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汪曾祺:昆明的吃食

 方竹云天圖書館 2016-04-13

 

昆明的吃食

 

汪曾祺

 

 

幾家老飯館

過橋米線·汽鍋雞

米線餌塊

點心和小吃

 

 

幾家老飯館

 

  東月樓。東月樓在護國路,這是一家地道的云南飯館。其名菜是鍋貼烏魚。烏魚兩片,去其邊皮,大小如云片糕,中夾宣威火腿一片,于平鐺上文火烙熟,極香美。宜酒宜飯,也可作點心。我在別處未吃過,在昆明別家飯館也未吃過,信是人間至味。

 

  東月樓另一名菜是醬雞腿。入味,而雞肉不“柴”。

 

  映時春。映時春在武成路東口,這是一家不大不小的飯館。最受歡迎的菜是油淋雞。生雞剁為大塊,以熱油反復(fù)澆灼,至熟,盛以一尺二寸的大盤,蘸花椒鹽吃,皮酥肉嫩。一盤上桌,頃刻無余。

 

  映時春還有兩道菜為別家所無。一是雪花蛋。乃以溫油慢炒雞蛋清,上灑火腿細末。雪花蛋比北方飯館的芙蓉雞片更為細嫩。然無宣腿細末則無以發(fā)其香味。如用蛋黃,以同法炒之,則名桂花蛋。

 

  這是一個兩層樓的飯館。樓下散座,賣冷葷小菜,樓上賣熱炒。樓上有兩張圓桌,六張大八仙桌,座位經(jīng)??偸菨M的。招呼那么多客人,卻只有一個堂倌。這位堂倌真是能干??腿它c了菜,他記得清清楚楚(從前的飯館是不記菜單的),隨即向廚房里大聲報出菜名。如果兩桌先后點了同一樣菜,就大聲追加一句:“番茄炒雞蛋一作二”(一鍋炒兩盤)。聽到廚房里鍋鏟敲炒的聲音,知道什么菜已經(jīng)起鍋,就飛快下樓,(廚房在樓下,在店堂之里,菜炒得了,由墻上一方窗口遞出)轉(zhuǎn)眼之間,又一手托一盤菜,飛快上樓,腳踩樓梯,登登登登,麻溜之至。他這一天上樓下樓,不知道有多少趟。累計起來,他一天所走的路怕有幾十里。客人吃完了,他早已在心里把賬算好,大聲向樓下賬桌報出錢數(shù):下來幾位,幾十元幾角。他的手、腳、嘴、眼一刻不停,而頭腦清晰靈敏,從不出錯,這真是個有過人精力的堂倌。看到一個精力旺盛的人,是叫人高興的。

 

過橋米線·汽鍋雞

 

  這似乎是昆明菜的代表作,但是今不如昔了。

 

  原來賣過橋米線最有名的一家,在正義路近文廟街拐角處,一個牌樓的西邊。這一家的字號不大有人知道,但只要說去吃過橋米線,就知道指的是這一家,好像“過橋米線”成了這家的店名。這一家所以有名,一是湯好。湯面一層雞油,看似毫無熱氣,而湯溫在一百度以上。據(jù)說有一個“下江人”司機不懂吃過橋米線的規(guī)矩,湯上來了,他咕咚喝下去,竟燙死了。二是片料講究,雞片、魚片、腰片、火腿片,都切得極薄,而又完整無殘缺,推入湯碗,即時便熟,不生不老,恰到好處。

 

  專營汽鍋雞的店鋪在正義路近金碧路處。這家的字號也不大有人知道,但店堂里有一塊匾,寫的是“培養(yǎng)正氣”,昆明人碰在一起,想吃汽鍋雞,就說:“我們?nèi)ヅ囵B(yǎng)一下正氣。”中國人吃雞之法有多種,其最著者有廣州鹽雞、常熟叫花雞,而我以為應(yīng)數(shù)昆明汽鍋雞為第一。汽鍋雞的好處在哪里?曰:最存雞之本味。汽鍋雞須少放幾片宣威火腿,一小塊三七,則雞味越“發(fā)”。走進“培養(yǎng)正氣”,不似走進別家飯館,五味混雜,只是清清純純,一片雞香。

