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fā)奔豚。氣從少腹,上沖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更加桂二兩也。 桂枝五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生姜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加桂滿五兩。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氣也。 肖琢如醫(yī)案: 張某,為書店幫伙,一日延診,云近日得異疾,時有氣痛,自臍下少腹起,暫沖到心,頃之止,已而復作,夜間尤甚,請醫(yī)不能洽,已一月余。審視舌苔白滑,脈沉遲.即與桂枝加桂湯,一劑知,二劑愈。 桂枝15 克 白芍9 克 生姜9 克 炙甘草6 克 大棗6 克 治周右。氣從少腹上沖心,一日四五度發(fā),發(fā)則白津出,此作奔豚論治。 肉桂3 克 桂枝6 克 白芍6 克 生姜6 克 炙甘草6 克 紅大棗6克 再診:投掛枝加桂湯后,氣上沖減為二三度發(fā),白津之出亦漸稀,下瀉矢氣,此為邪之去路,佳。 肉桂3 克桂枝9 克 白芍9 克 炙甘草9 克 生姜3 片紅棗10 個厚樸15 克 半夏9 克 |
|
來自: 如踩薄冰 > 《名家醫(yī)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