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
是指直腸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靜脈叢發(fā)生擴(kuò)大、曲張,所形成柔軟的靜脈團(tuán)。臨床根據(jù)痔發(fā)生的部位和癥狀的不同分為內(nèi)痔、外痔、混合痔。內(nèi)痔長在肛門內(nèi),其表面覆蓋著黏膜,痔核有大有小,可為單個或多個。多的可以連成一圈。一般不痛,僅有肛門墜脹感。主要癥狀是間歇性大便的滴血,嚴(yán)重者排便時痔塊脫出。外痔在肛門外可以看到。容易發(fā)炎,因而出現(xiàn)明顯的紅腫疼痛,但不出血。
1、治瘺方法:
A、取適量旱煙桿剪碎,用水浸泡3小時后,再上火爐熬,熬開后撈出煙桿再繼續(xù)熬,一直熬成膏狀,敷于患處,3次即好。注:肇原宮女士說:“女兒小時耳旁長了一個瘺,直往外流膿水,用此法,幾次就好了。
B、將生肥豬肉切成薄片,貼于患處,一天貼1—2次,連貼幾天就好了。
2、治肛瘺方:
A、取頭胎出生的小男孩的臍帶屎,趁熱糊在患處,一次就好。
B、將鮮馬齒莧搗爛,分別于午休前和晚睡前敷于患處,連敷幾天即可治愈。
3、治痔瘡妙方:
A、兒茶 5克、黃連5克、冰片0.5克、撲爾敏和強(qiáng)的松各一片,放在一起研末,用金霉素眼膏調(diào)勻備用。每次大便后,用淡鹽水清洗患處,再涂上藥膏。一般連用四五天,內(nèi)外痣都可治愈。
B、黑胡椒、大粒鹽各一把,放入鍋中加水熬開,待水變成紅色時熄火,將水倒入盆中,用其熱氣熏患處,水溫合適時洗患處。效果非常好。
C、痔瘡犯時,用注射器抽取5毫升香油,注射到肛門里,一般兩次就見效。
D、取蝸牛8—10個,洗凈、搗碎,放入容器內(nèi),加入冰片2克,攪拌一會兒,待滲出清水后,用經(jīng)過消毒的棉棒蘸此水涂于患處,能立即止血、止痛。如再連續(xù)涂2—3天,每天一次,便能治愈。
E、金針草100克,紅糖適量,加水煮熟,去渣,每早空腹服。連用數(shù)日,可治療痔瘡疼痛、出血。
F、在牛奶中加入搗碎的蔥,然后把它敷在患處,每天一次,兩周為一個療程。
G、干木耳50克,用開水泡軟,每天清晨空腹燉食。一般輕者500克可治好,重者1000克可治愈,內(nèi)外痔皆有效。
H、冰片10克,芒硝30克,硼砂10克,明礬15克,共研細(xì)末,加溫開水1500毫升,坐浴,每次30分鐘,每日兩次,每次一劑。
I、清水洗患處,洗后,將金霉素眼藥膏涂在患處,每日兩次,連用一周即可治愈。
J、蜈蚣2條,裝入洗凈的一段雞腸內(nèi),放在舊瓦片上焙干,研細(xì)末,分成8份,每日早晚各服一次,黃酒沖服。
K、取豬苦膽一個,加一塊白礬(棗大?。?,放瓦上焙干,壓成粉,疼時抹患處,幾次見效。
L、馬齒莧尖49個,每個約2厘米長,洗凈切碎,用鍋煮。7個雞蛋打散后倒入煮馬齒莧的鍋里,開鍋3分鐘即可,不放佐料。早晨空腹一次吃完,對內(nèi)痔、外痔、混合痔都有效。
4、治外痔偏方:
A、2片土霉素研成面,與適量香油攪勻,每天往痔瘡部位抹2次,一般患者5—7天就好。
B、3兩平時食用的韭菜,切成寸長的節(jié),放在洗屁股的盆里,將開水沖入,患者蹲在盆上熏患處,注意,別被水燙著。待水涼后,撈出韭菜,用此水摖洗患處。獻(xiàn)方人稱,此方能治各種痔瘡。半個月內(nèi)就能好。
藥理:韭菜,味甘、辛,性溫,無毒。中醫(yī)認(rèn)為,它含有一定量的鋅元素,能溫補(bǔ)肝腎。還有溫中行氣,散血解毒,保暖,健胃的功效。韭菜含有較多粗纖維,可促進(jìn)胃腸蠕動,有效預(yù)防習(xí)慣性便秘和腸癌。而血流淤滯,是引起痔瘡的一個因素。所以,用此方可解毒,促進(jìn)氣血運(yùn)行,進(jìn)而治療痔瘡。
提示:痔瘡是一種常見病,民間有“十男九痣、十女十痣”的說法。所以,預(yù)防更為關(guān)鍵。
5、治痔外偏方:豬苦膽的膽汁、中藥冰片、墨汁、生姜片,每樣2小勺,裝在一個鐵制容器里?;颊呙刻焱砩贤疾磕ㄒ淮?,抹完后睡覺,第二天早上洗掉。輕者3—5天治好,如果10年以上患者,則需要一周以上時間。摖藥后,最好墊一塊布,以免弄臟衣被。
藥理:豬苦膽汁、冰片有消炎作用,生姜有殺菌作用,墨汁則解釋不清。
提示:如找不到鐵制容器,可將藥物放在開口的易拉罐里。豬苦膽一定要新鮮的才有效果。
6、治痔瘡偏方:用薄薄一層干凈棉花,卷上白糖,晚上睡覺前,將其放入肛門處,也可塞入肛門,這樣效果更好。放好后,穿上緊身褲衩,以防脫落。睡一宿覺后,第二天早晨將其拿出。按此方法,使用一個星期,不管是內(nèi)痔還是外痔或者混合痔,都能治好。
藥理:白糖外用,早有依據(jù)。在《中醫(yī)雜志上》曾記載,白糖外用,可治創(chuàng)傷、狗咬傷、口瘡、痔瘡等病。而棉花在這里是固定白糖的,棉花不會導(dǎo)致傷口感染。
7、治便秘、外痔偏方:用礦泉水瓶蓋,取半瓶蓋高錳酸鉀,倒入盆里。用開水將其稀釋(量自行掌握)。稀釋后,水會變成紫色?;颊哂眠@種水汽熏洗患處。每日一次,一次幾分鐘即可,輕者3次,重者一周治愈。
藥理:高錳酸鉀是一種強(qiáng)氧化劑,可以殺滅細(xì)菌,為家庭必備的常用消毒藥。在臨床上,用0.01%的高錳酸鉀水溶液可以用于陰道沖洗;0.02%的水溶液用于坐浴,治療白帶過多;蜜月之中,用0.05%的水溶液清洗外陰,預(yù)防泌尿系統(tǒng)感染。
女性痔瘡的發(fā)生率較高,用0.1%的水溶液坐盆浸泡,可止癢止痛、防治感染,促進(jìn)脫出的痔核復(fù)位。所以,此方不僅是偏方,其在臨床上也被廣為應(yīng)用。
提示:此方不僅可以治外痔,也可治便秘。特別是對因外痔引起的便秘,更有奇效。使用此方期間,患者一定要注意忌辛辣食物。
8、治混合痔方:將干姜末用香油調(diào)后潤敷患處,濕度適中,外用紗布及膠布固定。一般1—2天即可消腫止痛,內(nèi)痔下垂者可自行回納。
9、治痔瘡偏方:串地龍3錢,白艿3錢,放在一起搗碎成粉。買一瓶黃酒,每次一小勺,用黃酒調(diào)和,溫開水送服,日3次。(據(jù)薦方者介紹,十幾年的痔瘡都用這個方子治好了,而且內(nèi)外痔都好用)。
10、治痔瘡偏方:鮮地龍30克,洗去泥沙后切碎,雞蛋4—5只,拌勻后以香油炒熟后食用,不加鹽,一般食用2次即有效。
11、治痔瘡偏方:
A、一碗水,半碗泡好的黑木耳,白糖適量(稍稍有些甜味即可)一起煮。開鍋后,將黑木耳連湯一起吃掉,一定要早晨空腹吃。連續(xù)吃半個月,痔瘡就好了。
B、玉米蟲30—40條,用瓦盆烘干后,研成粉末,用1斤60度白酒泡3天。每天喝一盅,外痔兌紅糖喝,內(nèi)痔兌白糖喝。如果外痔出血,可用蟲子的頭單獨(dú)研粉末,外敷使用。
C、取一小節(jié)龍爪,把刺刮掉,豎向剖開,然后將內(nèi)外對翻,讓芯露在外面,內(nèi)痔患者,晚上睡覺時,將其插入肛門,一般第二天早晨就會好。如果沒有徹底好,可增加次數(shù)。外痔患者,用龍爪內(nèi)瓤涂抹患處,抹好為止。如果是混合痔,兩種方法都要用。獻(xiàn)方者用此法治好了自己的痔瘡。
D、將羊膽2個、蜂蜜半斤、白礬半兩,三樣攪勻(羊膽取汁),外敷肛門,一般患者3日見效。次數(shù)和時間,根據(jù)患者病情自己掌握。獻(xiàn)方者用此方治好了自己的痔瘡。
藥理:感染,會導(dǎo)致肛門部位血管脆化,容易形成痔瘡。而龍爪有消炎、殺菌作用。羊膽汁也有消炎作用,可治療外痔。
提示:龍爪也可以治療嘴上長的病毒性皰疹。如果感冒或嗓子發(fā)炎,患者可生吃龍爪治療。
12、花椒治痔瘡:花椒1把,裝入布袋,扎口,用開水沏于盆中,患者先是用熱氣熏洗患處,待水溫降到不燙,再行坐浴。全過程約20分鐘,每天早晚各一次。
13、治痔瘡偏方:河邊水中的柳條根須150克,干蒜辮子4兩,有內(nèi)痔的加20克苦參,加水小火煮40分鐘,先熏后洗,日2次。
14、治肛瘺、肛門紅腫偏方:將一片肥豬肉貼在肛瘺或肛門紅腫處,肥肉外則用膠布固定好,以防肥肉滑落。一、二天換一次肥肉,連換三片肥肉后,肛瘺、肛門紅腫就能治愈。
15、治痔瘡偏方:將泡好的木耳半碗放在鍋里,加水一碗,2小勺白糖,煮開后,倒入碗中。每天早飯前空腹服一次,連湯帶木耳,一次趁熱全部服下。日一次,30日內(nèi)即可治愈痔瘡。
16.治標(biāo)用:銀花、白鮮皮、蒲公英各100克,用過掌水(約1000毫升,多點(diǎn)沒關(guān)系)浸泡半小時,再濃煎取200毫升,用消毒過的礦泉水瓶裝取待用。用藥方法,用一次性注射器,作保留灌腸;用藥量,由少到多,由5毫升到10毫升到15毫升……逐次可增加到30毫升或更多,以沒有排便感,不自動排出為度;每天用藥次數(shù),每天3次,也可多可少,可根據(jù)自身情況而定。
17.治本用:人參10克、白術(shù)20克、黃芪30克、白芍15克、銀花10克,水煎服。用以上方法,可治療內(nèi)痔、外痔、混合痔、痔出血。一般3至6天可痊愈。
18.在嘴里挑幾針就能根治痔瘡的秘法在嘴上唇系帶(如下)周圍找白點(diǎn),一般在系帶的中央多見?。∮貌裳橖c(diǎn)刺,一般不出血,最好能挑斷一點(diǎn)纖維,治療各種痔瘡,特效
19.治痔瘡無一例復(fù)發(fā)兒茶5克、黃蓮5克、冰片0.5克(以上三味中藥店有售),再買西藥撲爾敏1片、強(qiáng)地松1片,把這些中藥、西藥放在一起研成末,用金霉素眼藥膏調(diào)勻備用。在每次大便后,用淡鹽水清洗患處,再涂上藥膏。一般連用3-7天,內(nèi)外痔都可治好。在用藥期間一定不能多吃辣椒、喝酒、生冷食物莫食!切記!
