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竹菊指:梅花,蘭花,竹,菊花。被人稱為“花中四君子”、“四君子”。品質(zhì)分別是:傲、幽、堅(jiān)、淡。梅、蘭、竹、菊成為中國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詠物詩和文人畫中最常見的題材,正是根源于對(duì)這種審美人格境界的神往。共同特點(diǎn)是自強(qiáng)不息,清華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態(tài)。
菊石靈芝圖 明 王榖祥(1501-1568) 菊竹圖軸 明 徐渭(1521-1593) 蘭竹菊圖 清 王鐸(1592-1652) 玩菊圖 清 陳洪綬(1598-1652) 瓶菊圖八大山人(1626-1705) 菊石圖 八大山人(1626-1705) 四清圖 清 石濤(1630-1724) 菊石圖 清 李方膺(1659-1755) 菊石圖 清 蔣廷錫(1669-1732) 菊石圖 清 蔣廷錫(1669-1732)
錦雞菊石圖 清 沈銓(1682-1762) 雪菊圖 清 高鳳翰(1683-1749) 墨菊圖 清 鄭板橋(1693-1765) 盛菊圖 清 錢維城(1720-1772) 花鳥圖冊 清 余稺
籬菊圖 清 趙之謙(1829-1884) 菊石圖 清 趙之謙(1829-1884) 菊石圖 蒲華(1839-1911) 東籬秋菊圖 吳昌碩(1844-1927) 秋華圖 吳昌碩(1844-1927) 竹籬菊石圖 黃山壽(1855-1919) 菊石圖 黃山壽(1855-1919) 菊道圖 齊白石(1864-1957) 菊花蜻蜓圖 齊白石(1864-1957) 秋色秋聲 齊白石(1864-1957) 菊花貓雀圖 王一亭(1867-1938) 秋菊白鶴圖 蔡銑(1871-1946) 秋圖 繆谷瑛(1875-1954)
菊石圖 吳待秋(1878-1949) 秋菊圖 符鐵年(1886-1947) 秋菊紅葉圖 陳之佛(1896-1962) 菊石清供圖 汪慎生(1896-1972) 秋意圖 潘天壽(1897-1971) 竹菊圖 潘天壽(1897-1971) 菊石小鳥 陳子奮(1898-1976) 菊石鸚鵡 孔小瑜(1899-1984) 菊花 林風(fēng)眠(1900-1991) 菊花圖 諸樂三(1902-1984) 竹菊圖 諸樂三(1902-1984) 菊花圖 江寒汀(1903-1963) 菊石圖 江寒汀(1903-1963) 菊石圖 顧伯達(dá)(1903-1968) 秋菊圖 顧伯達(dá)(1903-1968) 菊蝶圖 沈云霞(1908-1990) 菊石圖 陸抑非(1908-1997) 菊石圖 張辛稼(1909-1991) 菊蝶圖 俞致貞(1915-1995) 秋菊雙雀圖 俞致貞(1915-1995) 黃花時(shí)節(jié) 婁師白(1918-2010) 秋味圖 孫其峰(1920) 秋菊傲霜 劉菊清(1929) 清秋 喻繼高(1932) 白菊 金鴻鈞(1937) 菊花小鳥 鄒傳安(1940) 秋光 郭怡孮(1940) 似曾相識(shí)燕歸來 鄭百重(1945) 待到重陽日 還來舊菊花 霍春陽(1946)
秋菊蝶戀圖 何水法(194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