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貢院(又名考棚),是我國北方目前唯一保存較為完整的封建社會選拔秀才和貢生的考場,據(jù)《直隸定州志》載,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定州升為直隸州,下轄曲陽、新樂、深澤等縣。在此之前,每逢歲科文武兩考,三處考生俱就真定府應試,由于交通不便,往來甚難。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由州牧王大年創(chuàng)建定州貢院,匯集轄區(qū)內文武考生應試。乾隆五年,督學錢文端題寫匾額。道光十二年夏(公元1822年),王仲槐任州牧,看到文場坍塌嚴重,勸捐于民,整修一新。定州貢院自始建至今已有270余年的歷史了,其整體建筑氣勢雄偉,雍容壯觀,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chǎn),200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貢院建筑群為中軸式布局,規(guī)模宏大,原有文武兩科考場,文場坐北朝南依次為影壁、大門、二門、魁閣號舍、大堂、二堂、后樓,武場位于東部,有演武廳、文昌宮、后宮等建筑。由于年代久遠,加之“文革”期間的破壞,現(xiàn)僅存文場部分的影壁、二門、魁閣號舍、大堂、后樓五座建筑,占地面積22150.7平方米,建筑面積1547.6平方米。
影壁是貢院的起始建筑,總長22.5米,高6.1米。規(guī)模較大,頗有氣勢,與貢院整體規(guī)模相呼應。它是整個建筑組群的序幕,不僅有遮避和裝飾的作用,同時也是考后放榜的地方。

大門,是考場的入口,也是對考生們進行搜檢的關卡。




二門現(xiàn)在僅存基址了,二門也是對考生進行搜檢的關卡。大門搜身,二門稽查,如果發(fā)現(xiàn)有夾帶現(xiàn)象,不僅要對他本人進行處罰,而且還要對大門的搜檢官進行嚴加懲處。
大門二門之間有兩棵槐樹,俗稱“乾隆雙槐”。相傳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過定州曾到貢院親手植下了這兩棵槐樹,直到現(xiàn)在它仍然是枝繁葉茂,笑迎賓客。


魁閣號舍為貢院的主體建筑,面闊七間,進深九間,是考取文貢生和秀才的正式場所。最南一間魁閣明間為半四角攢尖結構,殿脊疊澀四層出檐,結構嚴謹復雜,與出三檐硬山卷棚頂形式的號舍相接,整體建筑構造獨特別致??w層層疊澀出檐,如鴻燕展翅高飛,寓意考生只有經(jīng)過層層跋涉才能高中狀元,這種獨特的建筑形式是定州貢院的一絕。




明間有一個魁閣,里面供奉著泥塑的魁星神像。相傳魁星是天庭里的主考官,歷代招考文、武狀元時,所考的試卷都要經(jīng)他批閱。他的形象是取“魁”字而會意的,一腳向右蹺起,如大彎鉤,左手捧斗,用來衡量每個考生的德才優(yōu)劣,右手執(zhí)筆,寓意朱筆點狀元之意。傳說魁星是主文的神,所以考生們對這尊神像是畢恭畢敬,開考之前,朝拜者絡繹不絕。號舍,是考生們正式答卷的地方,原來在號舍的門楣上有一塊金字木匾,上面寫著“筆參造化”四個大字,因為在封建社會,讀書就是為了做官,這四個大字就是向讀書人預示了只有參加科舉競爭,才能取得一官半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十年寒窗若,只為求功名。



號舍東西面闊七間,南北進深九間,可以容納考生上百人,如果某年考生突然增多,還可以臨時增搭席棚,考完之后再拆除,里面放著號桌、號凳,按千字文編號,考生各自對號入座??荚囘^程中兵丁嚴密把守監(jiān)視,如發(fā)現(xiàn)有來回走動、丟紙、說話等行為,立即扣考,嚴重的還要木枷示眾。












號舍后面有兩個盤龍柱,盤龍柱高4米,是用漢白玉雕刻而成的,兩個盤龍柱之間被稱為龍門??忌鷤兇鹜昃砗缶陀升堥T到大堂交卷。為了防止中途作弊,龍門到大堂只設有2.5米遠。傳說鯉魚躍龍門,就可以發(fā)生龍的變化,成為神龍??忌鷤円舱窍胪ㄟ^考試躍龍門這一關而金榜題名,從此出人頭地,光宗耀祖。兩個盤龍柱的裝飾,不僅讓我們看到了精美的雕刻藝術,也表達出梓梓學子的美好愿望。



大堂是考官收取封存試卷的地方。當天下午,考生們就開始交卷,直到傍晚才清場。收卷官每收一卷,就發(fā)給考生一個出門的竹簽,到大門的時候驗交,考生達到30人才開門一次,收一竹簽,放一人??忌幕顒臃秶酱筇靡簿退闶墙Y束了。大堂還有一個功用,就是被錄取的考生都要在這里舉行簪花禮,由學政來主持,分別把它們拔往縣學和府學,這種儀式也稱做“入學”,然后,還要到孔廟去拜見他們的祖師爺-孔子。



二堂是考官評閱試卷的地方,只可惜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存在了。

后樓,也叫“攬勝樓”,它是考官的宿舍。兩側的耳樓是在道光十四年,由定州的州牧王仲槐在重修貢院的時候所建的,用來臨視文場東西兩側,以防止場外作弊。當時除了定州塔以外,再也沒有其它高層建筑了,所以來自不同地區(qū)的文人雅士們常會聚集于此,登城賞景,題師會友。因此也被稱為“攬勝樓”。








定州貢院是舉行鄉(xiāng)試和會試的地方,而且具有文武兩科考場。終清一代定州共中得文武舉人227人之多。曾盛名于清未明初的馮玉祥老師王瑚被稱為天下“天下第一循吏”者,也就是23歲在定州貢院中舉后,進京考中進士的。人稱有事無事奏三本的郝浴,也是先在這里考取舉人,后又進京參加考試的。
定州貢院中軸線上的建筑排列猶如一段短小精練的樂曲,高低起伏,緩急相間。影壁作為重音開始,待續(xù)到大門,經(jīng)過平淡的二門過渡,到中部魁閣號舍掀起高潮,旋律漸趨華麗,到后樓的小高潮做結束,整個建筑布局不僅給人一種森嚴之感,同時兼具藝術美感,是一處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貢院的建筑氣勢雄偉壯觀,別具一格,顯示了清代建筑風格與高超的設計技巧,行置其中,既可領略雄偉壯觀的建筑群落,又可想象當年宏大的考試場面,是封建科舉制度的歷史見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