20.-處方:硫黃(醫(yī)用級)94克、紅棗12枚。用法:將硫黃放入砂鍋內(nèi),加熱溶化,放入紅棗,待硫黃化盡,紅棗成炭時,取下研成細(xì)末,分作12份,每晨飯前服1份,服用12天為一療程。1-2年患者服一療程,3-5年患者服2劑(2療程),6年以上服3-4療程。
21.處方2:地榆10 生軍10 枯礬5 槐花10 乳香10 芒硝20 研細(xì)香油調(diào)勻外敷患處,緩解和消除水腫和疼痛效果極佳
痔瘡 痔瘡發(fā)作時,多現(xiàn)肛門墜痛或痔核紅腫劇痛,或便時出血,兼有便秘、溲赤,唇干咽燥等熱象。本病病因多由素積濕熱嗜食炙煿、辛辣之品,或過飲酒漿而致濕熱內(nèi)蘊(yùn),而濕熱瘀滯即可導(dǎo)致痔瘡的發(fā)作。臨床常用的偏方主要如下: 22 .馬齒覽豬大腸治內(nèi)痔 [方 劑] 馬齒覽100克,豬大腸1截(15厘米長)。 [制用法] 先將兩物洗凈,然后將馬齒覽切碎裝入大腸內(nèi),兩頭扎好,放鍋內(nèi)蒸熟。每日晚飯前一次吃完,連續(xù)服用。 [功 效] 清熱解毒,潤腸止血。 [驗 證] 經(jīng)治療9O例,80 例治愈。10 好轉(zhuǎn)。 [備 注] 無馬齒覓,可用花椒120克代替。 23 .烏藥、大黃等治痔瘡 [方 劑] 烏藥、大黃、當(dāng)歸、血竭、地榆各150克,黃柏、菖蒲、紅花各75克,黃連15克,冰片、枯礬各50克。 [制用法] 上藥共研極細(xì)末,過120目篩,加凡士林1500克調(diào)勻成膏,貯瓶備用(高壓消毒)。先用1:5000以刃高錳酸鉀液坐浴后,再將藥膏涂敷患處,每日換藥2次。 [功 效] 消熱解毒,散血消腫。 [驗 證] 治療60例,其中炎性外痔23例,痊愈15例,好轉(zhuǎn)7例,無效1例;血栓性外痔37例,痊愈26例,好轉(zhuǎn)10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6.67%。 [備 注] 引自1985年《遼寧中醫(yī)雜志》(3)。 24.蟬冰膏治痔瘡 [方 劑] 蟬蛻15克,冰片12克,麻油30毫升。 [制用法] 先將蟬蛻用微火焙焦存性、研末,入冰片同研成極細(xì)末,用麻油調(diào)勻即成。每晚臨睡前,先用金銀花20克,大鱉子12克(搗碎),甘草12克,煎湯趁熱熏洗患處,然后用棉簽蘸油膏涂敷痔核上,連用5-7天。 [功 效] 消炎、散結(jié)、止痛。 [驗 證] 治療53例,全部痛除血止核消。 [備 注] 引自1981年《遼寧中醫(yī)雜志》(6)。忌食辛辣、魚蝦等物。 25.硝冰膏治痔瘡 [方 劑] 芒硝30克,冰片10克,豬膽汁適量。 [制用法] 先將前2味藥共研細(xì)末,再用豬膽汁調(diào)勻成糊狀(如痔瘡表面有潰湯或分泌物多者加白礬10克),備用。外敷于痔瘡?fù)?,再用紗布棉墊覆蓋,膠布固定。每日早、晚各數(shù)l次。 [功 效] 消腫止痛。 [驗 證] 試治數(shù)例,均愈。 [備 注] 引自《外治匯要)。 26.麝冰散治痔瘡 [方 劑] 麝香、熊膽、冰片、猬皮各0.3克。 [制用法] 上藥共研極細(xì)末,備用(貯瓶勿泄氣)。外痔:每日敷藥3 次。內(nèi)痔:將藥棉纏在如火柴桿粗的小棍上,浸濕蘸藥末插入肛門內(nèi),隨即將小棍抽出,任藥棉留在肛門內(nèi)。 [功 效] 消腫止痛。 [驗 證] 屢用屢驗、效佳。 [備 注] 引自1988年《醫(yī)學(xué)文選》(l)祖?zhèn)髅胤津灧郊?。又治痔漏,取蛇膽,陰干即成膽條,塞入瘺管內(nèi)。塞入時有涼的感覺。五、六日瘺管隨膽條脫出。治愈人數(shù)不可勝舉。 27.無花果治痔瘡 [方 劑] 無花果10-20顆(如無果,用根葉亦可)。 [制用法] 將上藥加水2000ml放在砂鍋內(nèi)煎湯。于晚上睡前30分鐘,熏洗肛門1 次,連續(xù)7次為1個療程。無愈,可再繼續(xù)1個療程即愈。 [驗 證] 用本藥治療痔瘡患者77例,均獲痊愈。一般無不良反應(yīng)。無1例復(fù)發(fā)。 [備 注] 用本法時,須禁用酒類、酸、辣等刺激物,以免減低藥效。 28 .荊芥防風(fēng)等治痔瘡 [方 劑] 荊芥、防風(fēng)、土茯苓、使君子各9克,芒硝120克,馬錢子6克。 [制用法] 將上藥放砂鍋內(nèi)加水煮沸。然后,倒人罐內(nèi),令患者蹲在罐上先熏后洗,每晚1次。 [驗 證] 用上藥治療外痔患者100余例,一般熏洗1次后疼痛即可減輕,經(jīng)2-5 次后可以獲得痊愈。 29 .五倍子治痔瘡 [方 劑]五倍子500 克。 [制用法] 取五倍子清洗并搗碎,浸泡于52.5%已醇1000ml中,密封放1-2個月,然后過濾后煮沸消毒備用。用時,( l)器械裝備:消毒包內(nèi)備有5ml 注射器工具,6 、7號針頭各l個,中號彎血管鉗2把,組織紛、手術(shù)剪各l把,中號圓針1根,10號絲線2尺,紗布數(shù)塊。(2)操作方法:患者側(cè)屈膝,充分暴露肛門,用1‰ 新潔爾滅液常規(guī)消毒肛門及件部,用2%普魯卡因局部麻醉,血管鉗固定痔核根部,再注入五倍子酒精液適量于痔瘡內(nèi),使之成為紫色為度。然后用彎血管鉗反復(fù)擠壓痔核,直至變?yōu)楸”〉慕拱V。最后,在痔核根部行“8”字縮縫扎.并松開根部血管鉗。如有多個痔核,再用同樣方法處理。術(shù)畢將部分殘痔剪去,剩余痔核根部送人肛門。并涂九華膏后,外加紗布覆蓋,膠布固定。便后高錳酸鉀溶液坐浴,用九華膏或黃連膏換藥至痔核脫落,傷口痊愈。 [驗 證] 用上藥治療痔瘡患者80例,均獲治愈。其中,10-2 天治愈者21例;21-30 天治愈者54例;30天以上治愈者5例。 30 .五倍子、樸硝治痔瘡 [方 劑] 五倍子、樸硝、荊芥、防風(fēng)、明礬、烏梅、穿心蓮各30克。 [制用法] 將上藥加人清水1200ml,濃煎至600ml時備用。用時取液200ml放人盆內(nèi)兌開水或溫?zé)崴?00ml攪勻,用熱氣熏蒸,水溫后坐浴15分鐘左右。按上法每日早、中、晚各熏1次。血栓外痔較大者要圓利針刺破。方法是患者取截石位或側(cè)位,充分暴露痔核,用1%。新潔爾滅液消毒患處后。再用點(diǎn)刺的方法迅速地刺人血栓內(nèi),用瀉法使痛感消失后出針,放出瘀血為度,隨后用新潔爾滅棉球消毒揉按數(shù)下,此法隔日l次,1-3 次為l個療程。 [驗 證] 用上藥治療痔瘡患者200例,痊愈l64例,好轉(zhuǎn)36例,總有效率為100%。其中炎性外痔100例,痊愈92例,好轉(zhuǎn)8例;血栓外痔42例,痊愈38 例,好轉(zhuǎn)4例;肛門濕疹2例痊愈;混合痔58例,痊愈8例,好轉(zhuǎn)48例。 31 .爐甘石、女真葉等治痔瘡 [方 劑] 爐甘石、女貞葉、艾葉各30克,冰片3克,.芝麻油50ml。 [制用法] 將前四味藥分別為極細(xì)末,混合均勻,徐徐加人芝麻油中攪勻,貯瓶備用。用時,根據(jù)痔瘡大小,取藥膏l(xiāng)-2克,涂搽患處,用藥前應(yīng)排凈大便,不需包扎。每晚用藥1次。3次為1個療程。 [驗 證] 用本方治療外痔患者125例,均于用藥l-4個療程,均獲治愈。 32.蒲公英土茯苓治混合痔 [方 劑] 蒲公英、土茯苓、苦參、芒硝、馬齒覽各30克,生大黃、生甘草各10克。 [加 減] 若術(shù)后肛門水腫,加重芒硝至50克;若分泌物比較多,加重蒲公英、苦參、土茯苓、馬齒覓至50克;若傷面有衡肉,加丹參、烏梅各15克。 [制用法]將上藥加水適量,濃煎至600ml,自術(shù)后第1次大便后立即坐浴,坐浴時將肛門放松,清除糞便,一般坐浴時間以20-0分鐘為宜,每日坐浴l-2次,浴后揩干患處,用無菌敷料覆蓋膠布固定。 [驗 證] 用本方治療混合痔術(shù)后并發(fā)癥患者133例,經(jīng)用藥2-10天,均獲治愈。 33.南瓜子煎熏治內(nèi)痔 [方 劑] 南瓜子l000克。 [制用法] 加水煎煮。趁熱熏肛門,每日最少2次,連熏數(shù)天即愈。熏藥期間禁食魚類發(fā)物。 [功 效] 用治內(nèi)痔。 [驗 證] 牛xx ,女,32歲,用上方后內(nèi)痔即痊愈。 34 .茄子末治內(nèi)痔 [方 劑] 茄子。 [制用法] 茄子切片,燒成炭,研成細(xì)末。每日服3次,每次10克,連服10天。 [功 效] 清熱止血:用治內(nèi)痔。 [驗 證] 屢用效佳。 35 .鯽魚治內(nèi)外痔瘡 [方 劑] 鯽魚1條(重200克),韭菜適量,醬油、鹽各少許。 [制用法] 將魚開膛去雜物留鱗,魚腹內(nèi)洗凈,納滿韭菜,放人蓋碗內(nèi),加醬油、鹽,蓋上蓋,蒸半小時即成。食魚肉飲湯,每日1次。 [功 效] 治療痔漏、內(nèi)外痔瘡。 [驗 證] 楊、,女,35歲,患痔瘡久治不愈,經(jīng)服上方3劑好轉(zhuǎn),堅持服用后逐漸痊愈。 36.蝎蠶蛋治痔瘡 [方 劑] 全蝎6克,僵蠶6克,雞蛋適量。 [制用法] 全蝎、僵蠶(中藥店有售)研成細(xì)末,共分為15份。每日早晨取新鮮雞蛋1枚,在蛋殼上打一個小孔,將l份全蝎僵蠶粉從小孔內(nèi)裝人雞蛋,攪勻后用面粉將雞蛋上的小孔糊上,放人鍋內(nèi)蒸熟。服用時將雞蛋去皮整個吃下,每日1個,連吃15天為一療程。如一療程未能痊愈,可再吃一兩療程,以鞏固療效。 [功 效] 理氣血,除熱毒。 [ 驗證] 據(jù)《老年報》介紹,本方療效良好。 37 .豬湯綠豆清熱潤腸 [方 劑] 綠豆200克,豬大腸1截,醋少許。 [制用法] 先將豬大腸翻開用醋洗凈(連續(xù)洗3次),把綠豆填人豬腸內(nèi),再用線繩將腸兩端扎緊,放人水鍋中煮約1個半小時即成。食時切成段,一次吃完,每日l次。 [功 效] 清熱解毒,潤腸通便。用治內(nèi)外痔便血。 38 .豬肉槐花湯治痔瘡 [方 劑] 瘦豬肉100克,槐花50克。 [制用法] 加水共煎湯。日食l次。 [功 效] 涼血,止血。 39.紅糖金針菜湯消痔 [方 劑] 紅糖120克,金針菜120克。 [制用法] 將金針菜用水2碗煎至1碗,和人紅糖。溫服,每日l次。 [功 效] 活血消腫。對痔瘡初起可以消散,對較重癥有減輕痛苦之功。 [驗 證] 上述3方經(jīng)臨床驗證,療效確切。 、肛裂 肛裂因糞便干硬,肛管皮膚受到損傷所致。多發(fā)生于肛門后中線處,嚴(yán)重者裂口可深達(dá)肛門括約肌。 40.乳沒膏治肛裂 [方 劑] 乳香、沒藥各20克,丹參10克,冰片5克,蜂蜜30克。 [制用法] 先將前4味藥共研細(xì)末,用75%乙醇適量,浸泡5天左右,加入蜂蜜調(diào)勻,即行煎熬加工成油膏狀,貯瓶備用。用藥前囑病人排盡大便,以1:5000高錳酸鉀溶液坐浴10分鐘左右,再用雙氧水溶液清洗創(chuàng)面裂日,再經(jīng)干棉球拭干泡沫,再取藥膏外敷創(chuàng)面處,然后覆蓋無菌紗布,膠布固定。每日換藥l次,直至裂口愈合。 [功 效] 活血止血,止痛生肌。 [驗 證 治療32 例,效果頗佳。止血效果:32例中敷藥后全部止血,大多數(shù)患者3-4天便血停止;止痛效果:敷藥后有23例患者在3-5天疼痛消失;裂口愈合效果:經(jīng)治療后,除1例因伴有大哨兵痔瘡面未愈合,一般愈合時間為7天左右。 [備 注] 引自《百病中醫(yī)青散療法》。 41 .潤膚膏治肛裂 [方 劑] 當(dāng)歸、生地各15克,麻油150克,黃蠟30克。 [制用法] 先將當(dāng)歸、生地人油內(nèi)煎熬,藥枯后去渣,投人黃醋,即成半、液狀油膏,備用。每天大便后,清洗瘡面,然后取藥膏適量涂敷于患處。每日換藥1 次。 [功 效] 潤膚生肌。 [驗 證] 用治上癥,效果頗佳。 [備 注] 引自《瘍科妙方》 。 42.生肌膏治肛裂 [方 劑] 冰片、煅龍骨粉各6克,朱砂7.5克,煅爐甘石64克,煅石膏143克,凡士林264克,麻油適量。 [制用法] 先取冰片及少許煅爐甘石共研成細(xì)末。再人煅龍骨粉,朱砂及余下的煅爐甘石,混合均勻,摻人煅石膏,拌勻后傾倒凡士林內(nèi)充分?jǐn)嚢?,最后加適量麻油調(diào)成軟膏,備用。肛門局部用紅汞消毒后,據(jù)肛裂范圍,涂滿此膏,用紗布蓋好,膠布固定。 [療 效] 止血斂瘡,封口止痛。 [驗 證] 治療74例,效果滿意。肛裂愈合,無不良后應(yīng)。 [備 注] 引自1963年《中醫(yī)雜志》(6)。 43、治瘺方法:
