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你把握題旨——
審 題 法
審題法,是把握標題重心和題旨的方法。審題,不僅是以題成文的首要工作,而且是寫任何文章都不可缺少的必要工作。即使是限制條件作文,給材料或看畫作文和自己擬題作文也不例外。 審題的過程,是一項要求較為嚴格的思維過程。清"唐彪《讀書作文譜》:“凡一題到手,必不可輕意落筆。將通章之書(指欲寫內(nèi)容)緩緩背過,細想神理,看其總意何在,分意何在;界限(大為界限)、節(jié)次(小為節(jié)次)何在;某節(jié)虛、某節(jié)實,某句實、某句虛;虛者,題語雖多而文宜略;實者,題語雖少而文宜詳。此最要訣也?!边@段文字論述了審題的過程和重要性。 審題既然重要,應該如何去審?首先應懂點標題知識;其次要搞清標題和文章及文體的關系;再次要明確審題的目的任務;最后要掌握審題的方法步驟及應注意事項。 標題只是文章或作品的名稱,也叫題目。它有多種分類和形式。 標題的分類:按標題與文章內(nèi)容的關系,可分為虛實兩類;按標題所具有的層次多少和排列數(shù)可分為單行和多行兩類。虛題是以形象化的藝術語言,間接含蓄地提示、暗示、象征文章的內(nèi)容或主題,多用于記敘文和文學作品。如黃宗英的《大雁情》,茹志鵑的《百合花》等。實題是以確切、明了的語言直接揭示文章的內(nèi)容或主題,議論文和應用文的單行標題大都是實題。如《紀念白求恩》、《最后一次講演》等。多行標題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層次,并相應分行排列的標題。有兩行,三、四、五行等。兩行標題由正標題和副標題組成。如孫犁的《石子——病期瑣事》,揚蔭滸的《觀察——寫作的基本功》等。三行以及四五行標題,是由引題、正題、副題等組成,多用于新聞作品中。
在新聞文體的標題中,形式和分類最多最靈活。這里順便簡介一下。 新聞標題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媒體上的新聞題目,它的主要任務是概括新聞稿的基本內(nèi)容,揭示新聞事實的內(nèi)涵,引起讀者的注意,表明編輯部的立場、觀點和態(tài)度,幫助讀者認識社會了解時勢,美化版面,使版面活潑而有生氣。按功能分,新聞標題有主題(正題)、副題、引題(眉題)、分題(插題、小標題)、邊題、提要題(提示題、綱要題)等。按形式分,新聞標題有通欄標題、大標題(刊頭)、欄題(專欄題)、專版題、多行題(復式標題)、一行題(單式標題)等。新聞標題中有實題,也有虛題,還有虛實兼用的綜合題。可以說,在所有的寫作文體中,數(shù)新聞標題的形式多樣靈活,因而它的表現(xiàn)手法也很豐富,多數(shù)辭格都可以為其所用。 標題除了上述種類外,還有小標題,也稱之為分題。它通常出現(xiàn)在一些著作或篇幅較長的文章中。它的作用是使文章的層次分明,內(nèi)容集中,旨意顯豁。在議論文中,小標題往往就是論點,因此它也具有表現(xiàn)主題的作用。在審題中,要審出“界限節(jié)次”來,就看大的層次有幾個,小標題應該有幾個。 標題的形式:標題形式靈活多樣,字數(shù)可多可少。字、詞、詞組、單句、復句都可為題目。標題中也可用標點,常用的有間隔號、頓號、問號、感嘆號、連接號、省略號、引號、書名號、破折號、著重號等。標題一般不宜過長,最好是簡潔、新穎、鮮明、有吸引力(可參看《醒題法》和《命題法》)。 標題和文章及文體有著緊密的關系。從形式上來看,標題在文章的全部構成要素中,占有顯著位置,是文章的名稱和面目。它體現(xiàn)著文章的體裁、主題思想、結構式樣、表現(xiàn)手法、語言風格,點明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甚至文章的大小、長短。