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放量技術指股價經(jīng)過一段盤檔時間后,產(chǎn)生的一種價格波動。一般指股價向上突破阻力位。放量 放量,量是成交量,成交量比前一段時間成交明顯放大。 例如,昨天全天的成交量是1億,今天忽然變成4億了,就是放量。如果今天變成了1.1億,就不算。放量是相對而言的,昨天1億,今天變成1.5億,你也可以說它放量了。 放量分相對放量和持續(xù)放量。 相對放量:今天與昨天比,本周與上周比; 持續(xù)放量:最近幾天和前一段時間的某天的量做比較。 股市操作中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有些個股走勢出現(xiàn)異動,例如成交量突然成倍增大,短期就實現(xiàn)巨量換手,主力的意圖則要綜合多方面的信息來判斷,有時屬于主力出貨,有時屬于主力換莊,投資者可根據(jù)放量出現(xiàn)的位置、K線形態(tài)等方面來判別: 1、“放量滯漲”,不祥之兆。若成交連放出大量,股價卻在原地踏步,通常為主力對倒作量吸引跟風盤,表明主力去意已決,后市不容樂觀。 2、下跌途中放量連收小陽,需謹防主力構筑假底部,跌穿假底之后往往是新一輪跌勢的開始。 3、高位放量下挫,這是股價轉弱的一種可靠信號,投資者宜及時止損。
橫盤指股市上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股價徘徊緩滯的局面,在一定時期內既不漲上去,也不跌下來。這種情況一般出現(xiàn)在底部或者是莊家在洗盤吸貨,投資者這時不應參與操作,應注意觀察,等形態(tài)走好,再介入搭順風車。
橫盤的形成情況及說明 橫盤整理行情是由以下三種情況形成的: 1、下跌行情形成的橫盤整理。 2、收斂三角形形成的橫盤整理。 3、上漲行情形成的橫盤整理。 橫盤整理行情突破方向的形成概率:橫盤整理往往是變盤的前奏曲,特別是股價經(jīng)過一定下跌過程后的橫盤整理,很容易形成階段性底部,下跌行情形成的橫盤整理行情結束時,絕大多數(shù)情況將選擇向上突破,其概率約占90%左右。 收斂三角形形成的橫盤整理由于其形態(tài)特征是上漲高點不斷下移、下跌低點不斷抬高。這種形態(tài)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會延續(xù)原有的趨勢選擇突破方向,只有四分之一的概率會演變成與原來運行趨勢相反的走勢。 上漲行情形成的橫盤整理是最為復雜的整理行情,其最終的方向性選擇具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必須根據(jù)量價特征,并結合技術分析手段進行具體的研判。 橫盤走勢是誕生于下跌行情中,如果這種橫盤整理走勢持續(xù)時間在5至15天內的,形成的向上突破往往具有一定上攻力度。但如果橫盤時間過長,不僅會影響反彈動力,而且還容易導致橫盤整理最終選擇向下破位。
破位定義:日常股市投資操作中,我們常會遇到“技術破位”的情況,也即股指、股價跌破重要技術位,比如:技術形態(tài)的破位、中長期均線支撐的破位、技術指標的支撐破位,等等。 破位既有可能是中長期轉勢,此時破位需要止損;也有可能是中短期調整,破位之后股價急跌,反而有利于快速見底,也就是常說的“不破不立”。因此,針對不同情況的破位,應對方法也會不同。
技術形態(tài)的技術位 主要包括:技術形態(tài)的頸線位(主要是三重頂、雙頂、頭肩頂?shù)鹊鹊念i線位);底邊線(主要是箱體、三角形的底邊線);上升趨勢線(某個上升趨勢中的低點連線)。 上述技術形態(tài)一旦破位,往往意味著原來上升趨勢的終結,后市將以反復回調為主,此時應以止損為宜。出局的時機,可選在破位之后出現(xiàn)反抽時,反抽屬于“抄短底”的短多行為,小賺要走,不走易套、甚至深套。至于破位之后回調的時間與深度,主要取決于技術形態(tài)的大小,形態(tài)越大、持續(xù)時間越長,破位之后調整的空間也會越大。