 

  為什么現(xiàn)在的汽鍋雞和過橋米線不如從前了?從前用的雞不是一般的雞,是“武定壯雞”?!皦选辈恢皇欠蕢讯?,這是經(jīng)過一種特殊的技術(shù)處理的雞。據(jù)說是把母雞騸了。我只聽說過公雞有騸了的,沒有聽說母雞也能騸。母雞騸了,就使勁長肉,“壯”了。這種手術(shù)只有武定人會做。武定現(xiàn)在會做的人也不多了,如不注意保存,可能會失傳的。我對母雞能騸,始終有點將信將疑。不過武定雞確實很好。前年在昆明,佧佤族女作家董秀英的愛人,特意買到一只武定壯雞,做出汽鍋雞來,跟我五十年前在昆明吃的還是一樣。

 

  甬道街雞(土從)。雞(土從)之名甚怪。為什么叫“雞(土從)”,到現(xiàn)在還沒有人解釋清楚。這是一種菌子,它生長的地方也怪,長在田野間的白蟻窩上。為什么專在白蟻窩上生長,到現(xiàn)在也還沒有人解釋清楚。雞(土從)的菌蓋不大,而下面的菌把甚長而粗。一般菌子中吃的部分多在菌蓋,而雞(土從)好吃的地方正在菌把。雞(土從)可稱菌中之王。雞(土從)的味道無法比方。不得已,可以說這是“植物雞”。味似雞,而細嫩過之,入口無渣,甚滑,且有一股清香。如果用一個字形容雞的口感,可以說是:腴。甬道街有一家中等本地飯館,善做雞(土從),極有名。

 

  這家還有一個特別處,用大鍋煮了一鍋苦菜湯。這苦菜湯是奉送的,顧客可以自己拿了大碗去盛。湯甚美,因為加了一些洗凈的小腸同煮。

 

  昆明是菌類之鄉(xiāng)。除雞(土從)外,干巴菌、牛肝菌、青頭菌,都好吃。

 

  小西門馬家牛肉館。馬家牛肉館只賣牛肉一種,亦無煎炒烹炸,所有牛肉都是頭天夜里蒸煮熟了的,但分部位賣。凈瘦肉切薄片,整齊地在盤子里碼成兩溜,謂之“冷片”,蘸甜醬油吃。甜醬油我只在云南見過,別處沒有。冷片盛在碗里澆以熱湯,則為“湯片”,也叫“湯冷片”。牛肉切成骨牌大的塊,帶點筋頭巴腦,以紅曲染過,亦帶湯,為“紅燒”。有的名目很奇怪,外地人往往不知道這是什么部位的。牛肚叫做“領(lǐng)肝”,牛舌叫“撩青”。“撩青”之名甚為形象。牛舌頭的用處可不是撩起青草往嘴里送么?不大容易吃到的是“大筋”,即牛鞭也。有一次我陪一位女同學(xué)上馬家牛肉館,她問:“這是什么東西?”我真沒法回答她。

 

  馬家隔壁是一家醬園。不時有人托了一個大搪瓷盤,擺七八樣醬菜,放在小碟子里,頭、韭菜花、腌姜……供人下飯(馬家是賣白米飯的)??粗心膸讟?,即可點要,所費不多。這頗讓人想起《東京夢華錄》之類的書上所記的南宋遺風(fēng)。

 

  護國路白湯羊肉。昆明一般飯館里是不賣羊肉的。專賣羊肉的只有不多的幾家,也是按部位賣,如“拐骨”(帶骨腿肉)、“油腰”(整羊腰,不切)、“燈籠”(羊眼)……都是用紅曲染了的。只有護國路一家賣白湯羊肉,帶皮,湯白如牛乳,蘸花椒鹽吃。

 

  奎光閣面點??忾w在正義路,不賣炒菜米飯,只賣面點,昆明似只此一家。賣蔥油餅(直徑五寸,蔥甚多,豬油煎,兩面焦黃)、鍋貼一片兒湯(白菜絲、蛋花、下面片)。

 