所以說,一個擅長寫作的人,只要把握了標題,就等于把握了文章的全部和命運。不同的文體,標題的特點也不同,這種不同主要表現(xiàn)在虛實、長短、行數(shù)、語言風格、語句結構等方面。除我們前面談到的虛實標題和主要用法外,還有一些特殊的形式,有的記敘文、議論文和應用文標題也可以是虛實兼用。小說標題一般是單行短標題,可虛可實。有些文藝作品的標題還可創(chuàng)造一種氛圍和意境(如《暴風驟雨》等),或富于形象性、感情色彩和藝術魅力。從內(nèi)容上來看,標題中帶有論、說、看、議、談、評、析、辯、駁、斥等論說不上字樣的,表明觀點的,做出判斷的,都屬議論文體的標題:如:《論“詭辯術!”》,《駁“讀書無用論”》,《驕必敗》,《看“四大家族”的丑惡行徑》、《評“海瑞罷官”》等等。標題中含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或情節(jié)因素的則大多是記敘文和標題,如《晚會》、《我的家》、《一伯小事》、《游中山園》等等。標題中具有解釋說明、介紹推薦性內(nèi)容的大都是說明文的標題。至于讀(觀)后感,故事、傳奇、傳記和新聞的標題,特點明顯,這里就不一一敘述了。 從上面所談的標題的形式和分類,標題和文章及文體的關系中,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標題在文章及寫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就很容易明白為什么要審題,審題要做什么了。 審題的目的和任務,概括起來,有下列幾方面: 一是把握全局,明確要寫什么內(nèi)容;二是提煉主題,明確重點是什么;三是評定主題有無現(xiàn)實的積極的意義;四是確定文體和篇幅,編寫提綱草案;五是以題為鑒,把握文章語言風格;六是根據(jù)標題用語的風格,選擇適當?shù)膶懽鞅憩F(xiàn)手法;七是劃定題材范圍,做好按題選材工作;八是選中切入點和最佳表現(xiàn)角度,審視文章層次結構,衡量有無必要用插題(分題、小標題)、用什么插題等。 如何來完成這些審題任務呢? 先說如何把握全局,明確要寫什么內(nèi)容。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根據(jù)題目的要求,確定寫什么,為什么寫,至少要寫多少內(nèi)容才能完成任務或論述完整。為此,心中要有個基本的概貌,最好是先做一個整體的構思(參看《構思法》),從而把握全局。 次說提煉主題,明確重點是什么。在審題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提煉主題,關鍵是從題目中找出“題眼”來。什么是“題眼”?題眼就是標題中的中心詞或起點睛作用的關鍵詞語。它反映著文章的主題,決定著文章的內(nèi)容、乃至結構和深度等。找出題眼,也就抓住了重點,明確了寫什么。如:《第二次考試》,中心詞是“考試”,說明了主要事件,“第二次”是附加的限定詞語。這篇文章重點是寫“考試”,而且是“第二次”。有第二次,就必然會有第一次,因而在寫作時應該交待一下第一次考試的情況。這樣就大體劃定了寫作側重點。又如:《雄偉的人民大會堂》這一標題,“大會堂”是中心詞,表明了主要寫作對象,即重點?!靶蹅ァ笔切稳莸狞c睛詞。它要求作者要在“雄偉”二字上多著墨,具體地描繪出“雄偉”的氣勢和風貌來。 “題眼”在題目中的位置,往往因題目本身的結構不同而不同。有的在主干部位,有的在附屬部分,有的隱含在文章中,有的見諸于文字,有的則在暗中——需要認真審辯。因此,要準確無誤地找到“題眼”,還需要采取一些相應的方式方法。 一是分析法。分析題目的結構,抓住題目的主干部分,從中“沙里淘金”,找出“題眼”來。有些題目比校長,語言結構亦比較復雜,審題時須抓住主干,使長變短,化復雜為簡單。