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張老師帶的班級在全年級的成績穩(wěn)居副班長的位置,這讓她一直很苦惱。這次,學校里學生學習水平測試成績出來后,她遇到了校長,校長沖她伸出大拇指,小張不解地問:“又是倒數(shù)第一?”校長說:“不,是正數(shù)第一?!薄罢娴氖钦龜?shù)第一嗎?真的會這樣神奇嗎?”其實,小張知道,這次她的學生之所以有這了么大的變化,只是緣于她一個學期來自己小小的改變。 以前,小張的班級里也是開展閱讀活動,但是,小張老師也只是把閱讀的任務安排給學生,讓學生自由閱讀就算完事了。這個學期以來,小張不僅進行了閱讀任務的安排,還跟學生同步閱讀,同步指導,同步練筆,漸漸地,班級里形成了真正的閱讀氛圍,現(xiàn)在,她的班級里不光成績好,連班級管理也特別省心。 教師一個小小的教育行為的改變,就能在學生那里帶來那么大的變化,這的確是值得我們認真的思考。有人喜歡說,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外一棵樹??墒?,當他們這樣說的時候,是不是應當好好地想一下:在實施教育行為時,教師是不是真的自己先做了“會搖動的樹”?當提出一個教育問題的時候,能不能真正的從學生的角度來思考?當提出一項任務的時候,是不是從學生的能力和接受水平上來考慮?等等,這些都是需要認真來考慮,認真來實施的。不論是有人提出來在學生面前要蹲著教書,還是跪著教書,還是站著教書,不論你的身體姿勢是什么樣子的,你都得“教書”,都得做著“搖動”的姿勢,才可以和學生一呼百應。 當一位教師做到了自己會搖動的狀態(tài),他才可以慢慢地找到教育的快樂,他的眼里才會有學生,他的世界里才有笑聲,他的口頭上才有學生的故事。所以,在一些地方,我們經(jīng)常檢查的不應當只是那些老套的備課、上課、學習筆記、檔案等等,我們還可以聽一聽那里的教師有沒有因為自己的改變帶來的神奇變化的故事,有沒有學生自己成長的讓人欣喜的故事,這才是最活生生的重要的東西。這也應當是判斷一所學校、一位教師高下的重要的標準。 我們的教師喜歡到處尋找屬于自己理想的那一棵樹,可是,他們在到處找尋的時候,卻忘掉了自己也應當是一棵會快樂搖動的樹。教師真的搖動起來了,思想才是活的;教師真的搖動起來了,才是一棵積極向上,不斷發(fā)出生命亮色的樹。沒有哪一棵枯萎的樹還會自己搖動,也沒有哪一個學生會喜歡一個不會搖動的教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