A、取適量旱煙桿剪碎,用水浸泡3小時后,再上火爐熬,熬開后撈出煙桿再繼續(xù)熬,一直熬成膏狀,敷于患處,3次即好。注:肇原宮女士說:“女兒小時耳旁長了一個瘺,直往外流膿水,用此法,幾次就好了。
B、將生肥豬肉切成薄片,貼于患處,一天貼1—2次,連貼幾天就好了。
44、治肛瘺方:
A、取頭胎出生的小男孩的臍帶屎,趁熱糊在患處,一次就好。
B、將鮮馬齒莧搗爛,分別于午休前和晚睡前敷于患處,連敷幾天即可治愈。
45、治痔瘡妙方:
A、兒茶 5克、黃連5克、冰片0.5克、撲爾敏和強(qiáng)的松各一片,放在一起研末,用金霉素眼膏調(diào)勻備用。每次大便后,用淡鹽水清洗患處,再涂上藥膏。一般連用四五天,內(nèi)外痣都可治愈。
B、黑胡椒、大粒鹽各一把,放入鍋中加水熬開,待水變成紅色時熄火,將水倒入盆中,用其熱氣熏患處,水溫合適時洗患處。效果非常好。
C、痔瘡犯時,用注射器抽取5毫升香油,注射到肛門里,一般兩次就見效。
D、取蝸牛8—10個,洗凈、搗碎,放入容器內(nèi),加入冰片2克,攪拌一會兒,待滲出清水后,用經(jīng)過消毒的棉棒蘸此水涂于患處,能立即止血、止痛。如再連續(xù)涂2—3天,每天一次,便能治愈。
E、金針草100克,紅糖適量,加水煮熟,去渣,每早空腹服。連用數(shù)日,可治療痔瘡疼痛、出血。
F、在牛奶中加入搗碎的蔥,然后把它敷在患處,每天一次,兩周為一個療程。
G、干木耳50克,用開水泡軟,每天清晨空腹燉食。一般輕者500克可治好,重者1000克可治愈,內(nèi)外痔皆有效。
H、冰片10克,芒硝30克,硼砂10克,明礬15克,共研細(xì)末,加溫開水1500毫升,坐浴,每次30分鐘,每日兩次,每次一劑。
I、清水洗患處,洗后,將金霉素眼藥膏涂在患處,每日兩次,連用一周即可治愈。
J、蜈蚣2條,裝入洗凈的一段雞腸內(nèi),放在舊瓦片上焙干,研細(xì)末,分成8份,每日早晚各服一次,黃酒沖服。
K、取豬苦膽一個,加一塊白礬(棗大?。?,放瓦上焙干,壓成粉,疼時抹患處,幾次見效。
L、馬齒莧尖49個,每個約2厘米長,洗凈切碎,用鍋煮。7個雞蛋打散后倒入煮馬齒莧的鍋里,開鍋3分鐘即可,不放佐料。早晨空腹一次吃完,對內(nèi)痔、外痔、混合痔都有效。
46、治外痔偏方:
A、2片土霉素研成面,與適量香油攪勻,每天往痔瘡部位抹2次,一般患者5—7天就好。
B、3兩平時食用的韭菜,切成寸長的節(jié),放在洗屁股的盆里,將開水沖入,患者蹲在盆上熏患處,注意,別被水燙著。待水涼后,撈出韭菜,用此水摖洗患處。獻(xiàn)方人稱,此方能治各種痔瘡。半個月內(nèi)就能好。
藥理:韭菜,味甘、辛,性溫,無毒。中醫(yī)認(rèn)為,它含有一定量的鋅元素,能溫補(bǔ)肝腎。還有溫中行氣,散血解毒,保暖,健胃的功效。韭菜含有較多粗纖維,可促進(jìn)胃腸蠕動,有效預(yù)防習(xí)慣性便秘和腸癌。而血流淤滯,是引起痔瘡的一個因素。所以,用此方可解毒,促進(jìn)氣血運(yùn)行,進(jìn)而治療痔瘡。
提示:痔瘡是一種常見病,民間有“十男九痣、十女十痣”的說法。所以,預(yù)防更為關(guān)鍵。
47、治痔外偏方:豬苦膽的膽汁、中藥冰片、墨汁、生姜片,每樣2小勺,裝在一個鐵制容器里。患者每天晚上往患部抹一次,抹完后睡覺,第二天早上洗掉。輕者3—5天治好,如果10年以上患者,則需要一周以上時間。摖藥后,最好墊一塊布,以免弄臟衣被。
藥理:豬苦膽汁、冰片有消炎作用,生姜有殺菌作用,墨汁則解釋不清。
提示:如找不到鐵制容器,可將藥物放在開口的易拉罐里。豬苦膽一定要新鮮的才有效果。
48、治痔瘡偏方:用薄薄一層干凈棉花,卷上白糖,晚上睡覺前,將其放入肛門處,也可塞入肛門,這樣效果更好。放好后,穿上緊身褲衩,以防脫落。睡一宿覺后,第二天早晨將其拿出。按此方法,使用一個星期,不管是內(nèi)痔還是外痔或者混合痔,都能治好。
藥理:白糖外用,早有依據(jù)。在《中醫(yī)雜志上》曾記載,白糖外用,可治創(chuàng)傷、狗咬傷、口瘡、痔瘡等病。而棉花在這里是固定白糖的,棉花不會導(dǎo)致傷口感染。
49、治便秘、外痔偏方:用礦泉水瓶蓋,取半瓶蓋高錳酸鉀,倒入盆里。用開水將其稀釋(量自行掌握)。稀釋后,水會變成紫色?;颊哂眠@種水汽熏洗患處。每日一次,一次幾分鐘即可,輕者3次,重者一周治愈。
藥理:高錳酸鉀是一種強(qiáng)氧化劑,可以殺滅細(xì)菌,為家庭必備的常用消毒藥。在臨床上,用0.01%的高錳酸鉀水溶液可以用于陰道沖洗;0.02%的水溶液用于坐浴,治療白帶過多;蜜月之中,用0.05%的水溶液清洗外陰,預(yù)防泌尿系統(tǒng)感染。
女性痔瘡的發(fā)生率較高,用0.1%的水溶液坐盆浸泡,可止癢止痛、防治感染,促進(jìn)脫出的痔核復(fù)位。所以,此方不僅是偏方,其在臨床上也被廣為應(yīng)用。
提示:此方不僅可以治外痔,也可治便秘。特別是對因外痔引起的便秘,更有奇效。使用此方期間,患者一定要注意忌辛辣食物。
50、治混合痔方:將干姜末用香油調(diào)后潤敷患處,濕度適中,外用紗布及膠布固定。一般1—2天即可消腫止痛,內(nèi)痔下垂者可自行回納。
51、治痔瘡偏方:串地龍3錢,白艿3錢,放在一起搗碎成粉。買一瓶黃酒,每次一小勺,用黃酒調(diào)和,溫開水送服,日3次。(據(jù)薦方者介紹,十幾年的痔瘡都用這個方子治好了,而且內(nèi)外痔都好用)。
52、治痔瘡偏方:鮮地龍30克,洗去泥沙后切碎,雞蛋4—5只,拌勻后以香油炒熟后食用,不加鹽,一般食用2次即有效。
11、治痔瘡偏方:
A、一碗水,半碗泡好的黑木耳,白糖適量(稍稍有些甜味即可)一起煮。開鍋后,將黑木耳連湯一起吃掉,一定要早晨空腹吃。連續(xù)吃半個月,痔瘡就好了。
B、玉米蟲30—40條,用瓦盆烘干后,研成粉末,用1斤60度白酒泡3天。每天喝一盅,外痔兌紅糖喝,內(nèi)痔兌白糖喝。如果外痔出血,可用蟲子的頭單獨(dú)研粉末,外敷使用。
C、取一小節(jié)龍爪,把刺刮掉,豎向剖開,然后將內(nèi)外對翻,讓芯露在外面,內(nèi)痔患者,晚上睡覺時,將其插入肛門,一般第二天早晨就會好。如果沒有徹底好,可增加次數(shù)。外痔患者,用龍爪內(nèi)瓤涂抹患處,抹好為止。如果是混合痔,兩種方法都要用。獻(xiàn)方者用此法治好了自己的痔瘡。
D、將羊膽2個、蜂蜜半斤、白礬半兩,三樣攪勻(羊膽取汁),外敷肛門,一般患者3日見效。次數(shù)和時間,根據(jù)患者病情自己掌握。獻(xiàn)方者用此方治好了自己的痔瘡。
藥理:感染,會導(dǎo)致肛門部位血管脆化,容易形成痔瘡。而龍爪有消炎、殺菌作用。羊膽汁也有消炎作用,可治療外痔。
提示:龍爪也可以治療嘴上長的病毒性皰疹。如果感冒或嗓子發(fā)炎,患者可生吃龍爪治療。
53、花椒治痔瘡:花椒1把,裝入布袋,扎口,用開水沏于盆中,患者先是用熱氣熏洗患處,待水溫降到不燙,再行坐浴。全過程約20分鐘,每天早晚各一次。
54、治痔瘡偏方:河邊水中的柳條根須150克,干蒜辮子4兩,有內(nèi)痔的加20克苦參,加水小火煮40分鐘,先熏后洗,日2次。
55、治肛瘺、肛門紅腫偏方:將一片肥豬肉貼在肛瘺或肛門紅腫處,肥肉外則用膠布固定好,以防肥肉滑落。一、二天換一次肥肉,連換三片肥肉后,肛瘺、肛門紅腫就能治愈。
56、治痔瘡偏方:將泡好的木耳半碗放在鍋里,加水一碗,2小勺白糖,煮開后,倒入碗中。每天早飯前空腹服一次,連湯帶木耳,一次趁熱全部服下。日一次,30日內(nèi)即可治愈痔瘡。
便血
57、治便血方:花椒若干,冬瓜皮少量。將花椒炒黃,與冬瓜皮共研末,日服3次,每次1—2克。
58、治便血:地錦草適量,曬干研末。每次3克,開水送服?;蝓r地錦草50克,鮮姜50克,共搗汁,米湯送服,日2次。
59、治便血偏方:
A:土豆淀粉、白糖、紅糖。如白?。ㄎ幢阊?,將3瓷勺土豆淀粉和1瓷勺白糖混在一起,用涼水沖,不能太稀也不能太干,攪勻后,一口喝下;如果便血,將3勺土豆淀粉和1瓷勺紅糖混在一起,用涼水沖,不稀不干,一口喝下。此方效果很好。
B:紅礬、巴豆、人血。取高粱米粒大的紅礬一塊,半個巴豆,將二者研成末,取人血適量(一般一滴),將粉末與人血攪成糊狀,用膠布將糊狀物質(zhì)貼在肚臍上,成年人貼10分鐘,最多不能超過半小時;老人和小孩時間減半。(該方經(jīng)一個小孩拉了近一個月血,很多醫(yī)院都束手無策,孩子骨瘦如柴,用此方不到10分鐘,就止住了便血60 消痔飲
【來源】彭顯光,《名醫(yī)治驗良方》
【組成】朱砂蓮15克,草決明20克,煅牡蠣,馬勃(布包)、黃柏各15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劑,方中馬勃布包與它藥同煎30分鐘,水煎3次,總?cè)≈?00毫升,日服3次,每次服160毫升。
【功用】清熱解毒,活血止血,軟堅收斂,消腫止痛。
【方解】彭氏認(rèn)為,內(nèi)痔的病因以臟腑本虛為主,在各種誘因的影響下,如七情過度,飲食不節(jié),便秘,痢疾,久坐以及負(fù)重,竭力運(yùn)動等均可使臟腑陰陽失調(diào),氣血不足,濕熱內(nèi)生,下趨大腸,血脈不行,筋脈橫結(jié)而成痔。方中朱砂蓮味苦辛性寒,清熱消脹,散血止血,既能收瘡止痛,亦有抑菌殺菌作用;草決明甘苦寒,善能降泄壅滯以通腑道,清利軟堅而潤腸燥;煅牡蠣有收斂固澀之功效;馬勃具收斂止血之作用;黃柏清火燥濕,清熱解毒;甘草清熱解毒,緩急止痛,調(diào)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活血止血,軟堅收瘡,消腫止痛之功,意在消除痔靜脈的曲張和瘀血,促使痔核萎縮而痊愈。
【主治】痔瘡(內(nèi)痔)。
【加減】如便血嚴(yán)重者,可加槐角24克,地榆30克;紅腫痛劇加黃芩,黃連各10克,黃柏15克;小便不利加茯苓15克,木通6克,車前草15克;虛證便秘加火麻仁30克,生地15克,杏仁10克,郁李仁5克;實證便秘加熟大黃15克,枳實9克;伴氣虛痔核脫出者,可加黃芪30克,潞黨參,升麻,柴胡各15克;血虛加熟地15克,當(dāng)歸,白芍各12克,阿膠10克。
【療效】臨床屢用,療效顯著。
61 消痔液
【來源】朱秉宜,《中國中醫(yī)藥報》
【組成】烏梅1克,鹽酸普魯卡因0.5克,加水到100毫升
【用法】治療內(nèi)痔,混合痔,用痔黏膜下層,高低位注射法,適當(dāng)大劑量注射消痔液。治療三期內(nèi)痔,混合痔,同時取用四點(diǎn)注射法。治療肛裂,用四點(diǎn)注射法。即將消痔液與0.5%普魯卡因注射液1∶1稀釋,于截石位2、5、7、10點(diǎn)作四個注射點(diǎn),從距肛門緣中心約2厘米處,作肛門外皮膚穿刺,以放射方向至肛管直腸環(huán)平面稍下方的內(nèi),外括約肌之間,然后注射經(jīng)稀釋的消痔液,每點(diǎn)4毫升。
【功用】松弛平滑肌,擴(kuò)張血管,增加血管灌流量,抗血凝。
【方解】消痔液,經(jīng)動物實驗,具有松弛平滑肌,擴(kuò)張血管,增加血管灌流量,抗血凝等作用。局部注射用藥,有解除肛門內(nèi)括約肌痙攣或異?;顒?,從而改善痔血管的回流障礙,加之?dāng)U張血管,血管灌流量增加,抗血凝等直接作用,共同改善了局部血循環(huán),血流暢通,使得痔靜脈瘀血消退,達(dá)到痔核脫去,便血等癥狀消失,痔瘡平復(fù)的目的。對肛裂由于內(nèi)括約肌痙攣的解除,局部血循環(huán)改善,因而得以止痛,促進(jìn)潰瘍愈合。本法可避免傳統(tǒng)療法所造成的術(shù)后局部疼痛,大出血肛門狹窄,大便失禁等并發(fā)癥與后遺癥。