技術指標的支撐破位 各種技術指標眾多,破位之后的意義也各不同,例如MACD指標屬于中線指標,一旦在高位死叉意味著股價將出現(xiàn)一輪中級調整。再如布林線指標的下軌破位。一般說,布林線下軌被跌破之前,研判是否會跌破其下軌,需要綜合研判技術指標、板塊運動、缺口、供求關系、政策面等多要素。如果均對于空方有利,則破位之前逢高減磅就成了必然選擇的思路。 但是,下軌被跌破,往往意味著短線抄底的時機出現(xiàn)。只是波段性調整中的下軌破位,同熊市急跌中的BOLL下軌破位有區(qū)分而已。
中長期均線的破位 此時的破位,一般意味著轉勢,日后調整的空間將會比較大。例如中期均線(30日、60日均線)一旦被跌破,表明已出現(xiàn)波段性高點,此時宜中線出局;長期均線(120日、250日均線)一旦被跌破,表明該股已展開熊市循環(huán),此時長線宜離場。 當然,實戰(zhàn)中也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假破位的情況,由于突發(fā)性利空或是主力機構刻意打壓,股價短暫跌破重要均線支撐又很快收復,這屬于誘空,一般牛市中波段性調整出現(xiàn)此類情況較多,原先出局的不妨再殺個回馬槍。
重要點位的破位 大盤在歷史上出現(xiàn)的重要底部,具有強烈的技術意義和心理意義。在未跌破之前,給人的感覺是調整不到位,還未到抄底的時機,一旦破位,通常會引發(fā)大量的抄底資金的涌入,股指反而容易見底。此時的破位,有可能是市場出現(xiàn)轉機的信號。 投資者在破位前需防風險,一旦破位后則要考慮如何把握機遇,而不是再一味殺跌了。
高位盤整區(qū)的破位 這主要針對一些在高位長期盤整的莊股而言,一般來說,這些個股一旦以大陰線、向下跳空缺口、跌停板等方式跌破盤整區(qū),都是“跳水運動”的開始,殺傷力極大。盤整是指股價在一段時間內波動幅度小,無明顯的上漲或下降趨勢,股價呈牛皮整理,該階段的行情震幅小,方向不易把握,是投資者最迷惑的時候。 盤整的出現(xiàn)不僅僅出現(xiàn)在頭部或底部,也會出現(xiàn)在上漲或下跌途中,根據(jù)盤整出現(xiàn)在股價運動的不同階段,我們可將其分為:上漲中的盤整、下跌中盤整、高檔盤整、低檔盤整四種情形。 上漲中的盤整:此種盤整是股價經(jīng)過一段時間急速的上漲后,稍作歇息,然后再次上行。其所對應的前一段漲勢往往是弱勢后的急速上升,從成交量上看,價升量增,到了盤整階段,成交量并不萎縮,雖有獲利回吐盤拋出,但買氣旺盛,足以擊退空方。該盤整一般以楔形、旗形整理形態(tài)出現(xiàn)。 下跌中的盤整:此種盤整是股價經(jīng)過一段下跌后,稍有企穩(wěn),略有反彈,然后再次調頭下行。其所對應的前一段下跌受利空打擊,盤整只是空方略作休息,股價略有回升,但經(jīng)不起空方再次進攻,股價再度下跌,從成交量看,價跌量增。 高檔盤整:此種盤整是股價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上漲后,漲勢停滯,股價盤旋波動,多方已耗盡能量,股價很高,上漲空間有限,莊家在頭部逐步出貨,一旦主力撤退,由多轉空,股價便會一舉向下突破。此種盤整一般以矩形、園弧頂形態(tài)出現(xiàn)。 低檔盤整:此種盤整是股價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下跌后,股價在底部盤旋,加之利多的出現(xiàn),人氣逐漸聚攏,市場資金并未撤離,只要股價不再下跌,就會紛紛進場,由空轉多,主力莊家在盤局中不斷吸納廉價籌碼,浮動籌碼日益減少,上檔壓力減輕,多方在此區(qū)域蓄勢待發(fā)。當以上幾種情況出現(xiàn)時,盤局就會向上突破了。此種盤整一般會以矩形、園弧底形態(tài)出現(xiàn)?;卣{所謂回調,是指在價格上漲趨勢中,價格由于上漲速度太快,受到賣方打壓而暫時回落的現(xiàn)象?;卣{幅度小于上漲幅度,回調后將恢復上漲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