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按形式可以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 近體詩就是格律詩,包括絕句和律師.也稱為今體詩.在唐以前的詩稱為古體詩(不包括所謂的“齊梁體”),還有唐以后不合近體的詩也稱為古體詩.那么古體詩與近體詩有什么區(qū)別呢?總的來說可以從句法、用韻、平仄上來區(qū)別. 在句法上,古體詩每句的字?jǐn)?shù)不一,每首詩的句數(shù)也可以不一樣.而近體詩只有五言和七言兩種(絕句為四句,律詩為八句.超過八句的為排律或稱為長律.) 在用韻上;古體詩每首可用一個韻,也可以用二個或二個以上的韻,也就是說可以在一首中換韻.而近體詩每首詩只可以用一個韻,再長的排律也不可以換韻. 古體詩可以在偶數(shù)句押韻,也可以在奇數(shù)句偶數(shù)句都押韻.近體詩只在偶數(shù)句上押韻(除第一句可押可不押.)古體詩可用平聲韻也可用仄聲韻.而近體詩一般只可用平聲韻. 在平仄方面,古體詩不講究.而近體詩是身份講究的. 在律詩中,第一、二句為首聯(lián),三、四句為頷聯(lián),五、六句為頸聯(lián),七、八句為尾聯(lián).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必須句形一樣,詞性相對,平仄相反.十分工整.實(shí)際上三、四、五、六句就是二副絕好的對聯(lián). 古體詩是與“近體”相對而言的詩體. 近體詩形成以前,除初次體外的各種詩歌體裁,也稱古詩、古風(fēng).古體詩格律比較自由,不拘對仗、平仄.押韻寬,除七言的柏梁體句句押韻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韻,韻腳可平可仄,亦可換韻.篇幅長短不限.句子可以整齊劃一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也可雜用長短句,隨意變化,為雜言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