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彧著《易學百問》之十三 13.問:很多人說《周易》的“河圖”和“洛書”很神奇,究竟是怎么回事? 答:有關“河圖”這一名詞的來源,主要有兩處:一是《尚書·顧命》里面說“河圖在東序”;一是《周易·系辭》里面說“河出圖”。 宋代之前,多數(shù)人都認為所謂的“河出圖”或“洛出書”是一種祥瑞?,F(xiàn)在人們奢談的《河圖》與《洛書》,差不多都是經(jīng)過朱熹改造的圖書,所以,回答這個問題還要從朱熹的《易學啟蒙》一書談起。 《易學啟蒙·本圖書第一》里面列出了所謂的《河圖》與《洛書》如下。 圖12. 朱熹的《河圖》 圖13. 朱熹的《洛書》 《尚書·顧命》說: 大玉、夷玉、天球、河圖在東序。 究竟《尚書》中所謂的“河圖”是個什么樣子,沒有詳細描述,后人推測說是“地圖”者有之;說是“方冊”者有之,等等?!昂訄D”概念之外還有“河出圖”和“河不出圖”的概念。 《易傳·系辭》說: 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 至于“河出圖”、“洛出書”是怎么回事,因為許多“緯書”里面說伏羲、黃帝、堯、舜,乃至周成王的時候都有“龍馬負圖”或“神龜負書”,所以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周易·系辭》所謂的“河出圖,洛出書”就是“祥瑞”。 唐代孔穎達在《周易正義》里面說: “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者,如鄭康成之義,則《春秋緯》 云:“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龍圖發(fā),洛龜書感,河圖有九篇, 洛書有六篇。”孔安國以為河圖則八卦是也,洛書則九疇是也。 顯然,唐代的孔穎達并沒有“圣人則河圖畫卦”的疏解。 宋真宗時期的太常博士彭城劉牧在《易數(shù)鉤隱圖》書中就: 何氏謂“天生神物,圣人則之”一也;“天地變化,圣人效之”二也; “天垂象見吉兇,圣人象之”三也;“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四也。 今謂此四事,圣人易外別有其功,非?!兑住穬?nèi)之物。 顯然,北宋真宗時期的太常博士彭城劉牧根本沒有什么“圣人則河圖畫卦”的疏解。他說“河出圖,洛出書”是“圣人易外別有其功,非專易內(nèi)之物”,則進一步說明“河出圖,洛出書”與易八卦的由來毫無關系。 北宋真宗時期的黃黎獻,是彭城劉牧的弟子。劉牧著有《易數(shù)鉤隱圖》一卷,黃黎獻則著有《續(xù)易數(shù)鉤隱圖》一卷。今見《四庫全書》里面《易數(shù)鉤隱圖》三卷本,是黃黎獻弟子吳秘合劉牧與黃黎獻之書而成。 黃黎獻說: 夫卦者,天垂自然之象也。圣人始得之于《河圖》、《洛書》, 遂觀天地竒偶之數(shù),從而畫之,是成八卦。 顯然,黃黎獻的觀點與劉牧大不相同。今見《易數(shù)鉤隱圖》卷下的黑白點《河圖》與《洛書》,是黃黎獻據(jù)漢代“九宮算圖”和“天地生成數(shù)圖”臆造的。 圖14.黃黎獻所造的《河圖》 圖15.黃黎獻所造的兩幅《洛書》 看上圖可知,黃黎獻的《河圖》是九數(shù)的黑白點圖;《洛書》則是兩幅,一幅是五個生數(shù)的黑白點圖,一幅是五個成數(shù)的黑白點圖。 宋仁宗時期李覯作《刪定易圖序論》,則把黃黎獻的兩幅“洛書圖”合作一幅。 圖16. 李覯刪定的《河圖》與《洛書》 看李覯之圖可知,恰恰是朱熹易置了李覯兩幅圖之名,而不是《易學啟蒙》里面所謂的“劉牧易置圖書”。 朱熹易置李覯圖書之名的根據(jù),則在于他認為“圣人則之”是說圣人法則“河圖畫卦”。