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小時候不能動手用腳,大的時候當然一切事要別人做;小的時候做慣少爺,大的時候當然做老爺。我認為世界上最有貢獻的人只有一種,就是頭腦能指揮手指揮行動的人。中國人都是用頭腦的人不用手,用手的讓人不用頭腦。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2) 832、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教學生學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學聯(lián)絡起來:一方面要先生負指導的責任,一方面要學生負學習的責任。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3) 833、教學合一的三個理由:(一)先生的責任在教學生學;(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須根據(jù)學的法子;(三)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3-4) 834、事怎么做就怎么學,怎樣學就怎樣教;教的法子要根據(jù)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jù)做的法子。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5) 835、教學做事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從先生對學生的關(guān)系說: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guān)系說:做便是學。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始實學。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為教,學也不成為學。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5) 836、教學做合一是生活現(xiàn)象之說明,即是教育現(xiàn)象之說明。在生活里,對事說是做,對幾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教學做只是一種生活之三方面,而不是三個各不相謀的過程。同時,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7) 837、不做無學;不做無教;不能引導人做之教育,是假教育;不能引導人做之學校,是假學校;不能引導人做之書本,是假書本。在假教育、假學校、假書本里自騙騙人的人,是假人——先生是假先生,學生是假學生。假先生和假學生所造成的國是假國,所造成的世界是假世界。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7) 839、生活即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分開來說,過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過健康的生活便是受健康的教育;過科學的生活便是受科學的教育;過勞動的生活便是受勞動的教育;過藝術(shù)的生活便是受藝術(shù)的教育;過社會革命的生活便是受社會革命的教育。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8) 840、文字中心之過在以文字當教育,以為文字之外別無教育。以文字做中心之教科書,實便于先生講解,學生靜聽。于是講書、聽書、讀書便等于正式教育而占領(lǐng)了幾乎全部之時間。它使人坐而言,不使人起而行。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9) 841、以文字做中心的教科書,在20世紀里是產(chǎn)生不出力量,最多,如果用好的文字好好地編,也不過能夠產(chǎn)生一些小小書呆子,小小蛀書蟲。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9) 842、中國教育的一個普遍的誤解是以為:用嘴講便是教,用耳聽便是學,用手干便是做。中國教育的第二個普遍的誤解,便是一提到教育就聯(lián)想到筆桿和書本,以為教育便是讀書、寫字,除了讀書、寫字之外,便不是教育。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1) 843、與其說“教育是社會經(jīng)驗之傳遞”,不如說“教育是社會經(jīng)驗之改造”。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2) 844、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3) 845、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因此,我們可以說:“生活即教育”。到處是生活,即到處是教育;整個社會是生活的場所,亦即教育之場所。因此,我們又可以說:“社會即學?!薄?/SPAN>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3) 846、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yè)。在社會的偉大學校里,人人可以做我們的先生,人人可以做我們的同學,人人可以做我們的學生。隨手抓來都是活書,都是學問,都是本領(lǐng)。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3) 847、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在死教育、死學校、死書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先生是先死,學生是學死!先死與學死所造成的國事死國,所造成的世界是死世界。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5) 848、教育不通過生活是沒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而教育。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6) 849、生活教育是大眾的教育,大眾自己辦的教育,大眾為生活解放而辦的教育。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7) 850、“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從書本的到人生的,從狹隘得到廣闊的,從字面的到手腦相長的,從耳目的到身心全顧的。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9) 851、看學校的標準,不是校舍如何,設備如何,乃是學生生活力豐富不豐富。