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蘊慈(譯者)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一個人必須歷經(jīng)多少路程,才能成為真正的男子漢?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一只白鴿必須飛越多少洋面,才能在沙灘上靠岸安歇? 從前讀《霍比特人》的注釋本,有一篇非常詳盡的前言,介紹了這部小說的寫作與出版過程,尤其難得的是,著重介紹了托爾金親自給《霍比特人》繪制的插圖與護封。因此我對于托老的藝術(shù)興趣與畫工,一直非常好奇。所以還沒拿到這本《的藝術(shù)》的時候,我在心里想,這就是宅男托爾金親手畫的場景設(shè)定集嘛! 書拿到手上的那一刻,還沒翻開,僅僅是開本,裝幀,封面印刷,就徹底把我收服了。翻閱幾頁之后,馬上在微博上@世紀(jì)文景版《魔戒》譯者之一,石中歌,此君以收集托爾金作品各種版本聞名,我們友輩之間經(jīng)常以“刷版窮三代”相戲謔。我告訴她,一句話:這么漂亮的書,刷版也值得?。ㄓ亚樘崾荆捍藭垌撋醵啵遣皇茄b訂時沒裁開。據(jù)我所知,有一位讀者誤以為這些折頁都是沒裁開,于是小刀一揮……) 看過電影《指環(huán)王》的人,對于片中霍比特人的田園民居,尤其是主角佛羅多居住的圓桶型大宅,“袋底洞”,必定印象深刻。這些設(shè)計的靈感,并非來自電影的美術(shù)概念總監(jiān),而是真正來自《魔戒》與《霍比特人》小說的作者,托爾金教授。他在1937年《霍比特人》的初版中,附上了精心描繪的插圖,其中就包括了霍比特村落,以及美麗舒適的袋底洞宅邸大廳。 《的藝術(shù)》的文字部分,可以說做的是考據(jù)工作,也就是以托爾金的插圖草稿為證據(jù),論述他如何更改自己的小說構(gòu)思。而我這么段數(shù)低的托爾金讀者,其實對于這些細(xì)節(jié)更動不甚了了,反而沉浸在托爾金畫作之中:干凈細(xì)致的水彩與墨水,其中許多幅帶有木刻風(fēng)格。這本書我不是一次讀完的,而是隨手翻開,看圖,仿佛一看就出不來似的,享受構(gòu)圖與色彩的吉光片羽,然后閱讀作者點出的場景與細(xì)節(jié)。 《密林河》草稿 不知道為什么,一幅一幅,順著小說主角比爾博的歷險路程看下來,我想到的卻是這兩句跟霍比特人無關(guān)、跟托爾金也無關(guān)的1960年代英文歌詞(見開篇)。誠然托爾金的“魔戒三部曲”極受當(dāng)時歐美青年喜愛,乃至寄托比附,但是我這種來源不明的聯(lián)想,似乎有點過于跳躍了。 我仔細(xì)回想,也許是因為托老筆下的主角們,無一不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比如因為作品寶鉆被奪而手刃親族、叛離故鄉(xiāng)瓦林諾的精靈費艾諾與其七子;懷著自尊與好奇,為闖出一片天地而離鄉(xiāng)東去的女精靈加拉德瑞爾;擔(dān)負(fù)著中興故國的使命,隱姓埋名的人類阿拉貢;為報火龍與獸人亡國滅家之仇,奔走四方的矮人梭林。當(dāng)然最為讀者與電影觀眾所知的,則是主動扛起毀滅魔戒任務(wù)的兩位“持戒人”,霍比特人佛羅多與山姆。 然而在這所有猶如緊縛在命運之舟上、筆直朝著飛瀑而去的人物里,最獨特的就是《霍比特人》的主角,比爾博。這位霍比特富二代,只不過是在“許多年前的一個早晨,那時世界一片寧靜安詳,噪音比現(xiàn)在少,綠色比現(xiàn)在多”的這么一個早晨,站在家門口享受飯后一斗煙,就被一位戴著尖頂帽的老巫師,還有接續(xù)而來的十三位矮人,莫名其妙地忽悠了。矮人們一曲壯偉的孤山之歌,“我們一定要趕在天亮前出發(fā),為奪回豎琴與黃金與它開戰(zhàn)!”在比爾博這個悠游林下的小霍比特人的心中,蒸騰起對于美好事物的摯愛,喚醒了一種欲望,他想去看看歌中的巍峨山脈,聆聽松樹的吟唱與瀑布的轟鳴,他想探索那些滿藏黃金的洞穴,他想丟掉手杖,隨身配掛一把寶劍! 于是,第二天早上,霍比特人習(xí)慣的第二頓早飯他才吃了一半,沒戴帽子沒帶手杖沒帶錢,他甚至還忘了帶手帕!就這樣,比爾博上路了。 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比爾博醒來,眼前一片清晨陽光 他果然走過了自己無法想像的邊界,歷盡驚險荒謬與美好壯闊,與種種或可怖、或高妙的種族造物打交道,精靈王稱他為“精靈之友”,他贏得矮人們永恒的敬重與友誼,堂堂正正得到了矮人故國寶藏的十四分之一。 順帶一提,他還在某處地下洞窟,從一個名叫咕嚕的奇怪生物那里,得到了一枚金戒指。戒指貌不驚人,不過有個小把戲:把它帶在指頭上,你就能隱身。 同斯毛格交談 前不久,一位《魔戒》讀者劉萌萌,跟我談起托爾金想去什么地方。她說,托爾金去過他的夢想之地么?那可能是哪里?在《的藝術(shù)》這本書中得知,他在青年時代,1910年曾有一次瑞士阿爾卑斯山之旅,那兒的山景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他的插畫中。 我想,數(shù)年之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索姆河之役的壕溝里,不知道青年托爾金想的是哪些地方。那時候,還沒有袋底洞,地底的洞府還沒有住著一個霍比特人。 小丘:小河對岸的霍比屯 “親愛的比爾博,我怎么覺得你有點兒不對勁??!你不再是以前的那個霍比特人了?!痹诒葼柌┡c矮人的探險結(jié)束,即將回到家的時候,巫師甘道夫這么對他說。 比爾博回到了家,實現(xiàn)了他在探險結(jié)束時宣布的心愿:重新坐在自家安樂椅上。這一坐,坐了六十年。直到他再次(在他人眼中)說走就走,這一次,他航行穿越了西去的“隔離之?!?,到了精靈故鄉(xiāng),蒙福之地瓦林諾,再也沒回來。 走過了路的人,就再也不一樣了。從瑞士崇山峻嶺之間回來的托爾金,從一場最無謂的戰(zhàn)爭之中回來的托爾金,畫出了小霍比特人的豐足田園,寫出了最微小,最無為的,普通人的故事。 閱讀托爾金的奇幻世界,請關(guān)注文景版·托爾金系列作品 了解更多《的藝術(shù) |
|
來自: 昵稱25382711 > 《待分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