而《系辭》里面恰恰有“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一節(jié),所以朱熹把十數(shù)的黑白點圖稱之為《河圖》。他在《易學啟蒙》里面說: 此一節(jié),夫子所以發(fā)眀《河圖》之數(shù)也。 又說: 但易乃伏羲之所先得乎《圖》,而初無所待于《書》。 又說: 大傳又言包羲畫卦所取如此,則易非獨以《河圖》而作也。 朱熹一會兒主張圣人則“河圖畫卦”,一會兒又主張圣人畫卦“非獨以河圖而作”。無論如何,朱熹曾經(jīng)主張“圣人則河圖畫卦”則不容否定。 所謂“河圖”與“洛書”的神秘性,就在于“伏羲則河圖畫卦”。而對于“河圖”的來源更是具有神秘色彩,傳說從黃河里面躍出一匹“龍馬”,或說“龍馬負圖”,或說“龍馬身上有旋毛河圖”等等。今天看來,無論黃黎獻、李覯或朱熹,他們“圣人則河圖畫卦”的主張都是無稽之談。因為八卦根本不是什么人則什么圖書“畫”出來的,而是圣人仰觀俯察“觀變于陰陽而立卦”。 孔子在《周易·系辭》里面說“河出圖”;在《論語·子罕》里面又說“河不出圖”。 顯然,孔子只是把“河出圖”或“河不出圖”當作祥瑞看待。由此可知,所謂“河圖”與“河出圖”、“河不出圖”是不同的概念。 既然孔子已經(jīng)說“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那么他說“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就與伏羲作八卦沒有任何關系。何況黑白點數(shù)的所謂《河圖》與《洛書》是北宋真宗時的太常博士彭城劉牧的弟子黃黎獻偽造,而且北宋神宗時還另有一位三衢劉牧,所以朱熹與其弟子蔡元定說“劉牧臆見,易置圖書”是沒有根據(jù)的污蔑,真實情況恰恰是朱熹易置了北宋李覯的圖書。 嚴格來說,任何黑白點數(shù)的“河圖”或“洛書”,都與《周易》毫無關系。無論從象數(shù)角度或義理的角度看,任何黑白點數(shù)的所謂“河洛圖書”都不屬于《周易》的研究范疇。初學者,且不可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這些毫無用途的無根之學方面。 郭彧(寶彧),1941年12月24日生 現(xiàn)為北京大學《儒藏》編審專家 正式出版的易學著作 北京大學出版社: 《易文獻辨詁》 大陸中華書局: 《經(jīng)典藏書·周易注釋》 大字本《周易注釋》 《理學叢書·邵雍集》 《邵雍伊川擊壤集》 香港中華書局: 《易經(jīng)注釋》 齊魯書社: 《京氏易傳導讀》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周易圖說總匯》(與李申合作) 上海古籍出版社: 《邵雍全集》 《南宋初刻本周易注疏??庇洝?/p> 華夏出版社: 《風水史話》 《易圖講座》 《河洛精蘊注引》 《京氏易源流》 《風水皕問》 《易學百問》 文聯(lián)出版社: 《周易圖像集解》 香港方明易經(jīng)學院出版社: 《中國羅經(jīng)與風水》 《易學啟蒙正讀》 再造宋刻巾箱本《周易》 再造南宋刻本《周易音義》 再造南宋刻本《周易注疏》 再造南宋刻本《周易注》 在《中國哲學史》、《周易研究》、《國際易學研究》、孔子2000網(wǎng)站、國學網(wǎng)站等刊物和網(wǎng)站上發(fā)表易學論文百余篇。北京數(shù)字電視上主講“國學大講堂周易50講”,有DVD音像17張。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國學講堂周易講座錄制4講,有DVD音像2張。曾經(jīng)在北京大學等地為企業(yè)家授課,講解易學知識。 |
|
來自: 崔竣豪 > 《易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