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25) 852、兒童學者告訴我們,凡人生活所需之重要習慣、傾向、態(tài)度,多半可以在六歲以前培養(yǎng)成功。換句話說,六歲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時期。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27) 853、難管的孩子多半不是劣童也不是真正的壞蛋,這一個態(tài)度要立定。否則你主觀上咬定他是劣童則一切措施都錯,便愈管愈難管了。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33) 854、大凡人類對于一件事,研究其中的道理,首先發(fā)生思想,思想貫通,以后才生信仰,有了信仰,才生力量。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35) 855、中國一般習慣是不許多說話,小孩子得到言論自由,特別是問的自由,才能發(fā)揮他的創(chuàng)造力。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35) 856、一般學校把兒童全部時間占據(jù),使兒童失去學習人生的機會,養(yǎng)成無意創(chuàng)造的傾向,到成人時,即使有時間,也不知道怎樣下手去發(fā)揮他的創(chuàng)造力了。創(chuàng)造的兒童教育,首先要為兒童爭取時間之解放。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36) 857、我們對于兒童有兩種極端的心理,都于兒童有害。一是忽視;二是期望太切。忽視則任其象茅草樣自生自滅,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長,反而促其夭折。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39) 858、兒童是新時代之創(chuàng)造者;不是舊時代之繼承者。兒童是創(chuàng)造產(chǎn)業(yè)的人;不是繼承遺產(chǎn)的人。兒童生活是創(chuàng)造、建設、生產(chǎn);不是繼承、享福、做少爺。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40) 859、小孩是長進得很快,教師必須不斷的長進,才能教小孩。一個不長進的人是不配教人,不能教人,也不高興教人。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42) 860、讓真理赤裸裸地出來和小孩子見面。不要給它穿上天使的衣服,也不要給它帶上魔鬼的假面具。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42) 861、如果你不肯向你的學生虛心請教,你便不知道他的環(huán)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末,你就有天大本事也不能教導他。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42) 862、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學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的學生的生命放在大眾的生命里,這才算是盡了教師的天職。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43) 863、倘若你不擇手段,拿虛榮來鼓勵人求學,將見他學成之日,便是你的教育完全失敗之日,那真是白費心血了。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45) 864、文字是生活的符號。它必須與民眾的生活打成一片,才能發(fā)生效力。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45) 865、課本雖是需要,但教人的人不可死靠課本,他必定要運用補充材料及臨時材料,以適應特殊及當前生活之需要。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45-46) 866、第一流的教授具有兩種要素:一、有真知灼見;二、肯說真話,敢駁假話,不說謊話。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48) 867、在現(xiàn)狀下,尤須進行六大解放,把學習的基本自由還給學生:一、解放他的頭腦,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雙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談;五、解放他的空間,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會里去取得更豐富的學問;六、解放他的時間,不把他的功課表填滿,不逼迫他趕考,不和家長聯(lián)合起來在功課上夾攻,要給他一些空閑時間消化所學,并且學一點他自己渴望要學的學問,干一點他自己高興干的事情。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49) 868、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國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把林肯總統(tǒng)的話引申到教育方面來說:民主教育是民有、民治、民享之教育。說得通俗些:民主教育是人民的教育,人民辦的教育,為人民自己的幸福而辦的教育。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52) 869、我們必須拿著現(xiàn)代文明的鑰匙,才能繼續(xù)不斷的去開發(fā)現(xiàn)代文明的寶庫,保證川流不息的現(xiàn)代化。這個鑰匙便是活用的文字符號和求進步的科學方法。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56-57) 870、教師的成功是創(chuàng)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樂,是創(chuàng)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說得正確些,先生創(chuàng)造學生,學生也創(chuàng)造先生,學生先生合作而創(chuàng)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59) 871、處處是創(chuàng)造之地,天天是創(chuàng)造之時,人人是創(chuàng)造之人。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61) 872、問題是在生活里發(fā)現(xiàn),問題是在生活里研究,問題是在生活里解決。