【主治】內(nèi)痔、混合痔、肛裂。但痔組織大量纖維性變,血栓形成者;肛裂伴有化膿性炎癥者為非適應(yīng)證。
【療效】經(jīng)臨床實踐觀察,上述各證治愈率達(dá)95%以上。
【附記】注意事項:①不可將藥注入血管及后尿道部組織內(nèi);②普魯卡因過敏者禁用。
62 消痔湯
【來源】王芳林,《中國當(dāng)代中醫(yī)名人志》
【組成】槐花,艾葉,荊芥各15克,苦參30克,黃連、薄荷、梔子、枳殼、黃柏、大黃、白芷各15克,地骨皮,蛇床子各30克。
【用法】以上藥物用紗布包好,放入大砂鍋內(nèi),水5碗,煮煎約為0.5小時,取出藥包,趁熱先熏患部,待溫后洗浴約0.5小時,每日熏洗1~2次。每劑可使用3~4次。
【功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散風(fēng)止癢。
【主治】痔瘺腫脹疼痛,手術(shù)后創(chuàng)面過大,發(fā)炎、腫痛,傷口愈合遲緩者。
【療效】屢用屢驗,效果甚佳。
【附記】在同一書中,王氏還介紹了幾首秘方,均經(jīng)筆者臨床驗證有效,特轉(zhuǎn)介如下,供臨床選擇使用。
(1)滅膿拔毒散(祖?zhèn)髅胤?;明雄黃60克,輕粉,朱砂各6克,凈乳香15克(祛油),冰片6克。上藥除冰片外,共研細(xì)末,再加入冰片研勻,貯瓶備用,勿泄氣。或配制成軟膏劑,每日大便后,將創(chuàng)面洗凈拭干,搽藥1次,待3~5日創(chuàng)面新鮮肉芽生長時,再換搽生肌散。功能滅膿拔毒,化腐生新止痛。用于瘡瘍潰爛,肛腸病手術(shù)后傷面腐肉不脫,疼痛者。效佳。
(2)蔥葉生肌散(祖?zhèn)髅胤?爐甘石60克,官粉30克,銅綠15克,煅石膏13克,輕粉,紅粉,朱砂,冰片各6克,麝香2克,先將爐甘石燒紅,在童便中激碎,再與其他各藥(除冰片、麝香外)一起研為細(xì)粉,然后裝入蔥葉管內(nèi),放在火旁烤至焦黃色(絕不能燒黑),剝?nèi)ナ[葉后,將制好的藥粉中加入冰片,麝香共研為細(xì)未,裝瓷瓶內(nèi)備用?;蚺渲瞥绍浉鄤C咳沾蟊愫?,將創(chuàng)面洗凈拭干,搽藥于患處1次。功能生肌收斂,消炎止痛。適宜用于一切創(chuàng)面肉芽生長期,肛門病手術(shù)后創(chuàng)面新鮮者。搽此藥能促進(jìn)愈合。
(3)痔瘺內(nèi)消丸(祖?zhèn)髅胤?:炒槐角、生地各240克,大黃150克,炒枳殼120克,當(dāng)歸180克,白芷、焦地榆、黃連、黃芩、炒二丑、梔子、甘草各120克。共研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貯瓶備用。每日服1~2次、每次服20~30粒,飯前開水送下,以大便通利為適度,服藥后大便仍干燥者,可增服至50粒,大便稀瀉者,須停服或減量。功能清熱利便,止血止痛。用于痔瘺腫痛,大便干燥,肛門破裂疼痛下血者。效佳。
(4)象牙化管丸(祖?zhèn)髅胤?;蒸槐角120克,焦地榆、黃連各60克,胡黃連,象牙末各120克,茯苓,刺猬皮,當(dāng)歸身各60克,黃芩30克,乳香粉24克。共研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貯瓶備用。每日服2次,每次服40~50粒,飯前開水送下,連服至減輕或治愈。功能清熱解毒,化腐止痛。用于嚴(yán)重復(fù)雜性肛門瘺管,凡不適宜或不愿手術(shù)者,肛門流膿疼痛日久者,用之皆效。
63 礬黃消痔液
【來源】丁**,《名醫(yī)秘方匯萃》
【組成】明礬15克,黃連20克,鞣酸0.7克,普魯卡因5克,甘油1000毫升,注射用水適量制成100毫升。
【用法】先將黃連以蒸餾水蒸煮提取2次(每次沸后繼續(xù)蒸煎1小時),合并兩次藥液濃縮,使每毫升相當(dāng)于2克生藥,加95%乙醇沉淀24小時過濾,留液去醇,再加適量注射用水溶解,加熱近沸,并過濾水沉,然后將上述溶液過濾,加入明礬,鞣酸,普魯卡因及甘油,溶解后再加注射用水,使制成量為1000毫升,加活性炭0.3%,再加熱近沸,稍冷過濾,精濾并分裝于瓶內(nèi),置100℃下滅菌30分鐘,經(jīng)燈檢,菌培養(yǎng)合格后備用,每日1次,用法同上方9.2消痔液。
【功用】使痔核硬化而萎縮消失,并有止血作用。
【主治】各期內(nèi)痔,混合痔的內(nèi)痔部分,以及Ⅰ、Ⅱ度直腸黏膜脫垂。
64 槐花消痔湯
【來源】蒲孝仁,《四川中醫(yī)》(5)1985年
【組成】槐花、槐角各15克,生地12克,黃連10克,金銀花12克,黃柏10克,滑石15克(包),當(dāng)歸12克,升麻、柴胡、枳殼各6克,黃芩10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活血止痛,逐瘀消痔。
【方解】方用槐花,槐角涼血止血,行血散結(jié),消腫療瘡;配當(dāng)歸、生地養(yǎng)陰清熱,活血調(diào)腸;金銀花,黃連、黃芩、黃柏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升麻、柴胡、枳殼、升提清氣,寬腸導(dǎo)滯;滑石、甘草利濕通便,引藥下行,諸藥合用,共奏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活血止痛,逐瘀消痔之功。
【主治】內(nèi)痔。
【加減】倘能隨證加減,辨證施治,多數(shù)可免手術(shù)之苦。如出血甚者,加荊芥炭10克,地榆,側(cè)柏炭各15克;大便秘結(jié)者,加火麻仁、大黃各10克;小便短少者,加木通12克,車前仁10克;身體衰弱,或痔核脫出者,加黨參、黃芪各15克,熟地12克,重用當(dāng)歸。
輔助治療;痔核脫出肛外嵌頓者,及時采用手術(shù)還納,丁字帶固定,如已發(fā)生絞窄,可用地膚子30克,枳殼20克,五倍子30克,煎水坐浴,水腫嚴(yán)重者,可用前藥液少許,內(nèi)加冰片3克,紗布浸藥液覆蓋,保持痔核濕潤,待水腫感染消退后再助以手法,即能還納,伴息肉,對外痔肛裂者采用外科手術(shù)治療。
【療效】治療400例,其中1期210例,2期117例,3期73例,伴有混合痔110例,肛裂、感染、嵌頓102例。結(jié)果痊愈244例,好轉(zhuǎn)123例,無效33例,總有效率為92%。
【附記】注意事項,多食纖維性食物,忌食辛辣煎炸之品,盡量避免負(fù)重遠(yuǎn)行,久坐久站,并多作收肛運(yùn)動。
偏方;
1.茄子切片,燒成炭,研成細(xì)末,1日服3次,每次服10克,連服10天。有清熱止血之功,治內(nèi)痔。大便下血。
2.黑木耳30克,摘去污物,洗凈,加水少許,文火煮成羹,或可加入鮮藕2節(jié)同煮,加糖適量食服。同治內(nèi)、外痔瘡,對出血、劇痛效佳。
3.瘦豬肉100克,槐花50克,加水共煎湯服食,每日1次。
4.香蕉帶皮2支,加水燉,連皮食并飲湯。治痔瘡出血,大便干結(jié)。
5.鮮荸薺500克,紅糖60克,加水適量,煮湯,1日內(nèi)分次飲完,連服3日。
6.鮮無花果10枚,放于沙鍋內(nèi),加水2000毫升,文火煎煮,沸后仍煎30分鐘,至藥液約1500毫升左右,然后倒入干凈盆內(nèi),撈起熟果盛于碗內(nèi)備用。上藥為1日量,分2次,用脫脂棉蘸藥液洗敷患處,每次20分鐘,同時食煮熟之無花果5枚。治痔瘡腫痛、出血。
7.棉花子、槐米等份炒黑,再用烏梅10枚煎熬濃汁,適量白酒和丸。最好每次以烏梅水送服,每次5克,每日3次,服用1~2天后即可止血。
8.槐米適量,或側(cè)柏葉與槐米各等份,白酒適量,將槐米浸泡于酒內(nèi),以酒沒過槐米二三指為度。7日后可飲酒,每次1小盅,每日2~3次,也可視酒量而定。內(nèi)外痔皆可,堅持服用,痔核可逐漸消失。
9.取黑豆25克,豬膽汁1個刺破,放入碗內(nèi),將黑豆泡入豬膽汁中,蓋上蓋兒,上鍋隔水蒸熟,每日早晚各服15粒黑豆搗爛如泥,最好不用糖,可用白開水送下。
10.側(cè)柏葉10克,蒲黃3克,水煎代茶常飲。
11.生枳殼30克,陳皮15克,每天1劑,水煎代茶常飲。
二、外 治
肛門溫水坐浴法是治療痔瘡最簡便而又有效的辦法。每晚臨睡前進(jìn)行一次坐浴,可以改善肛門局部血液循環(huán),消炎止痛,方法有: 1.用盆盛溫?zé)崴ㄒ圆粻C為度)半盆,或在水中加高錳酸鉀(紅米粒大,水染成紅色為度)然后坐浴,每次約15分鐘。
2.鹽15克用開水沖化,待溫,洗患處,7日為1個療程,用治肛門潰瘍。
3.痔瘡發(fā)炎最好用大黃、地榆各30克,芒硝50克,煎水坐浴。然后用化痔膏擠入肛內(nèi)。
4.無花果樹葉50克,加水煮成濃湯,先洗滌肛門,后坐浴,每日2次。治痔瘡腫痛出血。 5.南瓜子1000克。加水煎煮,趁熱熏肛門,每日最少2次,連熏數(shù)天即愈。用治內(nèi)痔。
6.鮮艾葉適量,洗凈搗爛如泥狀,貼敷于痔瘡表面,用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可用于各期內(nèi)、外痔,一般10天左右痔核會萎縮消失。
7.鮮菖蒲根300克,加水煮沸趁熱熏洗患處,每日2次。
8.生大蒜適量置火上烤熟后搗爛,用消毒紗布包起來,熱敷局部,適用于外痔。
9.活田螺1個,黃連2克(也可用5~10片黃連素片代之),冰片0.2克。先將黃連、冰片研細(xì)末,然后把田螺洗凈,再將上述藥粉放入田螺內(nèi),靜置片刻,待田螺內(nèi)流出液汁,備用。使用時先將肛門處用溫水洗凈擦干,再用棉簽蘸上述流出的田螺汁涂抹患處,每日2~3次。
10.氫化可的松藥膏1支。將肛門用溫水洗凈,擦干,如內(nèi)痔者,將氫化可的松軟膏注入肛門內(nèi),外痔者則將氫化可的松涂于肛門處,每日3~5次皆可。或可用金霉素眼藥膏也可,但僅適合外痔。
11.藿香正氣水20毫升,加開水450毫升,混勻后先熏蒸后洗。內(nèi)痔每日1次,連用7天,外痔及混合痔蒸洗后擦干,涂醋酸氟氫松軟膏,每日1次,連用7天。
1.馬生菜(馬齒莧)加雞蛋治痔瘡 筆者患痔瘡20多年,經(jīng)中西醫(yī)多次治療都沒治好,前年得一方才治好。 此方很多人用后也都有效。其方:馬生菜尖49個,每個約2厘米長,洗凈切碎,用鍋煮。7只雞蛋(要小雞蛋,大了吃不下),打好倒入煮馬生菜的鍋里,開鍋3分鐘即可,不放佐料。早晨空腹一次吃完,輕者一副,重者二副,內(nèi)痔、外痔、混合痔都有效。 2.熱水燙洗治痔瘡 我已81歲,20歲那年就患上混合痔。幾十年來,我一直使用熱水燙洗 法治痔瘡,很有效。水的熱度有點(diǎn)燙手,但也不是燙得下不去手,把這種熱度的水放在盆里,人就蹲在盆上,用手把熱水撩到肛門上沖洗,要連續(xù)沖洗二三十下,使肛門感到熱水的刺激而收縮。最近,我又有一次內(nèi)痔出血,只用熱水洗3次就完全好了。我的體驗是,用熱水多次沖洗到肛門后邊,即脊椎骨最下邊的那個部位,效果更好。
3.楊樹條沸水治痔瘡 我把自己10年前治療痔瘡的過程寫出來,供參考。 用當(dāng)年生的楊樹條,剪成7-10厘米長一條,共20條,放在鍋里,加水2500-4000毫升煮沸(用土井水,不要自來水),至水發(fā)紅時為止。煮好后立即倒入盆或新痰盂內(nèi),脫下褲子坐盆,用蒸汽熏治,初時發(fā)癢,時間長了微痛,可以移動一下,待水溫下降到不再燙手時,再用水輕洗患部第二天即愈。如今已12年,未再犯。
4.吃田螺消痔瘡 用辣椒炒田螺,再放些糖和酒,連吃7天,我的痔瘡竟自然消失了。
