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詩三要素是指平仄(聲律),押韻(韻律)和對仗。缺少一個,便不是律詩。 平仄就是人們常說的“平平仄仄仄平平”等的格式,什么是平,文字的讀音念第一,二聲調(diào)的為平,什么是仄,文字念第三,四聲調(diào)的為仄。押韻就是四聯(lián)尾句要押同韻字,第一句可押可不押。對仗就是指中兩聯(lián)必須對仗,第一聯(lián)和第四聯(lián)可對,也可不對。 對仗三要素是指詞意,詞聲,詞性要相對,缺少一個,便是對仗不合格。詞性不僅要求詞的屬性要相同,而且要求詞組的組詞方式要相同,具體可分工(嚴)對和寬對。 工對:詞意要正反,如天對地,黑對白。詞聲要正反,也就是平對仄,仄對平。詞性要同同對,也就是詞的屬性大類要相同,小類也要相同。 寬對:詞意不要靠得太近就行了,如天對嶺,赤對白。詞聲一,三,五不論,詞性的大類相同就行了,也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等。 舉例: 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和李白“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都是寬對,都合格。 杜甫“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袞袞來”,對仗不合格,理由是無邊對不盡,意思基本雷同,落木對長江,詞性不合。 李白“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對仗不合格,理由是:外對洲,詞性不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