(fā)好洗凈;香菇和黑木耳一起放入熱油鍋中炒熟,放適量鹽,味精即成。佐餐經(jīng)常食用。 功效:涼血止血,可降低血液黏稠度,適用于頭暈眼花、少食多寐等癥。 6、香菇豬皮羹 香菇20克,干豬皮100克,天冬50克,絲瓜15克,枸杞子10克,雞蛋1個(gè),姜1塊,色拉油20毫升,清湯、鹽、味精、白糖、水淀粉各適量。 干豬皮用冷水浸透,切成??;香菇泡發(fā)回軟,去蒂,切小?。唤z瓜洗凈,去皮,也切成??;枸杞子洗凈,用溫水浸泡回軟;姜去皮,切小片;雞蛋打入碗內(nèi),撈出蛋黃,將蛋清攪勻備用;鍋內(nèi)加水燒沸,放入干豬皮丁、香菇丁,氽燙去其異味,撈出用冷水沖凈;另取一鍋,下入色拉油,放入姜片爆香,注入清湯,加入干豬皮丁、天冬、香菇丁、絲瓜丁、枸杞子,調(diào)入鹽、味精、白糖,用中火煮透,下水淀粉勾芡,推入雞蛋清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補(bǔ)腎健脾、滋潤(rùn)肌膚、減皺抗衰。 7、牛膝香菇煲瘦肉 香菇30克,牛膝10克,西芹100克,豬瘦肉200克,姜5克,蒜10克,蔥10克,鹽5克,高湯50毫升,植物油50毫升。香菇發(fā)透去蒂,一切兩半;牛膝洗凈,切段;西芹洗凈切段;豬瘦肉洗凈,切塊;姜切片,蔥切段,蒜去皮,切片;把鍋置武火上燒熱,加入植物油,燒至六成熱時(shí),加入姜、蔥、蒜爆香,加入豬瘦肉、西芹、香菇、牛膝,再加入鹽、高湯,用文火煲35分鐘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補(bǔ)氣血、降血壓、強(qiáng)筋骨,適用于高血壓病風(fēng)痰上逆型患者。 8、香菇蘿卜條 水香菇25克,白蘿卜500克,玉蘭片25克,火腿25克,生粉50克,蔥段10克,姜片10克,醬油15毫升,味精1克,料酒5毫升,鹽適量,鮮湯2勺,大油500克(實(shí)耗100克)。 將白蘿卜洗凈,截去兩頭,削去外皮,切成1厘米見方的條,再切成5厘米長(zhǎng)的段,用刀將每段削成瓜形,再用刀將兩面裁成花紋,不要裁透,放開水鍋內(nèi),煮熟撈出,放冷,瀝去水分,用生粉拌勻,放在盤內(nèi)。另將香菇、玉蘭片、火腿均勻成雪花片,同放在一起。鍋放火上,添入大油,油大熱時(shí),將白蘿卜條下鍋,炸黃撈出,潷去余油。鍋底留油少許,先將蔥、姜下鍋,添入鮮湯,湯沸時(shí),將蔥、姜撈出不要,將白蘿卜條、香菇、玉蘭片、火腿下鍋,加入醬油、味精、料酒、鹽,燒至收汁,汁濃時(shí),勾入流水芡翻一個(gè)身即可。佐餐食用,每隔1~2天吃1次。 功效:健胃開食。 9、鮮冬菇炒筍絲 鮮冬菇50克,鮮冬筍200克,蔥、植物油、鹽各適量。 將冬筍去皮、冬菇洗凈,二者切絲備用。熱鍋加油,入炒冬菇、冬筍絲,加適量蔥、鹽,熟透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升清降濁,適用于中焦氣滯、食欲不振、脘腹脹滿等病癥。 |
|
來(lái)自: lichaoguan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