5.黃連在白酒中研磨的酒液治痔瘡 我一親戚患痔瘡多年,始終未根除,騎車磨得經(jīng)常出血,痛苦異常。 好友介紹一祖?zhèn)髅胤剑涸诖赏耄ㄍ氲滓植冢├锏谷肷僭S白酒,拿一塊黃連在碗底研磨片刻,然后用醫(yī)用棉蘸酒液搽抹在患處。每晚睡前抹一次,連抹幾天后即痊愈。現(xiàn)已半年多未復(fù)發(fā)。
6.香菜湯治痔瘡 用香菜煮湯,熏洗肛門;再用醋煮香菜籽,布浸濕后趁溫?zé)岣采w患處,一星期后既可見效。
7.無花果葉子治痔瘡 用無花果葉子泡水喝或用泡過無花果葉子的水洗肛門,治療痔瘡效果好。
8.空心菜治外痔 取空心菜2000克洗凈,切碎,搗汁。菜汁放入鍋中用旺火燒開,后以溫火煎煮濃縮,到煎液較稠厚時加入蜂蜜250克,再煎至稠粘如蜜時?;?,待冷卻后裝瓶備用。每次1湯匙,以沸水沖化后飲用,每日2次。 空心菜味甘、性寒。有清熱涼血、利小便、解毒之功能。
9.土豆片能治痔瘡 前幾年我聽同事說土豆片能治痔瘡,我曾用此方治過多次,后來我又介紹給親友,效果均不錯。其方法:晚上睡覺前治療為好,將土豆洗凈后切3-5片薄薄的片,摞在一起敷貼在痔瘡上,蓋一層紗布用膠布條固定好,次日早取下,土豆片呈干褐狀,連續(xù)治兩三天即可痊愈。
10.花椒鹽水治痔瘡 筆者根據(jù)多年經(jīng)驗,介紹一種簡易治療痔瘡方法:準(zhǔn)備一個專用盆,取花椒十幾粒,一茶匙食鹽,用開水沖開,坐于盆上,熏洗患部,每日一次,每次10分鐘左右,重患者可每日早晚各一次。此方有消腫化膿、止血祛痛功效,特別適合不宜手術(shù)治療的患者及預(yù)防手術(shù)后病情的復(fù)發(fā)。為方便,可用適量花椒和鹽煮成汁,裝瓶備用,每次取少量溶于開水中使用即可。
11.臭椿棍子治痔漏 鄰居王某前些年長了“漏”,大便帶血,很痛苦。一老人說,臭椿棍子能治:折一把鮮臭椿棍子,去掉葉子,放在鐵鍋中煮幾開,然后撈出棍子,將水盛在盆中,蹲在上邊熏,待能用手摸時,用藥棉或干凈白布、毛巾蘸水洗肛門。他洗了一次,就好了,這些年一直沒犯。
12.大蘿卜治痔瘡 我祖父有痔瘡多年,每次大便都疼痛難忍,后來聽朋友介紹一偏方,祖父試用后近10年未犯。將大蘿卜切成厚片,用水煮爛后將蘿卜撈出,趁熱熏洗患處,煮一次水可用5天,用前加熱即可,5天一療程,大約4療程可去根。
13.“六必治”牙膏治痔瘡 我患痔瘡已20多年,可又不想手術(shù),許多方法對我無效。無意看到“六必治”牙膏既止血又消炎,自此每天方便完,把脫出的痔核洗凈后涂上少許“六必治”再推回去。開始會有刺痛感。至今已1個多月,雖未根治,但痔核已明顯萎縮。
14.雞蛋黃可治痔瘡 得痔瘡的人,非常痛苦。最近,我從朋友處覓得一偏方。方法如下:取紅皮雞蛋兩個(最好是農(nóng)村非雞場養(yǎng)的雞蛋)煮熟后吃掉蛋白,留下蛋黃掰碎在干鍋里燒烤,直到蛋黃全部化為黑油后,裝如干凈小瓶內(nèi)備用。痔瘡犯時,每日可用棉簽蘸蛋黃油涂抹肛門三次,連續(xù)將蛋黃油用完為止。一般兩個蛋黃就可把痔瘡治愈,嚴(yán)重者4個蛋黃即可。
15.馬齒莧治痔瘡 取適量馬齒莧(多少根據(jù)水量定)用水煎,稍涼后熏洗患處,一般幾次即可見效。
16.痔瘡薰洗療法 用地龍(中藥房有售,俗名叫蚯蚓)20克,放在盆里或新痰盂內(nèi),用一壺剛燒開的水倒入盆內(nèi),坐盆,用熱氣熏治,如熏時發(fā)癢發(fā)痛,因熱氣足,可以移動變化位置,逐漸適應(yīng)。待水溫下降到不燙手時,再用紗布蘸水輕洗患部,每天一次。我只薰洗三次就去根了?,F(xiàn)已過13年,再未重犯。
17.枸杞子根枝治痔瘡 我生內(nèi)外痔瘡很嚴(yán)重,發(fā)病時癢痛難忍,怕解大便,想動手術(shù)又下不了決心,后經(jīng)人介紹,用枸杞子根枝煮水熏泡,一個禮拜便治好了。方法:先把枸杞子根上的泥土洗凈,將根枝斷成小節(jié)(鮮干根枝都可以),放入砂鍋煮20分鐘即可。先熏患處,等水溫能洗時泡洗5-10分鐘。用過的水可留下次加熱再用。我連洗了一個禮拜,病好后數(shù)月未發(fā)。
18.姜水洗肛門治外痔 我友患外痔多年,肛門處疼痛難忍,多方治療效果均不明顯。偶得一方,堅持常洗,效果顯著。其洗法:鮮姜或老姜均可,將姜薄片,放在容器內(nèi)加水燒開,待水不燙手時洗疼處,泡洗最佳。每次洗3至5分鐘即可,每日洗3至5次。
19.柿餅桑葉治痔瘡 本人曾患痔瘡多年,用過一方后至今20年未犯過。方法是:用7個柿餅加 1兩桑葉(藥店有售)煮水喝。煮時水要沒過柿餅和桑葉,開后要再見三次開。
20.無花果治痔瘡 我一好友患痔瘡40多年,到醫(yī)院看過多次,總也治不好。去年秋后,他用無花果葉適量,用水熬湯(熬半小時)后熏洗,洗了兩次就痊愈了。用無花果莖、果熬湯效果更好。
21.白糖豆腐治痔瘡 我年輕時得過痔瘡,患處如針刺般疼痛。經(jīng)人介紹,用白糖燉豆腐的辦法治愈。四十多年過去了,也沒再犯。這一辦法介紹給他人,也治好了痔瘡。具體做法是:用點(diǎn)鹵豆腐半塊,切成片,撒上兩三調(diào)羹白糖,腌一會兒,放入鍋內(nèi),加漫過豆腐的水,點(diǎn)火煮開后,以文火再煮幾分鐘而成。服法是:每天早上空腹,將燉好的豆腐晾一晾,連豆腐帶湯一次服完,連服十日可明顯見好,連服二十幾天也就好了。 痔瘡中藥方劑 中藥方劑(一) 【辨證】風(fēng)濕燥熱侵襲臟腑,陰陽失調(diào),氣血縱橫,經(jīng)脈交錯,濁氣瘀血下注。 【治法】清熱解毒,除濕消腫,涼血散瘀。 【方名】治痔湯。 【組成】蒲公英30克,黃柏30克,赤芍30克,丹皮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 【用法】水煎外用,每日1劑,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后過濾去渣,將藥液倒入普通搪瓷盆內(nèi),患者趁熱先熏后洗,每次15-30分鐘。 【出處】鄒桃生方。 中藥方劑(二) 【辨證】濕熱內(nèi)生,氣血運(yùn)行不暢,經(jīng)絡(luò)阻滯,瘀血濁氣下注肛門。 【治法】清熱解毒,活血祛瘀,潤腸通便,化濕通路,軟堅散結(jié),收澀固脫,止血定痛。 【方名】消痔湯。 【組成】烏梅10克,五倍子10克,苦參15克,射干10克,炮山甲10克,煅牡蠣30克,火麻仁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凌朝光方。 中藥方劑(三)
【辨證】中焦?jié)駸嵯伦ⅰ?BR>【治法】清熱利濕,潤腸止血。 【方名】甘旱蜜湯。 【組成】莧菜30克,生甘草10克,旱蓮草30克,蜂蜜10毫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服時加蜜糖10毫升。1-2次煎液內(nèi)服,第3次煎液外用熏洗肛門。 【出處】黃洪坤方。 中藥方劑(四) 【辨證】血熱毒火內(nèi)盛,瘀血濁氣下注。 【治法】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活血止痛,逐淤消痔。 【方名】槐花消痔湯。 【組成】槐花15克,槐角15克,生地12克,黃連10克,銀花12克,黃柏10克,滑石15克,當(dāng)歸12克,升麻6克,柴胡6克,枳殼6克,黃芩10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蒲孝生方。 中藥方劑(五) 【辨證】中焦?jié)駸幔伦逗疂瘛?BR>【治法】清腸利濕,止血。
【方名】加味槐榆合劑。 【組成】槐花10克,地榆10克,仙鶴草15克,旱蓮草15克,側(cè)柏葉15克,枳殼10克,黃芩5克,胡麻仁15克,菜莧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藥煎液熏洗肛門。 【出處】黃洪坤方<痔瘡> 痔瘡臨床常用偏方秘方 痔瘡 痔瘡發(fā)作時,多現(xiàn)肛門墜痛或痔核紅腫劇痛,或便時出血,兼有便秘、溲赤,唇干咽燥等熱象。本病病因多由素積濕熱嗜食炙煸、辛辣之晶,或過飲酒漿而致濕熱內(nèi)蘊(yùn),而濕熱瘀滯即可導(dǎo)致痔瘡的發(fā)作。
臨床常用的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蒲公黃、黃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水煎外用,每日1劑,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后過濾去渣,將藥液倒入普通盆內(nèi),患者趁熱先熏后洗,每次15-30分鐘。本方為鄒桃生方,功能清熱解毒除濕消腫,涼血散瘀,適用于痔瘡。 [方二] 硫黃、雄黃各10克,樟腦3克,麻油適量。前藥研成細(xì)末,用麻油調(diào)勻,擦患處。 本產(chǎn)適用于濕熱而致痔瘡。 [方三] 烏梅、五倍子各10克,苦參15克,射干、炮山甲各10克,煅牡蠣30克,火麻仁10克。水煎服,日1劑,日服2次。 本方為凌朝光方,功能清熱解毒,潤腸通便,適用于痔瘡。 [方四] 浮萍適量。水煎,趁熱擦洗患處。 本方適用于痔瘡抓破出血不流水者。
[方五] 槐花、地榆各10克,仙鶴草、旱蓮草、側(cè)柏葉各15克,枳殼10克,黃芩5克,胡麻仁15克,勒萊莧3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藥煎液熏洗肛門。 本方為黃洪坤方,功能清腸利濕,止血,適用于痔瘡。 [方六] 柞樹葉30克。搗爛敷患處。 本方源于《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適用于痔瘡。 [方七] 劉寄奴、五倍子備等分。研為細(xì)末,空心酒下,仍用其末敷,遂愈。 本方源于《類編朱氏集驗方》,治痔瘡。 [方八] 生豆腐渣,鍋內(nèi)炒干為末,每服9克,白砂糖湯下,日3次。 本方源于《危氏方》,適用于血痔。 [方九] 絲瓜,燒存性,研末,酒服6克。 本方主治肛門久痔。 [方十] 南皿籽10印克。
加水煎煮,趁熱熏肛門,每日最少2次,連熏數(shù)天即愈,熏藥期間禁食魚類發(fā)物。 本方對內(nèi)痔有效。 [方十一] 紅糖100克,金針菜120克。將金針菜用水2碗煎至1碗,加入紅糖,溫服,每日1次。 本方活血消腫,適用于初起痔瘡。 [方十二] 朱砂15克,草決明20克,煅牡蠣、馬勃、黃柏各15克,甘草6克。布包馬勃與它藥同煎30分鐘,去渣留汁內(nèi)服,每日3次,每次約160毫升。 本方為中醫(yī)彭顯光方,功能清熱解毒,渾血止血,軟堅收斂,腎腫止痛,對消除痔瘡有效。 [方十三] 明礬15克,黃連扔克,鞣酸0.7克,普魯卡因5克,甘油100毫升,注射用水適量制成1000毫升。將黃連以蒸餾水蒸煮提取2次,合并兩次濾液濃縮,使每毫升相當(dāng)于2克生藥,加95%乙醇沉淀24小時過濾,留液去醇,再加適量注射用水溶解,加熱近沸并過濾水沉,然后將上述溶液過濾,加入明礬、鞣酸、普魯卡因及甘油,溶解后再加注射用水,使剩成量為1000毫升,加活性炭0.3%,再加熱近沸,稍冷過濾精濾分裝于瓶內(nèi)置100℃下滅菌30分鐘,經(jīng)燈檢,菌培養(yǎng)合格后備用。 本方為江蘇著名中醫(yī)丁澤民方,功能使痔核硬化而萎縮消失,并有止血作用,適用于各期內(nèi)痔混合痔的內(nèi)痔部分。 [方十四]
