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竹菊指:梅花,蘭花,竹,菊花。被人稱為“花中四君子”、“四君子”。品質(zhì)分別是:傲、幽、堅、淡。梅、蘭、竹、菊成為中國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詠物詩和文人畫中最常見的題材,正是根源于對這種審美人格境界的神往。共同特點是自強不息,清華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態(tài)。 詠菊的詩人可以上溯到戰(zhàn)國時代的屈原,而當(dāng)晉代陶淵明深情地吟詠過菊花之后,千載以下,菊花更作為士人雙重人格地象征而出現(xiàn)在詩中畫里,那種沖和恬淡的疏散氣質(zhì),與詩人經(jīng)歷了苦悶彷徨之后而獲得的精神上的安詳寧靜相契合。 菊花圖 明 唐寅(1470-1523) 秋花圖 明 徐渭(1521-1593) 菊石圖 明 徐渭(1521-1593) 菊竹圖軸 明 徐渭(1521-1593) 瓶菊圖 八大山人(1626-1705) 菊石圖 八大山人(1626-1705) 菊石圖 八大山人(1626-1705) 菊花圖 清 石濤(1630-1724) 四清圖 清 石濤(1630-1724) 五色菊花圖 清 惲壽平(1633-1690) 菊花圖 清 惲壽平(1633-1690) 菊花圖 清 惲壽平(1633-1690) 墨菊圖 清 鄭板橋(1693-1765) 菊譜 清 王延格 東籬秋菊圖 吳昌碩(1844-1927) 墻根菊華圖 吳昌碩(1844-1927) 秋華圖 吳昌碩(1844-1927) 菊道圖 齊白石(1864-1957) 菊花蜻蜓圖 齊白石(1864-1957) 秋色秋聲 齊白石(1864-1957) 延年 齊白石(1864-1957) 菊花葫蘆 潘天壽(1897-1971) 秋意圖 潘天壽(1897-1971) 竹菊圖 潘天壽(1897-1971) 繽紛濃于二月花 李苦禪(1899-1983) 重九賞菊 八月食瓜 李苦禪(1899-1983) 菊花 林風(fēng)眠(1900-1991) 黃花時節(jié) 婁師白(1918-2010) 極藏山水畫與您一起分享有溫度的書畫資訊 傳承中華文化 讓藝術(shù)更貼近生活 Tradition of Chinese culture 關(guān)注漲姿勢|點贊積人品|轉(zhuǎn)發(fā)有福報 2015 Cnfol Jiza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