如《記一次有意義的活動》。這個題目是個動賓詞組,主干部分是“記……活動”,附加部分是“一次”、“有意義”。它們對“活動”有規(guī)定性,而“有意義”是點睛詞語。這樣我們就明白了:“記……活動”是記敘文,“活動”是寫作的主要內(nèi)容,只寫“一次”,但必須是“有意義”的,要從這個“有意義”上立意,明確主題思想。 二是解答法。這種方法適用于在疑問、反問、設問等句式的標題中尋找題眼。而題眼往往就隱含在解答的內(nèi)容中。如《誰是雷峰?》,這是個記人敘事為主的記敘文題目。解答這個問題,就是回答“誰”,“誰”就是文題的題眼。因為,這個“誰”是個做了好事不留名不愿讓人知道的雷峰式的好人。所以,挖掘出這個 “誰”來,是文章的重點。又如《“無毒不丈夫”對嗎?》,顯然,對這個提問的解答是“不對得”。那么,這個“不對”就是題眼,文章就需要圍繞這個“不對”來下功夫,說出不對的理由來。同時,也要寫明“有毒”和“丈夫”沒有內(nèi)在必然聯(lián)系,要批判這種“無毒不丈夫”的謬論。 三是補充法。有時,我們所遇到的題目有明顯的省略,題目中只標出一個線索,限定一個時間或空間,或只有半句話、一個字、一個詞,后面打著省略號。對這種題目,就要用補充法。而補充的內(nèi)容如果合理,則題眼就包含在其中。怎樣才算合理呢?那就是所補充的內(nèi)容必須能使題目含意明確,結構完整。如:《最難忘的時刻》、《不眠之夜》這兩個省略了主謂語的標題,如能補齊,使結構完整,就可以找到題眼,把握文章重心,識別文體,確定寫作方法了。又如:《我最愛……》、《我想……》、《你怎么能……》之類的標題,它們明顯地省略了半句話,如果補齊,題眼自出。假定我們這樣來補:“我最愛的人”、“我最愛讀書”、“我想上學”、“我想工作”、“你怎么能這樣?”“你怎么能如此可惡?”等等,如是,“人”、“書”、“上學”、“工作”、“這樣”——而不是那樣、“如此可惡”就明顯地成為文章的重心和題眼。 四是融合法。有的標題是由幾個表面看來互不相干的部分組成的,根本沒有題眼。如:《你、我、他》、《進、退、?!?、《人、狗、獸》等。遇到這種標題,就需要用融合法來找題眼。融合,就是要把標題中的幾個部分融為一體。為此就要去認真地找出他們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找到了這種聯(lián)系,也就可以找到標題所含的思想焦點。這個“焦點”就成為實際上的“題眼”。如:《老師、學生、家長》。標題中的三部分之間有長幼關系、主從關系、連鎖關系、教學關系等,不論從那種關系入手,都可以寫。如從長幼關系入手,老師對學生,家長對孩子,都是長輩對晚輩,都充滿了關懷和愛。這種“關懷和愛”就是一個“焦點”,可當作題眼對待,下力氣寫好。不過,對這類題目的“焦點”,有個選擇的問題,為許多事物間的聯(lián)系是復雜的,多方面的,可以找到幾個不同關系的焦點。如:《友誼、愛情、理想》。這個題目中有并列關系、選擇關系,還有遞進關系,那么寫那一種關系呢?這就需要進行一番選擇。
怎樣選擇呢?有以下幾個標準可資借鑒:立意新穎深刻;內(nèi)容充實具體;自己有深切體會;容易恰當?shù)乇憩F(xiàn);最能說明某種現(xiàn)實問題等。 五是挖掘法。挖掘,就是要把題目的深層含義挖掘出來。有些題目結構雖然簡單,但含義深刻,需要挖掘下去,才能寫出新穎深刻的東西來。如:《荔枝蜜》。表面看,這個題目可以寫成說明文,但是這樣寫的話,內(nèi)容就很平淡了。如果我們用挖掘法來審這個個題,最起碼可以有這樣幾個深層的發(fā)現(xiàn):荔枝蜜的價值用途,由荔枝蜜聯(lián)想到蜜蜂的勤奮和奉獻精神;由蜜蜂聯(lián)想到養(yǎng)蜂工人的辛苦和收獲等等,這樣一挖掘,就會找到新的寫作重點和內(nèi)容,進而連文章的結構都可以安排好。