茄子。將其切片,燒成炭,研成細(xì)末。每日服3次,每次10克,連服10天。 本方清熱止血,適用于內(nèi)痔; [方十五] 黑木耳30克。 將木耳摘去污物,洗凈,加水少許,文火煮成羹,服食。 本方益氣、涼血、止血,適用于內(nèi)外痔瘡患者。 [方十六] 獺肝1副,豬瘦肉200克,蛋清一個,味精、鹽、料酒、淀粉、胡椒粉、豬油、姜片、蔥段適量。將獺肝洗凈切成粒,豬瘦肉洗凈切成粒,二者都盛人碗中,加入蛋清,淀粉拌和,下沸水鍋略氽一下?lián)破?,放入燉盅,加入肉湯、鹽、料酒、姜、蔥,上籠蒸30分鐘取出。燒熱鍋放豬油,烹人料酒,加入肉湯,放入蒸過的獺肝、瘦豬肉粒,加入鹽、味精、胡椒粉,待燒透后揀去姜、蔥,裝碗即成。獺肝為水獺的肝臟,其性味甘咸乎,具有養(yǎng)陰、除熱、寧嗽、止血等功效?!侗静輬D經(jīng)》謂之“主(虛損)勞極,四臟寒瘧,虛汗客熱,亦主產(chǎn)勞”,《飲膳正要》謂之能“治腸風(fēng)下血”。瘦豬肉滋陰潤燥,二者相合則具有寧嗽止血,滋陰潤燥,養(yǎng)陰除熱之功效。適于久痔下血不止,陰虛勞嗽等病人食用。健康1人食之有明目之功。 [方十七] 果子貍1只(約1000克),鮑魚絲、冬菇絲各150克,冬筍絲、生雞絲各100克,火腿絲20克,木耳絲50克,姜絲、陳皮絲各20克,紅棗絲10克,陳皮、姜、味精、白糖、胡椒粉、精鹽、肉湯、豬油。果子貍宰殺后,用熱水燙透煺毛,開肚取出內(nèi)臟,用火燎去細(xì)毛,洗凈后斬成兩段,下沸水鍋蟬透取出,洗凈,放人鍋內(nèi),加入清水、姜片、陳皮,煲熟取出,拆凈骨頭,將肉切成絲放入盅內(nèi),加入原湯,上籠蒸熟后待用。雞絲、鮑魚絲、木耳、冬菇,冬筍下開水鍋汆透后撈出,再用油、酒、開水滾煨片刻撈出。燒熱鍋加入豬油,四成熱時,烹入料酒,加入高湯、原湯、豬油、味精、白糖、鹽、果子貍絲和其他各絲(不含火腿絲),燒開后用水淀粉勾稀芡,裝入碗中,撒上胡椒粉、火腿絲即成。佐餐食用。果子貍又名豹貍、野貓、貍貓。其性味甘平,能治療腸風(fēng)下血,痔漏,瘰疬,游風(fēng)。《千金·食治》謂之“補(bǔ)中益氣”,《蜀本草》謂之“治鼠瘺”。適用于頸部淋巴結(jié)核、痔瘡出血、脫肛疼痛等證。 [方十八] 柿餅50克,木耳60克,糖、水淀粉適量。將柿餅去蒂切成丁,木耳水發(fā)好撕成小塊。將柿餅丁、碎木耳倒人鍋中,注入適量清水煮沸一段時間,用水淀粉勾芡,放入糖攪勻,煮開后盛人湯碗中即成。柿餅為柿的果實經(jīng)加工而成。其性味甘澀、寒,具有澀腸、潤肺、止血、和胃功效?!侗静菥V目》中記載:“有健脾澀腸、治血止血之功”?!侗静萃ㄐ氛J(rèn)為:“止胃熱口干、潤心肺、消痰、治血淋、便血”。配以活血、止血、益氣強(qiáng)身的木耳,常治療吐血、咯血、血淋、腸炎、痢疾、痔漏等癥。 [方十九] 鱔魚500克,黃酒、蔥白、生姜、食鹽、素油各適量。鱔魚去骨及內(nèi)臟,沖洗干凈,切成寸段備用,素油倒入炒鍋,燒至七成熱時,放人鱔魚、蔥白、生姜,煸炒后加清水、黃酒、食鹽,小火燒至熟透即成。佐餐食用 本品有補(bǔ)虛損,止便血功效。適用于虛弱勞損,產(chǎn)后虛羸,痔瘡出血,下痢膿血。本方出自《便民食療》,方名為后補(bǔ),原方用于“內(nèi)痔出血”,為補(bǔ)虛損,止便血方,久病體虛,氣血虧虛,臟腑耗損,則見虛弱勞損,法宜補(bǔ)益;大腸絡(luò)脈損傷,血不循經(jīng),則見便血,法宜止血。本方重用鱔魚一味,既補(bǔ)虛損,又止便血,故適用于虛弱勞損和大便下血。烹飪制作鱔魚,多用胡椒粉。本晶用于止便血,不宜使用胡椒粉。
痔瘡的偏方秘方 痔瘡痔瘡發(fā)作時,多現(xiàn)肛門墜痛或痔核紅腫劇痛,或便時出血,兼有便秘、溲赤,唇干咽燥等熱象。本病病因多由素積濕熱嗜食炙煸、辛辣之晶,或過飲酒漿而致濕熱內(nèi)蘊(yùn),而濕熱瘀滯即可導(dǎo)致痔瘡的發(fā)作。臨床常用的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蒲公黃、黃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水煎外用,每日1劑,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后過濾去渣,將藥液倒入普通盆內(nèi),患者趁熱先熏后洗,每次15-30分鐘。 本方為鄒桃生方,功能清熱解毒除濕消腫,涼血散瘀,適用于痔瘡。
[方二]硫黃、雄黃各10克,樟腦3克,麻油適量。前藥研成細(xì)末,用麻油調(diào)勻,擦患處。本產(chǎn)適用于濕熱而致痔 瘡。
[方三]烏梅、五倍子各10克,苦參15克,射干、炮山甲各10克,煅牡蠣30克,火麻仁10克。水煎服,日1劑,日服2次。本方為凌朝光方,功能清熱解毒,潤腸通便,適用于痔瘡。
[方四]浮萍適量。水煎,趁熱擦洗患處。本方適用于痔瘡抓破出血不流水者。
[方五]槐花、地榆各10克,仙鶴草、旱蓮草、側(cè)柏葉各15克,枳殼10克,黃芩5克,胡麻仁15克,勒萊莧3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藥煎液熏洗肛門。本方為黃洪坤方,功能清腸利濕,止血,適用于痔瘡。[方六]柞樹葉30克。搗爛敷患處。本方源于《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適用于痔瘡。[方七]劉寄奴、五倍子備等分。研為細(xì)末,空心酒下,仍用其末敷,遂愈。本方源于《類編朱氏集驗方》,治痔瘡。
[方八]生豆腐渣,鍋內(nèi)炒干為末,每服9克,白砂糖湯下,日3次。本方源于《危氏方》,適用于血痔。
[方九]絲瓜,燒存性,研末,酒服6克。本方主治肛門久痔。[方十]南皿籽10印克。加水煎煮,趁熱熏肛門,每日最少2次,連熏數(shù)天即愈,熏藥期間禁食魚類發(fā)物。本方對內(nèi)痔有效。
[方十一]紅糖100克,金針菜120克。將金針菜用水2碗煎至1碗,加入紅糖,溫服,每日1次。本方活血消腫,適用于初起痔瘡。
[方十二]朱砂15克,草決明20克,煅牡蠣、馬勃、黃柏各15克,甘草6克。布包馬勃與它藥同煎30分鐘,去渣留汁內(nèi)服,每日3次,每次約160毫升。本方為中醫(yī)彭顯光方,功能清熱解毒,渾血止血,軟堅收斂,腎腫止痛,對消除痔瘡有效。
[方十三]明礬15克,黃連扔克,鞣酸0.7克,普魯卡因5克,甘油100毫升,注射用水適量制成1000毫升。將黃連以蒸餾水蒸煮提取2次,合并兩次濾液濃縮,使每毫升相當(dāng)于2克生藥,加95%乙醇沉淀24小時過濾,留液去醇,再加適量注射用水溶解,加熱近沸并過濾水沉,然后將上述溶液過濾,加入明礬、鞣酸、普魯卡因及甘油,溶解后再加注射用水,使剩成量為1000毫升,加活性炭0.3%,再加熱近沸,稍冷過濾精濾分裝于瓶內(nèi)置100℃下滅菌30分鐘,經(jīng)燈檢,菌培養(yǎng)合格后備用。本方為江蘇著名中醫(yī)丁澤民方,功能使痔核硬化而萎縮消失,并有止血作用,適用于各期內(nèi)痔混合痔的內(nèi)痔部分。
[方十四]茄子。將其切片,燒成炭,研成細(xì)末。每日服3次,每次10克,連服10天。本方清熱止血,適用于內(nèi)痔;
[方十五]黑木耳30克。將木耳摘去污物,洗凈,加水少許,文火煮成羹,服食。本方益氣、涼血、止血,適用于內(nèi)外痔瘡患者。
[方十六]獺肝1副,豬瘦肉200克,蛋清一個,味精、鹽、料酒、淀粉、胡椒粉、豬油、姜片、蔥段適量。將獺肝洗凈切成粒,豬瘦肉洗凈切成粒,二者都盛人碗中,加入蛋清,淀粉拌和,下沸水鍋略氽一下?lián)破穑湃霟踔?,加入肉湯、鹽、料酒、姜、蔥,上籠蒸30分鐘取出。燒熱鍋放豬油,烹人料酒,加入肉湯,放入蒸過的獺肝、瘦豬肉粒,加入鹽、味精、胡椒粉,待燒透后揀去姜、蔥,裝碗即成。獺肝為水獺的肝臟,其性味甘咸乎,具有養(yǎng)陰、除熱、寧嗽、止血等功效。《本草圖經(jīng)》謂之“主(虛損)勞極,四臟寒瘧,虛汗客熱,亦主產(chǎn)勞”,《飲膳正要》謂之能“治腸風(fēng)下血”。瘦豬肉滋陰潤燥,二者相合則具有寧嗽止血,滋陰潤燥,養(yǎng)陰除熱之功效。適于久痔下血不止,陰虛勞嗽等病人食用。健康1人食之有明目之功。
[方十七]果子貍1只(約1000克),鮑魚絲、冬菇絲各150克,冬筍絲、生雞絲各100克,火腿絲20克,木耳絲50克,姜絲、陳皮絲各20克,紅棗絲10克,陳皮、姜、味精、白糖、胡椒粉、精鹽、肉湯、豬油。果子貍宰殺后,用熱水燙透煺毛,開肚取出內(nèi)臟,用火燎去細(xì)毛,洗凈后斬成兩段,下沸水鍋蟬透取出,洗凈,放人鍋內(nèi),加入清水、姜片、陳皮,煲熟取出,拆凈骨頭,將肉切成絲放入盅內(nèi),加入原湯,上籠蒸熟后待用。雞絲、鮑魚絲、木耳、冬菇,冬筍下開水鍋汆透后撈出,再用油、酒、開水滾煨片刻撈出。燒熱鍋加入豬油,四成熱時,烹入 料酒,加入高湯、原湯、豬油、味精、白糖、鹽、果子貍絲和其他各絲(不含火腿絲),燒開后用水淀粉勾稀芡,裝入碗中,撒上胡椒粉、火腿絲即成。佐餐食用。果子貍又名豹貍、野貓、貍貓。其性味甘平,能治療腸風(fēng)下血,痔漏,瘰疬,游風(fēng)?!肚Ы稹な持巍分^之“補(bǔ)中益氣”,《蜀本草》謂之“治鼠瘺”。適用于頸部淋巴結(jié)核、痔瘡出血、脫肛疼痛等證。
[方十八] 柿餅50克,木耳60克,糖、水淀粉適量。將柿餅去蒂切成丁,木耳水發(fā)好撕成小塊。將柿餅丁、碎木耳倒人鍋中,注入適量清水煮沸一段時間,用水淀粉勾芡,放入糖攪勻,煮開后盛人湯碗中即成。柿餅為柿的果實經(jīng)加工而成。其性味甘澀、寒,具有澀腸、潤肺、止血、和胃功效。《本草綱目》中記載:“有健脾澀腸、治血止血之功”?!侗静萃ㄐ氛J(rèn)為:“止胃熱口干、潤心肺、消痰、治血淋、便血”。配以活血、止血、益氣強(qiáng)身的木耳,常治療吐血、咯血、血淋、腸炎、痢疾、痔漏等癥。
[方十九]鱔魚500克,黃酒、蔥白、生姜、食鹽、素油各適量。鱔魚去骨及內(nèi)臟,沖洗干凈,切成寸段備用,素油倒入炒鍋,燒至七成熱時,放人鱔魚、蔥白、生姜,煸炒后加清水、黃酒、食鹽,小火燒至熟透即成。佐餐食用本品有補(bǔ)虛損,止便血功效。適用于虛弱勞損,產(chǎn)后虛羸,痔瘡出血,下痢膿血。本方出自《便民食療》,方名為后補(bǔ),原方用于“內(nèi)痔出血”,為補(bǔ)虛損,止便血方,久病體虛,氣血虧虛,臟腑耗損,則見虛弱勞損,法宜補(bǔ)益;大腸絡(luò)脈損傷,血不循經(jīng),則見便血,法宜止血。本方重用鱔魚一味,既補(bǔ)虛損,又止便血,故適用于虛弱勞損和大便下血。烹飪制作鱔魚,多用胡椒粉。本晶用于止便血,不宜使用胡椒粉 白芷湯一出,痔瘡盡消無形 痔瘡,中醫(yī)認(rèn)為是由于濕熱而成,雖有內(nèi)、外痔之別,理則一也。 用白芷等活血化瘀之藥外洗,內(nèi)外痔同治,痔消無形。 方用:白芷、川芎、青黛、紅花。 白芷,味辛,可外治各瘡癰痔漏,消毒生??; 川芎,味辛,功專補(bǔ)血。凡吐血、衄血、溺血、便血、崩血,俱能治之。 青黛,味苦,氣寒。能消赤腫疔毒。 紅花,活血。
以上諸藥各20克煎水坐浴外洗,內(nèi)外痔均可治,屢用屢效。治痔瘡無一例復(fù)發(fā)
