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jīng)常給幼兒園孩子的家長講課。在給幼兒園家長學校講課時,我常??吹揭粋€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聽課的絕大多數(shù)是孩子的母親,約占聽課總?cè)藬?shù)的百分之八九十,有時比例還要大;孩子的父親則非常稀少,也就聽課母親的“點綴”而已。 當然,來一位家長聽課,回家把老師講課的內(nèi)容傳達給其他的家長,大家共同貫徹執(zhí)行,也未嘗不可。 然而,事實上,情況并不是我們所想象的那樣。聽課學員的比例,恰恰是在家里參與孩子撫養(yǎng)教育狀況的真實寫照。 有的家庭是做父親的不想管。做父親的認為自己是做“大事業(yè)”的,管小孩子這類“婆婆媽媽的小事”,都懶得過問。于是,便把培養(yǎng)教育孩子的事一股腦兒“推”給母親。 有的家庭并不是做父親的不想管,是母親“主動”把培養(yǎng)教育孩子的事給“攬”起來的。一位母親說:“我家先生工作太忙,顧不上。培養(yǎng)孩子的事,是我自覺自愿‘承包’下來的,為的是不讓他分心?!边@位做母親的是“高姿態(tài)”。 另一位母親則是直截了當?shù)卣f:“我們那口子倒不是不想管,是我不讓他管。他總認為我對孩子要求過高、過嚴,不是鼓勁兒,反倒‘撤勁兒’。因此,我‘獨攬”孩子教育的‘大權(quán)”,根本不讓他插手!”這位母親做得很絕。
完全由媽媽“包辦”孩子的培養(yǎng)教育會留下隱患
教育孩子的事由母親一個人承擔,從對家庭的責任感和奉獻犧牲精神這一點來說,的確令人敬佩。然而,從對孩子的教育和孩子的成長來看,不見得是最佳選擇。 做母親的,是有獨特的優(yōu)勢,諸如熱愛家庭、樂于奉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愿為孩子做出犧牲,等等。這些優(yōu)秀品質(zhì)和高尚人格,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因素,時刻都在感染、影響著孩子。作為女性,也有一些天然的、是一般男性所不能比擬的長處,諸如感情豐富細膩,做事考慮細致周到、對人關(guān)愛無微不至等等,把孩子交給母親是讓人放心的。 然而,也不能不看到,由于社會、生理、實踐等方面的原因,女性自身也有她們難以克服的弱點,比如,有的心胸狹窄、敏感多疑,有的心慈面軟、心理承受力差,有的過于注重小節(jié)、嘮叨挑剔,等等。這些弱點,對孩子在性格、氣質(zhì)上也會產(chǎn)生深刻的影響。 常常聽到有人說:現(xiàn)在很難尋找到真正的“男子漢”!這恐怕和孩子后天的生活環(huán)境和受到的教育,不無關(guān)系。不信你看: 孩子脫離母體,呱呱墜地,首先投入母親的懷抱;母親是孩子的首任教師,受到的是女性的熏陶,是女性打的“底色”;進入托兒所、幼兒園,教師和阿姨是“清一色”的女性,又給孩子們的身上加上一層“女性”的色彩;進入小學,教師群體中雖然間或有個把男性,但也只是個“點綴”,一般還是女性教師占絕大多數(shù),基本上仍舊是女人的“世界”;到中學,男性教師多了一些,但也還是充當“配角兒”,女性教師照樣還是唱“主角兒”;長大成人,娶了媳婦,母親不再管了,但不少男人還是“妻管嚴”,仍舊還得乖乖地接受女人的“調(diào)教”和“管制”…… 從出生的那天開始,不管是在家里,還是在托兒所、幼兒園、學校,被女性“包圍”了,就像《紅樓夢》賈府里的賈寶玉似的,生活在“母系社會”,掉到女人“窩”里了。你說,上哪里去尋找真正的“男子漢”呢? 這好象是在說笑話,其實并不是。 如果完全由母親“把持”的局面不改變,肯定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僅會使男孩“女性化”,缺乏陽剛之氣;女孩的性格也會更加的柔弱。
要充分看到并發(fā)揮父親在培養(yǎng)教育孩子中的優(yōu)勢
我不是“大男子主義者”,絕不是看不起女人,尤其是絕不敢小瞧現(xiàn)代女性。當然,更不是說男人都是“十全十美”、“完美無缺”,沒有弱點。男人也有一些天生的弱點,比如,有的感情粗糙、態(tài)度粗暴,有的大大咧咧,不細心等等。如果只是由做父親單獨培養(yǎng)教育子女,同樣也是不利的。 應(yīng)該看到,男人還是有他們的長處和優(yōu)勢的。當今社會,基本上還是“男性社會”,社會更寵愛男人,給男人提供的實踐機會要比女人多得多。因此,男人一般是具有實踐豐富、心胸開闊、性格剛強等長處,在教育子女中還是一種優(yōu)勢。 1998年6月美國出版的《父母》雜志中,父親被認為對孩子的成長,以至于一生有下列影響:一是父親更愛與孩子玩鬧;二是父親使用的語言更豐富更復(fù)雜;三是父親對孩子管束更多;四是父親更好地幫助孩子發(fā)揮潛能;五是父親更多地介紹男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行為和作用;六是父親對孩子成長推動作用更大;七是父親更能有效地促使孩子社會化,為走向社會作準備;八是父親支持妻子,關(guān)心孩子,影響孩子形成家庭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傊?,父親在孩子個性形成和行為塑造方面,確實起著非常重要的特殊的作用。 因此,夫妻“搭檔”共同教育子女,要比母親一個人“單槍匹馬”好得多。
夫妻“搭檔”共育子女好處多
第一,父母共同培養(yǎng)教育,可以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取長補短,揚長避短,優(yōu)勢互補,形成強有力的教育合力。這樣,既可以避免“孤軍奮戰(zhàn)”的“力不從心”,也可以避免孩子“鉆”家長“顧此失彼”的“空子”。 第二,父母共同培養(yǎng)教育,可以集思廣益,考慮周全,方法全面,對孩子的要求和教育措施更實際,能夠有效地避免因一個人“獨斷專行”而出現(xiàn)的主觀、片面性。 第三,父母共同培養(yǎng)教育,孩子可以將父母的長處、優(yōu)點兼收并蓄。在父母共同的影響下,形成比較完善的人格和完美的氣質(zhì),使男孩既有男人的陽剛之氣,又有女人感情豐富的特點;使女孩既有女性特有的溫柔,也不失剛強的性格。沒有父親參與的家庭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子女在性格、氣質(zhì)上往往有缺陷。 因此,還是夫妻“搭檔”共同培養(yǎng)教育子女好 |
|