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并不是飛到大氣層外,升到100公里的高度,就能夠達到失重狀態(tài)的。不論是載人飛船、航天飛機、空間站還是人造衛(wèi)星,發(fā)射升空后都必須達到一定的速度繞著地球轉,才能夠“不掉下來”。以神舟九號為例,它在距離地球300多公里的軌道上,必須以每秒鐘超過7公里的速度張地球轉,才能處在失重狀態(tài)不掉回到地面上。如果真的達到了這種狀態(tài),那就根本不必等地球自己轉過來,完全可以在一個小時之內飛抵地球上的任意地點。 其次,如果真的像微博里說的那樣,飛到大氣層外達到了100公里的高度,那會怎樣嗎?如果直接關閉發(fā)動機,而又沒有達到前面說的繞地速度,那飛船肯定會一頭栽回地球。那如果一直開著發(fā)動機讓飛船懸停在那里又如何?由于飛船起飛時,它相對于地面顯然是靜止的,那么如果飛船垂直飛升100公里的話,它相對于地面仍然是幾乎靜止的。在這種情況下,就算飛船懸在那里整整一年,洛杉磯也不會轉到飛船下面去。至于懸停的時候消耗的燃料,那就更不必說了。 所以,如果這條微博不是在釣魚的話,那只能說這個想法雖然很異想天開,但嚴重缺乏常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