兒茶5克、黃蓮5克、冰片0.5克(以上三味中藥店有售),再買西藥撲爾敏1片、強(qiáng)地松1片,把這些中藥、西藥放在一起研成末,用金霉素眼藥膏調(diào)勻備用。在每次大便后,用淡鹽水清洗患處,再涂上藥膏。一般連用3-7天,內(nèi)外痔都可治好。馬老漢講:在用藥期間一定不能多吃辣椒、喝酒、生冷食物莫食!切記。 痔瘡; 方一:蜈蚣2條,裝入洗凈的一段雞腸內(nèi),放舊泥瓦片上焙干,研細(xì)末,分成8份,每日早晚各服一次,黃酒沖服,療效甚佳。 方二:全蝎、僵蠶各10克,生雞蛋15個。將全蝎、僵蠶至瓦上焙干,共研細(xì)末,把雞蛋打一小孔,將藥末均勻裝入15個雞蛋內(nèi),攪勻,封好,蒸熟。每日睡前空腹吃1個藥雞蛋,連用15個為一療程。一般1——2療程即可治愈。 方三:艾20克,水1000毫升,燒開后加入鹽10克,醋5毫升,用藥液熏患處,待水溫合適時再洗患處,早晚各1次。 方四:芒硝30克,硼砂20克,明礬15克,共放入盆內(nèi),倒入熱開水1000毫升,待藥物完全融合后,乘熱先熏蒸患處,待水溫適宜后再坐浴,并以藥棉蘸藥液輕揉患處。每次30分鐘左右,早晚各1次。對痔瘡水腫發(fā)炎、內(nèi)痔脫出嵌頓者,一般3——8天即獲良效。 方五:大黃1克,柴胡5克,升麻1.5克,甘草2克,黃芩3克,當(dāng)歸6克,水煎服。 方六:秋后采摘國槐樹上結(jié)的槐角(即懷豆莢),用鐵鍋炒熟(不要炒煳),每天取20克,沸水沖當(dāng)茶飲,一天大約用5磅開水,半月可愈。 方七:無花果葉子10片,黃豆1把,水煮后洗患處,治肛裂、內(nèi)痔亦有效,沒有無花果樹葉時,樹枝砸爛也可。 方八:馬齒莧100克洗凈切碎裝入16厘米豬大腸內(nèi),兩頭扎好,蒸煮,每日晚飯前一次,連湯服下,連服數(shù)日。 方九:生雞蛋1個,打上一個小洞,將辣椒面(多少均可)塞進(jìn)洞內(nèi),用稻草或玉米皮包好、捆牢,放在未燃盡的草木灰(或鍋底的慢火)中烤熟(別烤煳蛋清和蛋黃)。將雞蛋、辣椒面一次吃下,每早1個,不管內(nèi)痔、外痔,3——5次即愈。 方十:甲魚頭數(shù)個,焙干研末,加少量冰片,用麻油浸泡數(shù)日備用。用痔瘡者可在晚上臨睡前用溫水洗凈患處拭干,涂上藥物,一般翌日即可見效。1次不愈者可繼續(xù)用藥直至痊愈。 方十一:大黃1克,柴胡5克,升麻1.5克,甘草2克,黃芩3克,當(dāng)歸6克,水煎服。此方治各種痔瘡。輕者3劑,重者10劑便可痊愈。 方十二:堅持做提肛運(yùn)動,晚上睡前提30多次,早上起床再做30次,平時有機(jī)會隨時做提肛運(yùn)動。 方十三:黑木耳30克,發(fā)漲、淘凈后文火燉2小時以上,用鹽或糖調(diào)味后食之,對內(nèi)外痔均勻療效。 方十四:黃花菜適量,用水2碗煎至1碗時,加入紅糖,溫服,每日一次,對初起痔瘡可以消散,重者可減輕痛苦。 方十五:取200克左右鯽魚1條,剖腹洗凈后,魚腹內(nèi)塞滿韭菜,加鹽或醬油等調(diào)味品,上籠蒸半小時,食肉喝湯,每日一次,可治內(nèi)外痔重癥。 方十六:茄子切片,燒成灰,碾末,每日服3次,每次10克,連服10天,治內(nèi)痔。 方十七:豬大腸1節(jié),洗凈后填入200克左右的綠豆,兩端用線扎緊,入水煮2小時,切段食之,每日1次,1次吃完。治內(nèi)外痔及便后出血,3日即有效。 方十八:蚯蚓40——50條,不論大小,紅色者為好,放清水中養(yǎng)一夜,基本吐清腹內(nèi)泥土,洗凈待用。豬大腸一段(能裝下蚯蚓即可),洗凈后平放在泥地上過一夜,吸清臭味,將洗凈的蚯蚓裝入腸內(nèi),兩端用線扎好,上籠蒸熟,最好在夜間病人入睡時喚醒,趁熱吃下去,繼續(xù)睡覺。 方十九:鮮地骨皮適量,加水煎煮,趁熱先熏后洗。 方二十:忍冬花、甘草各40克。共研細(xì)末,加少許水調(diào)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8克,晚飯前用開水送下。 方二十一:三白草適量。煎湯,用酒送服,同時用藥渣熱敷患處,治愈為止。 方二十二:蒼耳草適量。濃煎,每天趁熱熏洗患處,連洗1個月。用治痔瘡經(jīng)久不愈者。
內(nèi)痔 是一種由于血行不暢,血郁化熱,熱血相搏,經(jīng)脈橫解,結(jié)滯不散而成發(fā)生在肛門處的疾病。初中期宜涼血止血,清熱利濕;后期宜氣血雙補(bǔ)。 處方1:生地、當(dāng)歸、槐角、地榆、黃芩炭、荊芥炭、黃柏、大黃炭、小薊、麻仁、馬齒莧等隨癥加減。水煎服。用于內(nèi)痔初期和中期的治療。 五十五 外痔 本病主要以熏洗或手術(shù)摘除為主。 處方:五倍子、樸硝、蓮房、荊芥、馬齒莧、地丁、黃柏各等份,煎湯熏洗或坐浴。 五十六 混合痔 處方1:胡桃45個,五倍子數(shù)十克。將核桃劈成兩半去仁,五倍子研末分裝在核殼內(nèi),白面包好,火燒面干為黑紅色。去面研為細(xì)末。早晚服2-3克。米湯送服。外用冰片擦患處。耐心使用,久必獲效。治內(nèi)外痔漏。 處方2:去核黑棗10個,陳皮、皂礬各27克。共搗作丸39個。每早嚼食1丸,開水送下。主治痔漏。 處方3:韭菜,生姜。先用韭菜煎湯熏洗后將生姜片置于瘡上艾灸。可治痔漏疼痛。 處方4:嫩柳樹稍代茶飲或煎柳樹皮內(nèi)服。能有效防治痔瘡。 處方5:蝸牛開水燙死曬干研末。加少量麝香、冰片,共研取粉放碗中過1夜涂抹患處。治痔瘡。 處方6:活螃蟹500克泡于1000毫升50度白酒中,15天后飲用。每日2次每次30-40毫升。2劑可使痔瘡痊愈。 處方7:當(dāng)歸、白蠟各60克,白芷15克,輕粉、血竭各12克,甘草36克,紫草6克,麻油50毫升。先將白芷、當(dāng)歸、紫草、甘草四味油浸3日,大勺內(nèi)炸枯濾油取汁,入血竭、白蠟,微火化開。用茶盅4個,預(yù)燉水中,將膏分四處倒入盅內(nèi)。待片刻下研細(xì)的輕粉。每盅3克攪勻。即成生肌玉紅膏。用時凃于紗布條上,塞于患處。每日1次,直到切口愈合??墒怪搪┱邷p輕痛苦,縮短療程。 處方8:去黃豆大小的煙鍋油,手指塞入肛門1寸左右,連用一段時間??芍斡惸晷灾摊?。 處方9:每天取點(diǎn)食鹽和1:5000倍的高錳酸鉀,置于40度的溫水中,坐浴。堅持3-6個月,可助痔瘡者康復(fù)。 處方10:荊芥、防風(fēng)各15克,馬齒莧20克,甘草10克,水腫加蒼術(shù)15克,芒硝10克;血栓者加桃仁、赤芍、紅花各10克;炎癥重者加金銀花、蒲公英各20克,黃柏15克;疼痛重加乳香、沒藥各15克。水煎熏洗或坐浴。本法對外痔最有效。一般4-5劑即愈。 處方11:槐米、地榆各等份,微炒研末,每次取5克,米湯調(diào)服,每日2次,飯前服用;海參研細(xì)粉,每次15克,加阿膠6克,和水半杯燉溶,空腹米湯沖服,日2次;無花果1-2個,水煎或空腹生食,每日2次;泥鰍100克,黃芪30克,米酒一杯,水燉服;鯽魚一條,韭菜200克,煮熟食用;魚腥草代茶飲。任選一方使用,都可治痔瘡。 處方12:清涼油涂肛門處,久必效;柿餅5-6個水煮爛,每日吃2次;每次飲服豬苦膽1-2個;鮮大蔥搗爛外敷患處;胖大海3個,槐角30克,水煎服。任選一方使用,可治痔瘡。 處方13:苦參50克,黃芩、連翹、蒲公英、梔子、赤芍各20克,土茯苓30克,大黃15克,,水煎服;紅小豆500克煮熟曬干,醋浸月余,取出晾干。每日3次,每次3克,溫開水送服;槐角若干,蒸熟蜂蜜攪拌晾干。每次取10個,代茶飲,直至痊愈。上述3方均治痔瘡。 處方14:香蕉1000克,蜂蜜100克香蕉搗爛與蜂蜜拌勻,每天早飯前吃1勺。連吃7天。對除肛瘺外的內(nèi)外痔都有效。 處方15:全蝎、僵蠶各10克,生雞蛋15個。先將兩藥焙干研末。將15個雞蛋打孔,并把藥粉均勻置于蛋內(nèi)攪勻,封口蒸熟。每日睡前空腹吃蛋1個。連用15天。一般1-2個療程痔瘡即愈。 處方16:魚腥草30克,馬齒莧、苦楝皮、芒硝各15克,水煎熏洗患處。治痔瘡。 處方17:黑木耳15克,冰糖30克,水燉服,對痔瘡便血及子宮出血均效;側(cè)柏葉100克,槐花60克,均焙黃研末,每次服6克,米湯送服,每日3次;鮮地錦草100克(干20克),大蒜辮1個,誰煎洗患處;大黃1克,柴胡5克,升麻1.5克,甘草2克,黃芩3克,當(dāng)歸6克,水煎服,輕者3劑,重者10劑;花椒10粒,食鹽一勺,開水沖開,熏洗患處。均治痔瘡。 處方18:麝香1.5克,制馬錢子7.5克,冰片、白礬、銅綠各1.5克。共研細(xì)末。密封存放。用時,先將患處用生理鹽水清洗,再撒藥粉。一般用藥2-4次即愈。不可內(nèi)服。 處方19:大黃50克,雞蛋2個。將大黃置200毫升開水中煮1分鐘,再放雞蛋煮20分鐘。每早晚吃1個雞蛋。水可用于洗滌肛門。對痔瘡有效。 處方20:全艾草10棵,水煎取液加鹽2.5克,趁熱熏洗肛門。每劑用2次。每晚1次。治痔瘡。 處方21:黑木耳10克,文火煎成糊食服。每日3次。對痔瘡有良效。 處方22:麝香0.15克,制馬錢子7.5克,冰片、銅綠、白礬各1.5克,研細(xì)末,撒于患處。治痔瘡。 處方23:棉花籽適量炒黃研末口服;石榴皮30克,明礬15克,水煎洗患處;豬苦膽加等量紅糖熬糊涼后抹患處,每日2-3次;豬苦膽1個,雄黃黃粉25克,混均,紗布蘸藥塞于肛門內(nèi),對內(nèi)痔尤效。 處方24:地榆12克,黃芩10克,黃連10克,梔子10克,槐花10克,茯苓10克,赤小豆15克,當(dāng)歸12克,甘草12克,水煎服,每日2次。對混合痔尤效。 處方25:黑木耳30克,砂糖60克,水煎服,可治痔瘡出血。 五十七 肛漏 是由于肛門周圍癰潰或外傷引發(fā)而在肛門周圍形成漏管的一種疾病?;疾砍A髯趟蚰撘?,瘙癢。在其內(nèi)治上,主要是清熱解毒利濕為大法。 宜用五味消毒飲加味: 金銀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天葵子,蒲公英。隨癥加減。水煎服。 五十八 肛裂 本病與肛漏相似。治宜清熱潤燥通便為主。 處方1:(脾約麻仁丸)大黃、厚樸、杏仁、白芍、麻仁、枳實組成??蓾櫮c通便,清熱化濕。用于濕熱燥結(jié)所致的肛裂等。 處方2:(潤腸湯)大黃、歸尾、羌活各15克,去皮尖桃仁、麻仁各50克,水煎服。或除麻仁另研如泥外,其余搗細(xì)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
3.便血,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去藥店買中藥椿根皮,二百克,每次用三十克熬水,熬出兩碗,在熬好后放入紅糖一匙,早晚各喝一碗。
4去藥店買中藥地龍,五十克,讓藥店給研成粉末,然后讓他們給裝入膠囊,每次服用六顆,早晚各一次。
5.得患痔瘡也有幾年了,以前都很輕,沒有太理會。直到我去年又犯了。這次很厲害,用藥吃藥都不好使,每次上衛(wèi)生間都會流血。有點(diǎn)慌了,正要去醫(yī)院看看。這時我對門的鄰居大媽問我怎么回事。我就如實說了。大媽說沒有事,我給你一個偏方包你能治好。大媽說她從年輕的時候就患了痔瘡,也是很多年了一直受煎熬,后來越來越嚴(yán)重。后來得一偏方,竟然去根了。我一聽這么神奇,就問到底是什么秘方。大媽說很簡單,用煙葉或者煙絲都可以,取一小塊在鹽水里蘸一下,放入肛門里就可以了,等到掉出來了就再塞上一塊。簡單方便,還不用花錢而且可以痊愈。 我一聽這么好使感緊照著大媽的話去做,結(jié)果塞上當(dāng)天血就止住了,第二天第三天居然不痛不腫了,就這樣堅持了幾天居然好了。真是太神奇了,大媽說她的痔瘡已經(jīng)到了很嚴(yán)重的地步了,肛門上的息肉都長的很大了,可是就是靠這個偏方治療好的,堅持下來硬是把息肉都治沒有了?! ∮昧诉@個偏方后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幾年了,我的痔瘡再也沒用犯過。真的十分感謝這位大媽,讓我解除了痛苦。其實煙葉真的有止血止疼的作用呢,記得小時候手指割破了,爸爸就用煙葉撒在傷口上,一會血就止住了,也不疼了。
痔瘡食療方
【人參蓮肉湯】 配方: 白人參10克,蓮子15克,冰糖30克。 制法: 將人參與去心蓮子放碗內(nèi),加水適量浸泡至透,再加入冰糖,蒸1小時左右。 功效: 益氣健脾。 用法: 早晚服食。
【黃芪粥】 配方: 黃芪30克,梗米100克。 制法: 黃芪切成細(xì)片,加水1000毫升,煎成750毫升,去渣,入米煮粥。 功效: 益氣升提。 用法: 空腹分食。
【黑木耳煲紅棗】 配方: 黑木耳15克;紅棗20枚。 制法: 將黑木耳、紅棗放瓦鍋內(nèi),加適量水煎湯。 功效: 養(yǎng)血和血止血。 用法: 每日1次,連服數(shù)日。
【阿膠糯米粥】 配方: 阿膠30克,糯米100克,紅糖50克。 制法: 先煮糯米粥,粥將成時加入阿膠、紅糖,邊煮邊攪,至阿膠融化即可。 功效: 益氣養(yǎng)血止血。 用法: 每天1次,連服5天。
【莧菜頭煲豬大腸】 配方: 鮮莧菜頭100克,豬大腸150克。 制法: 豬大腸洗凈、莧菜頭,分別切段,加清水適量,煎煮2小時,去莧菜頭,加鹽少量調(diào)味。 功效: 清熱涼血,解毒消腫。 用法: 吃大腸飲湯。
