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文詩,是雜體詩的一種。回文詩通常指可以倒讀的詩篇,有的還可以反復(fù)回旋,這樣得詩就更多。有些作品用文字排列成各種圖案,縱橫交錯成文,近似文字游戲?;匚脑娤鄠魇加跁x代傅咸、溫嶠,詩皆不傳,今所見有蘇蕙《璇璣圖》詩等。蘇蕙是晉朝秦州刺史竇濤之妻。據(jù)《晉書。列女傳》說:竇濤“被徙流沙,蘇氏思之,織錦為回文璇圖詩以贈濤。宛轉(zhuǎn)循環(huán)以讀之,詞甚凄婉。”
回文詩中不乏成功的寫景佳作,如《隨園詩話》卷十四引了張月槎的《秋夜回文詩》:
煙深臥閣草凝愁,冷夢驚回幾樹秋。
懸壁四山云上下,隔簾一水月沉浮。
翩翩影落飛鴻雁,姣姣光寒照斗牛。
前路客歸螢點點,邊城夜火似流星。
它寫出了邊城秋夜的蕭瑟和清冷,這不是一幅很沒底秋天夜景圖嗎?倒過來讀為:
流星似火夜城邊,點點螢歸客路前。牛斗照寒光姣姣,雁鴻飛落影翩翩。浮沉月水一簾隔,下上云山四壁懸。秋樹幾回驚夢冷,愁凝草閣臥深煙。
順讀倒讀都不失詩味,這是一首典型的回文詩。
另一首佳作如宋代錢惟治的《春日登大悲閣詩》:
碧天臨回閣,晴雪點山屏。夕煙侵冷箔,明月斂閑亭。
全詩四句二十字。如果從第二字讀起,則成為:
天臨回閣晴,雪點山屏夕。煙侵冷箔明,月斂閑亭碧。
第三字、第四字都可以如此讀下去,至第二十字,反復(fù)成詩二十首。然后再從最后一句的倒數(shù)第二個字倒讀下去,又成詩二十首。這是回文詩中的回文反復(fù)體。這種詩實在難寫,巧是真巧,但詩味不多,只能算是一種高級的文字游戲,今天當(dāng)然不能提倡。不過,讓大家知道古典文學(xué)中曾有過這類形式的詩歌,而且從詩中看到古人駕馭語言的功力,也是有其借鑒作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