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最新AAAAA級景區(qū)——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坐落在西藏首府拉薩市區(qū)西北的瑪布日山(紅山)上,它一共有999個房間。它的總面積是9927平方米。 是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宮堡式建筑群。它最初是松贊干布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興建的,17世紀重建后,成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統(tǒng)治中心。 整座宮殿具有鮮明的藏式風格,依山而建,氣勢雄偉。宮中還收藏了無數(shù)的珍寶,堪稱是一座藝術(shù)的殿堂。 1961年,布達拉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wù)院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1994年,布達拉宮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1994年8月8日,新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文物維修工程——西藏布達拉宮維修工程全面竣工,雄偉壯麗的布達拉宮以迷人的風貌展現(xiàn)在“世界屋脊”上。 布達拉宮位于西藏自治區(qū)首府拉薩市西北郊區(qū)約兩千米處的布日山上。在當?shù)匦叛?/span>藏傳佛教的人民心中,這座小山猶如觀音菩薩居住的普陀山,因而用藏語稱此為布達拉(普陀之意)。 布達拉宮重重疊疊,迂曲折,同山體融合在一起,高高聳立,壯觀巍峨。宮墻紅白相間,宮頂金碧輝煌,具有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 它是拉薩城的標志,也是西藏人民巨大創(chuàng)造力的象征,是西藏建筑藝術(shù)的珍貴財富,也是獨一無二的雪域高原上的人類文化遺產(chǎn)。藏語稱為“贊姆林堅吉”,意思是價值抵得上半個世界。 布達拉宮原本是為了紀念文成公主入藏和親建立的,成為漢藏民族團結(jié)的象征。 據(jù)傳當年文成公主入藏為公主建的宮室,當時的藏王松贊干布迎娶尼泊爾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時,兩位公主分別帶去了釋迦牟尼8歲等身像,和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以及大量佛經(jīng),松贊干布在兩位公主影響下皈依佛教,并修建了今日的大昭寺和小昭寺。藏族人民有“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薩城”之說,大昭寺在拉薩市具有中心地位。不僅僅是地理位置上的。也是社會生活層面的。 |
|
來自: 獵鷹個人圖書館 > 《AAAAA級景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