又如:《晉祠》、《少林寺》之類題目,這類題目的內(nèi)涵外延是一至的,但從表面的含義來寫,是不大可能寫出新意和深刻性來的,所以也必須采用挖掘法。或擴大外延,或縮小內(nèi)涵。采用這兩種方法可以很快找到題眼。不過,這兩種方法用途很廣,比如用它們來確定主題等,使用時要有針對性。 六是擴大法。這種方法適用于那些限制比較窄狹的題目,它可以從原有的題目中推導出或翻轉出新意來。如《黨費》。這個題目所寫范圍受到限制,依題成文,文面太窄,可寫的內(nèi)容并不多。如果采用擴大法,則可以把黨費的含義擴大到某種事物上。這時再用開拓挖掘法,就會寫出有新意有深度的作品來。這樣擴大的事物就成了所要寫作的主要內(nèi)容,而其含義就是“題眼”所在,是寫作要表達的重點。 七是縮小法。有些文題過于寬大,僅從表面看,雖沒有題眼和重心,但可寫的東西太多。這時,就需要對文題加以適當?shù)南拗坪涂s小。清"勺庭先生魏禧說:“善作者能于將作時刪意,未作時刪題?!边@種說法,就是指“縮小法”??s小既要刪意,也要刪題,要把題目中可寫可不寫的東西全部刪去,留下最能寫最該寫的東西。這樣,內(nèi)容就明確具體起來,主題也得到了限定,寫時筆墨集中、容易把握重心。如《考試》、《榜樣》、《路》等題,可以這樣加以限制:“一次考試”、“我的榜樣”、“新修的一條路”等。這樣一限制,寫作的取材范圍就縮小了,重點明確了,題眼也就找到了,寫起來就順手了。 由上可知,縮小法的訣竅就在于使題目進一步具體化。須知,取材范圍的縮小,主題的限定,對初學寫作者十分重要,就是對那些有一定寫作能力的人和搞學術論文寫作的人也極為重要,許多人搞寫作貪大求全,題目選定的往往過寬泛。如《論科枝與生產(chǎn)力》、《論改革》、《論典型與經(jīng)驗》等等,這樣大的題目寫起來是較難把握的,即使花了氣力也不易寫好。 再次,我們簡單地談談審題的其它幾項任務。 以題為鑒,把握文章語言風格,主要是從題目所表現(xiàn)的文體上來把握的。有的標題目帶有感情色彩,如《誰是最可愛的人》、《大雁河——我的保姆》等文章,題目本身就要求文章要有抒情性。有的標題具有形象性,如《背影》、《毛主席向著黃河笑》,這類文章寫起來就要用描寫手法;有的標題營造成一種氛圍或意境,如《風雨之夜》、《夜走靈官峽》、《雷雨前》等,文章就要極力運用鋪墊、渲染、襯托等手法,把這種氛圍和意境描繪出來。如果標題具有諷刺性,如《蹩足的表演》、《可笑的強盜邏輯》等,文章就要運用幽默、諷刺、詼諧的手法和語言……。總之,由標題定文體、什么樣的標題和文體
,就用什么樣的語言。如議論文語言簡約、準確、明白、干脆;說明文語言平實樸素、通俗自然,恰當貼切等。 按題取材,就是根據(jù)標題,劃定題材范圍。這個范圍可擴大,也可縮小(關于這一點,上面的擴大和縮小法已談過,這里省略)。審題,審出表達的角度來。主要是根據(jù)審題目所確定的主題來決定的。主題思想含義深刻,有幾層意思,文章的表達角度就需要站的高,段落層次的安排就需要多點細點,關于這一點,請參看《主題表現(xiàn)法》。 以上,我們談了審題法的任務和方法,最后談談審題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是寫作前一定要堅持審題,否則就等于盲人騎瞎馬,很容易走入歧途,步入險地,難達目的。 二是欲速則不達。審題時不要心急,心急少智。要沉穩(wěn)、認真,不能粗心、不能急于求成,多會把題目的旨意、題眼和結構等要素要求審清了,多會再開始寫作。 三是要把審題所得,都先行用簡單的筆黑寫出來,固定下來,一來便于再三推敲,二來便于寫作正文時,有法可依,不走題。 一個寫作者,如能做到上述幾點,不僅會把題目審清,而且也會把文體、語言、表現(xiàn)手法,甚至篇章結構大體確定下來,寫作時就會胸有成竹,智珠在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