【槐花釀大腸】 配方: 豬大腸約30厘米長,槐花20克。 制法: 先洗凈豬大腸,將槐花放入豬大腸內(nèi),兩頭用線扎緊,加水適量煮熟,調(diào)味即可。 功效: 清熱涼血止血。 用法: 食大腸飲湯。
【芹菜粥】 配方: 芹菜連根120克,粳米150克。 制法: 將芹菜洗凈,切成長1厘米的段。粳米加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入芹菜,改文火煮至粥成,調(diào)味即成。 功效: 清熱利濕。 用法: 早晚食用。
【苦參雞蛋】 配方: 苦參6克,雞蛋2只,紅糖60克。 制法: 先將苦參加水400毫升,煎煮約30分鐘,去渣取汁,再將雞蛋、紅糖入湯內(nèi)同煮,至蛋熟。 功效: 清熱解毒,燥濕止癢。 用法: 雞蛋趁熱去殼,連蛋帶湯1次服食。每日1次,4日為1個療程。
痔瘡
菖蒲根洗劑
[ 藥物]水菖蒲根 200 克(鮮者加倍)。
[用法]上藥加水 2000 毫升,煎沸后 10 分鐘去渣(藥渣可保留作第 2 次用,l 劑藥可連用 2 次),取藥液先熏后坐?。保啊玻?分鐘。坐浴時取 l 小 塊藥棉,來回擦洗肛門,洗完后藥液可保留,下次煮開消毒后可重復(fù)使用。 每天 2 次,連洗 1~3天。
[療效]此方治療痔瘡 25 例全部痊愈。23 例 1 劑治愈,2 例 2 劑治愈。
[病例]?!羂u65292X男, ?。玻?歲。患外痔 l 年余,多次服用槐角丸無效,后 到醫(yī)院進(jìn)行 2次手術(shù)治療,但又復(fù)發(fā)。經(jīng)用上方治療,1 劑痊愈,隨訪 6 個 月未復(fù)發(fā)。
[來源]羅俊原,四川中醫(yī)
魚腥草湯 [藥物]干魚腥草 100 克(鮮者 250 克)。
[用法]上藥水煎后倒入痰盂內(nèi),患者坐置于上,先用蒸汽熏,待水蒸 汽少、水溫接近體溫時,再用紗布洗患處,每天 2~3 次。
[療效]此方治療痔瘡及肛門瘙癢等 40 余例,效果極佳,一般 2~3 天 即可使痛止腫消而獲效。
[病例]劉××,男, ?。矗?歲,農(nóng)民。4 天前因飲酒過量,內(nèi)痔脫出不 能回納,肛門墜脹,疼痛較顯,經(jīng)用青霉素等抗菌消炎藥治療2 天,效果不 佳??滔拢焊亻T墜脹,疼痛劇烈,呻吟不已,坐臥不安。側(cè)臥位檢查肛緣全 部水腫,肛管外翻,觸痛較顯,肛門部截石位3、6、9 點(diǎn)處脫出的內(nèi)痔腫大, 痔塊內(nèi)瘀血明顯。診為內(nèi)痔嵌頓。用上方治療,2 天后腫痛明顯減輕,4 天后腫痛均消。復(fù)查肛緣水腫全部消退,脫出內(nèi)痔已回納。
[來源]張宏俊,等.浙江中醫(yī)雜志
博落回湯 [藥物]博落回 100~300 克(鮮者倍用)。
[用法]上藥加水 2500~3500 毫升,煮沸后過濾去渣,將藥液倒入普 通搪瓷盆內(nèi),趁熱先熏后洗,每次 15~30 分鐘,每天2~3 次。
[療效]此方治療炎性外痔 30 例,效果佳,一般使用 2~3 天即痛止腫 消而愈。
[病例] 謝×\u65292X男, ?。玻?歲。肛門部灼熱疼痛、濕癢 10 天。便后或活動癥狀加重,經(jīng)肌肉注射青霉素及口服消炎止痛藥無明顯好轉(zhuǎn),伴食欲減退,尿黃便結(jié)。肛檢肛門左側(cè)皺壁充血腫脹,觸痛明顯,并有較多淡黃色分泌物, 舌紅、苔黃,脈弦略數(shù)。用上方如法熏洗,1天后疼痛緩解,紅腫減退,3 天痛止腫消而愈。
[來源] 鄒桃生.浙江中醫(yī)雜志
外痔坐浴方 [藥物] 鮮案板草 2000 克(干品 500 克)。
[用法]上藥為 1 次藥量,加水煎開 10 分鐘后倒入盆中,待溫時,坐 浴 30 分鐘,再將藥渣敷于患處 30 分鐘,每天 3次,4 天為 1 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外痔 10 例,全部痊愈。
[病例]喻××,男, ?。矗?歲?;纪庵?,時腫痛已 5 年,近年來癥狀加 重,行走不便,曾多處求治,并手術(shù)治療 1次,效果不佳,檢查肛周 6、 12 點(diǎn)處陳舊性肛裂,5、7、9、11 點(diǎn)處外痔 4 顆,大者如蠶豆,小者似豌豆,伴充血水腫。診為重度外痔。用上方治療,1 個療程后痔瘡明顯變小,充血 水腫消失,肛周仍有不適感,第 2 療程后外痔呈黑色結(jié)癡脫落,第3 個療程 后外痔消失,第 4 個療程后肛門完全恢復(fù)正常。隨訪 1 年未見復(fù)發(fā)。
[來源]易秉祿.四川中醫(yī)
豬膽汁 [藥物] 新鮮豬膽 1 個。
[用法]用濃白糖水送服新鮮豬膽汁,每周 1 次,每晚用溫開水熏洗肛 門。治療 3~5 周。 [療效] 此方治療痔瘡 50例,痊愈 48 例,好轉(zhuǎn) 2 例。
[病例]車某,女, ?。叮?歲。便秘 20 余年,間斷便血,疼痛,墜脹,勞累后病情加重。曾診為混合痔,用手術(shù)治療。近來病情復(fù)發(fā)。肛門鏡檢: 肛門齒線以上的 3、6、7、 ?。保?、12 點(diǎn)處,發(fā)現(xiàn) 5個如杏核大小的內(nèi)外痔, 表面紅紫,多發(fā)肛裂、狹窄。診為混合痔并肛裂。用上方治療 5 次痊愈,隨 訪 1 年半未見復(fù)發(fā)。
[來源]陳春仙.陜西中醫(yī)
蒲公英湯 [藥物] 鮮蒲公英全草 100~200 克(干品 50~100 克)。 [用法] 每天 1劑,水煎服。止血則炒至微黃用。對內(nèi)痔嵌頓及炎性 外痔配合水煎熏洗。
[療效]此方治療痔瘡 40 余例獲得良效,一般 2~4 劑即可血止腫消痛 除。
[病例]李×\u65292X男, ?。常?歲。反復(fù)便血伴痔核脫出近 8 年。此次因過食辛辣,致便時滴血,痔核脫出不能回納,肛門脹痛而來診。檢查肛門環(huán)形痔 核脫出,手托不能回納,表面分泌物較多,且見 2處出血點(diǎn),診斷為內(nèi)痔嵌 頓并感染。方用蒲公英 100 克水煎服,每天 1 劑。另取蒲公英 500 克,水煎 熏洗。l天后血止,滲出物減少,手托可回納。3 天后癥狀消失,一般情況良 好,隨訪半年未復(fù)發(fā)。
[來源]鄒桃生,陜西中醫(yī)
樸硝洗劑 [藥物] 樸硝 15 克,野菊花 10 克。
[用法]上藥放入洗凈的腳盆中,倒入開水 500 毫升,隨即蹲下熏 蒸,待水溫下降至適度后,坐浴 10~20 分鐘,1 劑可熏洗3 次,第 2、3 次 熏洗時只將原藥液加溫至沸即可,第 2 天另換新的。
[療效]此方治療外痔炎癥水腫,一般 5 天后痛止腫消。
[來源]武維權(quán),浙江中醫(yī)雜志
瓦松芒硝洗劑 [藥物]新鮮瓦松 100 克,芒硝 60 克。
[用法]上藥加水適量,煎沸待溫,熏洗坐浴,每天 1 劑,洗 2~3 次,每次 10~15 分鐘。
[療效]此方治療痔瘡便血 100 余例,均獲良效。
[病例]趙××,女,35 歲?;贾摊?1O 余年,每因大便干燥、勞累 即感肛門腫痛、便血。近 2 年來,每次犯病用上方治療2~3 天,腫消痛除血 止。
[來源] 喬成林,等,浙江中醫(yī)雜志
痔瘡散 [藥物]兒茶 90 克,冰片 10 克。
[用法]上藥分別研細(xì),混合過篩,裝瓶,密封備用。用時用棉簽取 痔瘡散少許涂于患處,每天 1~2 次。
[療效]此方治療痔瘡(內(nèi)、外痔及混合痔)65 例,顯效 41 例,有效 24 例。
[來源]徐貴典,陜西中醫(yī)
生半夏湯 [藥物]生半夏、白礬、麻柳樹葉各 20 克。
[用法]上藥加水 2000 毫升,煮沸后文火再煎 15 分鐘,去藥渣,將藥液倒入盆內(nèi),先以蒸汽外熏肛門,待藥液不燙后坐入其內(nèi),邊坐邊用手按摩, 盡量將痔核納入肛門。7 天為 1 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炎性外痔及嵌頓性外痔 27 例,痊愈 21 例,好轉(zhuǎn) 6 例。
[病例]唐×\u65292X男, ?。担?歲。肛沿發(fā)炎水腫,內(nèi)有血栓形成,粘膜潰破 壞死。用生半夏湯熏洗 2 劑,7天后癥狀完全消失,隨訪 1 年未復(fù)發(fā)。 注:麻柳樹葉為胡桃科楊屬植物楓楊的葉,性寒味苦,有殺蟲、清熱解 毒之功。
[來源] 杜有才.四川中醫(yī)
丹皮餅 [藥物]牡丹皮、糯米各 500 克。 [用法] 上藥共為細(xì)末,合勻。每天 100 克,以清水調(diào)合,捏成拇指大小餅,用菜油炸成微黃色,早晚 2 次分吃,連用 10 天為 1 療程??嘞佑?, 可稍蒸軟后再吃,一般可用 1~2個療程。適用于Ⅰ、Ⅱ期內(nèi)痔及外痔。
[病例]楊××,男, ?。担?歲,干部?;純?nèi)痔 20 余年,反復(fù)發(fā)作。此 次復(fù)發(fā)已 3天,便后呈點(diǎn)滴狀便血,量較多,痔核脫出肛門外約拇指大,不 能自行回納;肛周灼熱脹痛,舌紅、苔黃,脈數(shù)。服上方后第 2 天便血減少、疼痛減輕,服用 10 天后諸癥若失。囑再服 1 料以資鞏固,隨訪 3 年多未復(fù) 發(fā)。
[來源]劉德清.四川中醫(yī)
硝黃桃紅湯 [藥物]大黃、桃仁、黃連、夏枯草各 30 克,紅花、芒硝各 20 克。
[用法]將前 5 味藥煎水去渣,加芒硝入煎液中拌勻,先用蒸汽熏洗肛 門 2~3 分鐘,待藥液不燙時,坐入其內(nèi) 20~30分鐘,每天 1~2 次。
[療效]此方治療血栓性外痔,一般 2~3 天可痊愈。
[來源] 李茂平,四川中醫(yī)
銀黃熏洗劑 [藥物]銀花 30~50 克,蒼術(shù)、五倍子各 15~30 克,黃柏、苦參各 15~ 20 克,芒硝 20~60 克。
[用法]上藥加水 3000~5000 毫升,文火煎煮 5~10 分鐘,即將藥液倒入盆中(或罐中)濾去藥渣,趁熱氣盛時坐在盆上熏蒸患處,待藥液不燙 時再行浸洗,每次 30 分鐘左右。每天 1 劑,早晚各熏洗 l次。
[療效]此方治療痔瘡炎癥 100 例,痊愈 95 例,好轉(zhuǎn) 5 例。
[來源] 吳德秀.湖南中醫(yī)雜志 外痔洗劑 [藥物] 白楊樹皮、蒲公英、蛤蟆草各 30 克,透骨草 15 克,苦參 12 克,蘇木 10 克,生川烏、生草烏、生甘草、艾葉各 6克。
[用法]上藥加水適量,煮沸 15~20 分鐘,倒出后再加入適量水繼續(xù) 煮 15~20 分鐘,2次藥液合并備用。用上藥液加溫后熏洗肛門,每天 2 次, 每次 20~30 分鐘。若藥液不變質(zhì),l 劑藥液可用 3~5 天, 10天為 1 療程。
[療效] 此方治療外痔 30 例,痊愈 20 例,好轉(zhuǎn) 6 例,無效 4 例。
[病例]彭×\u65292X男, ?。常?歲。患外痔 5 年,每逢飲酒,食用辣椒則大便硬結(jié)而致外痔發(fā)作,疼痛難忍,行走困難。檢查 3、9 點(diǎn)處各有痔核 1 個,呈 紫紅色,似花生大小。給予上方中藥 3 劑,熏洗 15天痊愈,近 8 年未復(fù)發(fā)。
[來源] 孟祥文,等,陜西中醫(yī)
落痔湯 [藥物]黃連、黃芩、黃柏、大黃、防風(fēng)、荊芥、苦參、芒硝、槐角、 甘草各 20 克。
[用法] 上藥以適量水文火煎 40 分鐘,倒入盆內(nèi),再兌入 3000~4000毫升沸水。患者坐盆熏蒸,等水溫適度坐浴,坐浴時用手揉按腫結(jié),促其消 散。藥水可保存,下次加溫再用,1 劑可用 5~7次。睡眠前用為好,用藥期 間忌辛辣及飲酒。
[療效]此方治愈外痔腫結(jié) 10 例,一般 3~5 次即愈。
[病例]郭×\u65292X男, 35 歲。逢春發(fā)痔結(jié),近日來覺肛門灼熱瘙癢,2天后紅腫成結(jié),行動受阻,夜癢難當(dāng),經(jīng)注射及口服消炎藥無效。檢查肛門 外周邊緣紅腫突起,按之較硬。診為外痔腫結(jié)。用上方 5次痊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