  玉溪街蒸菜。玉溪街有一家玉溪人開的飯館,只賣蒸菜,不賣別的。好幾摞小籠,一屋子熱氣騰騰。蒸雞、蒸骨、蒸肉……“瓤(讀去聲)小瓜”甚佳。小南瓜挖去瓤(此讀平聲),塞入切碎的豬肉,蒸熟去籠蓋,瓜香撲鼻。這家蒸菜的特點是襯底不用洋芋,白薯,而用皂角仁。皂角仁這東西,我的家鄉(xiāng)女人繡花時用來“光”(去聲)絨,絨沾皂仁粘液,則易入針,且繡出的花有光澤。云南人都拿來吃,真是聞所未聞。皂仁吃起來細膩軟糯,很有意思。皂角仁不可多吃。我們過騰沖時,宴會上有一道皂角仁做的甜菜,一位河北老兄一勺又一勺地往下灌。我警告他:這樣吃法不行,他不信。結(jié)果是這位老兄才離座席,就上廁所。皂角仁太滑了,到了腸子里會飛流直下。

 

米線餌塊

 

  米線屬米粉一類。湖南米粉、廣東的沙河粉,都是帶狀,扁而薄。云南的米線是圓的,粗細如線香,是用壓鉻似的辦法壓出來的。這東西本來就是熟的,臨吃加湯及配料,煮兩開即可。昆明講究“小鍋米線”。小銅鍋,置炭火上,一鍋煮兩三碗,甚至只煮一碗。

 

  米線的配料最常見的是“悶雞”。悶雞其實不是雞,而是加醬油花椒大料煮出的小塊凈瘦肉(可能過油炒過)。本地人愛吃悶雞米線。我們剛到昆明時,昆明的電影院里放的都是美國電影,有一個略懂英語的人坐在包廂(那時的電影院都有包廂)的一角以意為之的加以譯解,叫做“演講”。有一次在大眾電影院,影片中有一個情節(jié),是約翰請瑪麗去“開餐”,“演講”的人說:“瑪麗呀,你要哪樣?”樓下觀眾中有一個西南聯(lián)大的同學(xué)大聲答了一句:“兩碗悶雞米線!”這本來是開開玩笑,不料“演講”人立即把電影停往,把全場的燈都開了,厲聲問:“是哪個說的?哪個說的!”差一點打了一次群架?!把葜v”人認為這是對云南人的侮辱。其實悶雞米線是很好吃的。

 

  另一種常見的米線是“爨肉米線”,即在米線鍋中放入肉末。這個“爨”字實在難寫。但是昆明的米線店的價目表上都是這樣寫的。大概云南有《爨寶子》、《爨龍顏》兩塊名碑,云南人對它很熟悉,覺得這樣寫很親切。

 

  巴金先生在寫懷念沈從文先生的文章中,說沈先生請巴老吃了兩碗米線,加一個雞蛋,一個西紅柿,就算一頓飯。這家賣米線的鋪子,就在沈先生住的文林街宿舍的對面。沈先生請我吃過不止一次。他們吃的大概是“爨肉米線”。

 

  米線也還有別的配料。文林街另一家賣米線的就有:鱔魚米線,鱔魚切片,醬油湯煮,加很多蒜瓣;葉子米線,豬肉皮晾干油炸過,再用溫水發(fā)開,切成長片,入湯煮透,這東西有的地方叫“響皮”,有的地方叫“假魚肚”,昆明叫“葉子”。

 

  藎忠寺坡有一家賣“肉米線”。大塊肥瘦豬肉,煮極爛,置大瓷中,用竹片刮下少許,置米線上,澆以滾開的白湯。

 

  青蓮街有一家賣羊血米線。大鍋煮羊血,米線煮開后,舀半生羊血一大勺,加芝麻醬、辣椒、蒜泥。這種米線吃法甚“野”,而鄙人照吃不誤。

 

  護國路有一家賣炒米線。鍋,放很多豬油,少量的湯汁,加大量辣椒炒。甚咸而極辣。

 

  涼米線。米線加一點綠豆芽之類的配菜,澆作料。加作料前堂倌要問“吃酸醋嗎甜醋”?一般顧客都說:“酸甜醋。”即兩樣醋都要。甜醋別處未見過。

 