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62) 873、社會是動的,教育亦要動。吾人需使之繼續(xù)不斷的改,繼續(xù)不斷的進。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64) 874、教育之事業(yè)亦非可獨立存在者。彼與一國政制、風俗、職業(yè)以及天然環(huán)境均有息息相關(guān)之道。故謀政制、風俗,農(nóng)、工、商,交通、水利等等之進步亦即所以謀教育之改進。吾人不能專在教育上謀改進,即以為可以完全達到吾人之目的。吾人當改進教育之時,務須注意教育以外尚有許多別種事情須同時改進也。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67) 875、學校是小的社會,社會是大的學校。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71) 876、對于教育,第一,要有信仰心。第二,要有責任心。第三,做新教員的要有共和精神。第四,要有開辟精神。第五,要有試驗精神。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72-73) 877、看小學生天天生長大來,從沒有知識,變?yōu)橛兄R,如同一顆種子的由萌芽而生枝葉,而看他開花,看他成熟,這里有極大的快樂。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73) 878、夫教育之真理無窮,能發(fā)明之則常新,不能發(fā)明之則長久。有發(fā)明之力者雖舊必新;無發(fā)明之力者雖新必舊。故新教育之所以新,舊教育之所以舊,亦視其發(fā)明能力之如何耳。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76) 879、社會上有新的需要,就當添加新的功課去適合他,指導他。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94) 880、教育原理不是一成不變的,天天去研究,就天天有進步,天天有變革。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95) 881、大凡改制之時,非舊制遭過分之厭惡,即新制得過分之歡迎。這兩種趨勢,都能使舊制中之優(yōu)點,處于不利之地位。所以我們歡迎新學制出現(xiàn)的時候,也得回過頭來看看掉了東西沒有。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99) 882、至于外國的經(jīng)驗,如有適用的,采取他;如有不適用的,就回避他。本國以前的經(jīng)驗,如有適用的,就保存他;如有不適用的,就除掉他。去與取,只問適不適,不問新和舊。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00) 883、我們是要在行動中追求真知識。行動遇著困難便不能不思想,思想貫通便取得了真知識,運用真知識的行動,便走上了創(chuàng)造之路。今日之學校是行以求知的地方。有行動的勇氣,才有真知之收獲,才有創(chuàng)造之可能。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04) 884、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lǐng),也無甚用處。否則,沒有道德的人,學問和本領(lǐng)愈大,就能為非作惡愈大。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06) 885、現(xiàn)在我提出四個問題,叫做“每天四問”。第一問: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第二問:我的學問有沒有進步?第三問:我的工作有沒有進步?第四問:我的道德有沒有進步?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07) 886、我們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我們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發(fā)點,也就是教育的出發(fā)點。 我們深信教育應當培植生活力,使學生向上長。 我們深信教師必須學而不厭,才能誨人不倦。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12) 887、書呆子是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14) 888、倘若當教師的,自己天天去研究,有所得的,即隨時輸之于學生,如此則學生受益較多,即當教師者也覺得有無窮的樂趣。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15) 889、我們要社會改造,也需要用委婉的精神,走到民眾前頭,慢慢地領(lǐng)他們向前走,并且還要告訴他們向前走的方法。如此才有社會改造的希望。不然,任你如何轟轟烈烈倡社會改造,社會還是不能改造的。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16) 890、我們處在任何環(huán)境里面,必抱有堅強人格,不可自由搖動,尤其到了厲害生死關(guān)頭之時,必富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概。這才算的一個真正的大丈夫,真正的國民。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17) 891、學校的實力不小。他能教壞的變好,也能教好的變壞。他能叫人做龍,也能叫人做蛇。他能叫人多活幾歲,也能叫人早死幾年。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18) 892、學校以生活為中心。一天之內(nèi),從早到晚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一人之身,從心到手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一校之內(nèi),從廚房到廁所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18) 893、人知曉的先生感化學生,鍛煉學生,而不知學生彼此感化鍛煉和感化鍛煉先生力量之大。先生與青年相處,不知不覺的,精神要年輕幾歲,這是先生受學生的感化。學生質(zhì)疑問難,先生學業(yè)片刻不能懈怠,是先生受學生的鍛煉。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好現(xiàn)象。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19) 894、辦學如治水,我們必須以導河的辦法把學生的精神宣導出去,使他們能在有意人生的事上去活動。倘不能因勢利導,那么決堤泛濫之禍不能幸免了。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19) 895、學校生活是社會生活的起點。遠處著眼,近處著手,改造社會環(huán)境要從改造學校環(huán)境做起。師生不能共同改造學校環(huán)境而奢談社會改造,未免自欺欺人。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21) 896、高尚的生活精神不用錢買,不靠錢振作,也不能以沒有錢推諉。用錢可以買來的東西,沒有錢自然買不來;用錢買不來的東西,沒有錢也是可以得到的。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21) 897、我們要學校生活長得敏捷圓滿,就得要把他放在光天化日之下。太陽底下可以滋長,黑暗里面免不掉微生物。所以我主張學校要給人看。學校放在太陽光里必能生長,必能繼續(xù)不斷地生長。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22) 898、做一個學校校長,談何容易!說得小些,他關(guān)系千百人的學業(yè)前途;說得大些,他關(guān)系國家與學術(shù)之興衰。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23) 899、國家把整個的學校交給你,要你用整個的心去做個整個的校長。為個人計,要這樣才可以發(fā)展專業(yè)的精神,增進職務的效率。為學校計,與其做大人名流的附屬機關(guān),不如做一個學者的專心事業(yè)。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23) 900、如果把別人從經(jīng)驗發(fā)生之知識接到我們從自己經(jīng)驗發(fā)生之知識之上去,那么,我們的知識必可格外擴充,生活必可格外豐富。我們要有自己的經(jīng)驗做根,以這經(jīng)驗所發(fā)生的知識做枝,然后別人的知識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別人的知識方才成為我們知識的一個有機體部分。這樣一來,別人的只是在我們的經(jīng)驗里活著,我們的經(jīng)驗也就生長到別人知識里去開花結(jié)果。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25) 901、我們的希望是:處處讀書,人人明理。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29) 902、今日的教育家,必定要在下列兩種要素當中得了一種,方才可以算為第一流的人物:(一)敢探未發(fā)明的新理;(二)敢入未開化的邊疆。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30) 903、敢探未發(fā)明的新理,即是創(chuàng)造精神;敢入未開化的邊疆,即是開辟精神。創(chuàng)造時,目光要深;開辟時,目光要遠??偲饋碚f,創(chuàng)造、開辟都要有膽量。在教育界,有膽量創(chuàng)造的人,即是創(chuàng)造的教育家;有膽量開辟的人,即是開辟的教育家,都是一流的人物。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32) 904、現(xiàn)在教育問題很多。從前人對于教育問題都是囫圇吞棗,犯了一種浮泛的毛病。各個人都會辦教育,各個人都可做教育總長,都是教育專家。究竟教育問題是不是如此簡單?還是無人不會呢?我們要知道教育在先進國里是一種專門科學,非專門人才不能去辦。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34) 905、現(xiàn)在教育有兩種:(一)如一個新學生坐在洋車上,叫車夫拉著拼命的跑幾十里,結(jié)果自然是學生逸,車夫苦。但讓學生自己再回來恐怕還是不能。(二)如一去不坐車,不識路就問警察,自然是辛苦一點,但走到回來時,包管還能回來的。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34) 906、教育能改良個人之天性。人之性情有善有惡,教育能使惡者變善,善者益善。即個人性情中,亦有善分子與惡分子,且善分子中亦含有惡。教育取惡性中之善分子,去善性中之惡分子。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37) 907、今世界上有四種教育家:一、政客教育家,借教育以圖政治上之活動;二、空想教育家,有空想而未能實行;三、經(jīng)驗教育家,以經(jīng)驗自居,不肯研究理論;四、科學教育家,則實用科學以辦教育者。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40) 908、從事社會改造的人,要遠處著眼,近處著手。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44) 909、近世所倡導的自動主義由三部分:一、智育注重自學;二、體育注重自強;三、德育注重自治。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48) 100、學校應給學生使命環(huán)境的能力,去做環(huán)境的主宰。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51) 101、古時教育,注重閑時的修養(yǎng),現(xiàn)今的教育,也注重空閑時的消遣方法。在學校里培養(yǎng)學生種種正當娛樂的良好習慣,使他習與性成,將來離校之后,繼續(xù)將他空閑時的精神歸納在這種正當娛樂當中,這是很重要的教育。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57) 102、學校必須給學生一種生活力,使他們可以單獨或共同去征服自然,改造社會。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68) 103、必使學生得學之樂而耐學之苦,才是正軌。若一任學生趨樂避苦,這是哄騙小孩的糖果子,決不是造就人才的教育。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74) 104、好學是傳染的,一人好學,可以染起許多人好學。就地位論,好學的教師最為重要。想有好學的學生,須有好學的先生。換句話說,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同學也互相感化,好學的同學能引起別的同學好學。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199) 105、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要想評論一個學校,先要評論他的校長。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1,8.2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