  米粉揉成小枕頭狀的一砣,蒸熟,是為餌塊。切成薄片,可加肉絲青菜同炒,為炒餌塊;加湯煮,為煮餌塊。云南人認為騰沖餌塊最好。騰沖人把炒餌塊叫做“大救駕”。據(jù)說明永歷帝被吳三桂追趕,將逃往緬甸,至騰沖,沒吃的,餓得走不動了,有人給他送了一盤炒餌塊,萬歲爺狼吞虎咽,吃得精光,連說:“這可救了駕了!”我在騰沖吃過大救駕,沒吃出所以然,大概我那天也不太餓。

 

  餌塊切成火柴棍大小的細絲,叫做餌絲。餌絲緬甸也有。我曾在中緬交界線上吃過一碗餌絲。那地方的國界沒有山,也沒有河,只是在公路上用白粉畫一道三寸來寬的線,線以外是緬甸,線以內(nèi)是中國。緊挨著國境線,有一個緬甸人擺的餌絲攤子。這邊把錢(人民幣)遞過去,那邊就把餌絲遞過來。手過國界沒關(guān)系,只要腳不過去,就不算越境。緬甸餌絲與中國餌絲味道一樣!

 

  還有一種餌塊是米面的餅,形狀略似北方的牛舌餅,但大一些,有一點像鞋底子。用一盆炭火,上置鐵篦子,將餌塊餅攤在篦子上烤,不停地用油紙扇扇著,待餌塊起泡發(fā)軟,用竹片涂上芝麻醬、花生醬、甜醬油、油辣子,對折成半月形,謂之“燒餌塊”。入夜之后,街頭常見一盆紅紅的炭火,聽到一聲悠長的吆喚:“燒餌塊!”給不多的錢,一“塊”在手,邊走邊吃,自有一種情趣。

 

點心和小吃

 

  火腿月餅。昆明吉慶祥火腿月餅天下第一。因為用的是“云腿”(宣威火腿),做工也講究。過去四個月餅一斤,按老秤說是四兩一個,稱為“四兩砣”。前幾年有人從昆明給我?guī)Я藘珊小八膬身取眮?,還能保持當年的質(zhì)量。

 

  破酥包子。油和的發(fā)面做的包子。包子的名稱中帶一個“破”字,似乎不好聽。但也沒有辦法,因為蒸得了皮面上是有一些小小裂口。糖餡肉餡皆有,吃是很好吃的,就是太“油”了。你想想,油和的面,剛揭籠屜,能不“油”么?這種包子,一次吃不了幾個,而且必須喝很濃的茶。

 

  玉麥粑粑。賣玉麥粑粑的都是苗族的女孩。玉麥即包谷。昆明的漢人叫包谷,而苗人叫玉麥。新玉麥,才成粒,磨碎,用手拍成燒餅大,外裹玉麥的籜片(粑粑上還有手指的印子),蒸熟,放在漆木盆里賣,上復(fù)楊梅樹葉。玉麥粑粑微有咸味,有新玉麥的清香。苗族女孩子吆喚:“玉麥粑粑……”聲音嬌嬌的,很好聽。如果下點小雨,尤有韻致。

 

  洋芋粑粑。洋芋學(xué)名馬鈴薯,山西、內(nèi)蒙叫山藥,東北河北叫土豆,上海叫洋山芋,云南叫洋芋。洋芋煮爛,搗碎,入花椒鹽、蔥花,于鐵勺中按扁,放在油鍋里炸片時,勺底洋芋微脆,粑粑即漂起,撈出,即可拈吃。這是小學(xué)生愛吃的零食,我這個大學(xué)生也愛吃。

 

  摩登粑粑。摩登粑粑即烤發(fā)面餅,不過是用松毛(馬尾松的針葉)烤的,有一種松針的香味。這種面餅只有鳳翥街一家現(xiàn)烤現(xiàn)賣。西南聯(lián)大的女生很愛吃。昆明人叫女大學(xué)生為“摩登”,這種面餅也就被叫成“摩登粑粑”,而且成了正式的名稱。前幾年我到昆明,提起這種杷粑,昆明人說;現(xiàn)在還有,不過不在鳳翥街了,搬到另外一條街上去了,還叫做“摩登粑粑”。

 

  1993113

 

  選自《隨筆》第3期,1993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